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s对无卤阻燃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兆真 贾义军 +2 位作者 陈国军 周乐章 王家欣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47,共6页
以聚酰胺66(PA66)为基体树脂,添加18%无卤阻燃剂和30%玻璃纤维(GF),使用螺杆直径为30 mm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对材料进行无卤阻燃玻纤增强改性,制得无卤阻燃PA66(30%GF增强)复合材料。为优化材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效... 以聚酰胺66(PA66)为基体树脂,添加18%无卤阻燃剂和30%玻璃纤维(GF),使用螺杆直径为30 mm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对材料进行无卤阻燃玻纤增强改性,制得无卤阻燃PA66(30%GF增强)复合材料。为优化材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效果,考察了润滑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加入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复合材料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热失重温度及显微形貌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无卤阻燃PA66(30%GF增强)复合材料中,润滑剂PETs最佳的添加量为1%;润滑剂PETs的使用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流动性,使复合材料与未添加无卤阻燃剂的PA66(30%GF增强)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达到同等水平;此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即拉伸强度为172 MPa、弯曲强度为247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3 kJ/m2、阻燃性可满足UL94 V-0(0.4 mm)等级、相对漏电起痕指数为600 V、灼热丝起燃温度为725℃,完全满足电子电器元器件对此类复合材料在苛刻工作环境下提出的使用性能要求。此外,添加润滑剂PETs与未添加润滑剂相比,复合材料达到熔融或结晶状态所需能量更低,并对阻燃剂的分布分散效果有所改善,一定程度地影响着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质量损失5%的热失重温度,复合材料在SEM下观测到阻燃剂呈均匀稳定连续相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无卤阻燃 聚酰胺66 30%玻纤增强 UL 94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阻燃体系PBT工程塑料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宜鹏 曹金波 +1 位作者 严欢焕 翁书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8,共3页
对四种不同种类阻燃体系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工程塑料进行热失重分析和高温热老化实验,通过失重率、老化之后色变和拉伸强度保持率来比较不同种类阻燃剂对PBT的耐热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阻燃剂对PBT工程塑料的耐热性能影... 对四种不同种类阻燃体系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工程塑料进行热失重分析和高温热老化实验,通过失重率、老化之后色变和拉伸强度保持率来比较不同种类阻燃剂对PBT的耐热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阻燃剂对PBT工程塑料的耐热性能影响差别较大,十溴二苯乙烷阻燃PBT的加工耐热性和老化耐热性优于溴化聚苯乙烯阻燃PBT,溴化聚苯乙烯阻燃PBT优于溴化聚碳酸酯阻燃PBT,溴化聚碳酸酯阻燃优于溴化环氧树脂阻燃P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阻燃剂 热失重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对玻纤增强PA66/sP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拓 贾义军 +4 位作者 陈国军 赵姜斌 黄乐文 景裕生 聂琦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5,共6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6(PA66)/间规聚苯乙烯(sPS)复合材料。选用3种不同接枝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容剂,首先考察不同接枝率增容剂对GF增强PA66/sP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差...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6(PA66)/间规聚苯乙烯(sPS)复合材料。选用3种不同接枝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容剂,首先考察不同接枝率增容剂对GF增强PA66/sP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热重(TG)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测试与表征;然后,根据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从3种增容剂中筛选出最佳增容剂,探究增容剂含量对GF增强PA66/sP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增容剂用量下,接枝率为1.0%的增容剂FB820的增容效果最佳;DSC和TG测试结果表明,使用3种增容剂制得的GF增强PA66/sPS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基本一致。当增容剂FB820用量为4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176 MPa,弯曲强度为219MPa,非缺口冲击强度为39 kJ/m^(2),缺口冲击强度为12.7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 间规聚苯乙烯 增容剂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磷阻燃体系用于PBT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及机理
4
