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的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安永龙 杜子图 黄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1-1321,共11页
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的表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全硼、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机质和p H值等参数的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变异系数分别为105. ... 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的表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全硼、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机质和p H值等参数的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变异系数分别为105. 99%、100. 43%、80. 29%,分异性较强。经过不同趋势阶数指标插值误差的综合比较,初步确定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全硼、有效硼应该选择一阶,碱解氮、有机质和p H值应该选择无趋势,而全氮则应该选择二阶。全磷、有效磷、全钾、全硼、p H值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速效钾、全氮、碱解氮、有效硼、有机质的理论模型为线性模型。全磷、有效磷、全钾、全硼、p H值主要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全氮、有效硼、有机质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速效钾、碱解氮主要受到随机性因素的影响。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图清晰可见,按照含量分布特点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硼、有机质、有效磷的空间展布相似,全钾和速效钾的空间展布相似,全硼的空间展布特点与其他指标都不相同,这与统计学分析结果具有相似性。通过了解研究区土壤中10项养分指标分布情况,对及时调整肥料用量比,实现有针对性施肥,调整农业结构以及优势农产品规划和布局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克里格插值 空间变异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北京市昌平新城地热资源量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振洲 雷晓东 +2 位作者 武雄 徐能雄 姜兴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7-214,共8页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北京市地热能可以为改善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对北京昌平新城区进行地热资源量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昌平新城区内的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后,创建了昌平...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北京市地热能可以为改善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对北京昌平新城区进行地热资源量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昌平新城区内的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后,创建了昌平新城三维地质模型,以此计算热储体积;运用热储法获得区内地热储量,并分析地热资源的分布。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实现了研究区地质结构的可视化和地热储量的准确计算。研究区的热储总体积为4.876×10^11 m^3,地热储量为5.42×10^16 kJ,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6.04×10^6 m^3。研究区的地热资源潜力较大,可为当地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平 三维地质建模 地热资源 热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北部孙河断裂的地热地质特征 被引量:41
3
作者 柯柏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8,共6页
依据北京孙河断裂区的重力、电阻率测深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勘查资料的推断解释,结合多眼地热井钻探揭露的地热地质成果,认为孙河断裂是一条宽3 km左右的断裂带。地热地质构造剖面揭示孙河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晚侏罗世以... 依据北京孙河断裂区的重力、电阻率测深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勘查资料的推断解释,结合多眼地热井钻探揭露的地热地质成果,认为孙河断裂是一条宽3 km左右的断裂带。地热地质构造剖面揭示孙河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晚侏罗世以来至少发生过两期先逆后张性质的构造活动。剖析了孙河断裂对后沙峪地热田侏罗系火山岩构造裂隙热储地热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进一步分析了孙河断裂带区域的地热地质条件,认为后沙峪地热田西南部是构造凸起型储热构造,北西向延伸的孙河断裂带区域是后沙峪地热田的地热资源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河断裂 侏罗系火山岩 构造裂隙 热储 地热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土壤中硒的含量和分布 被引量:48
4
作者 郭莉 杨忠芳 +3 位作者 阮起和 胡省英 周亚男 冯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864,共6页
通过对北京平原土壤硒含量调查和研究,发现北京平原分布有高硒土壤,其特征为沿平原区西部山前断续出现,在北京市区零星分布。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04~5.26 mg/kg,平均值为0.20 mg/kg,深层土壤硒含量为0.043~0.22mg/kg,平均值为0.081 mg/... 通过对北京平原土壤硒含量调查和研究,发现北京平原分布有高硒土壤,其特征为沿平原区西部山前断续出现,在北京市区零星分布。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04~5.26 mg/kg,平均值为0.20 mg/kg,深层土壤硒含量为0.043~0.22mg/kg,平均值为0.081 mg/kg,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层土壤富集;各类岩石中以炭质页岩中含硒量最高,北京西部富硒炭质页岩的风化可能为平原区土壤硒的来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Se与有机质呈正相关性,有机质对表层土壤Se具有强烈的吸附与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土壤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密云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段续川 李苹 +3 位作者 黄勇 林赟 袁国礼 罗先熔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在北京市密云区西南部农业区系统地采集了1 065件表层土壤样品,对其中Ni、V、Cr、As、Cd、Pb、Zn、Hg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开展了测试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及空间分析法,阐明了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平均化学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可... 