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被引量:36
1
作者 丛源 陈岳龙 +3 位作者 杨忠芳 侯青叶 胡省英 郭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选取北京市农田96件土壤样品,采用分级提取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As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Hg、Pb、As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As、Hg、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 选取北京市农田96件土壤样品,采用分级提取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As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Hg、Pb、As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As、Hg、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As、Pb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相对较小,Hg、Cd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元素总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主要因素;Cd的迁移能力较强,容易被植物吸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化学形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矿产资源三维预测评价——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彬 陈建平 +1 位作者 向杰 尹晓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37,共11页
三维实体建模是三维矿产定量预测的前提,三维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是三维定量预测的基本要求,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三维实体建模精度及后续预测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为依据,采... 三维实体建模是三维矿产定量预测的前提,三维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是三维定量预测的基本要求,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三维实体建模精度及后续预测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为依据,采用Surpac面元建模法降低三维实体模型的不确定性。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找矿模型,提取了成矿有利信息,圈定了13个成矿有利靶区,并采用找矿概率法估算出了Au资源量914.6 t。研究表明:虽然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但基于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通过面元建模法可较大程度地降低不确定性,有助于对区内深部矿产资源进行高精度三维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信息不对称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剖面 面元建模法 成矿靶区 找矿概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证据权与信息量的隐伏矿体三维预测:以山西罗框研究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权平 陈建平 +1 位作者 胡彬 朱月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1-177,共7页
山西浑源罗框研究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的五台块隆之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北缘,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基础地质资料的整理收集,在综合分析梳理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Surpac软件,以罗框矿区地表地质体界线... 山西浑源罗框研究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的五台块隆之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北缘,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基础地质资料的整理收集,在综合分析梳理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Surpac软件,以罗框矿区地表地质体界线、实测地质剖面与钻孔数据为基础,辅以图切勘探线,构建三维地质实体模型,定量提取有利控矿要素,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利用模糊证据权法圈定成矿远景区,利用找矿信息量法进行级别划分,共圈定找矿预测区3处,计算找矿模型精度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对预测结果评价,得出找矿概率为47.10%,结果表明罗框地区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后期应重视已知矿体Au3矿体深部断裂交汇处及Au2东南边部的重点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模糊证据权 找矿信息量 成矿预测 罗框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维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萍萍 陈建平 +1 位作者 于淼 马贺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对地上地下真三维环境下大型矿山复杂地矿工程各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及场景漫游和仿真系统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上下真三维一体化大型矿山数字集成方案,并以云南个旧锡矿为例,进行了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的总... 对地上地下真三维环境下大型矿山复杂地矿工程各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及场景漫游和仿真系统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上下真三维一体化大型矿山数字集成方案,并以云南个旧锡矿为例,进行了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具体实施技术方案研究,实现了地上与地下真三维一体化、二维地质资料与三维地质模型的统一管理与分析、"分区式"数字矿田矿段的阶段性集成,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操作,是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用途、多层次、多阶段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对矿山的发展建设、资源勘查评价、信息化综合管理以及面向公众普及矿山相关知识的公益性、科普性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虚拟现实 数字矿山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证据权法的焦家金成矿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汉栋 王巧云 +4 位作者 李秀章 陈建平 祝培刚 朱继托 刘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1-257,共7页
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分析了焦家金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规律,建立了研究区金矿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找矿预测区,并择优对预测区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表明,焦家金... 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分析了焦家金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规律,建立了研究区金矿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找矿预测区,并择优对预测区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表明,焦家金成矿带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岩浆岩、构造、蚀变带以及物化探异常等;研究区划分了6个预测区:后坡预测区、任家预测区、卧龙预测区、綦家预测区、龙埠预测区、城子预测区;经钻探验证,在后坡预测区发现金矿体3个,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权法 成矿预测 金矿 焦家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岩 王训练 +2 位作者 陈建平 曾敏 王琳 《资源与产业》 2013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在分析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法,依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1998—2007年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生态赤字增加趋势明显,主要以大... 在分析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法,依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1998—2007年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生态赤字增加趋势明显,主要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扩散分布。承载状况"良好"的地区一般同化能力较强,但是支撑能力较弱,相对承载量较小,无生态赤字;而承载状况"较差"的地区一般同化能力中等或较弱,尽管支撑能力较强,但是相对承载量大,因而生态赤字严重。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的结果,因地制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承载力 东部沿海 生态足迹 定量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