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30
1
作者 戴松青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1,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城郊乡村景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乡村景观特色,充分挖掘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复合型乡村,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城郊乡村景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乡村景观特色,充分挖掘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复合型乡村,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北京郊区雁栖镇范各庄村的景观改造设计结合城郊乡村的现状与发展,融入地域文化,运用乡土材料,村民参与设计,并对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一种"微循环、自更新"的尝试性建设,在不用迁移当地村民的前提下,以经济宜行的方式改良乡村环境、丰富乡村的产业类型,进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土景观 城郊乡村意象 村里的步行街 水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对北京市公园人工声景的感知 被引量:6
2
作者 白梓彤 赵伊琳 +1 位作者 王成 孙振凯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5期16-21,共6页
文章基于前期人工声景变化规律的研究,于2019年7—11月,采用线上和线下问卷结合的方式,对北京10个城市公园内1804位游客的人工声景感知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不同类型城市公园中声景对公园景观评价的影响及公众对人工声景的反馈评价... 文章基于前期人工声景变化规律的研究,于2019年7—11月,采用线上和线下问卷结合的方式,对北京10个城市公园内1804位游客的人工声景感知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不同类型城市公园中声景对公园景观评价的影响及公众对人工声景的反馈评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声景会间接影响公园的声景感知和景观评价,是影响游憩体验的重要因素;2)公园中的声源和谐度越高、安静度越高,则公园声景的总体满意度也越高;3)性别和年龄是影响人工声景观感知的主要因素;4)受访者普遍对生物声与地球物理声表示喜爱,对大部分的人工声表示理解但并不喜爱,人工声中的唱歌声、乐器声、脚步声、运动健身声评价较高,最不被喜爱的是建筑施工声。研究结果可为公园声景改造提升设计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改善公众游览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人工声 声景感知 声景评价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植被覆盖对地形和土地利用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天 蓝海浪 刘秀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42-1753,共12页
植被覆盖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子密切相关,但短期内则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分析北京中心城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分异规律以及土地利用转变对于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通过改进后的像元二分模型获取北京市中... 植被覆盖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子密切相关,但短期内则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分析北京中心城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分异规律以及土地利用转变对于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通过改进后的像元二分模型获取北京市中心城区不同时间段植被覆盖以及通过监督分类获取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所得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92-2020年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出由早年的退化为主到近些年来的改善为主,1992-2011年低植被覆盖度不断增加,而2011-2020年则是高植被覆盖不断增加;植被覆盖度受到地形影响显著(P<0.01)。总体上,植被覆盖度与海拔和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坡向上除平地外,其余坡向植被覆盖度差距不大,阴坡较高,阳坡较低;研究区城市扩张不断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是植被覆盖退化的主导因素,而未利用地开发、城市郊野公园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为植被覆盖增加的主导因素。研究可为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心城区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地形分异 时空演变 土地利用覆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古树群落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段文军 张新宇 +5 位作者 李莹 许鹏飞 马嫒馨 田艳春 盖艺方 穆子慧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古树群落是北京市古树的主体,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古树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典型的古侧柏群落为研究对象,对1088株古树的生长指标进行每木调查,分析不同坡位和坡向古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 古树群落是北京市古树的主体,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古树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典型的古侧柏群落为研究对象,对1088株古树的生长指标进行每木调查,分析不同坡位和坡向古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b/a)和树冠投影范围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叶绿素含量、土壤理化性质与古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下坡古树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均显著高于中、上坡,增幅都超过了5%;阴坡的树高和胸径比阳坡的显著增加了8%以上。(2)古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下坡比中、上坡显著降低了15%~43%,阳坡比阴坡显著增加7%以上。(3)从下坡到上坡,土壤容重由1.30 g·cm^(-3)降低到1.12 g·cm^(-3),而含水率由18.00%增加到32.68%,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都是中坡最高,碱解氮、速效钾、含盐量和含水量都是上坡最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盐量、含水量都是阳坡大于阴坡,而有效磷、速效钾和容重都是阴坡高于阳坡。