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在戒毒者自尊心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恒 王佩贤 +3 位作者 孔燕 金俊 李立新 刘海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7-668,66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戒毒中对提高戒毒者自尊心的效果。方法 :运用集体讲座、情境模拟治疗、心理剧等形式 ,对 96例强制戒毒者进行心理干预 ,以同期 12 8例强制戒毒者作为对照 ,并使用自尊调查量表在治疗前后两次评定。结果 :经过 2 ...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戒毒中对提高戒毒者自尊心的效果。方法 :运用集体讲座、情境模拟治疗、心理剧等形式 ,对 96例强制戒毒者进行心理干预 ,以同期 12 8例强制戒毒者作为对照 ,并使用自尊调查量表在治疗前后两次评定。结果 :经过 2 5月的干预 ,实验组自尊心有显著提高 (t =4 3 0 ,P <0 0 1) ;对照组没有差异 (t =0 2 2 3 ,P >0 0 5 )。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前后变化差异不显著 (t =1 3 8,P >0 0 5 )。结论 :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培养戒毒者的自尊心有很好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毒 自尊心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的骨矿含量及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检查结果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维霞 何建华 +6 位作者 史天涛 陆雪 张雅丽 李新英 付颖华 张志兴 于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报道了对 2 58例精神病患者的骨密度检测结果 ,其中男性 153例 ,女性 10 5例 ,并对其中部分病人的影响骨代谢的某些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精神病患者的骨密度普遍低于正常人 ,男、女病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占 2 0 %和 2 9%。... 本文报道了对 2 58例精神病患者的骨密度检测结果 ,其中男性 153例 ,女性 10 5例 ,并对其中部分病人的影响骨代谢的某些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精神病患者的骨密度普遍低于正常人 ,男、女病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占 2 0 %和 2 9%。骨钙素的含量低于正常人 ,且随骨密度降低而升高 ,r=-0 .973。降钙素的含量男、女患者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女性高于男性 ,经 t检验 ,P<0 .0 5。甲旁素的含量高于正常人 ,且女性高于男性 ,t检验 P<0 .0 5。维生素 D的含量低于正常人 ,男性高于女性 ,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 ,t检验 P>0 .0 5,无显著差异。精神病患者的骨矿含量降低是多因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骨钙素 降钙素 甲旁素 维生素D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甄文凤 马辛 +1 位作者 林祥吉 王红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90-1795,共6页
背景少数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容易演变为肇事肇祸行为,以男性患者为主,目前缺乏对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目的探讨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 背景少数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容易演变为肇事肇祸行为,以男性患者为主,目前缺乏对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目的探讨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北京市安康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96例纳入研究组,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同期住院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65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疾病史概况,包括首次发病年龄、治疗情况、颅脑疾病史、乙醇饮用史、吸烟史、自杀史、既往住院次数;个人成长史概况,包括是否童年家庭环境不良、是否曾遭父母虐待、是否曾被父母遗弃、父母健康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有无因精神疾病住院、父母有无犯罪记录、父母有无乙醇或物质滥用、居住方式、家庭是否和睦、家庭月收入;家族史概况,包括有无家族犯罪史、有无家族精神疾病史。采用心理变态测评量表修订版(PCL-R)评价患者的人格特点;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患者的攻击行为。问卷在患者进行鉴定或入院当天由两名经过量表一致性培训的调查员询问患者及家属后填写。结果司法鉴定结果显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82例,占85.4%);研究组与对照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治疗情况、既往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L-R的反社会因子得分高,BPRS的思维障碍、敌对性因子得分和总分高,MOAS的财产攻击、体力攻击条目加权分和加权总分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8.732,95%CI(1.268,60.123)〕、治疗情况〔OR=45.846,95%CI(4.254,494.149)〕、财产攻击条目加权分〔OR=0.044,95%CI(0.006,0.321)〕、体力攻击条目加权分〔OR=0.035,95%CI(0.005,0.246)〕是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文化程度低、未积极接受治疗、有财产攻击、体力攻击倾向是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因素。加强文化教育、积极的治疗手段有助于降低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精神障碍 肇事肇祸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责任能力评估工具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付培鑫 王靖 +2 位作者 史天涛 胡纪念 朱明霞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前,我国刑事责任能力采用三分法,分为完全责任能力、限定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但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由于缺乏客观标准,三者的区分尚带有较大主观性,常导致不同鉴定人对同一案例的责任能力判定存在分歧。因此,刑事责任能力的评... 目前,我国刑事责任能力采用三分法,分为完全责任能力、限定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但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由于缺乏客观标准,三者的区分尚带有较大主观性,常导致不同鉴定人对同一案例的责任能力判定存在分歧。因此,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一直是司法精神病鉴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使用的几种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及其应用情况,认为虽然目前这类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存在争议,但其对提高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提供了一种良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刑事责任能力 综述[文献类型]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凶杀行为的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案特征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靖 付培鑫 +2 位作者 高燕丽 朱明霞 史天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作案特征。