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泽群 陈宇清 +1 位作者 寇婷 王德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44,共7页
在我国(内地)资本市场,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要求和流程参照一般行业执行。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来源不一致、披露不分类别、披露位置不固定;临时报告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笼统... 在我国(内地)资本市场,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要求和流程参照一般行业执行。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来源不一致、披露不分类别、披露位置不固定;临时报告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笼统。披露的信息不符合“真实、完整、准确”的基本原则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一般规定。针对披露现状及问题,本文建议由相关部委及协会共同研究制定“固体矿产资源会计准则”,并由证监会制定“采掘业”特殊规则,从根基上进行披露体系的完善;另从现有条件的具体操作完善角度出发,建议证交所明确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完善现有相关指引和文件,规范完善年度报告中矿产资源储量信息的披露,明确临时报告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的要求,尤其应关注矿产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临时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资本市场 矿产资源储量 信息披露 年度报告 临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晚中生代安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渠洪杰 王尔国 +3 位作者 张磊 李海龙 康艳丽 胡健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47-3556,共10页
本文对北京平原区Jr173井和Jr176井安山岩进行了SHRIMP和LA-LCP-MS锆石U-Pb定年,用以精确限定北京平原区火山岩时代、盆地形成与地貌转变之间的关系。2个安山岩中的锆石多晶型良好,具有典型的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显示其为岩浆锆石... 本文对北京平原区Jr173井和Jr176井安山岩进行了SHRIMP和LA-LCP-MS锆石U-Pb定年,用以精确限定北京平原区火山岩时代、盆地形成与地貌转变之间的关系。2个安山岩中的锆石多晶型良好,具有典型的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显示其为岩浆锆石。Jr173井底部安山岩14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可分为两组,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2.6Ma和138.4Ma;Jr176底部安山岩53颗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2.63Ma,表明该期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与前人认为的侏罗纪有较大区别。结合前人资料,北京地区沿着黄庄-高丽营断裂一线形成断陷盆地,西部隆升为山脉,东部下降为平原,就其安山岩喷发时代、空间展布和盆地发育特征而言,可视为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安山岩 锆石U-Pb定年 早白垩世 黄庄.高丽营断裂 伸展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与成果验收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德利 寇婷 +3 位作者 农冬灵 刘泽群 陈宇清 龚羽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9,共4页
近年来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分析矿产勘查项目成果验收模式入手,指出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程序及成果验收主体的缺失是导致其质量缺陷的原因之一。对此,本文提出在评审程序中引入独立第三方的野外... 近年来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分析矿产勘查项目成果验收模式入手,指出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程序及成果验收主体的缺失是导致其质量缺陷的原因之一。对此,本文提出在评审程序中引入独立第三方的野外验收程序,以对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的勘查工程、勘查工作量、原始资料进行第三方核查验收,补充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环节及验收主体的缺位。同时进一步对独立第三方核查工作的流程、原则、核查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并以两个典型案例为例,说明独立第三方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对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质量监控和成果验收提出建议,供业界同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性矿产勘查 质量监控 独立第三方 评审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上游某大型古堆积体群地质成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任爱武 周自梁 +2 位作者 段庆伟 孙平 赵宇飞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49,共7页
金沙江上游地质条件复杂,大型古堆积体群普遍发育,严重影响该区的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合理的解释古堆积体群的地质成因问题是进行水电建设工作的基础。本文以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古堆积群现场工程为依托,通过工程地质分区、岩体结构特征... 金沙江上游地质条件复杂,大型古堆积体群普遍发育,严重影响该区的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合理的解释古堆积体群的地质成因问题是进行水电建设工作的基础。本文以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古堆积群现场工程为依托,通过工程地质分区、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和地质现象分析3个步骤,逐步还原了堆积体群的形成过程。最终结论如下:(1)以古堆积体群整体形貌特征为基础,结合岩性、结构等基本特性,将古堆积体群划分为4个区域;(2)根据古堆积群Ⅱ区的形貌特征假设Ⅱ区物质来自河对岸,继而采用结构特征分析证明了这一假设,结果表明:Ⅱ区物质与河对岸物质结构具有较好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物质结构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为典型的泥石流产物;(3)结合区域风化程度、S型转弯、冲积扇、高位静水沉积等地质现象分析,还原了该古堆积体群的形成过程,即:Ⅰ区风化程度较严重,年代明显早于其他各区。Ⅲ区、Ⅳ区之间应为古河道,Ⅰ区的形成造成了河流的S形改道,但并未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堵江。真正的堵江事件发生在Ⅱ区形成后。Ⅱ区泥石流物质与Ⅲ区、Ⅳ区物质一起形成了一个天然土石坝,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堵江,产生了高位沉积现象。此时江水一部分从古河道流出,一部分从Ⅱ区泥石流物质区向下渗流,最终Ⅱ区物质被掏蚀冲垮,形成了今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古堆积体群 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滑坡堵江 地质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任高峰 钱兆明 +2 位作者 闫振雄 黄刚 农冬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5-929,共5页
