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届全国高血压基层防治论坛内容摘登(2010年6月·北京)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 王增武 姚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131-3135,共5页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家族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6
2
作者 吕鹤 姚生 +5 位作者 张巍 王朝霞 黄一宁 牛小媛 张茁 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500,共5页
目的 :报道我国 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 4个通过病理和基因检查确诊为CADASIL的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 ,对 4个先证者做心电图检查 ,2个先证者进行周围神经... 目的 :报道我国 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 4个通过病理和基因检查确诊为CADASIL的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 ,对 4个先证者做心电图检查 ,2个先证者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4个家族共调查 83个家庭成员 ,总共 2 9人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症状。每个家族中连续数代均有发病者 ,男女均受累及 ,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所有患者均无常见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发病年龄为 2 8~ 70岁 ,以 4 0~ 5 0岁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晕、轻偏瘫 ,发病同时或短期内出现智能下降。所有患者均无偏头痛发作。 1个先证者出现手套和袜套样痛觉减退 ,2个先证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所有先证者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我国CADASIL患者早期可以主要表现为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的症状 ,智能下降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生 ,偏头痛可能不是我国患者的主要表现。本病可出现周围神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证者 CADASIL 患者 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皮层下梗死 周围神经 中国 结论 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对预后的影响:7年随访 被引量:66
3
作者 刘永珍 于逢春 +2 位作者 尹静 朱健 张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脑卒中患者7年生存率、卒中复发率、病残程度分级、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等预后指标的远期影响。方法...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脑卒中患者7年生存率、卒中复发率、病残程度分级、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等预后指标的远期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0年前期研究中北京市7个区12家医院的61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基线时HAMD评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7年后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病残程度分级表、BI、HAMD进行随访。结果 7年生存率为76.0%。101例女性PSD组患者7年生存率为75.25%,显著低于126例女性非PSD患者的86.56%(P=0.01);与410例非PSD组患者相比,206例PSD组患者BI较低(P=0.04)和HAMD评分较高(P=0.00),而卒中复发率、病残程度分级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D可能会降低女性脑卒中患者的7年生存率,对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情绪有长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生存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团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邱琼 万超群 +2 位作者 刘双 任红宇 卢锡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双重PCR方法 ,用于简便 ,快速检测军团菌。方法 根据军团菌 16SrRNA基因和mi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 ,可以扩增 386bp 16SrRNA基因和 2 0 6bpmip基因片段。用该方法对军团菌标准参考菌株和 47份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目的 建立一种双重PCR方法 ,用于简便 ,快速检测军团菌。方法 根据军团菌 16SrRNA基因和mi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 ,可以扩增 386bp 16SrRNA基因和 2 0 6bpmip基因片段。用该方法对军团菌标准参考菌株和 47份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通过一次PCR反应 ,不仅能够检测嗜肺军团菌 ,而且能够检测非嗜肺的军团菌 ,从而克服了单一引物应用时的不足。 2 1株对照菌株扩增阴性 ,最小检出限为 2× 10 1 cfu/ml。 47份临床标本 (包括 12份血 ,2 0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7份胸水 ,8份痰 )PCR检测的阳性标本为 2 8份 (2 8/4 7) ,在临床上均支持为军团菌感染 ,高于血清抗体检测的阳性标本数 (2 4/4 7)。结论 该方法用于军团菌的检测简便、快捷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双重PCR 分子流行病学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匡泽民 王仲华 +1 位作者 何仗群 余振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092-40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546例因胸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冠心病确诊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287例)和单纯高血压组(259例),分析高血压患者SUA水平与冠心病...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546例因胸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冠心病确诊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287例)和单纯高血压组(259例),分析高血压患者SUA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与冠心病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S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7)、冠状动脉病变积分(OR=1.29)、SUA(OR=1.30)和HDL-C(OR=1.50)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间呈直线正相关(r=0.18,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尿酸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术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子女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虹 李松 +3 位作者 叶鸿瑁 韩玲 孟昭亨 李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为研究父母亲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 (Hhe)与子女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 ,选择33例正常儿童父母亲和49例CHD患儿父母亲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结果显示 ,如以15μmol/L为正常上限 ,CHD母亲组发生Hhe11/32例 (3... 为研究父母亲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 (Hhe)与子女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 ,选择33例正常儿童父母亲和49例CHD患儿父母亲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结果显示 ,如以15μmol/L为正常上限 ,CHD母亲组发生Hhe11/32例 (34.38 % ) ,对照组未见异常 ,χ2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4) ;CHD父亲组发生Hhe9/17例(52.94%) ,对照组仅1例 ,差异有显著性(P=0.04)。病例组中有CHD家族史的父母亲发生Hhe者占83.3 %(5/6例) ,高于无CHD家族史的Hhe发生率36.9 %(15/43例) ,P=0.035。结果表明 ,父母亲Hhe与子女CHD有相关性 ,Hhe可能是子女发生CHD的病因之一 ;具有CHD家族史的父母亲更易发生H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学 相关性 Hhe C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FTIR法研究肺癌细胞组织内蛋白质二级结构 被引量:8
