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铁运营隧道病害状态分析 被引量:116
1
作者 董飞 房倩 +3 位作者 张顶立 徐会杰 李宇杰 牛晓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基于北京地铁隧道病害检测结果,分析结构形式、配筋和运营时间对隧道病害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片接缝变形是盾构隧道病害的根源,并由此引发了盾构断面的椭圆化变形、管片的压溃与错台以及盾构隧道的渗漏水。衬砌开裂是矿山法隧... 基于北京地铁隧道病害检测结果,分析结构形式、配筋和运营时间对隧道病害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片接缝变形是盾构隧道病害的根源,并由此引发了盾构断面的椭圆化变形、管片的压溃与错台以及盾构隧道的渗漏水。衬砌开裂是矿山法隧道的主要病害,裂缝宽度与深度受运营时间影响大且具有离散性强、随机性大的特点,配筋对隧道结构安全有积极影响。渗漏水受降水的影响较大,多出现于隧道衬砌结构的缝隙,如盾构隧道的接缝、螺栓孔或矿山法隧道的变形缝、施工缝和衬砌裂缝等。衬砌空洞多位于拱顶,形状接近于长条形、正方形和椭圆形,且多伴随着邻近衬砌的开裂。混凝土碳化深度与运营时间成正比,碳化深度和速率在隧道道床位置最大、边墙次之、拱顶最小。裂缝是整体式道床的常见病害,道床在剥离的同时还伴随沿其纵向的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病害 矿山法隧道 盾构隧道 结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异物侵限探测系统研发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徐田坤 李松峰 +3 位作者 李卫军 李岩 林珏 王英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61,共6页
对北京地铁异物侵限事件进行调研和总结,根据异物侵限事件发生的位置、侵限源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对异物侵限源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雷达-视频多手段融合的智能异物侵限检测方法,采用高清摄像机视频检测、雷达测距和双目立体... 对北京地铁异物侵限事件进行调研和总结,根据异物侵限事件发生的位置、侵限源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对异物侵限源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雷达-视频多手段融合的智能异物侵限检测方法,采用高清摄像机视频检测、雷达测距和双目立体测距技术等开发一套异物侵限探测设备。通过模拟不同异物侵限工况在北京地铁某试车线开展现场试验,验证该设备具有识别精度高,并可实现实时预警、报警等功能,可为北京地铁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异物侵限 侵限源分类 探测设备 异物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采用调频式钢轨减振器抑制钢轨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卫丰 张厚贵 +2 位作者 孟磊 吴宗臻 张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北京地铁剪切型减振器扣件区段大量出现钢轨波磨现象,经调查和测试分析发现:剪切型减振器扣件轨道系统在200~400Hz频段内的轮轨共振效应是引发钢轨波磨的主要原因,而剪切型减振器扣件轨道系统在此频段内阻尼过小,无法有效抑制钢轨振动... 北京地铁剪切型减振器扣件区段大量出现钢轨波磨现象,经调查和测试分析发现:剪切型减振器扣件轨道系统在200~400Hz频段内的轮轨共振效应是引发钢轨波磨的主要原因,而剪切型减振器扣件轨道系统在此频段内阻尼过小,无法有效抑制钢轨振动。在轨腰处安装一种调频式钢轨减振器来抑制钢轨振动,进而抑制波磨发展,并在北京地铁亦庄线进行了现场试验,主要测试指标为调频式钢轨减振器安装前后钢轨振动衰减率和钢轨振动加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安装调频式钢轨减振器,大大提高了剪切型减振器扣件轨道系统在200~400 Hz频段内的钢轨振动衰减率,有效地抑制了此频段内钢轨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振动 调频式钢轨减振器 钢轨波磨 剪切型减振器扣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翁勇南 芦毅 +3 位作者 王敏 徐田坤 张欣 张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和4E安全闭环思想为指导,在对与城市轨道交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梳理的基础上,创建指标体系原型,通过细化原型形成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立评估指标权重,根据不同指标性质设计计... 以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和4E安全闭环思想为指导,在对与城市轨道交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梳理的基础上,创建指标体系原型,通过细化原型形成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立评估指标权重,根据不同指标性质设计计分模型,最终形成涵盖评估指标、指标支撑、指标分值、指标类型、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多项内容的北京地铁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安全管理 评估体系 评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车轮降噪片换装降噪环研究及示范 被引量:4
5
作者 孟磊 王罡 +3 位作者 张斌 张衡 姜良 安小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2期47-50,95,共5页
在北京地铁10号线现有车辆车轮上安装降噪片,以减小列车通过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辆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有效的抑制了列车通过弯道时轮轨发出的啸鸣声。而降噪片的安装螺栓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断裂现象,如果断裂的... 在北京地铁10号线现有车辆车轮上安装降噪片,以减小列车通过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辆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有效的抑制了列车通过弯道时轮轨发出的啸鸣声。而降噪片的安装螺栓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断裂现象,如果断裂的螺栓遗落在道岔区域将会带来极大地运营安全隐患。对现有的已安装降噪片的列车车轮进行再加工并更换降噪环,并在车辆段出入库线进行了安装降噪环后列车运营状态下噪声测试,检验安装降噪环的车辆在实际运营当中的降噪效果。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同时,有效解决降噪片的安装螺栓断裂对运营安全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减振降噪 降噪片 降噪环 运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以及粒径分布和元素组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春艳 樊星 +1 位作者 刘佳 陈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解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对北京某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以及粒径分布情况进行了1 d的实地监测,同时采集了站台内外的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研究了颗粒物元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监测粒径为0.0060~9.8900μm... 