作者 王家欣 周乐章 +2 位作者 刘兆真 陈国军 贾义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阻燃性能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应用中的必然要求,引入溴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是实现阻燃性能的常见手段。本文在25%玻璃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体系中,将溴化聚苯乙烯(BPS)和磷系阻燃剂OP 1240分别作为溴系和磷... 阻燃性能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应用中的必然要求,引入溴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是实现阻燃性能的常见手段。本文在25%玻璃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体系中,将溴化聚苯乙烯(BPS)和磷系阻燃剂OP 1240分别作为溴系和磷系阻燃剂复配使用。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具有高阻燃的玻璃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探究溴/磷阻燃剂复配比例对PBT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进一步分析该体系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BPS和三氧化二锑(Sb_(2)O_(3))协效的溴系阻燃体系与磷系阻燃剂OP 1240复配,可有效提高玻璃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特别是在灼热丝引燃温度(GWIT)为825℃时,实现了灼热丝接触材料30 s内不起火的高阻燃性能化。其中,溴/磷阻燃剂复配的最佳用量为18 phr BPS/6 phr Sb_(2)O_(3)/9 phr OP 1240。在溴系阻燃体系基础上与磷系阻燃剂复配,在燃烧前期提高自由基捕捉能力和成炭速率,在燃烧后期有效提高材料的凝聚相阻燃能力,进一步促进成炭,进而提高材料整体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阻燃剂 灼热丝引燃温度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O/PA66合金变量因素对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李登辉 贾义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8-170,175,共4页
分析了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MAH-g-PPO)、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MAH-g-EPDM)、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MAH-g-SEBS)作为PPO/尼龙66(PPO/PA66)合金相容剂的优劣,并在确定相容剂的基础上探索PPO/PA66不同树脂配比、相容... 分析了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MAH-g-PPO)、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MAH-g-EPDM)、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MAH-g-SEBS)作为PPO/尼龙66(PPO/PA66)合金相容剂的优劣,并在确定相容剂的基础上探索PPO/PA66不同树脂配比、相容剂添加量、SEBS添加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AH-g-PPO对PPO/PA66增容效果最好;SEBS对PPO/PA66合金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当PPO∶PA66为50∶50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PPO含量继续增大,合金将会发生相转变。通过分析合金的HDT,创建了三组方程:Y=64.8+1.5X_(1)(X_(1)为PPO添加份数)、Y=101+1.1X_(2)(X_(2)为相容剂添加份数)、Y=119-2.0X_(3)(X_(3)为SEBS添加份数),Y为PPO/PA66合金的热变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尼龙66合金 相容剂 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脂质量比阻燃PPE/HIPS体系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峰 李登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5,72,共5页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质量比的阻燃聚苯醚(PPE)/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复合材料,根据PPE黏度不同分为PPE-35/HIPS体系和PPE-45/HIPS体系,研究了不同黏度的PPE及不同质量比PPE/HIPS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HDT)、熔体...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质量比的阻燃聚苯醚(PPE)/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复合材料,根据PPE黏度不同分为PPE-35/HIPS体系和PPE-45/HIPS体系,研究了不同黏度的PPE及不同质量比PPE/HIPS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HDT)、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影响,并筛选不同牌号HIPS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E/HIPS复合材料中,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随HIPS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PE-45/HIPS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普遍优于PPE-35/HIPS体系;冲击强度存在一个树脂最优质量比,PPE-35/HIPS体系中树脂最优质量比为70∶30,PPE-45/HIPS体系中树脂最优质量比为60∶40。HDT随HIPS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而MFR随HIPS含量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PPE-35/HIPS体系的HDT低于PPE-45/HIPS体系而MFR高于PPE-45/HIPS体系。复合材料的强度由主体树脂PPE决定,HIPS (476L)对PPE-35的增韧改性效果更好,成型加工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高抗冲聚苯乙烯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变形温度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s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姜斌 贾义军 +3 位作者 陈国军 陈拓 景裕生 聂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35,共6页