7
作者 孙素琴 谢莱军 +2 位作者 胡鑫尧 白逸秋 赵立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9-51,共3页
采用Micro-FTIR法研究了不同程度的肺癌细胞组织内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获得了肺癌的恶性程度与表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α螺旋与β折叠两者之比值的关系。
关键词 傅里叶 红外光谱 肺癌 蛋白质 二级结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与抑郁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永珍 楼小琳 +1 位作者 朱健 尹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与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在276例住院患者中,以28例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患者为PLC组,选取同期入院、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无PLC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一般情况表、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性哭笑评价表...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与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在276例住院患者中,以28例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患者为PLC组,选取同期入院、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无PLC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一般情况表、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性哭笑评价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结果PLC组和对照组HAMD总分和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与抑郁状态不匹配,提示两者解剖基础和发病机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病理性哭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新生血管数目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德华 廖松林 +3 位作者 高子芬 张惠信 白逸秋 许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8-310,I030,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新生血管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1985~1991年间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例,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显示新生血管对其病例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新生血管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1985~1991年间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例,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显示新生血管对其病例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平均年龄55.6±8.4岁,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有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80±37.9,无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65.6±34.3,两组之间有差别(F=3.11,P<0.05)。在31例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107.8±37.3,无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63.9±32.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F=10.54,P<0.01),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随着微血管数目的增加,病人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新生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 预后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方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京生 孙衍庆 +3 位作者 刘传绶 解基严 王新生 陈生龙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总结48例马方综合征(旧译名马凡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与结果。方法:分析了48例马方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男性41例,女性7例,年龄分布20~73岁,平均(38±3)岁。马方综合征升主动脉瘤直径4.5~11.... 目的:总结48例马方综合征(旧译名马凡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与结果。方法:分析了48例马方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男性41例,女性7例,年龄分布20~73岁,平均(38±3)岁。马方综合征升主动脉瘤直径4.5~11.8cm,平均(6.9±2.5)cm,全部病人有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均由主动脉瓣及主动脉窦高度扩张所致。病理检查示主动脉壁中层均呈囊性坏死,弹力纤维断裂及平滑肌细胞退行性变。结果:4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Bental’s手术38例,Wheat’s手术3例。手术死亡3例。非手术组7例,其中死亡5例(心力衰竭死亡2例,动脉瘤破裂2例,恶性室颤1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马方综合征合并有升主动脉瘤及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均应及时早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外科手术 主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心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玉杰 龚新宇 +6 位作者 何东方 谢英 刘宇扬 史冬梅 杨清 郭永和 成万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24-,共1页
