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城市防汛问题探讨
1
作者 宋卓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6-18,15,共4页
本文着重论述了北京市城市防汛中由于河流及湖泊的雨洪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及湖泊多年运用的结果,造成河道及湖泊淤积严重、水草丛生,节制闸混凝土严重碳化,河道护坡冻蚀倾斜,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锈蚀严重,从而导致了河湖行蓄洪能力严重降... 本文着重论述了北京市城市防汛中由于河流及湖泊的雨洪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及湖泊多年运用的结果,造成河道及湖泊淤积严重、水草丛生,节制闸混凝土严重碳化,河道护坡冻蚀倾斜,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锈蚀严重,从而导致了河湖行蓄洪能力严重降低。因此,北京城市河湖原2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在目前的情况下已远不能满足客观实际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安全渡汛的目前措施和近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河流淤积 老化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技术措施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鹏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66-71,共6页
指出了北京城市河道兼具城市水景观和行洪的作用,河道雨后汇流明显,为保证河道行洪能力,河道多为人工修建的去弯取直的人工河,不具备完善的水生态系统,造成外界营养盐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物种分布失衡,进而形成一系列的水体问... 指出了北京城市河道兼具城市水景观和行洪的作用,河道雨后汇流明显,为保证河道行洪能力,河道多为人工修建的去弯取直的人工河,不具备完善的水生态系统,造成外界营养盐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物种分布失衡,进而形成一系列的水体问题,比如:水华、单一水生植物(菹草、金鱼藻、水绵)快速增长,由于雨后或突发污染物的排放造成水体黑臭、油污漂浮等均常给城市河道的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是城市河道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连年的治理和补水水源水质的改善,水环境问题也逐渐开始从水华转化为其他问题,所以对于水环境改善技术措施的调整和拓宽是必要的。针对城市河道特点,从河道水质数据分析为切入点,对水环境改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究,在归纳技术措施的应用场合和对新的技术措施提出了设想,使水质监测、生物措施、曝气措施、鱼类放养等措施的应用在城市河湖水环境改善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一步,采用底泥修复、植物浮床、沉水植物等技术措施构建生态自然的河道是探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水环境 技术措施 持续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中山杉406’生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胡加玲 於朝广 +2 位作者 徐裕玲 梁文超 谢寅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4,共10页
以‘中山杉406’(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 406’)及其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1年生扦插苗为供试苗木,于4月初将苗木移至塑料盆中,用清水培养2周后换至0.5倍质量浓度的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培养,用... 以‘中山杉406’(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 406’)及其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1年生扦插苗为供试苗木,于4月初将苗木移至塑料盆中,用清水培养2周后换至0.5倍质量浓度的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培养,用于铜胁迫处理;以硫酸铜(CuSO_(4))为铜源,设置铜(Cu^(2+))浓度分别为0.2、0.3、0.4 mmol/L,以不施加铜处理液为对照,采用水培法胁迫处理28 d;按照试验设计,测定生物量、植株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C(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C(NPQ));采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浓度铜胁迫对‘中山杉406’及其亲本落羽杉1年生扦插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8 d期间,随着铜胁迫浓度的增加,‘中山杉406’和落羽杉幼苗的生物量、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则呈上升趋势。与落羽杉相比,铜胁迫后‘中山杉406’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小。铜浓度为0.3、0.4 mmol/L处理对‘中山杉406’和落羽杉生物量均影响显著。随着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中山杉406’与落羽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山杉406’维持峰值时间较长(至处理21 d),而落羽杉在处理14 d后即出现明显下降。‘中山杉406’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持续增加趋势,落羽杉在21 d基本达到峰值。表明‘中山杉406’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在胁迫后期能维持相对较高的活性。两种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在胁迫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山杉406’下降幅度较小,且在一定胁迫浓度范围(0.2、0.3 mmol/L)内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胁迫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落羽杉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在中高浓度(0.3、0.4 mmol/L)胁迫时持续增大,而‘中山杉406’在高浓度(0.4 mmol/L)胁迫时才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山杉406’的电导率,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显著正相关。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呈正相关。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铜胁迫的‘中山杉406’生物量,与光合性能及抗氧化系统指标均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与光合性能指标的关联度更高。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与亲本落羽杉相比,‘中山杉406’表现出较强的铜胁迫生长适应性;铜胁迫时,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较高的PSⅡ光化学效率,是‘中山杉406’维持较高生长速率、防御光抑制和光破坏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406’ 生理特性 铜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坚 崔海洋 +1 位作者 尚光旭 傅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23-26,31,共5页
