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晗晗 周圆心 +6 位作者 何静 韩中鹏 赵怡婷 刘晶 李超 韩子金 肖为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70,共15页
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愈发尖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提高城市韧性、创建低碳城市的关键策略。地下空间的直接载体为地质环境,加之其自身的三维空间属性,使得三维地质建模对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 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愈发尖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提高城市韧性、创建低碳城市的关键策略。地下空间的直接载体为地质环境,加之其自身的三维空间属性,使得三维地质建模对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并非局限于二维层面,而是涵盖竖向深度与平面范围的三维管控,与三维地质的理念相通。尽管如此,现阶段三维地质建模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尚待明确。本次以北京城区某地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结合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利用1041个钻孔数据和34条标准化地层剖面,创建了研究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从三维地层结构、关键地质层和集成评价分区三个方面,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综合模型与地质适宜性评价成果,从竖向深度和平面范围上为研究区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了地质支撑,也为后续区域层面的北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地质适宜性评价 三维地层结构 关键地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磁异常的北京副中心地质构造特征和地热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雷晓东 赵玉 +4 位作者 唐显春 王立发 何付兵 关伟 李娟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92,共14页
重磁勘探对于分析地热系统特征和成因十分重要。北京城市副中心当前地热开发程度较低,为给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对近期完成的1:50000高精度区域重力测量资料,开展了场源边缘检测、2.5D剖面反演和三维反演计算。利用归一化Theta... 重磁勘探对于分析地热系统特征和成因十分重要。北京城市副中心当前地热开发程度较低,为给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对近期完成的1:50000高精度区域重力测量资料,开展了场源边缘检测、2.5D剖面反演和三维反演计算。利用归一化Theta图垂向导数和一阶水平方向导数获得了精度更高的断裂位置,研究了断裂汇交特征;使用频率域Parker-Oldenburg方法反演获得了两条不同方向剖面的基岩起伏形态;使用信赖域反演算法获得了5 km以浅地层三维视密度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1:100000航磁和钻孔资料分析,综合研究了副中心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地热控制作用,得到结论如下:(1)研究区断裂构造以近NE向和NW向为主。NE向断裂延伸较远、梯度带宽,但被NW向断裂切割改造迹象明显。(2)太古界结晶基底差异性隆升使区内储层和盖层厚度变化大。研究区南部隆起区蓟县系储层厚度变薄或缺失。新生界盖层在隆起区厚度为200~800 m,在断陷盆地区达2000 m以上。(3)南苑—通县断裂和夏垫断裂是区内良好导热构造;NW向台湖断裂、张家湾断裂与NE向燕郊断裂、姚辛庄断裂是主要导水通道,与南苑—通县断裂和夏垫断裂交汇形成区内地热资源的主要补给径流通道。区内地热异常受不同级次构造控制在赋存特征上呈现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地热 重磁反演 Theta图 北京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苑-通县断裂北东段结构特征及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文治 何付兵 +6 位作者 刘振华 崔玉斌 白凌燕 王安国 张悦泽 曹萌萌 周捷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887,共9页
南苑-通县断裂是北京凹陷与大兴凸起的边界断裂,也是1665年北京61/2级地震的主要控震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土地规划利用和地质灾害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高精度重力、纵波和横波地震综合物探剖面以及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方法,调... 南苑-通县断裂是北京凹陷与大兴凸起的边界断裂,也是1665年北京61/2级地震的主要控震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土地规划利用和地质灾害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高精度重力、纵波和横波地震综合物探剖面以及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方法,调查研究了南苑-通县断裂带北东段的几何特征及其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南苑-通县断裂经过通州区平家疃村后转为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56°~75°;北东段新生代活动呈正断层属性,推测上断点埋深约为21.6 m,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文章论证了南苑-通县断裂北东段的活动时代与中段、南西段不同,为首都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南苑-通县断裂 钻孔联合剖面 综合物探剖面 断裂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南苑—通县断裂南西段结构特征和活动性
4
作者 牛文治 何付兵 +2 位作者 沙春梅 张悦泽 刘振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52-7562,共11页
南苑—通县断裂是北京市平原区重要的隐伏断裂之一,其结构特征及活动性的研究对于优化北京市国土空间格局及城市地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和高精度重力勘探方法,结合钻孔地层剖面及地质年代学测定,对南苑—通... 南苑—通县断裂是北京市平原区重要的隐伏断裂之一,其结构特征及活动性的研究对于优化北京市国土空间格局及城市地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和高精度重力勘探方法,结合钻孔地层剖面及地质年代学测定,对南苑—通县断裂南西段的结构特征及活动性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南苑—通县断裂在北京市南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其断裂行迹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重力剖面上得到了良好的反映。通过钻孔地层剖面及钻孔年代学格架分析,发现断裂没有错断中更新统以上地层,推测南苑—通县断裂南西段在中更新世以来不活动。此外,钻孔中新近纪玄武岩的出现也证明了断裂带定位的准确性,推断玄武岩岩浆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和区域内大断裂的伸展活动共同作用结果。研究结果填补了南苑—通县断裂南西段活动性研究的空白,为北京市南部地区城市地质安全和国土空间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苑—通县断裂 断裂活动性 岩浆活动 钻孔地层剖面 地球物理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关税全球化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价值评估与未来展望