(4)古树树高与叶绿素含量、土壤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表明,古树的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土壤理化性质随坡位、坡向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且不同坡位和坡向的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古树的生长产生了影响。今后应加强对古树群落土壤情况的连续监测,以制定更加科学的古树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群落 侧柏 叶绿素含量 土壤理化性质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然山水 传承京味园林——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北京园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乐 刘月 《国土绿化》 2019年第7期14-17,共4页
背景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将于2020年8月至10月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举办,绿博园位于都匀老城区与经济开发区之间,总面积1959公顷,核心区面积396公顷。本届绿博会以“绿圆中国梦,携手进小康”为主题,以“盛世百园绿博会”为目标。总体... 背景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将于2020年8月至10月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举办,绿博园位于都匀老城区与经济开发区之间,总面积1959公顷,核心区面积396公顷。本届绿博会以“绿圆中国梦,携手进小康”为主题,以“盛世百园绿博会”为目标。总体定位为“绿水青山新画卷,生态文明新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览会 中国 自然山水 绿化 设计 北京 园林 经济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小西山-三山五园”精华片区绿色空间更新提质策略
6
作者 张新宇 张英杰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64,共8页
【目的】“小西山-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划定的15个花园城市精华片区之一,当前已进入存量优化的新时期。探索该地区绿色空间的更新提质策略,可为精华片区建设提供路径和方法。【方法】在解读花园城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梳理当前与游憩功... 【目的】“小西山-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划定的15个花园城市精华片区之一,当前已进入存量优化的新时期。探索该地区绿色空间的更新提质策略,可为精华片区建设提供路径和方法。【方法】在解读花园城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梳理当前与游憩功能紧密结合的3类绿色空间(园外园片区、历史名园、绿道)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更新提质策略。【结果】提出“片区统筹、节点精塑、线性联通”的空间协同策略:1)整合优化园外园片区,强化整体景观格局;2)推动历史名园的绿色更新,凸显文化价值;3)完善绿道系统建设,提升空间连续性与活力。【结论】“小西山-三山五园”精华片区的绿色空间建设发展需打破传统“园”的概念,通过构建“面-点-线”3个空间层次的策略体系,为提升精华片区的景观品质与文化价值,实现区域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协同共生,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城市 园外园 历史名园 绿道 更新提质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花园设计竞赛的要点初探——以月季主题花园为例
7
作者 田祎 张文伟 白梓彤 《花卉》 2025年第6期52-54,共3页
以月季主题花园设计竞赛为例,通过文献阅读结合竞赛设计实例的方式,从竞赛主题的确立、平面构成的思维方式及应用、植物配置、图纸表现方式4个方面入手探讨主题花园设计竞赛的要点,为主题花园设计竞赛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可能的操作思路。
关键词 主题植物园 月季园 景观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研究:企业LIM平台构建 被引量:15
8
作者 郭湧 胡洁 +1 位作者 郑越 尤嘉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5期13-17,共5页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需要面向设计实践的体系化应用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相结合的L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方法,以形成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企业LIM平台。研究采取基于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历经理论研究阶段、系...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需要面向设计实践的体系化应用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相结合的L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方法,以形成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企业LIM平台。研究采取基于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历经理论研究阶段、系统规划阶段、分步实施阶段,构建了以LIM工作流为核心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原型。该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开发Autodesk Civil 3D和Revit等关键软件的企业模板,部署基于雾计算的LIM协同设计平台,编制LIM平台使用管理手册等。12项实践项目的验证结果表明:LIM平台是具有实践意义的行业信息化发展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 LIM平台 应用实验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主题公园——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设计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通 曹悦 刘峰 《风景园林》 2022年第5期59-63,共5页
1设计背景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 1设计背景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将促进人们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活方式 主题公园 碳中和 设计背景 温榆河 联合国大会 CO_(2)排放 战略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北京世园会山形水系理论研究及营造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彦君 王贤 李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4,共6页