为保障北京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北京生态文明建设,需进行北京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与预测。根据北京实际水资源开发状况,结合北京特色文化,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适用于北京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的水生态文明... 为保障北京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北京生态文明建设,需进行北京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与预测。根据北京实际水资源开发状况,结合北京特色文化,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适用于北京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时间动态趋势。结果表明,2007-2008年间北京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到2008年为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而在2009-2010年,北京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2008年都有所反弹下降,这主要由于水管理等指标的下降导致。通过北京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与预测,为北京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评价 水资源量 排污量 再生水量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蓄检修闸上部结构抗震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易忠 赵妍 +1 位作者 石海贤 王荣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5-130,共6页
高地震烈度区水闸的抗震安全对保障水利工程在遭遇地震事件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闸上部结构为抗震薄弱环节。北京市西郊蓄滞雨洪工程暗涵出口检修闸上部结构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大型复杂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考虑结构的真实性能... 高地震烈度区水闸的抗震安全对保障水利工程在遭遇地震事件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闸上部结构为抗震薄弱环节。北京市西郊蓄滞雨洪工程暗涵出口检修闸上部结构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大型复杂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考虑结构的真实性能,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自重和地震等外荷载,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了水闸上部结构动力情况下的模态、强度以及刚度情况。采用材料力学法对主要混凝土构件进行抗震验算,对水闸上部结构的整体抗震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判,从而达到为相关类似工程的设计和安全鉴定积累经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上部结构 Sap 2000 抗震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双向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胁迫对‘中山杉406’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胡加玲 於朝广 +2 位作者 梁文超 王晓容 谢寅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采用水培法模拟实验,以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Cr胁迫对‘中山杉406’(‘Zhongshanshan 406’)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浓度(5.00μmol·L^(-1)... 采用水培法模拟实验,以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Cr胁迫对‘中山杉406’(‘Zhongshanshan 406’)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浓度(5.00μmol·L^(-1))和高浓度(20.00μmol·L^(-1))Cr处理28 d时,‘中山杉406’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含水率以及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幅均小于落羽杉。随着Cr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山杉406’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升高的趋势,而落羽杉幼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山杉406’在处理后期(28 d)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0.00μmol·L^(-1)Cr)相比,在1.25和5.00μmol·L^(-1)Cr处理下,‘中山杉406’幼苗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总体变化不大,而落羽杉的这3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5.00μmol·L^(-1)Cr处理下显著降低,且在20.00μmol·L^(-1)Cr处理28 d时的降幅明显大于‘中山杉406’;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山杉406’幼苗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总体呈升高的趋势,而落羽杉从处理14 d开始变化不大。