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梁丽娜 吴洁 +1 位作者 杨国航 郭晓雁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4期170-173,共4页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作为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其发挥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重要功能。该文简要概述了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背景,总结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学科建设领...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作为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其发挥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重要功能。该文简要概述了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背景,总结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学科建设领域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学科建设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研院所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及来源解析
2
作者 阚炜杰 徐明泽 +2 位作者 左强 王金凤 田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为构建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土壤质量监管能力,突破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把控农田污染影响,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18—2022年对北京市昌平区64个采样点采集土壤表层样本320份,监测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d、Hg... 为构建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土壤质量监管能力,突破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把控农田污染影响,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18—2022年对北京市昌平区64个采样点采集土壤表层样本320份,监测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Ni、Zn)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Pi)法、内梅罗综合指数(P)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对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UNMIX溯源模型解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低,但个别重金属存在富集现象,Hg、Cr、Zn的平均含量达到地区背景值的2.4、1.9、1.7倍;研究区重金属来源主要有工业源、母质源、农业源以及交通源,各部分整体占比分别为40%、39%、10%和11%;Cd与Cu、Zn这3类重金属元素在来源、迁移途径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研究表明,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和大流量的交通运输活动影响了研究区重金属富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郊典型农田施肥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杜连凤 吴琼 +4 位作者 赵同科 刘继培 安志装 刘宝存 张东兴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8,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京郊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农田施肥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菜田和果园化肥施用量较高,氮、磷、钾肥均显著高于粮田。菜田和果园氮肥用量分别为1741.0和1172.8 kg/hm2,分别是粮田氮肥用量的4.5和3.0倍;磷肥用量分别为...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京郊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农田施肥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菜田和果园化肥施用量较高,氮、磷、钾肥均显著高于粮田。菜田和果园氮肥用量分别为1741.0和1172.8 kg/hm2,分别是粮田氮肥用量的4.5和3.0倍;磷肥用量分别为1375.1和996.4 kg/hm2,分别是粮田磷肥用量的15.5倍和11.2倍;钾肥用量分别为791.3和602.4 kg/hm2,分别是粮田钾肥用量的21.1和16.1倍。另外,3种利用方式的农田氮、磷和钾肥施用比例不同,粮田为75.4%、17.3%和7.3%;果园为42.3%、36.0%和21.7%;而菜田为44.6%、35.2%和20.3%。3种种植类型中均存在氮肥投入过量、钾肥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田 果园 粮田 施肥量 施肥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农业资源利用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齐永华 张凤荣 +1 位作者 林秀梅 李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3-67,70,共6页
加入WTO以后,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对现阶段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资源利用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面临困境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城市郊区农业应当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 加入WTO以后,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对现阶段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资源利用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面临困境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城市郊区农业应当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突出郊区农业对大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以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最后提出了实现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进行农产品市场培育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农业资源利用 WTO 北京市平谷区 观光休闲农业 出口创汇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 中国 成功经验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畜禽种业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迪 康凌云 李顺江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0期46-49,共4页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动物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也是畜禽养殖业的巨头。