为确保难动用矿产资源回采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实现对开采过程中顶板、矿柱内部应力、应变的实时监测,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技术,开发了一套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方案,建立了包括信号采集... 为确保难动用矿产资源回采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实现对开采过程中顶板、矿柱内部应力、应变的实时监测,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技术,开发了一套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方案,建立了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数据库管理等模块的虚拟仪器系统,采用随机数产生函数为监测系统建立模拟输入,验证了已建立的监测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理论上实现了对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寻求矿山实时监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动用矿产资源 LABVIEW 实时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号采集 信号分析 数据库管理 可行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化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修订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德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47,共6页
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规范运行多年来,为政府矿政管理、摸清资源家底、制定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一个历史时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代表。通过与国际主流分类标准对... 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规范运行多年来,为政府矿政管理、摸清资源家底、制定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一个历史时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代表。通过与国际主流分类标准对比研究表明,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内容不全、分类繁杂、实用性差、缺乏责任体系、与可行性研究脱节,不适用于市场经济,无法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更无法为资本市场所认可。中国矿业的国际化迫切需要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国际主流分类标准接轨。为此,文章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修订方案,即直接引入CRIRSCO(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分类体系,对勘查结果、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储量重新定义,矿产资源量分为推断的、标示的、测定的三类,储量则分为可信的、证实的二类,合计五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储量 分类标准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万庄金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姚世厅 李玉倩 +2 位作者 王德利 农冬灵 赵峰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59-65,共7页
通过对万庄金矿区表层及垂向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矿区土壤中As、Cd、Cr、Cu、Hg、Pb、Zn及Ni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在土壤垂向上的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PLI)的方法对矿区的污染程度进行评... 通过对万庄金矿区表层及垂向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矿区土壤中As、Cd、Cr、Cu、Hg、Pb、Zn及Ni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在土壤垂向上的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PLI)的方法对矿区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r、Cu、Hg、Pb、Zn及Ni平均含量分别为26.858mg/kg、0.321mg/kg、68.055mg/kg、30.879mg/kg、59.040ng/g、51.556mg/kg、89.450mg/kg和32.070mg/kg;两个剖面的重金属元素总体自地表向地下含量减少且该趋势主要表现在地表至地下1m处,再向地下则含量趋于稳定;综合污染指数是1.79,说明该区总体上表层土壤处于轻微污染水平;矿区整体的PLI值为1.12,属于中等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庄金矿区 土壤重金属 分布特征 污染指数及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本市场的视角剖析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泽群 陈宇清 +2 位作者 寇婷 王德利 吴荣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3,69,共6页
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需跳出矿业和资本市场各自的框架,注重学科间的嫁接、对接和视角的互换。本文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结合资本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要求,对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矿产资源储量特点进行介绍... 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需跳出矿业和资本市场各自的框架,注重学科间的嫁接、对接和视角的互换。本文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结合资本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要求,对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矿产资源储量特点进行介绍。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是采掘业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重要基础依据,是最主要的非财务信息,采掘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关注重点应是矿产资源储量本身,尤其是可采储量。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的形成大致需经历5大阶段,每一阶段都对应关系到矿产资源储量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规范好矿产资源储量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体系,就可以透明和控制矿产资源储量的风险,获得资本市场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建立起矿业与资本的联结,做强做大矿业资本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证券市场 矿产资源储量 信息披露 矿业资本市场 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易县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董莹 刘德成 吴晓利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8期78-81,共4页
为了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方法途径,以河北省易县某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地形测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方式方法,对研究区三调数据库、坡度分区等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其它草地、... 为了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方法途径,以河北省易县某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地形测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方式方法,对研究区三调数据库、坡度分区等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其它草地、裸地和农村道路等现状地类符合宜耕未利用地开发的条件;通过采取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农田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措施,可新增耕地面积19.2903hm2,新增耕地率77.16%。研究成果可为易县及其相似区域的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规划提供实践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耕未利用地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未利用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与活动断裂空间关系的三维可视化建模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自红 刘鸿福 +1 位作者 张敏 曾金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575,共11页