在对传统叠山理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往届世园会园区以及多个中国经典山水园林案例,从世园会项目的本质入手,总结山形水系营造理法。方案依托延庆优良的山水格局,充分利用园区的现状竖向条件、植被和水文地质资源,提出了北... 在对传统叠山理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往届世园会园区以及多个中国经典山水园林案例,从世园会项目的本质入手,总结山形水系营造理法。方案依托延庆优良的山水格局,充分利用园区的现状竖向条件、植被和水文地质资源,提出了北京世园会园区竖向规划的总体理念和原则,确定了园区的山水格局,着重论述了主山主湖营造的过程,并且结合园艺,形成具有独特意境的山水景观,通过中国园林叠山理水向世界诠释"园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园会 叠山理水理论研究 竖向规划 山形水系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仙境,妫汭花园——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核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伟 夏良庆 胡依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6,共6页
从博览会项目的本质入手,探讨作为世园会的核心景观区应如何定位。以功能兼顾、文化表达、空间主体和永续利用为4个主要方面,阐述在大事件背景下落实2019北京世园会核心区设计的困难与挑战,并着重论述了对场地信息层中各类因素的寻找和... 从博览会项目的本质入手,探讨作为世园会的核心景观区应如何定位。以功能兼顾、文化表达、空间主体和永续利用为4个主要方面,阐述在大事件背景下落实2019北京世园会核心区设计的困难与挑战,并着重论述了对场地信息层中各类因素的寻找和取舍。方案整体兼顾作为"设计"一体两面的"功能"与"立意",尊重并利用客观存在的场地记忆,从处理进入湖区的方式开始,建构起多种语言要素并置的叙事空间,勾勒出一幅徐徐展开在世界面前、极具中国意境的园艺画卷——人间仙境,妫汭花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园会 核心景观区 场地 功能 立意 中国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空间类型康养步道五感体验因子质量综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芸浩 聂庆娟 +3 位作者 艾洪彦 孙玉竹 王茜 段文军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身体亚健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崇尚绿色、向往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日益迫切。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春秋两季4种植物空间类型下康养步道内五感体验因子质量优劣,探究其对人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身体亚健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崇尚绿色、向往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日益迫切。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春秋两季4种植物空间类型下康养步道内五感体验因子质量优劣,探究其对人体健康的有效性,得出最适于康养的植物空间类型,以提高植物空间的设计质量和使用效果,促进森林康养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在触觉因子方面,受温湿度影响,两季舒适度日变化趋势存在差异,而植物空间类型上均为垂直空间最好,开敞空间最差。在嗅觉因子方面,两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均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在两季各植物空间类型五感体验优劣排序中,嗅觉和视觉因子均为覆盖空间>半开敞空间>垂直空间>开敞空间。在听觉因子方面,两季声环境适宜性均为覆盖空间最好,开敞空间最差。在味觉因子方面,植物群落结构丰富且联觉感知最好的覆盖空间最优。综上,在森林康养步道中,五感体验最舒适的空间类型是覆盖空间,其次为半开敞空间,第三是垂直空间,最后为开敞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植物空间类型 康养步道 五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晟 《现代园艺》 2021年第7期147-148,共2页
为了顺应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设计要素的搭配,尤其是视觉元素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价值。结合案例分析了视觉元素中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以及色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相... 为了顺应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设计要素的搭配,尤其是视觉元素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价值。结合案例分析了视觉元素中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以及色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 应用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帅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1期27-31,共5页
查阅大量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相关文献,从分布趋势、评价标准及污染种类、重点元素的污染程度及来源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对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进程及现状加以总结,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北京 城市绿地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设计思路及色彩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嘉滢 《花卉》 2018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确园林植物设计思路的基本要求及其色彩运用上的具体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园林植物设计以及色彩运用上提供具体的指导。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地查找和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确园林植物设计思路的基本要求及其色彩运用上的具体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园林植物设计以及色彩运用上提供具体的指导。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地查找和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得知,园林植物设计思路可以从科学合理化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注重文化设计三个方面着手,在园林色彩运用上,可以采用的方案为对比点缀方案、加减和谐方案、空间情调方案、取道自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设计思路 色彩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拆迁地块景观设计--以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七地块为例
