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冷杉过伐林主要树种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曾祥谓 玉宝 +3 位作者 乌吉斯古楞 红玉 达楞巴雅尔 杨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6,共6页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要择伐对象,红松不同年份各径阶株数变化幅度较大,直径18 cm开始出现缺损株数现象,缺乏中、大径组株数,导致母树数量、结实量和种源减少,造成在主要树种中红松更新最差的问题,不利于林分正向演替。不同针阔比混交林空间格局与其主要树种空间格局并非完全一致,在同一林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针阔比9∶1、8∶2、7∶3的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别为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红松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因此,恢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红松和珍贵阔叶树种作为目标树种,采取目标树培育方法,伐除影响其更新和生长的林木,而将云冷杉和一般阔叶树作为伴生树种,逐渐减少云冷杉的优势,最终逐渐恢复成红松阔叶混交林;对针阔比8∶2和7∶3混交林红松分布格局,采取人工补植、间伐等措施,结合天然更新,向随机分布进行调整;采取人工补植、清理母树周围枯枝落叶层等措施人工辅助红松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 过伐林 混交林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物质结皮对黄土边坡微生态环境及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瑞君 王百田 +5 位作者 张帆 王宁 舒鑫 曲红 袁耀 杨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2,共6页
针对黄土干旱阳坡植被恢复问题,以山西省方山县黄土弃土边坡为研究地,在2012年4月26日和7月20日分别布设人工生物质结皮进行试验,并于11月30日结束全部试验。通过2次试验研究人工生物质结皮在黄土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 针对黄土干旱阳坡植被恢复问题,以山西省方山县黄土弃土边坡为研究地,在2012年4月26日和7月20日分别布设人工生物质结皮进行试验,并于11月30日结束全部试验。通过2次试验研究人工生物质结皮在黄土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工生物质结皮可提高浅层土壤温度,最高达1.9℃;2)人工生物质结皮可增加土壤含水量,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高35.8%;3)人工生物质结皮对边坡侵蚀具有防护作用,结皮区降雨形成的水蚀细沟体积小于对照区的1/2;4)氮源肥料和碳源生物高分子同时施用时边坡植物生物量超过二者单独使用时的4倍;5)人工生物质结皮可促进土壤种子库植物的萌发,其中土壤种子库植物占结皮区植物生物量的83.06%;6)人工生物质结皮区植被盖度超过90%,远高于裸露黄土对照区和自然坡面的30%和35%的覆盖率,植物鲜质量生物量达1.65 t/hm2,分别为自然坡面和对照区生物量的10.50和20.48倍;7)利用人工生物质结皮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在黄土边坡形成高盖度植被,这种方法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边坡植被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结皮 生物高分子材料 边坡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碱草不同无土基质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浩 王百田 +2 位作者 武晶 王婷 岳征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3-987,共5页
利用腐殖质、枯树叶、草炭、草木灰作基质代替土壤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研究抗盐碱多年生牧草——披碱草在不同生长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及应用效果。测定披碱草株高、叶长、分蘖数、总根长、生物量等指标,并进行分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最后通过... 利用腐殖质、枯树叶、草炭、草木灰作基质代替土壤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研究抗盐碱多年生牧草——披碱草在不同生长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及应用效果。测定披碱草株高、叶长、分蘖数、总根长、生物量等指标,并进行分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误差条图,初步筛选出适合于披碱草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之间,株高、根长、生物量之间差异极显著,叶长、分蘖数之间差异不显著。枯树叶与草木灰3∶2组合时,配方中加入草炭要优于腐殖质。用主成分函数表达式建立评价体系,基质综合得分为:基质A3>基质A4>基质A1>基质A2,草炭、枯树叶、草木灰以5∶3∶2体积混合配方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无土栽培 因子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