为了解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对北京某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以及粒径分布情况进行了1 d的实地监测,同时采集了站台内外的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研究了颗粒物元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监测粒径为0.0060~9.8900μm范围内,地铁站台空气中颗粒物总数量浓度与粒径为0.0060~0.0170μm的颗粒息息相关,总质量浓度主要取决于粒径为0.6120~6.6700μm的颗粒;早晚乘车高峰时段内站台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都显著增大,晚高峰时段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早高峰时段;监测期间,PM 2.39(粒径为0.0060~2.3900μm颗粒)和PM 9.89(粒径为0.0060~9.8900μm颗粒)平均质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空气中PM 2.5和PM 10的标准限值。站台空气颗粒物中Fe含量最高,Fe、Cu、Mn、Cr、Mo的含量显著高于站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台 颗粒物 数量浓度 粒径分布 元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逻辑控制电路安全服役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崔霆锐 李熙 +1 位作者 华路捷 刘畅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18,128,共6页
为克服传统地铁列车继电器控制电路高故障率和无记录功能等诸多缺陷,提出了基于新型二乘二取二技术的无触点逻辑控制方案。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热备冗余、网络通信、故障诊断、日志分析等功能。针对既有地铁列车进行了控制电路技术... 为克服传统地铁列车继电器控制电路高故障率和无记录功能等诸多缺陷,提出了基于新型二乘二取二技术的无触点逻辑控制方案。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热备冗余、网络通信、故障诊断、日志分析等功能。针对既有地铁列车进行了控制电路技术方案设计和施工改造,首先在分析原有控制回路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无触点逻辑控制单元替代继电器点位设计;然后综合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故障分级方案和大旁路方案;最后在运营线路完成了列车功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列车具备逻辑完整性,功能测试符合车辆技术要求,并可实现单板故障的自动无缝切换。具备自诊断健康管理功能,在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逻辑控制的网络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控制电路 无触点式 继电器 地铁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地铁列车关键技术方案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崔霆锐 李熙 +1 位作者 张勇慧 张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7-60,共4页
为解决我国地铁列车相关技术及装备日益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以智能化、节能环保、高可用性、高适应性及高安全性为特征的下一代地铁车辆关键技术研究方案,提出了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新能源技术、新一代工业以太网技术、新型牵引制动技术... 为解决我国地铁列车相关技术及装备日益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以智能化、节能环保、高可用性、高适应性及高安全性为特征的下一代地铁车辆关键技术研究方案,提出了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新能源技术、新一代工业以太网技术、新型牵引制动技术及减振技术等列车关键技术。通过相关研究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产业的升级优化,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牵引传动技术 辅助供电技术 网络控制技术 减振降噪技术 智能维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气模型的北京地铁站内人流移动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宗直 路堃 +1 位作者 陈涛 姚娟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35,共5页
为研究因超出原有设计人流量阈值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参数的模块化格子气模型。对北京地铁惠新西街南口站约4 000 m^2的面积进行建模,对比了实地拍摄视频数据的情况与模拟仿真结果,确保了较好的精度。通过输入闸机口... 为研究因超出原有设计人流量阈值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参数的模块化格子气模型。对北京地铁惠新西街南口站约4 000 m^2的面积进行建模,对比了实地拍摄视频数据的情况与模拟仿真结果,确保了较好的精度。通过输入闸机口和列车进入站台的人流信息,给出短时间站内人流的移动及分布情况。发现了惠新西街南口站设计上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对类似站台的设计及模型应用的建议。结果表明:十号线与五号线之间换乘通道通行能力较低,换乘通道口存在拥堵,具有安全隐患。拓宽换乘通道2 m能够使车站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基本满足目前该站在工作日下班高峰期的换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行人流 格子气模型 北京地铁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博 张衡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研究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故障成因及设备标准化准入机制,对提升运营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智慧地铁建设试点,具有研究价值。采用折线图,对2016年10号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故障率进行分析;采用可靠性分析法,对故障模式... 研究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故障成因及设备标准化准入机制,对提升运营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智慧地铁建设试点,具有研究价值。采用折线图,对2016年10号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故障率进行分析;采用可靠性分析法,对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指出系统中重点故障排查困难以及缺乏设备准入制度的问题,提出优化检修周期、标准化设备准入的解决举措,并根据改进前后的故障对比分析,进行应用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车载乘客信息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故障发生,提高检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乘客信息系统 故障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门控器专用检修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64,共3页