方法将具有凶杀行为的抑郁症(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组,共40例;随机抽取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自制调查表收集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作案...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作案特征。方法将具有凶杀行为的抑郁症(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组,共40例;随机抽取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自制调查表收集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作案特征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接受教育时间、职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被害对象多为子女和父母,在杀人后多有自杀行为(70%),凶杀原因以扩大性和间接性自杀为主,以往多有自杀未遂(85%)。研究组以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者为主(70%),对照组以无刑事责任能力者为主(56%)。除案发地点外,其他作案特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作案特征存在不同,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应需在鉴别诊断时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杀人 作案特征 刑事责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丽娟 蔡成华 高素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4-806,共3页
目的:了解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41例(凶杀组)、非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65例(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测查比较。结果:凶杀组、... 目的:了解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41例(凶杀组)、非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65例(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测查比较。结果:凶杀组、病例对照组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9±0.9,5.0±1.0/3.9±0.6,F=27.04,P=0.000),投射、被动攻击、分裂、退缩、躯体化六个条目评分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病例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5.0±1.1/4.5±0.8,P<0.05),反作用形成、同一化条目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5.0±1.4/4.1±1.4,4.9±2.6/3.3±2.0,P<0.01);凶杀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被动攻击、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反作用形成评分高于病例对照组(5.5±0.9/5.0±1.2,5.6±0.9/5.0±1.4,P<0.01)。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凶杀偏执型分裂症患者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被动攻击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反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分裂症患者 正常人 心理防御机制 凶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者凶杀行为特征与其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志伟 史天涛 付培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者凶杀行为特征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因素。方法自制调查表收集并比较经司法鉴定为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嫌疑人(n=110)与具有凶杀行为的无精神病者(n=70)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作案行为特征、刑事责...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者凶杀行为特征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因素。方法自制调查表收集并比较经司法鉴定为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嫌疑人(n=110)与具有凶杀行为的无精神病者(n=70)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作案行为特征、刑事责任能力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无精神病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案发前思维障碍、情绪状态、社会功能等疾病相关因素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攻击行为史、作案先兆、诱因、预谋、作案动机、作案对象、环境辨认、自我保护等一些与案情有关的特点上存在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刑事责任能力与案发前思维障碍、情绪状态、社会功能、动机、预谋、自我保护性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为提高对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准确性,应综合考虑相关精神病理因素及作案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精神分裂症 刑事责任能力 凶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人的意外伤害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燕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意外伤害 自伤 自杀 伤害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防复吸心理干预的个案介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关键词 海洛因 依赖 个案研究 复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的对照研究
10
作者 朱连成 王丽娟 +2 位作者 陈利 付培鑫 王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凶杀行为 MMPI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动控制障碍1例报告
11
作者 杨宝元 纪青松 龙青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冲动控制障碍 诊断 治疗 认知疗法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建国 姜晓明 +3 位作者 辛彦君 韩宝东 张雅丽 黄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4-574,共1页
关键词 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杀亲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昂正荣 韩宝东 +1 位作者 张进岭 王红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4-894,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杀亲行为 回顾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27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昂正荣 王桂丽 +1 位作者 韩宝东 孙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424,共1页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近年在医学等领域较为人们认识与熟悉,理论研究渐多,但临床观察报道尚少.