16
作者 桑晨艳 《现代园艺》 2022年第6期60-62,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出了城市森林理念,指导城市公园的建设。与此同时,城市拆迁改造项目日益增多。以拆迁地项目为例,探讨如何结合拆迁地的建设与城市森林理念,建设区别于传统城市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出了城市森林理念,指导城市公园的建设。与此同时,城市拆迁改造项目日益增多。以拆迁地项目为例,探讨如何结合拆迁地的建设与城市森林理念,建设区别于传统城市绿化林地,具有特征的“城市拆迁地”景观。通过构建森林空间骨架,营造生态多样性基底,并充分结合现状,挖掘可再生资源利用价值,展示废弃物改造利用,体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市民参与,从不同角度理解、体验森林建设,提高市民保护爱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达到科普宣教的目的,并为更多的城市拆迁景观项目提供建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拆迁地 城市森林 现状资源利用 科普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园林景观资源平台搭建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思元 门吉 《园林》 2020年第4期10-15,共6页
VR(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随着风景园林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行业,搭建风景园林资源的展示操作平台,是行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回顾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及... VR(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随着风景园林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行业,搭建风景园林资源的展示操作平台,是行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回顾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园林景观虚拟现实平台内容、搭建和应用。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风景园林行业中,能够从方案推敲、设计模拟分析、沟通途径三个方面辅助设计师进行设计和公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VR技术 资源平台 搭建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公园春季人工声景构成及其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白梓彤 王成 +2 位作者 赵伊琳 郝泽周 孙振凯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4,共6页
声景是生态学的一个新兴领域,通过声学手段反映生态系统质量、研究生物活动规律。选择北京五环内的10个城市公园,采集公园内春季的声音数据,并基于城市公园声景声谱图,结合功率谱密度的计算,研究北京城市公园人工声的构成及其昼夜变化... 声景是生态学的一个新兴领域,通过声学手段反映生态系统质量、研究生物活动规律。选择北京五环内的10个城市公园,采集公园内春季的声音数据,并基于城市公园声景声谱图,结合功率谱密度的计算,研究北京城市公园人工声的构成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北京城市公园人工声主要分布于低频0.2~2.5k Hz;2)春季北京公园内的人工声主要有38种,包括6种交通声、5种话语声、8种机械电子声和19种活动声,话语声出现最久;离散型人工声有13种,连续型有25种,以连续型人工声为主;3)城市公园中的人工声以话语声和活动声为主,在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及专类公园中话语声出现最久;在郊野公园中,交通声出现最久;4)不同公园的人工声昼夜变化规律一致,昼间的人工声构成显著多于夜间。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城市公园的声景产生较大影响,人工声在城市公园的整个声景中占有主要地位,人工声来源较为广泛,且以活动声和交通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工声 声景生态学 城市公园 声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创新的绿色综合体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志红 《风景园林》 2021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带一轴交汇处,一处彰显东方智慧和展示生态文明的市民活力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以下简称绿心)已于2020年9月底正式开园亮相。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园林院)和戴水道景观设计...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带一轴交汇处,一处彰显东方智慧和展示生态文明的市民活力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以下简称绿心)已于2020年9月底正式开园亮相。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园林院)和戴水道景观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园林绿化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中名列前茅,北京园林院成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总体设计及项目实施的总控单位,还负责其中若干重要地块的详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园林 城市绿心 景观设计 东方智慧 森林公园 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市副中心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在园林园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诗源 李蕊 张维妮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2期142-143,154,共3页
羽衣甘蓝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物,作为冬季可露地栽培的多彩地被植物,羽衣甘蓝是北方萧瑟冬景中的一抹亮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园艺和园林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城市美化需求的增加,羽衣甘蓝的引种栽培和景观应用受到... 羽衣甘蓝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物,作为冬季可露地栽培的多彩地被植物,羽衣甘蓝是北方萧瑟冬景中的一抹亮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园艺和园林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城市美化需求的增加,羽衣甘蓝的引种栽培和景观应用受到关注。通过分析羽衣甘蓝植物学特征、食用与加工、育种与栽培,总结羽衣甘蓝的经济价值,提出其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形式和市场前景,为羽衣甘蓝的应用拓展和研究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园林景观 观赏园艺 冬季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