以玻纤(GF)和间规聚苯乙烯(sPS)树脂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制得GF增强sPS复合材料。探究了市售的6种不同种类GF对GF增强sPS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筛选出最佳种类GF,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对复合材... 以玻纤(GF)和间规聚苯乙烯(sPS)树脂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制得GF增强sPS复合材料。探究了市售的6种不同种类GF对GF增强sPS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筛选出最佳种类GF,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随后,选用适合sPS的最佳种类的GF,考察了GF含量对GF增强sP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选6种不同种类GF中,最佳的型号是ECS11-3.0-436H;SEM结果表明,与其他5种GF相比,该GF和sPS树脂基体具有更好的界面黏合力。DSC分析结果表明,GF的种类对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影响不大。选择ECS11-3.0-436H的GF,质量分数在0~50%范围内,随着GF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也逐步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聚苯乙烯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元器件壳体用MCA阻燃尼龙6工程塑料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贾义军 毕立 +3 位作者 陈国军 翁书元 李登辉 严欢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8,51,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三聚氰胺脲酸盐(MCA)阻燃改性尼龙6(PA6)工程塑料,考察了MCA的用量、粒径及表面处理对PA6工程塑料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其在实际注塑加工应用中存在着色色泽不均、成型周期长、粘模和存在顶痕等缺点...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三聚氰胺脲酸盐(MCA)阻燃改性尼龙6(PA6)工程塑料,考察了MCA的用量、粒径及表面处理对PA6工程塑料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其在实际注塑加工应用中存在着色色泽不均、成型周期长、粘模和存在顶痕等缺点,分别考察了不同种类润滑剂和成核剂对其着色均匀性和注塑加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1.1~1.4μm、经硅烷偶联剂KH–560(用量为MCA质量的1%)表面处理的12份MCA,0.5份润滑剂E蜡,0.8份滑石粉/苯膦酸钠(质量比1/1)复配成核剂时,制得的MCA阻燃尼龙6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强度分别为78,126 MPa,缺口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8,75 kJ/m^2),其阻燃等级达UL 94 V–0级(0.8 mm),相比电痕化指数为600 V,注塑件色泽均匀且注塑时的冷却时间仅为4.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三聚氰胺脲酸盐 阻然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流量计电磁阀外壳用GF增强阻燃PET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贾义军 毕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4,29,共6页
介绍使用单一或多元复配阻燃剂对30%玻璃纤维(GF)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工程塑料阻燃性能影响的实验,最终制得一种具备高灼热丝引燃温度的30%GF增强阻燃PET。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元复配阻燃剂可大大提高30%GF增强阻燃PET的阻... 介绍使用单一或多元复配阻燃剂对30%玻璃纤维(GF)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工程塑料阻燃性能影响的实验,最终制得一种具备高灼热丝引燃温度的30%GF增强阻燃PET。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元复配阻燃剂可大大提高30%GF增强阻燃PET的阻燃效率和灼热丝引燃温度,同时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阻燃剂和增韧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溴化环氧树脂(BEO)为16份,三氧化二锑为4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10份,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为5份,增韧剂(ST–2000)为5份,在此条件下制备的30%GF增强阻燃PET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灼热丝引燃温度(GWIT)为775℃,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达到960℃。研制的30%GF增强阻燃PET达到UL94 V–0级并满足IEC 60335–1–2012中750℃灼热丝接触测试材料30 s内不着火的阻燃安全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咖啡流量计电磁阀外壳塑料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热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阻燃 工程塑料 玻璃纤维 电磁阀外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韧剂对PBT非增强及增强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登辉 贾义军 +2 位作者 张宜鹏 王海强 刘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66-169,共4页
