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空气激发前后运动性哮喘患者外周气道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逯勇 黄克武 +4 位作者 张洪玉 常晓红 张君 武宝梅 彭晶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31,共5页
目的:分析运动性哮喘(EIA)患者过度通气冷空气后FEV1和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指标的变化,探讨外周气道病变在EI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EIA组20例,35.8±10.3岁,男11例,女9例;健康对照组10例,33.0±8.3岁,男女各5例。按照入选和排除... 目的:分析运动性哮喘(EIA)患者过度通气冷空气后FEV1和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指标的变化,探讨外周气道病变在EI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EIA组20例,35.8±10.3岁,男11例,女9例;健康对照组10例,33.0±8.3岁,男女各5例。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试验。受试者先行IOS和常规肺功能测定。然后行冷空气气道激发试验,在过度通气冷空气结束后第5、10、15、20、30分钟分别行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等)和IOS检测(R20、R5-R20等),以冷空气激发后FEV1下降≥10%作为冷空气激发试验阳性标准,计算激发前后中心气道阻力变化(ΔR20)和外周气道阻力变化[Δ(R5-R20)]。结果:(1)EIA组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在冷空气激发试验中达到的分钟通气量无明显差异;EIA组冷空气激发后FEV1降低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EIA组中有15例(占75%)患者冷空气激发试验阳性,健康对照组有1例(占10%)阳性。(2)冷空气激发试验前,EIA组受试者R5-R2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两组间R20无显著性差异。冷空气激发试验前后对比,激发后EIA组R5-R20、R20均较激发前显著升高;健康对照组激发后R5-R20较激发前显著升高,而R20无明显变化。冷空气激发后EIA组受试者Δ(R5-R20)与ΔR20相比差异显著,健康对照组受试者ΔR20和Δ(R5-R20)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冷空气激发试验对于EIA是一种敏感的辅助诊断方法;EIA患者普遍存在外周气道病变,稳定期患者中心气道阻力接近正常,而其外周气道阻力仍高于正常;EIA患者激发试验时外周气道反应强于中心气道,外周气道病变在EIA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哮喘 外周气道 冷空气气道激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曙 代华平 +1 位作者 王同德 班承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71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的187例IIP患者,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118例(IPF组),除IPF外的其他类型IIP 69...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的187例IIP患者,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118例(IPF组),除IPF外的其他类型IIP 69例(nIPF-IIP组)两个亚组,其中nIPF-IIP组包括NSIP 30例,COP 29例;RB-ILD 10例。对照组68例,为男38例,女30例。收集患者及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BALF及血清中I型前胶原(PCI)、Ⅲ型前胶原(PCⅢ)、人上皮细胞衍生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人γ干扰素诱导的蛋白-10(IP-10)的含量,对所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PF患者组及nIPF-IIP组的BALF和血清中PCⅢ含量(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ALF:4.65±0.06,2.90±0.40 vs.1.31±0.16,均P<0.05;血清:11.49±0.98,3.37±0.16vs.1.98±0.09,均P<0.05)在IPF患者组升高尤为明显。而3组间BALF和血清中PC I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ALF中ENA-78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17.85±0.44,18.89±0.45 vs.14.86±0.63,均P<0.05;),但在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39)。而BALF中IP-10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对照组降低(0.25±0.01,0.21±0.01 vs.0.35±0.03,均P<0.05),且在nIPF-IIP患者的降低幅度较IPF患者大(P=0.040)。BALF中ENA-78含量与IP-10含量负相关(r=-0.378,P=0.02)。而血清ENA-78及IP-10变化不明显。结论:IPF患者较nIPF-IIP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胶原代谢异常;IPF和nIPF-IIP患者肺脏的血管生成活性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 趋化因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