关键词 临床观察 精神障碍 相关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例凶杀案责任能力评定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毅 胡纪念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鉴定医生评定凶杀案例责任能力时的主要依据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总计105例凶杀案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责任能力者41例(39.0%);限定责任能力者28例(26.7%);完全责任能力者36例(34.3%);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 目的探讨鉴定医生评定凶杀案例责任能力时的主要依据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总计105例凶杀案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责任能力者41例(39.0%);限定责任能力者28例(26.7%);完全责任能力者36例(34.3%);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凶杀行为是否由精神病理因素引起(Gamma=0.906,P=0.000),临床诊断是否为重性精神病(Gamma=0.761,P=0.000),被害人是否为家人亲属(Gamma=0.412,P=0.000)。结论从技术层面看,鉴定医生评价责任能力考虑的三个主要方面按重要性依次是:凶杀行为是否由精神病理因素引起,被鉴定人是否患有重性精神病,被害对象是否为家人亲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杀 司法精神病学 司法鉴定 责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在招募警察中应用MMPI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祝天 刘春香 王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招募警察报名者的人格特征,为录取新警察提供决策的依据。方法:对某市1989至2004年报考警察的9096名应试者的MMPI测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录取者和未被录取者追踪随访。结果:男性未被录取者MMPI的疑病(61.92±10.01/45.37... 目的:探讨招募警察报名者的人格特征,为录取新警察提供决策的依据。方法:对某市1989至2004年报考警察的9096名应试者的MMPI测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录取者和未被录取者追踪随访。结果:男性未被录取者MMPI的疑病(61.92±10.01/45.37±6.61,t=8.76)、抑郁、癔病、精神病态(58.66±10.12/43.25±7.64,t=6.45)、妄想狂(61.59±12.69/46.62±8.12,t=5.85)、精神衰弱(65.66±6.12/44.36±6.35,t=11.32)、精神分裂症(65.36±7.85/44.56±6.59,t=11.46)、轻躁狂、社会内向(59.64±10.01/43.11±10.82,t=5.27)中国T分数高于男性录取者(均P<0.01),说谎、校正分低于男性录取者(t=4.35.4.23,P<0.01);女性未被录取者诈病、疑病、精神衰弱(60.86±3.67/42.24±8.17,t=3.79)、精神分裂症(68.95±3.02/45.20±8.19,t=4.96)、轻躁狂(63.48±4.08/50.07±9.20,t=2.48)社会内向(59.54±8.85/38.49±12.62,t=2.27)中国T分高于女性录取者。至2004年,追踪随访16年间,录取组无一例发生精神疾病。对1989年至1990年度未被录取者70名中予以线索调查,随访43人。有2人因患精神分裂症已住精神病院治疗。结论:本文资料说明MMPI能够有效筛查出有/或潜在有精神障碍的受试者,MMPI在警察招录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I 警察招募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引起药疹及定向力障碍1例
17
作者 昂正荣 周艳璞 纪青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2-272,共1页
患者,女,46岁,因失眠,多疑,无目的外走4年,加重半个月,疑其精神不正常而住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存在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被跟踪感,注意力欠集中,情感淡漠,无自知力。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口服氯氮平,每日3次,每次75mg;第3天... 患者,女,46岁,因失眠,多疑,无目的外走4年,加重半个月,疑其精神不正常而住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存在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被跟踪感,注意力欠集中,情感淡漠,无自知力。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口服氯氮平,每日3次,每次75mg;第3天出现困倦、胸闷,心率95次/分,未予处理;第4天仍表现困倦、走路不稳,定向力障碍,找不到厕所及自己床位,不知上、下午。查体可见四肢散在圆点状红疹,大小如小米粒,界限清晰微痒,未突出皮肤,压之能褪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药物副作用 药疹 定向力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