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分析讨论了6种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GMA-g-PO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GMA-g-E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GMA-g-EBA、乙烯-丙烯酸丁酯... 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分析讨论了6种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GMA-g-PO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GMA-g-E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GMA-g-EB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和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对PBT材料增韧改性效果,分为玻纤非增强体系(PBT-G0)和30%玻纤增强体系(PBT-G30)。结果表明,PBT-G0体系中,增韧剂对其缺口冲击性能提升效果明显,其中GMA-g-EMA、EBA和GMA-g-EBA最好,GMA-g-POE介于中间,EEA、TPEE最差。流动性方面,TPEE、EEA、EBA提高了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以EBA最高;增韧剂的加入都降低了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下降程度在5℃内。PBT-G30体系中,增韧剂对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的影响趋势同PBT-G0体系吻合性很好,增韧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提升程度在5℃内。综合判断,EBA改性PBT非增强及增强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增韧剂 玻璃纤维 缺口冲击强度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脂配比的GF增强PBT/PET复合材料体系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登辉 张宜鹏 马清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49,共6页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树脂配比的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复合材料,分为未阻燃体系和阻燃体系,研究了PBT/PET质量比、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树脂配比的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复合材料,分为未阻燃体系和阻燃体系,研究了PBT/PET质量比、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GMA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g-GM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及矿物填充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HDT)及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T/PET质量比为6∶4时,两种体系的综合性能最好。未阻燃体系中,HDT和MFR随PET含量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阻燃体系中,随PET含量增加,HDT基本呈线性递减趋势而MFR总体呈上升趋势;当PET在树脂体系中的质量分数大于30%时,阻燃体系的MFR大于未阻燃体系。POE-g-GMA对未阻燃体系的增韧效果最好,EBA-g-GMA对阻燃体系的增韧效果最好,EEA增韧的两种体系MFR最大。矿物填充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整体下降,滑石粉、硫酸钡在阻燃体系中力学性能保持率较好,云母填充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阻燃剂 增韧剂 矿物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解剂及增韧剂对PBT耐湿热老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亮 尹继磊 +1 位作者 孙玉增 钱志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104,共6页
首先对特性黏度相近的不同牌号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在湿热老化试验后的强度和韧性保持率进行了比较;其次,考察了聚合型和单体型抗水解剂对PBT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聚合型抗水解剂用量与PBT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关系;最... 首先对特性黏度相近的不同牌号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在湿热老化试验后的强度和韧性保持率进行了比较;其次,考察了聚合型和单体型抗水解剂对PBT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聚合型抗水解剂用量与PBT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关系;最后,对比了添加不同增韧剂的PBT材料经湿热老化试验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结果表明,选用的5个牌号PBT树脂中,端羧基含量最低的树脂湿热老化900 h后拉伸和冲击强度保持率相对较好;添加聚合型抗水解剂较单体型可更为有效改善PBT材料的耐湿热老化性能,聚合型抗水解剂用量与材料力学性能保持率基本呈正向关系;含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增韧剂更有利于提升PBT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抗水解剂 增韧剂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氧体系的玻纤增强PA66的热氧老化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登辉 贾义军 陈国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选择受阻酚类抗氧剂1098、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和626、无机磷酸盐抗氧剂H10、有机铜盐类抗氧剂H3386共5种抗氧剂,通过复配或者单独使用,讨论了不同的抗氧体系在玻纤(GF)增强PA66热氧老化环境下的颜色变化以及力学性能变化。综合比较,H3... 选择受阻酚类抗氧剂1098、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和626、无机磷酸盐抗氧剂H10、有机铜盐类抗氧剂H3386共5种抗氧剂,通过复配或者单独使用,讨论了不同的抗氧体系在玻纤(GF)增强PA66热氧老化环境下的颜色变化以及力学性能变化。综合比较,H3386体系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但对材料有一定的色污;湿度对PA66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抗湿热老化效果的顺序为:H3386>1098/626≥1098/168>H10。水汽对以有机铜盐类为抗氧剂的PA66材料ΔE影响较大;120℃抗热老化效果的顺序为:1098/626≥H3386≥1098/168>H10。180℃热老化条件下,力学性能整体呈线性下降趋势,其中GF增强PA66在高温下对非缺口冲击强度很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PA66 抗氧体系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爆电容器盖板用阻燃增强PBT复合材料的研制