对北京地铁10号线门控器检修现状进行调研,利用主流门控器检修技术手段,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北京地铁10号的门控器专用检修平台。阐述了该平台的故障诊断、检修、三防处理及性能测试等。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门控器自主化检修水平。
关键词 地铁 车辆 门控器 检修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有裂缝病害的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宇杰 王梦恕 +2 位作者 徐会杰 张元 王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69,共6页
以北京地铁某区间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在衬砌结构已经出现裂缝病害的情况下,依据隧道衬砌结构的断面收敛变形值,通过模拟计算研究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损伤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在实际收敛变形状态下,隧道... 以北京地铁某区间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在衬砌结构已经出现裂缝病害的情况下,依据隧道衬砌结构的断面收敛变形值,通过模拟计算研究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损伤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在实际收敛变形状态下,隧道衬砌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为1.1MPa,最大压应力为9.1MPa,拱顶和拱底主要承受拉应力,拱腰主要承受压应力;拱顶附近格栅钢筋的最大拉应力已经超出HRB335钢筋的标准设计值;拱顶初衬、二衬及拱腰衬砌结构的损伤因子均超过了混凝土的损伤临界值,拱顶的裂缝病害主要由衬砌结构受拉所引起;隧道拱顶、拱腰处的内侧主筋、外侧主筋及斜筋的安全系数均较小,应对病害及时采取一定的补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路 衬砌结构 裂缝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承载力 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布补强地铁隧道结构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宇杰 王梦恕 +1 位作者 徐会杰 张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8-144,共7页
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是铁路及地铁隧道的常见现象,对衬砌病害进行及时的补强工作是保证隧道结构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以北京某地铁线路的衬砌结构病害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纤维布材料补强隧道衬砌结构的原始尺寸模型承载力破坏试验的设计工... 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是铁路及地铁隧道的常见现象,对衬砌病害进行及时的补强工作是保证隧道结构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以北京某地铁线路的衬砌结构病害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纤维布材料补强隧道衬砌结构的原始尺寸模型承载力破坏试验的设计工作。采用数值仿真方法,从钢筋受力、衬砌损伤两个方面综合讨论纤维布的补强加固效果,并确定了试验梁纤维布材料的补强形式。研究表明:试验梁下部粘帖3层3m长纤维布的补强效果最佳。补强加固后,格栅中拱顶处最大受力筋的应力减小3%;试验梁中超过300MPa的钢筋个数在各级加载应力下减少50%以上;分析混凝土中损伤因子超过0.7的单元数,初衬的损伤混凝土个数减小65%以上,二衬的损伤混凝土个数在100kN荷载作用下减小33%、在150kN荷载作用下增加11%;在高应力状态下二衬混凝土的损伤更加分散,有利于结构整体受力。试验梁内侧粘帖纤维布增加了试验梁的抗拉能力。该研究思路可以为纤维布补强施工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纤维布材料 结构补强 破坏试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矿山法区间隧道病害分级标准及补强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宇杰 王梦恕 +1 位作者 徐会杰 张元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国内外不同的隧道结构状态评价方法为基础,从裂缝的宽度、长度,衬砌的剥落,材料的劣化及渗漏水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北京地铁复八线为研究对象,依据裂缝宽度、长度及衬砌掉块厚度、范围等将裂缝病害分为5级,衬砌掉块病害分为4级,研究... 以国内外不同的隧道结构状态评价方法为基础,从裂缝的宽度、长度,衬砌的剥落,材料的劣化及渗漏水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北京地铁复八线为研究对象,依据裂缝宽度、长度及衬砌掉块厚度、范围等将裂缝病害分为5级,衬砌掉块病害分为4级,研究地铁矿山法区间隧道衬砌病害分级标准及相应的补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隧道 衬砌 病害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振动对既有矿山法隧道衬砌裂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宇杰 王梦恕 +1 位作者 宋国侠 张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46-350,共5页
由于现场测试工作的困难,列车振动对运营隧道衬砌既有裂缝的影响研究很少见诸报道。本文通过现场实验的方式,从动态应变和振动加速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列车振动产生的周期性荷载对衬砌裂缝的影响规律,重点测试隧道全断面的振动特性... 由于现场测试工作的困难,列车振动对运营隧道衬砌既有裂缝的影响研究很少见诸报道。本文通过现场实验的方式,从动态应变和振动加速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列车振动产生的周期性荷载对衬砌裂缝的影响规律,重点测试隧道全断面的振动特性。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列车通过测试断面时,隧道拱顶动态应变幅值小于边墙动态应变幅值,幅值相差为15%左右。衬砌裂缝在列车振动影响下表现出非连续介质的特性,即裂缝存在瞬时拉伸现象,而没有出现回弹到裂缝原宽度以内现象,衬砌裂缝受到的"撕扯作用"使得裂缝宽度和深度不断发展;隧道边墙垂向振动大于隧道拱顶垂向振动,隧道拱顶垂向振动大于隧道拱腰垂向振动;列车振动引起隧道结构裂缝的"撕扯作用"主要集中在50Hz、350Hz、480Hz、650Hz、720Hz频段附近。因此,想要减小列车振动对隧道结构裂缝的影响,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减小以上频段的振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列车 振动 衬砌裂缝 现场实验 动态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乘客换乘心理时间阈值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正 薛元杰 +1 位作者 王丹 张劭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7,123,共4页