目的 观察心血管迷走反射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拔除动脉鞘后的发生率 ,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712例介入治疗患者 :冠脉介入治疗 (PTCA +STENT) 5 30例 ,经动脉逆行射频消融 182例。按年龄 (≥ 6 5岁 )分为老年... 目的 观察心血管迷走反射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拔除动脉鞘后的发生率 ,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712例介入治疗患者 :冠脉介入治疗 (PTCA +STENT) 5 30例 ,经动脉逆行射频消融 182例。按年龄 (≥ 6 5岁 )分为老年组 (316例 )和普通组 (396例 ) ,所有患者拔管前快速输注生理盐水10 0 2 0 0ml/小时 ,应用 3 4小时。拔管时先局部应用 1%利多卡因于鞘管旁浸润麻醉。观察两组心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 老年组拔管时迷走反射发生率 (12 / 316 ,3.79% )明显高于普通组 (5 / 396 ,1.2 6 %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介入治疗后拔管引起心血管迷走反射系局部按压血管牵张反射、疼痛、紧张、术前禁食水容量减少及血管床容积突然增大等原因所致 ,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明显升高 ,可能因为老年人对疼痛耐受性差 ,自主神经调节能力降低 ,较年轻人更易紧张所致。术前教育 ,解除患者顾虑 ,拔管时密切监测 ,补充足够液体 ,良好麻醉是减少拔管反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反射 拔管 拉拔 老年患者 心血管 鞘管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经桡动脉进行对侧血管造影定位导丝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玉杰 何东方 +5 位作者 龚新宇 杨清 刘宇扬 史冬梅 郭永和 成万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17-,共1页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对侧血管造影定位导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性介入治疗的慢性闭塞患者 9例 ,其中女性 2例 ,男性 7例 ,平均年龄 (72± 6 )岁 ,所有患者Allen试验均为阳...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对侧血管造影定位导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性介入治疗的慢性闭塞患者 9例 ,其中女性 2例 ,男性 7例 ,平均年龄 (72± 6 )岁 ,所有患者Allen试验均为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闭塞 5例 ,回旋支闭塞 3例 ,右冠闭塞 1例。血管闭塞的平均时间为 (4 .6± 2 .1)个月。首先进行常规右侧股动脉穿刺 ,送入导引导管及导丝 ,然后穿刺右侧桡动脉经 5F鞘管送入造影导管至对侧冠状动脉开口处。经股动脉将导丝送至闭塞血管病变处 ,通过桡动脉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使靶血管远端显影 ,判断导丝是否在靶血管腔中。经验证明确导丝位置后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结果  9例患者全部成功施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 ,术中无冠状动脉夹层瘤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住院期间症状明显改善。减轻了患者双侧股动脉加压包扎的痛苦。结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降低 ,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时容易出现血管病发症 ,给介入治疗造成一定困难 ,在介入治疗中必须小心谨慎及时判断导丝所在位置。我们的观察发现 ,经桡动脉进行对侧血管造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导丝 慢性闭塞 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 对侧 血管造影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泵入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液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镇痛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捍东 吴灵潝 +1 位作者 曹经山 李书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OPCABG)患者术后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皮下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 5 0名OPCABG男性患者 ,年龄 40~ 80岁 ,体重 65~ 80kg ,随机分为两组 :D组 (n =3 0 )和V组 (n =2 0 ) ,D组患者术毕皮下接一次性止痛泵 ...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OPCABG)患者术后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皮下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 5 0名OPCABG男性患者 ,年龄 40~ 80岁 ,体重 65~ 80kg ,随机分为两组 :D组 (n =3 0 )和V组 (n =2 0 ) ,D组患者术毕皮下接一次性止痛泵 ,配方为芬太尼 2mg +利多卡因 10 0mg加生理盐水至 2 0 0mL ;V组患者术毕接静脉止痛泵 ,配方为芬太尼 2mg加生理盐水至 2 0 0mL。泵流量为 2mL/h。记录患者术中咪唑安定、芬太尼用量 ,手术时间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以及术后 4、8、12、16、2 4h的MAP、HR、SpO2 ,记录苏醒后 1、4、8、12、2 4h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 ,总镇痛舒适评分 ,不良反应和要求追加止痛剂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 4、8、12、16、2 4h的MAP、HR、SpO2 ,苏醒后 1、4、8、12、2 4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 ,总镇痛舒适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患者要求追加止痛剂的比例相当 (P >0 0 5 ) ,仅有V组 1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反应。结论 :OPCABG患者术后皮下持续泵入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液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术后镇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给药 芬太尼 利多卡因 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术 OPCABG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zetimib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新波 王绿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8-261,共4页
Ezetimibe是一种新型选择性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的胆固醇吸收蛋白NPC1L1减少胆固醇、植物固醇的吸收以及胆汁胆固醇的再吸收,从而降低血浆固醇水平。Ezetimibe的作用与他汀类药物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机制互补,在降低血... Ezetimibe是一种新型选择性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的胆固醇吸收蛋白NPC1L1减少胆固醇、植物固醇的吸收以及胆汁胆固醇的再吸收,从而降低血浆固醇水平。Ezetimibe的作用与他汀类药物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机制互补,在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的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ETIMIBE 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NPC1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区干预为基础的健康促进策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姚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13-614,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干预 健康促进策略 干预策略 社区诊断 社区分析 目标人群 分类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心房利钠肽基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表达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景辉 孙华 +3 位作者 刘延波 刘桂英 翟淑波 李秋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57-860,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心房利钠肽(hANP)基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体内表达、持续时间和对血压、心、血管及肾脏的影响。