在回顾国内学者利用2D 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利用3D GIS更能准确地分析地震与活动断裂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采用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设计的数据结构,在ArcGIS下构建了三维断层模型,尝试性地提... 在回顾国内学者利用2D 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利用3D GIS更能准确地分析地震与活动断裂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采用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设计的数据结构,在ArcGIS下构建了三维断层模型,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三维断层模型的三维空间缓冲区模型;并利用向量判别法实现了三维缓冲区的空间分析,进而实现了地震与活动断裂三维空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基于该模型对太原市区内主要断裂与地震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初步定量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ARCGIS 三维断层模型 三维空间缓冲区 三维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硐室群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平业 赵菲菲 +2 位作者 林万旭 孙新庄 杜建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89,共3页
煤矿开采进入深部以后,地质力学环境远比浅部复杂,由此引起的非线性力学现象日益严重,给深部硐室群工程稳定性控制带来很大难度。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深部硐室群破坏机理,得出高地应力、膨胀型粘土矿物、工程偏... 煤矿开采进入深部以后,地质力学环境远比浅部复杂,由此引起的非线性力学现象日益严重,给深部硐室群工程稳定性控制带来很大难度。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深部硐室群破坏机理,得出高地应力、膨胀型粘土矿物、工程偏应力集中及开挖顺序不合理是深部硐室群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并利用集约化设计优化硐室结构,消除硐室空间效应,降低工程偏应力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最优施工顺序,选择最优应力路径,降低硐室开挖彼此间的扰动影响。针对高地应力和高膨胀力,采用锚网索加立体桁架耦合支护技术控制围岩稳定性。该研究可为煤矿深部硐室群工程稳定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工程 硐室群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克乃特糜棱岩带铜金矿化流体特征
12
作者 卫晓锋 阴元军 +4 位作者 刘泽群 杨凯 徐九华 程志龙 丁汝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62-270,共9页
研究区位于新疆麦兹盆地东南部的可可塔勒铅锌成矿带。对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其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00℃,盐度为0.18%~8.41%,流体密度为0.79~1.04g/cm^3,主要成分为H_2O、CO_2,少量CH_4,流体来源于变质流体... 研究区位于新疆麦兹盆地东南部的可可塔勒铅锌成矿带。对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其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00℃,盐度为0.18%~8.41%,流体密度为0.79~1.04g/cm^3,主要成分为H_2O、CO_2,少量CH_4,流体来源于变质流体,混入少量大气降水。铜金矿化期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富CO_2的变质流体,与洋陆俯冲体制下弧后盆地的VMS型铅锌矿化期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几乎不含CO_2的海水流体明显不同。显示该地区存在晚期与造山-变质热液作用有关的成矿事件,对本区的找矿评价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铜金矿化 麦兹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钢城区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素珍 张怡婧 颜东旭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思路,以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某矿山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测绘及物探勘查等手段,查清了废弃矿山环境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矿山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地质灾害隐患较重,土地资源损毁和地形地貌景观...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思路,以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某矿山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测绘及物探勘查等手段,查清了废弃矿山环境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矿山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地质灾害隐患较重,土地资源损毁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等。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治理后水土流失和扬尘面积减少45939m^(2),植树5882株,遮蔽裸岩面积8876m^(2),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以为开展同类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供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废弃矿山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德成 李玉倩 +1 位作者 郑纯静 李希贤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89-95,共7页
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准确评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风险程度,可以科学指导土地规划利用,控制和减轻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北京市某卫生填埋场为中心周边24 km^2范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钻孔取样方式,对地表以下30 m处的土壤重金属元... 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准确评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风险程度,可以科学指导土地规划利用,控制和减轻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北京市某卫生填埋场为中心周边24 km^2范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钻孔取样方式,对地表以下30 m处的土壤重金属元素Hg、As、Pb和Cr6+含量进行检测。分别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4种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同评价方法的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运用surfer软件分别绘制污染指数等值线图,分析不同评价方法之间污染指数等值线图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本次测试样品中所有土样均未检测出Cr6+;研究区土壤的重金属主要潜在污染物为As,其次为Pb和Hg,但3种重金属污染物均未达到对土壤环境污染的标准。(2)分别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同一污染元素进行评价时,绘制的区域污染指数等值线图在空间分布和污染程度定性方面均呈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说明当研究区范围不大或自然成岩作用影响不明显时,选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或地积累指数法对单项污染物的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基本一致。(3)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时,绘制的区域综合污染指数等值线图在空间分布上差异不显著,污染程度定性结论也基本一致。说明当土壤中某一重金属污染物贡献率较高时,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各自评价优势表现并不明显,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价 单项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指数法 地积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满城区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莹 顾杰 +1 位作者 周亚伟 颜东旭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7期141-144,154,共5页