通过分析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基本信息,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乘客换乘心理-空间时间的模型,最后对乘客换乘心理阈值时间进行模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换乘心理时间阈值在5 min以内,而实际的空间时间为5 min... 通过分析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基本信息,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乘客换乘心理-空间时间的模型,最后对乘客换乘心理阈值时间进行模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换乘心理时间阈值在5 min以内,而实际的空间时间为5 min 45 s。这对改建或新建地铁换乘通道、安抚乘客心情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客换乘 地铁 心理时间 空间时间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乘务计划计算机编制要素分析
17
作者 张在龙 周玉龙 +2 位作者 芦毅 翁勇南 张治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乘务计划编制要素的分析是乘务计划编制的基础。在借鉴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铁各线路实际运营情况,总结乘务计划编制的基本流程,确定编制过程中值乘班制、轮换车站用餐地点及出、退勤地点四大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常用轮转制度... 乘务计划编制要素的分析是乘务计划编制的基础。在借鉴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铁各线路实际运营情况,总结乘务计划编制的基本流程,确定编制过程中值乘班制、轮换车站用餐地点及出、退勤地点四大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常用轮转制度特点,在计算轮转班组数后确定主值乘制度;轮换车站的设置是乘务任务配对工作的基础,通过计算先确定单一交路和复杂交路的轮换点数量,再根据折返条件、列车交路、线路长度与车辆段位置等选择轮换车站的位置;最后依据运营管理实际情况确定用餐和出退勤地点。其中,轮转制度和轮换车站的设置直接影响着乘务员的工作强度,在乘务计划编制时需要着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乘务计划 编制要素 轮转制度 轮换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图理论的地铁车辆走行系统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李熙 张元 贾利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3-47,共5页
为分析、识别地铁车辆运营过程中对走行系统影响较大的外部因素,采用概率影响图方法,从人员组织及管理、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等方面对车辆走行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采用改进熵权法处理概率影响图中的专家数据,并以实例验证该方法... 为分析、识别地铁车辆运营过程中对走行系统影响较大的外部因素,采用概率影响图方法,从人员组织及管理、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等方面对车辆走行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采用改进熵权法处理概率影响图中的专家数据,并以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各类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是影响地铁车辆尤其是走行系统安全性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责任心是第二大影响因素。此外,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环境变化、设备维护检修、备品备件质量及线路条件等也亟需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图 车辆走行系统 外部因素 熵权法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地铁车辆牵引系统国产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昊 霍苗苗 李熙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637-641,共5页
为解决北京地铁进口车辆维修成本高、维护周期长的问题,对现有车辆的牵引系统关键器件的性能提升、主电路的优化设计、功率模块的集成化设计、无缝替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牵引系统的国产化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归纳分析了国... 为解决北京地铁进口车辆维修成本高、维护周期长的问题,对现有车辆的牵引系统关键器件的性能提升、主电路的优化设计、功率模块的集成化设计、无缝替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牵引系统的国产化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归纳分析了国产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及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了进口车辆实现国产化牵引系统无缝替换的设计原则。利用试验线对国产化牵引系统的动力性能以及相关性能参数试验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合理、集成化高、性能可靠等特点,相关性能参数高于进口车辆牵引系统,能够实现牵引系统的无缝替换。国产化牵引系统各方面性能参数满足现有车辆要求,在现有车辆上实现国产化牵引系统的无缝替换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系统 无缝替换 功率模块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若岑 宋杰 温志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4-98,共5页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能源消费结构,确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种类,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结构,划定温室气体核算的组织边界与运营边界。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通用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自身特点,提出轨道交通运营企...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能源消费结构,确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种类,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结构,划定温室气体核算的组织边界与运营边界。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通用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自身特点,提出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步骤与核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能源消耗 温室气体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