Cr胁迫下2种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片的光合系统指标(叶绿素含量、F_(v)/F_(m)值、F_(v)′/F_(m)′值、Φ_(PSⅡ)值)以及抗氧化系统指标(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有较高关联度,Φ_(PSⅡ)值和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系统指标间有较强关联性。综上所述,‘中山杉406’和落羽杉对低浓度(1.25μmol·L^(-1))Cr胁迫有一定的生长适应性,‘中山杉406’对中、高浓度Cr胁迫的抗性更强。Cr胁迫下较强的PSⅡ光化学性能、抗氧化能力和PSⅡ热耗散能力是‘中山杉406’维持较高生长速率以及防御光抑制和光破坏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胁迫 ‘中山杉406’ 落羽杉 生长 抗氧化系统 光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2D的土石混合料剪切强度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建章 马妍祎 +3 位作者 周杰 蔡红 魏迎奇 刘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23-128,共6页
广泛应用于高填方工程中的土石混合料,具有显著的非均质、非连续特征,工程特性不仅取决于土和石本身的力学性质,也与土石相对比例、粒组组成等因素密切相关。结合PFC2D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缝宽度下缺失中间粒径土石混合料的抗剪... 广泛应用于高填方工程中的土石混合料,具有显著的非均质、非连续特征,工程特性不仅取决于土和石本身的力学性质,也与土石相对比例、粒组组成等因素密切相关。结合PFC2D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缝宽度下缺失中间粒径土石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深入探讨缺失中间粒径土石混合料骨架结构的力传递路径、强度形成机理及混合料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上下剪切盒之间开缝宽度对其抗剪强度有重要影响,土石混合料的峰值强度随开缝宽度的增加而降低,抗剪强度–水平位移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开缝宽度对土石混合料骨架构成也有重要影响,开缝越大,构成骨架的颗粒数目就越少,骨架颗粒分布范围也越小,剪切带越靠近上剪切盒;不同开缝宽度情况下,尽管剪切带分布不同,骨架上颗粒法向接触力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说明骨架上各个颗粒受力是相对均匀的,骨架颗粒受力与开缝宽度并无明显关系;不同的开缝宽度下,剪切面在各剪切阶段均不是一个平面,随着水平剪切位移的增加,土骨架上的接触力链和剪切带分布也不断发生变化,试样内部受力极不均匀;试样内部脱空现象除与土石混合料骨架组成、颗粒摩擦系数及级配有关外,开缝宽度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开缝越宽,剪切过程中试样的脱空现象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土石混合料 剪切强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汾河公园水华高发期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岱 张建民 +2 位作者 程革 高俊 连耀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43,共5页
利用2012年5月至9月太原市汾河公园蓄水池水华防治专项监测资料,分析了1号蓄水池叶绿素a(Chl-a)的动态变化及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Chl-a的波动较大,浓度范围为20.1~132.0 mg/m3,均值为55.553 mg/m3;5月份Ch... 利用2012年5月至9月太原市汾河公园蓄水池水华防治专项监测资料,分析了1号蓄水池叶绿素a(Chl-a)的动态变化及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Chl-a的波动较大,浓度范围为20.1~132.0 mg/m3,均值为55.553 mg/m3;5月份Chl-a含量总体上低于其它月份;Chl-a含量总体上与水温(WT)、COD、总磷(TP)、氨氮(NH3-N)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溶解氧(DO)、总氮(TN)、透明度(SD)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pH值关系不显著.不过Chl-a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有所差异:水体Chl-a含量在5月份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显著;6月份则显著受到有机质、总磷(TP)、总氮(TN)的影响;7月份受到有机质、TP、透明度(SD)极显著的影响,8月、9月份受到WT、TP、SD的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富营养化 水华 总氮 总磷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预报方法在洪水预报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闫悦新 包为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7-49,73,共4页
针对流域水文模型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简单平均、最优线性组合、最优非线性组合三类4种组合方法构建了新安江模型、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和Tank模型相结合而组成的组合预报模型,以日照水库和东张水库入库洪水的各种实测特征值作为评... 针对流域水文模型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简单平均、最优线性组合、最优非线性组合三类4种组合方法构建了新安江模型、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和Tank模型相结合而组成的组合预报模型,以日照水库和东张水库入库洪水的各种实测特征值作为评价各种组合预报模型计算结果精度的指标,进而优选出相对稳定且精度较高的2种组合预报方法。与新安江模型相比,该组合预报方法在降低水文预报不确定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预报方法 不确定性 洪水预报模型 新安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R-ANN的丹江口水库秋汛期月尺度径流预报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乔广超 杨明祥 +1 位作者 刘琦 张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因受华西秋雨影响经常发生较大的秋汛过程。目前应用于丹江口水库径流预报的方法普遍存在预报精度不高和稳定性不强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PSO-SVR中长期预报模型,利用粒子群优...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因受华西秋雨影响经常发生较大的秋汛过程。