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仕川
吴家富
+2 位作者
王煜倩
沈臻霖
张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180-183,共4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切实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与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志之一,而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切实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与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志之一,而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一要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二要借鉴经验完善体制,三要加大相关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研究。只有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保护,贯彻落实"科技兴安"战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确保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保护
人力资源
求职业安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纳米材料对典型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许志珍
赵鹏
+3 位作者
张元宝
王煜倩
张群卫
唐仕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6-792,共7页
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进入环境中的纳米材料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许多物种,包括从微生物到更复杂的生物体及生物种群和群落,产生毒性作用,甚至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生态系统带来潜在...
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进入环境中的纳米材料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许多物种,包括从微生物到更复杂的生物体及生物种群和群落,产生毒性作用,甚至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危险。因此,纳米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系统评述了纳米生态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纳米材料对单一生物(微生物、藻类、大型溞和鱼)、经食物链传递、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纳米材料与环境中其他污染物结合产生的复合效应,最后在总结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纳米材料生态毒性效应还需深入研究的若干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纳米材料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生物效应
复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3
作者
崔玲
沈臻霖
唐仕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137,共8页
对国外最新的人造纳米颗粒的暴露评价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今后工作现场的职业卫生暴露评价提供指导。检索和查阅2000—2010年发表的涉及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的同行评审期刊的英文文献和报告,并对暴露评价设备和方法进行比较...
对国外最新的人造纳米颗粒的暴露评价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今后工作现场的职业卫生暴露评价提供指导。检索和查阅2000—2010年发表的涉及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的同行评审期刊的英文文献和报告,并对暴露评价设备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归纳描述部分研究结果,总结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的特殊性和挑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步骤。最后,提出今后在职业现场开展纳米暴露评价的2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科技
暴露评价
纳米颗粒
职业卫生
工作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纳米颗粒表面覆盖度对非晶硅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晓宇
李华芳
+2 位作者
石嵩
唐仕川
王金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3-1206,共4页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系统在非晶硅薄膜的表面沉积不同覆盖度的银纳米颗粒,并研究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度对非晶硅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薄膜的晶格结构并不受影响。但是,随着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薄膜在...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系统在非晶硅薄膜的表面沉积不同覆盖度的银纳米颗粒,并研究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度对非晶硅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薄膜的晶格结构并不受影响。但是,随着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薄膜在近红外区域内对光的吸收范围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当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度达到8%时,薄膜在近红外区域内对光的吸收范围达到了最大。这主要是由于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增强了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表面覆盖度
光吸收特性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仕川
吴家富
王煜倩
沈臻霖
张斌
机构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安全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180-183,共4页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编号:PXM2011-178304-112365)
文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切实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与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志之一,而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一要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二要借鉴经验完善体制,三要加大相关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研究。只有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保护,贯彻落实"科技兴安"战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确保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关键词
劳动保护
人力资源
求职业安全健康
Keywords
labor protection
human resource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分类号
X9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纳米材料对典型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许志珍
赵鹏
张元宝
王煜倩
张群卫
唐仕川
机构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安全健康重点实验室
北京
工业大学生命
科学
与生物工程学院
路易斯维尔大学公共卫生与信息
科学
学院环境与
职业
健康
系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6-79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08)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IG201402C2)
+2 种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年骨干项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Beijing-0003-2014AQ)
北京市科技项目(PXM2016_178304_000020)
文摘
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进入环境中的纳米材料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许多物种,包括从微生物到更复杂的生物体及生物种群和群落,产生毒性作用,甚至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危险。因此,纳米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系统评述了纳米生态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纳米材料对单一生物(微生物、藻类、大型溞和鱼)、经食物链传递、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纳米材料与环境中其他污染物结合产生的复合效应,最后在总结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纳米材料生态毒性效应还需深入研究的若干方面。
关键词
环境学
纳米材料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生物效应
复合效应
Keywords
environmentalology
nanomaterial
invertebrate
vertebrate
biological effect
complex effect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3
作者
崔玲
沈臻霖
唐仕川
机构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安全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137,共8页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PXM2011_178304_112365)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专项(2009BJRS001)
文摘
对国外最新的人造纳米颗粒的暴露评价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今后工作现场的职业卫生暴露评价提供指导。检索和查阅2000—2010年发表的涉及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的同行评审期刊的英文文献和报告,并对暴露评价设备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归纳描述部分研究结果,总结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的特殊性和挑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步骤。最后,提出今后在职业现场开展纳米暴露评价的2个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纳米科技
暴露评价
纳米颗粒
职业卫生
工作现场
Keywords
nano-techonology
exposure assessment
nanoparticles
occupational hygiene
working field
分类号
X93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纳米颗粒表面覆盖度对非晶硅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晓宇
李华芳
石嵩
唐仕川
王金良
机构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安全健康重点实验室
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物理
科学
与核能工程学院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3-1206,共4页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市级财政项目(PXM2014-178304-000002-00130228)
文摘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系统在非晶硅薄膜的表面沉积不同覆盖度的银纳米颗粒,并研究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度对非晶硅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薄膜的晶格结构并不受影响。但是,随着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薄膜在近红外区域内对光的吸收范围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当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度达到8%时,薄膜在近红外区域内对光的吸收范围达到了最大。这主要是由于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增强了光吸收。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表面覆盖度
光吸收特性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Keywords
silver nanoparticle
surface coverage
optical absorption property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分类号
O539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
唐仕川
吴家富
王煜倩
沈臻霖
张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纳米材料对典型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许志珍
赵鹏
张元宝
王煜倩
张群卫
唐仕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纳米颗粒暴露评价研究综述
崔玲
沈臻霖
唐仕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银纳米颗粒表面覆盖度对非晶硅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王晓宇
李华芳
石嵩
唐仕川
王金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