在北京市密云区西南部农业区系统地采集了1 065件表层土壤样品,对其中Ni、V、Cr、As、Cd、Pb、Zn、Hg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开展了测试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及空间分析法,阐明了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平均化学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元素主要分为3类:第一类为Ni、V、Cr、As,其含量低于北京地区背景值,其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二类为Cd、Pb、Zn,其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且居民区含量最高。除继承成土母质外,此类元素的分布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其中C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程度明显高于Pb和Zn;第三类为Hg,推断大气沉降为影响Hg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采用Hakanson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区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北京市 密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被引量:36
6
作者 丛源 陈岳龙 +3 位作者 杨忠芳 侯青叶 胡省英 郭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选取北京市农田96件土壤样品,采用分级提取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As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Hg、Pb、As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As、Hg、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 选取北京市农田96件土壤样品,采用分级提取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As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Hg、Pb、As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As、Hg、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As、Pb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相对较小,Hg、Cd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元素总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主要因素;Cd的迁移能力较强,容易被植物吸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化学形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台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世厅 赵峰华 +4 位作者 黄勇 杨全合 冯辉 邓凯文 刘清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29-436,共8页
通过对大台煤矿区表层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矿区土壤中Pb、Cr、Cd、Zn、As、Cu和Hg的重金属含量、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重金属在土壤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方法对矿区的污染程... 通过对大台煤矿区表层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矿区土壤中Pb、Cr、Cd、Zn、As、Cu和Hg的重金属含量、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重金属在土壤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方法对矿区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的平均pH为7.40,呈弱碱性,有机质百分含量较多,平均为11.23%;土壤中As、Cd、Cr、Cu、Hg、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7.39、0.31、68.29、29.68、0.21、38.65和94.67 mg/kg;重金属的含量具有自地表向地下减少的趋势,其中As、Cd、Zn、Cr元素地下20cm处至40 cm处元素含量急剧下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50.43,生态风险达到中等。以北京市土壤背景值为标准得出土壤中这7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中度污染,其中以Hg元素积累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 重金属 垂向分布 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怀柔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来源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苹 黄勇 +2 位作者 林赟 华培学 袁国礼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4,共9页
在北京市怀柔区东南部农业区采集了977个表土样品,对其中Cr、V、Ni、As、Pb、Zn、Hg和Cd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地球化学成图清晰地呈现了这些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数据统计分析,阐明了表土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 在北京市怀柔区东南部农业区采集了977个表土样品,对其中Cr、V、Ni、As、Pb、Zn、Hg和Cd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地球化学成图清晰地呈现了这些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数据统计分析,阐明了表土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重金属的来源,并评估预测了其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Cr、V、Ni、As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而Pb、Zn、Hg受交通和大气沉降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Cd则主要受到周边工厂以及农业施肥的影响。利用Hakanson法预测8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除Cd外其他7种元素潜在生态风险均较低。本研究对怀柔区农业土壤的污染风险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来源分析 风险评价 北京怀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周边二叠系山西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清俊 林海亮 +5 位作者 柯柏林 林天懿 尹腾宇 付昌鸿 赵连海 邢罡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1-502,共12页