目前应用于丹江口水库径流预报的方法普遍存在预报精度不高和稳定性不强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PSO-SVR中长期预报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寻找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惩罚系数C、不敏感系数ε以及高斯径向基核函数的gamma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层感知器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了SVR预报误差规律和特征,建立了PSO-SVR-ANN耦合模型,实现了径流预报的自纠正。结果显示,PSO-SVR-ANN秋汛期预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均在10%左右;合格率较高,均处于80%以上水平。实验结果表明,PSO-SVR-ANN模型与PSO-SVR相比,预报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可信度更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秋汛期 径流预报 神经网络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高精度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星 邸苏闯 +3 位作者 潘兴瑶 郑琪 张岑 赵羲月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10,共6页
以北京市西北涵养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辨率Rapid Eye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解译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信息,所构建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包括耕地、乔木、灌木、水体、建筑物、矿石堆、砂石坑等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土... 以北京市西北涵养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辨率Rapid Eye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解译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信息,所构建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包括耕地、乔木、灌木、水体、建筑物、矿石堆、砂石坑等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识别涵养区受损生态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自2010年至2018年,西北涵养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其中水体增加33.06 km^2,矿石堆及砂石坑面积均有所降低。矿石堆较2010年减少约33.3%,主要转为灌木及乔木;砂石坑面积较2010年减少25.9%,转化为灌木、乔木及水体。灌木林受人类活动和植被系统演化的影响,面积减少显著,其中灌木林转换为建筑区的面积约为106 km^2,灌木林转换为乔木林的面积为566 km^2。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北京市西北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生态空间变化 生态涵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涵闸钢筋混凝土碳化调查与处理
12
作者 季诗政 刘永生 +1 位作者 倪明 楼劲英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1998年第S1期90-94,共5页
本文介绍对北京河道上先后修建的130余座涵闸老化、病害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处理措施。调查发现,对这些涵闸钢筋混凝土威胁最大的破坏是混凝土碳化引起的构件表面剥落和钢筋锈蚀,需要尽快地处理的面积占普查面积40%。本文中还介绍了对1... 本文介绍对北京河道上先后修建的130余座涵闸老化、病害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处理措施。调查发现,对这些涵闸钢筋混凝土威胁最大的破坏是混凝土碳化引起的构件表面剥落和钢筋锈蚀,需要尽快地处理的面积占普查面积40%。本文中还介绍了对17座涵闸已碳化混凝土用补偿收缩砂浆和Hz902环氧涂料修补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 钢筋锈蚀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密引水渠保温防冻害技术应用试验
13
作者 陈淑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46-48,共3页
京密引水渠是为引用密云水库的水解决北京水源问题而在60年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其中昆明湖至玉渊潭段在修建时有1.52km用青石板进行了衬砌。1989年9月至11月又对该段中的3km渠坡进行了衬砌。由于1989年冬季输水。
关键词 引水渠道 冻害 保温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状态和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惠忍 李法虎 吕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冻融状态影响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威胁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工程安全、边坡稳定以及土壤流失。通过直剪试验测定了不同冻融状态和初始含水率对青藏地区(S1)和北京地区(S2)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土在未冻和已融状态下的抗剪强度相... 冻融状态影响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威胁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工程安全、边坡稳定以及土壤流失。通过直剪试验测定了不同冻融状态和初始含水率对青藏地区(S1)和北京地区(S2)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土在未冻和已融状态下的抗剪强度相似,且均随着土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但S1土抗剪强度比S2土大7.5%~9.7%;在冻融状态下,S1土抗剪强度随着土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S2土则随之减小。S1冻融土抗剪强度在低含水率(≤13.5%)时小于未冻土和已融土,而在高含水率(≥24.5%)时则反之;S2冻融土抗剪强度小于未冻土和已融土。在冻融状态下2种测试土的内摩擦角显著小于未冻土和已融土,而黏聚力整体上则大于未冻土和已融土。与未冻土或已融土相比,2种土在冻融状态下的强度相对较低,宜作为季节性冻土地区工程设计以及土壤流失防治的基本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含水率 抗剪强度 冻融状态 青藏高原 土壤内摩擦角 土壤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