5
作者 张悦泽 刘牧心 +3 位作者 黄菲菲 梁希 夏菖佑 王莉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多个发达国家均表示考虑制定类似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碳关税机制,该类机制的制定正在形成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未来将严重影响我国高碳排放行业的国际贸易形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通过减少产品单位碳...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多个发达国家均表示考虑制定类似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碳关税机制,该类机制的制定正在形成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未来将严重影响我国高碳排放行业的国际贸易形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通过减少产品单位碳排放强度,有望在碳关税机制下迎来较大的应用空间。为评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在碳关税全球化背景下的应用价值与潜力,探究其对我国高碳排放行业应对碳关税机制的作用,本文聚焦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五大优先纳入碳关税机制的行业,通过采用ARIMA模型、CCUS成本学习曲线等方法,结合行业出口数据与技术适配性分析,对各行业未来出口趋势、CCUS部署规模及成本下降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不同碳关税定价情景(低定价65.3元/t CO_(2)、高定价404.4元/t CO_(2)),量化评估各行业通过CCUS技术可避免的碳关税成本。本文将行业出口周期性波动、技术学习效应与碳关税政策动态衔接,构建双因素学习曲线模型,综合考量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对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钢铁、化肥行业具备通过CCUS应对碳关税的潜力。其中,化肥行业因高浓度碳排放源的低成本捕集优势,在2030—2032年高定价情景下可节省32%-64%出口成本,成为短期最优应用场景;水泥行业CCUS部署规模虽超出口隐含碳排放,但需优化资源配置以避免过剩;钢铁行业受限于长流程工艺,CCUS覆盖范围仅8.8%,需结合氢能炼钢等技术协同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碳捕集 利用与封存 ARIMA模型 CCUS成本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东南缘钻孔TB02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倪敬波 刘晓 +4 位作者 张晓亮 张悦泽 刘晓勇 袁路朋 何付兵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9,共12页
第四纪地质对开发利用第四纪资源和城市地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北京市通州区南部永乐店镇实施的第四系钻孔TB02,通过系统的岩芯观察和编录、测井资料分析、AMS14C测年和古地磁测年等手段,结合粒度参数指标特征,对钻孔TB02进行年... 第四纪地质对开发利用第四纪资源和城市地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北京市通州区南部永乐店镇实施的第四系钻孔TB02,通过系统的岩芯观察和编录、测井资料分析、AMS14C测年和古地磁测年等手段,结合粒度参数指标特征,对钻孔TB02进行年代地层划分,并对沉积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东南缘第四系底界埋深为276.21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97.75 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为39.32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6.40 m;钻孔TB02沉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呈现远源沉积的特征;沉积水动力环境在2 588、1 539及781 ka发生了3次比较明显的变化。第四纪以来,北京平原区东南缘环境演化规律表现为:早更新世早期,沉积水体快速加深,以湖相沉积为主,沉积环境稳定且水动力较弱;早更新世晚期,主要发育河流沉积,陆源碎屑供给较充足,沉积水动力较强;中更新世以来,为泛滥平原沉积,水动力减弱,以沉积细粒物质为主,沉积地貌逐渐定型,形成了广阔的平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沉积演化 AMS 14C测年 磁性地层 年代地层 第四系 粒度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谷地裂缝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振华 何付兵 +4 位作者 崔玉斌 刘晓勇 王凯 张悦泽 赵艳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6-1446,共11页
平谷地裂缝是平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地质灾害,近年来,裂隙有所加剧,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为此,对平谷地裂缝及隐伏夏垫断裂北段进行勘探研究,总结了平谷地裂缝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地裂缝发育的成因机制及其与隐伏夏垫断裂关系。结果... 平谷地裂缝是平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地质灾害,近年来,裂隙有所加剧,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为此,对平谷地裂缝及隐伏夏垫断裂北段进行勘探研究,总结了平谷地裂缝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地裂缝发育的成因机制及其与隐伏夏垫断裂关系。结果表明:平谷地裂缝主要分布于古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溢出带,沿今错河河道分布,主要发育为北东或北西向两组,性质为张裂隙;地裂缝发育长度、深度规模有限,一般埋深7~8 m,无“断裂根”构造;地裂缝浅表层充填震动砂脉,揭示了震动液化的根本成因,而现今呈现裂缝塌陷是早期震动液化裂隙在降水或灌溉淋滤作用下砂土流失表现;隐伏夏垫活动断裂构造可能制约了平谷地裂缝发育位置和地裂缝分布特征,断裂带附近应力集中和节理破裂可能是地裂缝发育的构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成因 夏垫断裂 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