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黏液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黏液癌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黏液癌患者(17个病灶),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以常规超声观察并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及血流特点等,... 目的观察乳腺黏液癌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黏液癌患者(17个病灶),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以常规超声观察并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及血流特点等,CEUS观察病灶增强程度及增强方式等。结果 17个病灶中,常规超声显示16个(16/17, 94.12%)呈低回声、1个为等回声;15个(15/17, 88.24%)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14个(14/17, 82.35%)边界不清或有毛刺;10个(10/17, 58.82%)内部回声不均匀;3个(3/17, 17.65%)内部可见局灶性液化区,9个(9/17, 52.94%)可见砂砾样钙化;11个(11/17, 64.71%)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8个可探及动脉频谱。CEUS表现为低增强15个、高增强2个;不均匀增强16个、均匀增强1个;16个病灶内见持续性无增强区;13个结节被膜呈稍高增强、4个无被膜高增强。结论乳腺黏液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该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癌 黏液 超声检查 乳房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和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在乳腺BI-RADS 4类微小结节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于腾飞 殷露 +4 位作者 田道然 宋海曼 尹子毅 张巍 何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927,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为4类的微小结节诊断中的应... 目的探讨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为4类的微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并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果比较。方法前瞻性纳入乳腺BI-RADS分级4类、最大径≤1 cm,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165例乳腺微小结节患者共165例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25例、恶性病灶40例,每例病灶均进行CDFI、SMI及CEUS检查,分析其声像图资料。采用Adler半定量法进行血流分级评价,比较CDFI和SMI显示微小结节内血流情况的差异。制定了CDFI、CDFI+SMI联合两种方式预测结节性质的诊断标准,分析了CDFI、CDFI和SMI联合及CEUS三种血流显像方法对乳腺微小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乳腺微小结节患者患病年龄大于良性患者,CDFI及SMI对乳腺微小结节血流检出能力不同,CDFI血流显示率为47.3%(78/165)、SMI为83.6%(138/16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DFI、联合CDFI和SMI、CEUS三种方法诊断乳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72.5%、87.5%、72.5%,特异度分别为60.8%、59.2%、82.4%,准确性分别为63.6%、66.1%、80.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65、0.771、0.772,且三种方式对微小结节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应用CDFI和SMI的方式优于单独使用CDFI。结论对于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微小结节,联合应用CDFI和SMI,可有助于提高判断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并减少有创性检查超声造影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超声造影 乳腺微小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