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讨论情况综述
1
作者 曹立安 《党校教学》 1986年第1期47-49,共3页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现代化?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这是近年来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就是在我国进...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现代化?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这是近年来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就是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它能体现时代的精神,符合时代的要求.不过,在具体理解上,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不断地用新的历史之经验、新的科学成果来丰富、补充和完善自身.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决不是借用新的名词、术语、方法,来创立什么新的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现代化 哲学问题 哲学体系 现时代 对内对外开放 思维方式 积极成果 社会发展 必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原理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尝试
2
《党校教学》 1986年第2期18-20,共3页
进一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讲课由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学员由被动变主动,由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际水平和实际能力的提高,这是当前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摸索这方面的经验,我们于1985年9月至11月,在八五... 进一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讲课由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学员由被动变主动,由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际水平和实际能力的提高,这是当前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摸索这方面的经验,我们于1985年9月至11月,在八五级培训班的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中,进行了改革的试点.八五级培训班共有学员32人.总的来说,他们政治素质好,学习自觉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改革 理论联系实际 哲学原理课 学员 教学方针 培训班 实际能力 死记硬背 基本内容 实际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可行性与可能性、现实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奎贞 《人文杂志》 1987年第2期31-33,73,共4页
一、可行性论证是科学决策的必要环节 制定决策方案,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执行,方案必须是可行的,不可行的方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决策方案制定之后,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 什么是可行性?顾名思义,可行即指可以实行。那么什么是决策的可... 一、可行性论证是科学决策的必要环节 制定决策方案,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执行,方案必须是可行的,不可行的方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决策方案制定之后,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 什么是可行性?顾名思义,可行即指可以实行。那么什么是决策的可行性呢?毫无疑问,任何一项决策,都可以付诸实施,但是,实施的结果是否与决策目标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论证 决策方案 可能性与现实性 决策目标 主观目的 边界条件 主观范围 客观根据 分目标 真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程序决策与创造性思维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奎贞 《浙江学刊》 1986年第6期84-87,共4页
一、非程序决策需要思维创造性非程序决策是相对于程序决策而言的。程序决策是指重复出现的一类决策,这类决策因为过去有过反复处理的经验,在长期处理这类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这类问题的规律性,从而可能制定出一套固定程序,用... 一、非程序决策需要思维创造性非程序决策是相对于程序决策而言的。程序决策是指重复出现的一类决策,这类决策因为过去有过反复处理的经验,在长期处理这类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这类问题的规律性,从而可能制定出一套固定程序,用常规的办法和已确定的规范程序来处理。例如工业企业中的工资、奖金发放办法,原料领取程序等等。与此相反,非程序决策则是指无法用常规的办法和已确定规范的程序来解决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决策 实践过程 解决问题 非程序决策 新情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问题 创造性素质 新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思维方法的立体动态联系
5
作者 孙奎贞 《中州学刊》 1985年第6期39-41,共3页
科学的思维方法究竟有多少种?恐怕谁也回答不上来。那么在没有搞清楚有多少科学思维方法之前,是否可以揭示科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联系呢?我以为是可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去揭示这种联系。
关键词 思维方法 动态联系 科学思维方法 立体动态结构 纵向结构 信息反馈法 垂直结构 部分内容 纵向联系 实践和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中的一般和个别范畴
6
作者 孙奎贞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2期34-37,共4页
一般和个别范畴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运用这对范畴分析研究决策问题,将有助于决策科学化。研究决策中的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从决策发展过程的角度,一个是从如何正确处理决策中的各种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角度... 一般和个别范畴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运用这对范畴分析研究决策问题,将有助于决策科学化。研究决策中的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从决策发展过程的角度,一个是从如何正确处理决策中的各种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角度。一、决策的发展过程是一般和个别的转化过程1、从认识总过程看,决策过程是从一般向个别逐渐转化的过程认识的总过程是由具体开始,经过思维抽象上升到一般,然后在一般指导下去认识新的个别,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个从个别(具体)——一般(抽象)——个别(具体)的认识总过程中,决策过程处于何种位置?这要先看一看决策的内容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过程 处理决策 发展过程 决策问题 决策科学化 转化过程 决策目标 特殊问题 决策者 共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理、价值与科学进步——评两种对立的科学进步观