对采自北京周边的二叠系山西组露头及钻井泥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主要由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兼有少量碳酸盐岩和长石;岩石中碳酸盐岩含量的高低与CaO、MgO含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SiO2、Na2O和K2O亏损,TiO2和Fe... 对采自北京周边的二叠系山西组露头及钻井泥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主要由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兼有少量碳酸盐岩和长石;岩石中碳酸盐岩含量的高低与CaO、MgO含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SiO2、Na2O和K2O亏损,TiO2和Fe2O3T富集,反映了基性物源的存在;微量元素特征比值显示源区母岩为非单一物源,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铕大部分具明显负异常、少部分微弱正异常,Ce基本无异常,显示为多物源,各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大陆上地壳一致,显示了沉积物具有同源性。源岩应为来自于华北地块北缘的大陆上地壳的沉积岩、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的混合。二叠系山西组泥岩沉积于覆水较深的还原环境,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与活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周边 二叠系 山西组 泥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昌平高崖口—南口隐伏岩溶水系统地质构造新认识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晓东 关伟 +3 位作者 郭彤 杨全合 胡圣标 郭高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高崖口—南口岩溶水系统是北京七大岩溶水系统之一,其东北部位于昌平南口,是隐伏岩溶地下水排泄区。查明该区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可以为评价岩溶水资源及北京优选战略后备水源地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前人区域性重磁资料基础上,完成了... 高崖口—南口岩溶水系统是北京七大岩溶水系统之一,其东北部位于昌平南口,是隐伏岩溶地下水排泄区。查明该区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可以为评价岩溶水资源及北京优选战略后备水源地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前人区域性重磁资料基础上,完成了5条总长30km、总测点数626个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剖面,采用SCS2D程序对CSAMT数据进行了二维反演解释,并实施了4眼勘探孔。物探和钻探研究结果表明:南口—孙河断裂是该系统的北东边界,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在雪山村附近断层落差达1017.5m,是目前发现的断距最大的地区;断裂上盘蓟县系碳酸盐岩与侏罗系火山岩的地层界线,向西移动了2.4km;南口山前断裂是山区裸露岩溶与平原隐伏岩溶的分界断裂,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断距大于700m,断裂上盘曹庄至南口一带有燕山期二长岩侵入,流村—葛村一带有燕山期闪长岩侵入。广泛发育的断层、岩体和火山岩,使这一区域岩溶含水层空间受到较大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口—孙河断裂 南口山前断裂 岩体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清俊 刘雨鑫 +3 位作者 冯辉 孙小华 孟美杉 曹磊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对采自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的页岩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量元素Al2O3、Ca O和Na2O含量明显偏低,K2O和Mn O含量稍微偏低,Si O2、Ti O2及Fe2O3T含量同上地壳基本一致。微量元素及其比值特征显示源岩为混合源岩。稀土... 对采自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的页岩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量元素Al2O3、Ca O和Na2O含量明显偏低,K2O和Mn O含量稍微偏低,Si O2、Ti O2及Fe2O3T含量同上地壳基本一致。微量元素及其比值特征显示源岩为混合源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铕明显负异常、铈弱负异常,各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大陆上地壳一致,显示了沉积物具有同源性。源岩为来自于内蒙古隆起的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基性岩的混合。微量元素比值及铈弱负异常的特征表明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为覆水较深的还原环境沉积,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中元古界 下马岭组 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延庆地区地热开发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连靖 冉伟彦 +1 位作者 柯柏林 周艳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结合延庆盆地地热地质条件,从地热尾水的回灌、地面沉降原因、地震发生的机理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地热开发不会造成地表环境污染,也不会诱发地面沉降、地震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解除了人们对地热开发的顾虑,坚定了延庆地... 本文结合延庆盆地地热地质条件,从地热尾水的回灌、地面沉降原因、地震发生的机理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地热开发不会造成地表环境污染,也不会诱发地面沉降、地震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解除了人们对地热开发的顾虑,坚定了延庆地区利用地热供暖替代燃煤供暖的决心,为建立延庆生态模范县寻找到一种可利用的新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开发 水文地质 地面沉降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地热田西北部地热地质特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柯柏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6,共8页