为了研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以河北省满城区某矿山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物探勘查等方式,以查清研究区内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现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 为了研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以河北省满城区某矿山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物探勘查等方式,以查清研究区内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现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占压及损毁等。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可以新增平台及边坡绿化面积约49792.76m^(2),新增坡面绿化面积97287.73m^(2),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莹 刘德成 +2 位作者 高雪媛 左琳 赵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7期101-106,共6页
目的:研究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类的方法。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利用ERDAS IMAGINE遥感处理技术和ARCGIS为主要的处理分析工具,以1998年、2006年和2018年3个时间节点,分析1998—2006年、2006—2018年以... 目的:研究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类的方法。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利用ERDAS IMAGINE遥感处理技术和ARCGIS为主要的处理分析工具,以1998年、2006年和2018年3个时间节点,分析1998—2006年、2006—2018年以及1998—2018年淮安市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并从土地利用面积、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空间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1998—2006年间,淮安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呈现“两增四减”。耕地及农村用地面积相对分别上涨538.880km^2、370.210km^2;水体、林地、城镇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101.485km^2、85.454km^2、174.539km^2、547.612km^2;(2)2006—2018年间,淮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呈现“三增三减”。水体、农村用地、城镇用地面积分别增加217.545km^2、464.800km^2、610.411km^2,林地、耕地、未利用地分别下降434.125km^2、19.350km^2、839.281km^2。(3)1998—2018年的20年间,淮安市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现“四增两减”,即:农村用地、水体、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林地面积减少。每种土地类型都有不同数量的相互转化。结论:基于ERDAS IMAGINE遥感处理技术方法是研究土地利用分类的一个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研究方法 土地利用 遥感处理 覆被变化 LAND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探讨——以曲阳县某废弃矿山为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田园园 颜冬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5期139-142,共4页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新途径,以河北省曲阳县某废弃矿山为例,通过地形测绘、野外调查、物探勘查等方法,对研究区内的现状环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主要的矿山环境问题是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大气污...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新途径,以河北省曲阳县某废弃矿山为例,通过地形测绘、野外调查、物探勘查等方法,对研究区内的现状环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主要的矿山环境问题是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大气污染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等。通过台阶式降坡卸荷方式消除地灾隐患,再采取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绿。研究成果可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典型矿床(点)矿化特征与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18
作者 孙嘉 毛景文 +4 位作者 林彬 姚佛军 李玉彬 贺文 刘泽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9-1184,共26页
西藏多龙矿集区是近年来中国新发现的具有世界级潜力的铜金矿集区。该矿集区现已查明多不杂、波龙、拿若和铁格隆南4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并新发现地堡那木岗和拿顿矿点。文章对上述矿床(点)脉体、蚀变、矿化和流体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和... 西藏多龙矿集区是近年来中国新发现的具有世界级潜力的铜金矿集区。该矿集区现已查明多不杂、波龙、拿若和铁格隆南4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并新发现地堡那木岗和拿顿矿点。文章对上述矿床(点)脉体、蚀变、矿化和流体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多不杂、波龙和拿若矿床矿化类型以斑岩型为主,同时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蚀变广泛发育,而铁格隆南矿床除上述蚀变类型外,还叠加有高级泥化蚀变,并发育与之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根据脉体特征对比和流体包裹体温压计算推测,上述4个矿床矿化类型的差异可能由剥蚀深度的差异所引起(前三者剥蚀深度约为2~3 km,后者约为1~1.5 km)。此外,地堡那木岗矿点蚀变类型以绢英岩化、泥化为主,该矿点发育与斑岩型金矿中类似的深色条带状石英脉,指示该地区可能存在斑岩型金矿。拿顿矿点为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铜金矿体赋存于角砾岩筒中。野外地质调查表明,上述矿点地表蚀变岩盖(Lithocaps)发育,并且蚀变岩盖空间分布位置与下伏铜金矿体表现出良好的匹配关系,可有效地指导找矿勘查工作。流体包裹体实验进一步表明,铜金元素在斑岩型矿化中的沉淀可能与温度降低和氧逸度的变化有关,而在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中的沉淀则受控于温度的降低和流体的不混溶作用。最后,在前人年代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本次实验结果构建了该地区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时空演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化特征 斑岩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多龙矿集区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