方法12只8周龄雄性SHRs,随机分为两组,于左腿股四头肌注射pcDNA3.1-hANP质粒者为实验组,在同一部位注射pcDNA3.1空质粒... 目的研究人类心房利钠肽(hANP)基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体内表达、持续时间和对血压、心、血管及肾脏的影响。方法12只8周龄雄性SHRs,随机分为两组,于左腿股四头肌注射pcDNA3.1-hANP质粒者为实验组,在同一部位注射pcDNA3.1空质粒者为对照组,每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并利用放射免疫方法监测血中hANP水平;10周后处死动物,RT-PCR和West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hANP基因表达情况;分别称量体重、全心脏和左心室重量,大体评价对心肌重构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胶原组织学(VG)染色观察对心、血管及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转基因后第1周起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压开始下降,两组动物一直相差(12±3.1)mmHg(P<0.05),其作用可持续10周;实验组血中hANP水平较高;实验组hANP基因在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对照组则未见表达;实验组心脏重量/体重比和左心室重量/心脏重量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心肌、血管及肾脏组织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胶原沉积明显减少。结论肌肉注射法将hANP基因导入SHRs后,hANP基因在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且hANP可释放入血,降低SHRs的血压并对心脏、血管及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起到了预防作用。显示了hANP基因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利钠肽 基因治疗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柴欣楼 王伟 +1 位作者 王绿娅 张永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关键词 葛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X综合征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润青 李治安 +4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谢明星 李爱莉 卢晓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 利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CDCFI)观测X综合征患者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 ,评价冠脉血流的变化及冠脉血流储备 (CFR)。方法 利用CDCFI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分别测量 2 0例X综合征患者 (A组 )和 2 2例健康者 (B组 )的前降支中远... 目的 利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CDCFI)观测X综合征患者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 ,评价冠脉血流的变化及冠脉血流储备 (CFR)。方法 利用CDCFI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分别测量 2 0例X综合征患者 (A组 )和 2 2例健康者 (B组 )的前降支中远端静息及最大充血状态时冠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 (CPV)及减速时间 (DT) ,以最大充血状态与静息时的比值计算冠脉血流储备 (CFR) ,并对时间参数DT以R R间期进行校正。结果 静息时两组的CPV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A组DT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最大充血状态时 ,两组的CPV均明显增快 ,但A组增加的程度低于B组 (P <0 .0 0 1) ;A组的DT明显低于B组的DT (P <0 .0 5 )。两组的CFR值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结论 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是一种能够准确有效测量X综合征的冠脉血流储备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储备 X综合征 冠脉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非典”期间外事咨询电话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可群 房芳 唐耀武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 了解2 0 0 3年“非典”期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事咨询电话相关情况,为在新发传染病疫情中做好外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汇总外事组每日电话记录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 0 0 3年4月7日至6月10日共接电话5 90个,... 目的 了解2 0 0 3年“非典”期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事咨询电话相关情况,为在新发传染病疫情中做好外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汇总外事组每日电话记录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 0 0 3年4月7日至6月10日共接电话5 90个,内容主要涉及发病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结论 “非典”期间外事咨询电话有效地协助了外籍人员应对“非典”,在卫生防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 外事电话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转化为实践——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减少卒中所致死亡和残疾所付出的十年努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清晓 郭旭 王春育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使命是“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血管疾病和卒中”。为此,AHA于1998年确定了战略性方针,向所有年龄组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提供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预防、治疗信息及解决方...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使命是“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血管疾病和卒中”。为此,AHA于1998年确定了战略性方针,向所有年龄组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提供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预防、治疗信息及解决方案;还确定了到2010年4个关键指标:冠心病、卒中死亡率降低25%,降低吸烟率及改变缺乏运动现状,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和未控制的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实现美国超重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零增长。为了实现其关于卒中的目标和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指南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