自2001年在北京大学成功打成地下热水井后,北京西部隆起区的地热勘探开发受到重视。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的介绍,根据地热井钻探揭露的地热地质成果,对研究区的热储构造条件、地热地质特征及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自2001年在北京大学成功打成地下热水井后,北京西部隆起区的地热勘探开发受到重视。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的介绍,根据地热井钻探揭露的地热地质成果,对研究区的热储构造条件、地热地质特征及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八宝山断裂的性质具有先逆断层后正断层的多期活动性特征;研究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为鼻状背斜凸起型热储构造;深部热流主要沿着黄庄—高丽营断裂的上盘向上传导聚集;浅部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富集强径流冷地下水的作用使青白口系的地温梯度高于北京平原区,纵向地温场坡度较北京平原区大;临近深大断裂构造带导致地下热水具有放射性镭含量高的特征;地下热水的14C年龄特征反映城区地热田接受西部隆起区地下水的补给很少;地热井水头分布趋势反映雾迷山组白云岩热储地下热水受黄庄—高丽营断裂阻隔后由南向北方向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热储构造 蓟县系雾迷山组 地下热水年龄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两年内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变化及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1
14
作者 安永龙 黄勇 +3 位作者 孙朝 邓凯文 李迪 黄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2-1149,共8页
为了监测北京市平原区2015年和2016年土壤中5种重金属As、Cd、Hg、Pb、Zn化学形态的变化趋势,运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并对影响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年内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 为了监测北京市平原区2015年和2016年土壤中5种重金属As、Cd、Hg、Pb、Zn化学形态的变化趋势,运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并对影响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年内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变化微弱,有效态含量以Cd元素最高,达到45.67%,故潜在生态危害性最大;其次为Zn元素,达12.16%,其中碳酸盐结合态占比虽大,但由于研究区土壤呈偏碱性,Zn元素的迁移能力较弱,潜在危害性较小;As、Hg、Pb均以难迁移态存在,故潜在危害性也较小。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活性系数及迁移系数分别为:Cd>Zn>Pb>As>Hg和Cd>As>Zn>Pb=Hg,其中Cd元素2年的生物活性系数和迁移系数最高,展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迁移能力,其余重金属元素的活性系数和迁移系数较低,潜在危害性较弱。影响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因素较复杂,以重金属元素全量为主,p H、有机质、CEC等理化性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土壤 重金属元素 形态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表层土壤多元素分布特征及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安永龙 黄勇 +4 位作者 刘清俊 孙朝 邓凯文 李迪 黄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11-2120,共10页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城区表层土壤样品54项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微量元素中Ni、Cr和As含量值存在极高值点,具有点源污染特征;Hg、Cd、Zn、Pb和Cu具有面状污染特点。对这5种重金属元素开展研究,统...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城区表层土壤样品54项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微量元素中Ni、Cr和As含量值存在极高值点,具有点源污染特征;Hg、Cd、Zn、Pb和Cu具有面状污染特点。对这5种重金属元素开展研究,统计北京城区五环内每个区域的数据并结合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元素含量平均值由市中心向周边地区逐渐降低。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进行评价,认为北京市城区表层土壤大部分已经被重金属元素所污染。分析了造成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建筑涂料、机动车尾气等,并提出了污染防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区 表层土壤 重金属元素 地球化学元素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气形成条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清俊 柯柏林 +3 位作者 林海亮 林天懿 尹腾宇 石岩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7,共6页
以野外露头与地热井的岩屑样品为基础,以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储层物性实验测试分析为手段,对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进行了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 以野外露头与地热井的岩屑样品为基础,以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储层物性实验测试分析为手段,对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进行了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以Ⅱ型为主、兼有少量的Ⅰ型,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条件。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和黏土矿物,石英平均质量分数为60%,黏土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31.5%,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占黏土矿物总组成的77.54%;页岩中微孔隙与微裂缝发育,具备良好的页岩气赋存条件,等温吸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北京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但页岩气藏具有较强的抗构造破坏能力,使得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保存条件。总体认为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是较理想的页岩气勘探目的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界 下马岭组 页岩气 形成条件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西北部大地热流与深部地温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17
作者 雷晓东 胡圣标 +3 位作者 李娟 姜光政 杨全合 李巧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35-3748,共14页