生猪、蛋鸡等养殖量均占世界首位。据统计,我国生猪核心种源自给率超90%,而肉牛、奶牛、肉羊、蛋鸡和黄羽肉鸡的自给率分别为70%、25%、90%、70%和100%。尽管如此,...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动物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也是畜禽养殖业的巨头。生猪、蛋鸡等养殖量均占世界首位。据统计,我国生猪核心种源自给率超90%,而肉牛、奶牛、肉羊、蛋鸡和黄羽肉鸡的自给率分别为70%、25%、90%、70%和100%。尽管如此,我国仍需不可避免地依赖部分畜禽原种的进口,这对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一定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量 动物食品 黄羽肉鸡 自给率 畜禽种业 生猪 可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状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兴区不同类型果园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玲 褚杰 +6 位作者 孙昊 张文江 周萌 路超 程明远 白杨 刘善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2,共9页
针对北京市大兴区主要栽培果树品种土壤肥力特征与土壤环境质量认识不清的问题,以大兴区规模化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梨、桃、葡萄等主要栽培类型的果园土壤肥力特征和环境质量进行研究,以期为规模化果园的科学管理... 针对北京市大兴区主要栽培果树品种土壤肥力特征与土壤环境质量认识不清的问题,以大兴区规模化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梨、桃、葡萄等主要栽培类型的果园土壤肥力特征和环境质量进行研究,以期为规模化果园的科学管理与高效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除葡萄园有机质(平均为1.28 g/kg)和全氮(平均为23 g/kg)等级较高外,其余果园普遍处于中、低或中、高等级,尤其是梨园较低,果园的有效磷、速效钾处于过量状态;约40%的园区土壤全盐量≥0.8 g/kg,次生盐渍化趋势较为明显,土壤主要呈弱碱性与碱性(pH范围为7.69~8.95);部分果园表现出土壤有效态硫、钼、锰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监测果园均未表现出土壤重金属超标现象。总体而言,葡萄园的肥力普遍较高,而梨园普遍较低;果园存在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营养失衡等问题,建议推广氮磷钾平衡施肥,增施微肥,实现大量和中微量元素均衡供应的目标;同时加强水肥管理,避免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和连续有机肥施用可能导致的土壤重金属快速累积,从而实现规模化果园的清洁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土壤肥力 土壤环境质量 科学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密云水库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分析
7
作者 王磊 吴佳俊 +5 位作者 魏丹 金梁 索琳娜 丁建莉 高伟 安志装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6期57-60,共4页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如何实现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密云水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状态,可为指导水土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基于密云水库实际情...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如何实现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密云水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状态,可为指导水土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基于密云水库实际情况,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两个方面共选择了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水土资源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2—2020年密云水库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2012—2020年密云水库水资源总量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18年后呈跳跃式增长,总用水量不断减少,用水结构比较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健康状态;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密云水库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保持平稳,整体处于中级失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已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水土资源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 耦合协调度模型 密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丽娜 王洪佳 +1 位作者 冯慧懿 唐秀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3-722,共10页
结合生态涵养区的特点,构建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估生态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状况,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2019年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耦合协调类型。结果表明... 结合生态涵养区的特点,构建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估生态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状况,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2019年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耦合协调类型。结果表明,2019年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各乡镇生态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高值和较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怀柔区、密云区和延庆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各区的城镇以及靠近北京市近郊的乡镇。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各乡镇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介于0.648~0.999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值介于0.312~0.600之间,耦合协调度内部差异较大,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呈现较弱的耦合协调关系。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各乡镇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没有实现同步发展,生态产品供给滞后型和经济发展滞后型的乡镇大约各占一半。建议北京生态涵养区应立足于不同的资源优势,根据生态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实现两者的互补和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涵养区 生态产品供给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菜地土壤重金属现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0