7
作者 孟建伟 《阵地与熔炉(北京)》 1992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存在着两种绝然对立的科学进步观。我把这两种对立的科学进步观分别称作是“真理型”和“价值型”的科学进步观。它们各持一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及其科学进步,前者带有某种绝对主义的色彩,而后者则大有...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存在着两种绝然对立的科学进步观。我把这两种对立的科学进步观分别称作是“真理型”和“价值型”的科学进步观。它们各持一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及其科学进步,前者带有某种绝对主义的色彩,而后者则大有相对主义的倾向。一“真理型”的科学进步观,以逻辑经验主义者、证伪主义者和趋同实在论者的观点为代表。他们都一致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用真理(或与真理相关的“概率”、“逼真度”或“近似真理”)作为衡量科学进步的标准。逻辑经验主义者把科学进步看成是经验真理的积累。他们从经验论的角度来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提高理论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进步 真理性 相对主义 科学共同体 价值目标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 证伪主义 价值标准 费耶阿本德 绝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地认识和掌握政策界限
8
作者 孙奎贞 《浙江学刊》 1984年第5期59-62,共4页
我们党制订的每一项政策,都有其严格的界限。何谓政策界限?政策是政党、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订的行动准则,界限,就是事物终止的地方。制订严格的政策界限,就是要求人们把自己的行动限制在政策所允许的范围以内。因... 我们党制订的每一项政策,都有其严格的界限。何谓政策界限?政策是政党、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订的行动准则,界限,就是事物终止的地方。制订严格的政策界限,就是要求人们把自己的行动限制在政策所允许的范围以内。因此可以说,若取消政策界限,就等于取消了政策本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党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五年多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国家和我国人民之所以能重新走上兴旺发达之路,就是因为坚决贯彻执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政策界限不清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知识分子政策 历史时期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矛盾 现行政策 文化大革命 政策界限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列宁论党内“不争论”的思想
9
作者 曹晨辉 《阵地与熔炉(北京)》 1992年第4期14-16,34,共4页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我们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允许看”,即“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但另一方面,也“不搞争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可见,“不搞争论”,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的提法,至少是与“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具有同等意义的论点,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列宁 理论争论 新经济政策 搞争论 国家资本主义 邓小平同志 党内 社会主义制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搞好改革开放
10
作者 苍夫 《新视野》 1993年第4期24-26,共3页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之所以赢得如此崇高的赞誉,归根到底,是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永载史册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从而制定出既...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之所以赢得如此崇高的赞誉,归根到底,是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永载史册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从而制定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本文将要谈的两个问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 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社会主义改革 总设计师 中国国情 现代化建设 创造性 重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教程》学习重点及问题解答
11
《党校教学》 1987年第4期32-38,共7页
学习重点第一章伦理学的对象教学目的:明确伦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伦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干部学点伦理学的意义。第一节伦理学的对象一、“道德”与“伦理学”的含义和由来道德就是人类社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 学习重点第一章伦理学的对象教学目的:明确伦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伦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干部学点伦理学的意义。第一节伦理学的对象一、“道德”与“伦理学”的含义和由来道德就是人类社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规范、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学说,它是在公元前三世纪,由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首创的。二、伦理学的对象伦理学必须从总体上、联系上、发展上全面研究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才能发现道德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 学习重点 内心信念 共产主义人生观 共产主义道德 无产阶级 个人利益 道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与市场竞争
12
作者 赵祖达 《新视野》 1994年第6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技术美学 市场竞争 劳动生产率 工作环境 生产管理 审美价值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