北京平原区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其西北部分布着小汤山地热田和京西北地热田,两大地热田以南口—孙河断裂带为界.地热田及其外围地区基础的地热地质研究工作较少.为给地热学研究和地热资源精细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 北京平原区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其西北部分布着小汤山地热田和京西北地热田,两大地热田以南口—孙河断裂带为界.地热田及其外围地区基础的地热地质研究工作较少.为给地热学研究和地热资源精细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前人23眼钻孔的温度测量数据以及近期完成的548件热导率和100件放射性生热率实测数据,研究了区域大地热流和0~4km深部地温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现今地温梯度为11.31~94.89℃·km^(-1),平均值为31.79℃·km^(-1);岩石热导率为0.895~5.111 W·(m·K)^(-1),放射性生热率为0.257~2.305μW·m^(-3),大地热流为48.1~99.1mW·m^(-2),平均值为68.3mW·m^(-2),热流的分布受基底形态和断裂构造控制.研究区东部南口—孙河断裂带两侧小汤山和郑各庄地区为高热流异常区,中部马池口地区也存在局部高热流异常区.(2)在南口—孙河断裂带的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地层温度差异明显,体现出区域现今地温场不只受控于该活动断裂,更是多期次构造事件复合叠加的结果.(3)南口—孙河断裂带南侧存在两处有意义的较高地温异常区,分别为郑各庄异常区和马池口异常区,其中马池口异常区是未来地热开发利用有一定潜力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 地温梯度 热导率 生热率 南口—孙河断裂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通州某改造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安永龙 黄勇 +3 位作者 孙朝 邓凯文 李迪 黄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20,共9页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土壤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文章采集了北京市通州某改造区15件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利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中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16种多...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土壤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文章采集了北京市通州某改造区15件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利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中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组分特征,根据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特定成分之间的浓度比值结合多元统计法分析了其污染来源,初步评价了其污染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6.57~8 307.2μg/kg,均值为1 004.08μg/kg。多环芳烃组分特征及Fla与(Fla+Pyr)、Ba A与(Ba A+Chr)的相对质量比值特征显示改造区是燃煤和汽车尾气混合型来源;多元统计后发现石油烃类污染源和化石燃料燃烧源是两种主要成分。最后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对土壤中PAHs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除苯并(a)芘(Ba P)致癌风险值略偏高不可接受外,其余致癌与非致癌风险值均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污染源 多元统计 风险评价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口—孙河断裂带水热系统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雷晓东 胡圣标 +5 位作者 杨全合 姜光政 李娟 李晨 张超 高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8-1850,共13页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在华北地区广泛分布,是一种清洁的替代能源.与活动断裂带相关的水热型地热资源是中低温地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高精度重力测量、微动测深及钻孔温度测量等数据,从热源、通道、储层和盖层四个方面探讨了南...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在华北地区广泛分布,是一种清洁的替代能源.与活动断裂带相关的水热型地热资源是中低温地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高精度重力测量、微动测深及钻孔温度测量等数据,从热源、通道、储层和盖层四个方面探讨了南口—孙河断裂带水热系统特征.低重力异常揭示的燕山期花岗二长岩、闪长岩岩体范围为23.8 km^2和14.3 km^2,放射性测井数据计算得到其生热率均值为3.14μW·m^(-3),侏罗系火山岩生热率均值为1.65μW·m^(-3),隐伏岩体和火山岩均难以构成地热系统的附加热源.重力异常显示南口—孙河断裂带宽度约500~800 m,断裂带切割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热储层.钻井温度曲线显示断裂带内水热活动强烈,说明该断裂带是导水、导热的重要通道.断裂带南西侧马池口一带第四系松散层与侏罗系火山岩形成了热储盖层,微动测深显示火山岩最大厚度约1500 m.综上源、通、储、盖四个要素分析,该地热系统为热传导一对流复合型,来自京西北山区的大气降水经远距离径流深循环吸收地层热量后沿南口—孙河断裂上移到达裂隙发育的白云岩地层中形成热水.总之,沿南口—孙河断裂带具备了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可达到规模开采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微动测深 温度曲线 水热系统 南口-孙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断裂构造重力异常识别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雷晓东 戚帮申 +5 位作者 关伟 赵玉 杜东 闫广新 刘宏伟 尤志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3-1265,共13页
区域重力异常蕴含丰富的断裂构造特征信息.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_THDR)和剖面2.5D重力异常反演方法对北京平原区高精度区域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了主要断裂构造平面位置、长度、规模、汇交关系及深浅... 区域重力异常蕴含丰富的断裂构造特征信息.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_THDR)和剖面2.5D重力异常反演方法对北京平原区高精度区域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了主要断裂构造平面位置、长度、规模、汇交关系及深浅延伸特征,分析了利用重力异常识别断裂的效果.结果表明:(1)北京平原区NE向断裂平面延展长度大、连续性强,NW向断裂分段性明显,连续性弱,但NW向断裂对NE向断裂有切割改造迹象.近EW或SN向断裂分布较为局限.(2)主控断裂平面和垂向延伸特征差异明显,顺义断裂、孙河断裂、永定河断裂等为盖层断裂;南口断裂、孙河断裂西段、二十里长山断裂和张喜庄断裂为基底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南段、南苑—通县断裂、礼贤断裂、夏垫断裂和皮各庄断裂东段为地壳断裂.(3)利用NVDR_THDR峰值异常带的连续性、幅值、宽度及错切关系可有效识别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通过小波变换获得的不同深度等效层异常结合2.5D剖面反演可有效研究断裂在基岩内部的深浅延伸情况,但重力异常的垂向分辨能力弱,断裂在新生界内部延伸特征需结合其他地质资料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小波变换 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 2.5D重力反演 北京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