14
作者 边策 曹金波 +3 位作者 刘峰 唐帅 贾义军 张宜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1,共3页
采用自制的阻燃协效剂制备了本色及黑色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较高的力学性能,其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达到300 V,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达到800℃,同时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广泛应... 采用自制的阻燃协效剂制备了本色及黑色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较高的力学性能,其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达到300 V,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达到800℃,同时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断路器外壳及电容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灼热丝起燃温度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 断路器外壳 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矩流变仪在阻燃PPE复合材料润滑体系筛选中的应用
15
作者 戴韩潇 刘兆真 +2 位作者 王家欣 贾义军 陈国军 《工程塑料应用》 2025年第8期107-113,共7页
利用转矩流变仪的密炼机模块与双螺杆挤出模块,对阻燃聚苯醚(PPE)复合材料的润滑体系进行了系统评估。深入探讨了不同种类的润滑剂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矩流变仪在配方设计中可快... 利用转矩流变仪的密炼机模块与双螺杆挤出模块,对阻燃聚苯醚(PPE)复合材料的润滑体系进行了系统评估。深入探讨了不同种类的润滑剂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矩流变仪在配方设计中可快速且高效地筛选润滑体系;在阻燃PPE复合材料配方体系所选择的5种润滑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褐煤酸钙盐、硬脂酸钙、褐煤酸钠盐、聚乙烯蜡]中,热稳定性较高的润滑剂PETs效果最佳。当复合材料体系中PETs的添加量为0.9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71 MPa、弯曲强度为105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24.6 kJ/m^(2)、UL 94阻燃性能在0.8 mm下达到V-0级、灼热丝起燃温度达到775℃,可满足电子电器元件的安全应用要求。此外,采用润滑剂PETs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当PETs添加量为0.9份时,挤出加工过程中的扭矩降低了6%,能耗节省约4.2%。试验验证了转矩流变仪在PPE复合材料配方设计体系中,润滑体系筛选的快速有效性,并通过润滑剂添加量与加工能耗之间的关系,确定PPE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能耗最低的润滑剂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矩流变仪 聚苯醚 润滑剂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阻燃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GF对GF增强PBT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谢慧娟 赵姜斌 +1 位作者 贾义军 吴少珊 《工程塑料应用》 2025年第8期68-75,共8页
以玻璃纤维(GF)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制得GF增强PBT复合材料。首先考察了3种不同种类(圆GF ECS-3.0-T436H、扁平GF TFG-3.0-T436、扁平GF TFG-3.0-T4355)和含量的GF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 以玻璃纤维(GF)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制得GF增强PBT复合材料。首先考察了3种不同种类(圆GF ECS-3.0-T436H、扁平GF TFG-3.0-T436、扁平GF TFG-3.0-T4355)和含量的GF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翘曲性能的影响,筛选出力学性能增强效果和翘曲改善效果最佳的单一GF。其次,将两种GF混杂,考察了混杂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翘曲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最佳混杂比的GF增强PBT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3种不同种类GF中,增强PB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的GF型号为圆GF ECS-3.0-T436H,改善翘曲效果最佳的GF型号为扁平GF TFG-3.0-T436。对比两种型号的扁平GF,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与TFG-3.0-T4355型号的GF相比,TFG-3.0-T436型号的GF和PBT树脂基体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在质量分数30%GF混杂体系里,最佳混杂比为扁平GF TFG-3.0-T436占比60%、圆GF ECS-3.0-T436H占比40%,此时P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翘曲性能取得最佳平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41 MPa、弯曲强度为205 MPa、非缺口冲击强度为74.2 kJ/m^(2)、缺口冲击强度为11.9 kJ/m^(2)、翘曲高度为2.62 mm。对混杂GF增强PBT复合材料进行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杂GF中不同扁平GF占比的PBT复合材料均为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逐步升高,复合材料的剪切黏度持续降低,表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 低翘曲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扁平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