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不同时机应用替罗非班减少心肌损伤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英 刘弢 +7 位作者 周玉杰 马涵英 郭永和 李月平 刘宇扬 赵迎新 史冬梅 成万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9-552,共4页
目的:比较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和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损伤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应用时机的优势。方法:160例预行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PCI术... 目的:比较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和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损伤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应用时机的优势。方法:160例预行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治疗1组,冠脉造影前4~6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组(治疗2组,导丝通过冠脉病变后应用替罗非班)。测定PCI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入院后、冠脉造影前和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记录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PCI术后48h内cTnI的峰值、累积释放值和阳性例数均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两组PCI术后48h内CK—MB的峰值、累积释放值和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应用替罗非班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组冠脉造影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在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两组重度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出血并发症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均为1.25%。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更早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明显减少PCI术后微量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