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亦庄调节池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艳 李兆欣 艾超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69,共5页
为保障南水北调亦庄调节池水生态环境安全稳定,于2021年1~8月进行了调节池浮游植物监测,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135种,绿... 为保障南水北调亦庄调节池水生态环境安全稳定,于2021年1~8月进行了调节池浮游植物监测,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135种,绿藻门和硅藻门是主要门类,种类数占比分别达到45%和30%;调节池输配水状态发生改变后,在6月出现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现象,浮游植物密度达到1350万cells/L,蓝藻门浮游植物占绝大多数。浮游植物空间分布上,调节池各区域之间的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差异较大,在水流缓滞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亦庄调节池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处于1.0~3.0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5~2.0之间变化,Pielou均匀度指数稳定在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多样性 时空变化 亦庄调节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动力模型的人工调蓄池高质量供水研究
2
作者 王艳 王韧 +1 位作者 杨金凤 张秀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为充分总结人工调蓄池工程高质量供水技术经验,基于南水北调亦庄调节池工程运行实践,对其供水现状和2017~2023年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水源补给、常态化供水量、水体空间分布等因素对水质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构建水质水动力模型模拟变... 为充分总结人工调蓄池工程高质量供水技术经验,基于南水北调亦庄调节池工程运行实践,对其供水现状和2017~2023年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水源补给、常态化供水量、水体空间分布等因素对水质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构建水质水动力模型模拟变化趋势,总结人工调蓄池高质量供水实践经验,并提出长效改进建议。结果表明:①亦庄调节池为人工蓄水池,受调度需求影响,来水停留时间不稳定,水体氮磷营养盐、有机物、叶绿素自身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不明显。②水量补给对水质质量影响较大,当单次补水量达到10.0万m 3以上时,氨氮浓度从0.40 mg/L降低至0.21 mg/L,降低近50%,总氮浓度从1.40 mg/L降低至0.90 mg/L,下降36%左右。当单次补水量低于10.0万m 3时,叶绿素a平均浓度约为7.00μg/L;当单次补水量达到20.0万m 3以上时,叶绿素a平均浓度约为3.00μg/L;持续向水厂供水20.0万m 3/d的运行状态下,叶绿素a平均浓度约为2.50μg/L。③在常态化日供水量控制在20.0万m 3及以上(人工调蓄池总调蓄容积的8%左右)时,采取调节池一期、二期联合调度供水模式,延长水流路径,充分交换水体,通过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可同时满足供水需求和水体质量维持需求。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人工调蓄池高质量供水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调蓄池 水质水动力模型 高质量供水 亦庄调节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精细化估算与实证研究——以成都市阳化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玉超 袁一斌 +2 位作者 詹琳 何楚 夏建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1,69,共8页
精准估算沱江支流阳化河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是制定水质达标方案的基础。运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估算阳化河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总量,并基于当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例对面源污染负荷年输出总量进行月份分配,获得精细化估算数据。结果表明:2... 精准估算沱江支流阳化河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是制定水质达标方案的基础。运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估算阳化河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总量,并基于当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例对面源污染负荷年输出总量进行月份分配,获得精细化估算数据。结果表明:2020年流域内COD污染最严重,污染负荷总量为6 042.61 t,污染负荷主要分布在转龙镇、竹篙镇、禾丰镇、云龙镇和施家镇;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主要来源于农村分散生活面源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估算得到的面源污染负荷年内月份的分配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平均误差都<10%。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估算 负荷分配 改进输出系数法 阳化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微藻法固定燃气电厂低浓度CO_(2)同步产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秦振芳 廖日红 马伟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6,共13页
燃气电厂利用稳定、清洁的化石能源发电,在“双碳”背景下发电过程产生的低浓度CO_(2)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对于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针对低浓度CO_(2)捕集难度大、脱附费用高的问题,利用CO_(2)吸收液同步培养微藻产油提供了一种实现低浓... 燃气电厂利用稳定、清洁的化石能源发电,在“双碳”背景下发电过程产生的低浓度CO_(2)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对于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针对低浓度CO_(2)捕集难度大、脱附费用高的问题,利用CO_(2)吸收液同步培养微藻产油提供了一种实现低浓度CO_(2)捕集与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新途径。具有高CO_(2)捕集能力和同时快速培养微藻能力的吸收液是溶液设计和配制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总结了现有吸收液的应用现状,梳理出复合吸收液耦合微藻营养调控的碳捕集发展前景,其中吸收液的碱度和盐度对微藻同化CO_(2)具有显著影响。讨论了在不同温度和光照的工艺条件对微藻生物转化CO_(2)的影响,阐述了CO_(2)气体以微孔鼓泡和气升导流的方式通入反应器对CO_(2)捕集和微藻生长的不同效果。从促进微藻吸收CO_(2)同步产油的角度,介绍了藻种诱变驯化和基因改造以提升环境适应性同时增强脂质生产的研究进展,最后通过经济分析展望了规模化应用吸收-微藻法的经济可行性。与传统的CO_(2)吸收和微藻固定方法相比,吸收-微藻法一体化复合工艺可以成为从燃气电厂中捕获CO_(2)具有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微藻法 低浓度CO_(2) 吸收液 生物柴油 诱变 基因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下温室西瓜蒸腾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原桂霞 张涛 温江丽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057,共7页
为了研究温室无土栽培西瓜在不同时间尺度及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的蒸腾量(ET)和变化规律,从而实现水分精准化管理,以小型西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灌水上限占基质持水量的95%~100%(T1),75%~80%(T2)和55%~60%(T3)3种灌水处理西瓜ET... 为了研究温室无土栽培西瓜在不同时间尺度及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的蒸腾量(ET)和变化规律,从而实现水分精准化管理,以小型西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灌水上限占基质持水量的95%~100%(T1),75%~80%(T2)和55%~60%(T3)3种灌水处理西瓜ET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温室西瓜典型日ET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T1,T2,T3.不同时间尺度下,影响不同灌水处理的西瓜ET的主要因素不完全相同,影响程度也不同,但是太阳辐射(R_(S))始终是影响不同灌水处理西瓜ET的主要环境因子.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影响西瓜ET的主要因素逐渐减少,而不同灌水处理西瓜ET回归模型显著性逐渐增大;用环境因子估算温室西瓜ET时,小时尺度下还需结合采用直接测定的方法,而在较大尺度下,可以通过对温室少量环境因子直接监测从而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西瓜 时间尺度 无土栽培 作物蒸腾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含水量和灌溉频率对番茄幼苗生长及WUE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温江丽 张涛 郭文忠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9期7-11,共5页
为了提高蔬菜育苗质量和实现节水效果,本研究以植物工厂条件下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含水量(基质最大持水量的55%~60%、75%~80%和95%~100%)和灌溉频率(1d 1次和2d 1次)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灌溉频... 为了提高蔬菜育苗质量和实现节水效果,本研究以植物工厂条件下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含水量(基质最大持水量的55%~60%、75%~80%和95%~100%)和灌溉频率(1d 1次和2d 1次)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灌溉频率过高会显著降低番茄幼苗株高、茎粗、生物量的积累、根系活力、壮苗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基质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对幼苗的生长发育和质量影响均较大,当基质含水量上限为75%~80%、灌溉频率为2d 1次时,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根系的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并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因此,推荐在植物工厂条件下采用基质含水量上限为75%~80%、灌溉频率为2d 1次的灌溉制度,能够在培育优质壮苗的同时实现高效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含水量 番茄 壮苗指数 根系活力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