9
作者 索琳娜 刘宝存 +2 位作者 赵同科 吴琼 安志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186,共8页
近年来北京蔬菜种植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解北京地区菜地以重金属为主要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采集北京市主要蔬菜生产区表层土壤(0~20cm),测定镉(Cd)、铅(Pb)、铜(Cu)、铬(Cr)、锌(Zn)、... 近年来北京蔬菜种植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解北京地区菜地以重金属为主要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采集北京市主要蔬菜生产区表层土壤(0~20cm),测定镉(Cd)、铅(Pb)、铜(Cu)、铬(Cr)、锌(Zn)、镍(Ni)、汞(Hg)含量和基础理化性质。依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采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大兴、昌平、密云、延庆、房山、顺义、通州区内Cd、Cr明显富集,顺义区、房山区Cd质量分数平均值接近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0.40 mg/kg),但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限量值(0.60 mg/kg)。Cd、Cu、Zn、Cr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处于〉0.7~1.0,属于尚清洁(警戒限)水平,且土壤Cd质量分数变异系数极高,40%以上样点存在"轻度"和"中度"污染,设施菜地较裸露菜地相比存在较高Cd污染风险。综上,北京市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指标总体安全,处于非污染状态,但存在一定程度的Cd、Cr、Cu、Zn累积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北京市 菜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集约化农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文娟 赵同科 +2 位作者 张成军 李鹏 杨金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5-1450,共6页
为分析和评价北京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以北京市集约化农区13个郊区县为研究对象,采集2005—2012年地下水样本,分析测定其NO-3-N含量。结果表明,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为6.34mg·L-1,年际均值在5.85~6.93mg·L-1之间,符合国... 为分析和评价北京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以北京市集约化农区13个郊区县为研究对象,采集2005—2012年地下水样本,分析测定其NO-3-N含量。结果表明,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为6.34mg·L-1,年际均值在5.85~6.93mg·L-1之间,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水质标准,超标率(>10mg·L-1)和严重超标率(>20mg·L-1)分别为19.36%和6.73%。地下水NO-3-N含量雨季后略高于雨季前;不同作物种植区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顺序为蔬菜种植区>粮食作物区>其他作物区>果树种植区,均值分别为7.66、6.15、5.58mg·L-1和4.97mg·L-1;NO-3-N含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农区 地下水 硝酸盐含量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蔬菜经营主体施肥现状及有机肥替代化肥情况调研--基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艳梅 孙焱鑫 +5 位作者 邹国元 高燕 张子飞 张金雷 廖上强 徐茂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90,共7页
为在北京市顺义区设施蔬菜栽培中高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调研农业统计数据等方式,调研了顺义区31个典型设施蔬菜合作社的施肥行为,并分析了该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 为在北京市顺义区设施蔬菜栽培中高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调研农业统计数据等方式,调研了顺义区31个典型设施蔬菜合作社的施肥行为,并分析了该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模式构建、成效与发展潜力。结果表明,受访园区的化肥主要从农资市场购置,肥效和品牌是影响购置的主要因素,更换化肥的情况比较普遍,施肥主要依靠经验,对作物推荐施肥技术有普遍需求,施肥技术问题的发生频率每年1~2次占比最高,问题解决主要依托农业专家和肥料厂商,施肥技术服务费的平均意愿额度为200元·次-1,每年每667 m^(2)化肥施用成本约1446元,施肥成本高与农作物产出低的矛盾有待解决。受访者了解有机肥的基本知识,认为施用有机肥有益于土壤和作物,但肥效不明显、虚假宣传、施肥用工强度高、见效时间慢等因素限制了有机肥的推广;有机肥主要从专卖店和批发商处购置,保障有机肥质量和提供免费农技指导可促进有机肥的应用和推广;有机肥的应用大多起到了改良土壤、改善蔬菜生长和品质的作用。顺义区目前主推“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菜—沼”和“秸秆生物反应堆”等4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同时采取依托市场的有机肥生产运作方式及灵活多样的有机肥应用推广激励措施,取得了突出成效。针对调研存在的问题,今后可从提升有机肥产品准入标准、加强科学引领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入手,全方位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施肥现状 有机肥替代化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设施蔬菜园区轻简化生产现状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占台 杨俊刚 +2 位作者 邹国元 黄杰 王激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75,共8页
采用现场访问和填写问卷的方式,随机选取北京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 5 个区中 20 家园区,调研蔬菜生产现状及轻简化技术(设备)应用需求。结果表明,北京市设施蔬菜园区工人年龄> 50 岁的平均占比为 78.3%,老龄化趋势明显;工人工资... 采用现场访问和填写问卷的方式,随机选取北京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 5 个区中 20 家园区,调研蔬菜生产现状及轻简化技术(设备)应用需求。结果表明,北京市设施蔬菜园区工人年龄> 50 岁的平均占比为 78.3%,老龄化趋势明显;工人工资为每人每天 80~120 元的有 14 家,占比为 70%,劳动力成本较高;施肥量和灌水量 95%以上凭经验确定,水肥管理粗放;园区轻简化指数介于 0.31~0.57 之间,区域轻简化指数均< 0.5,对轻简化技术和设备的需求率较高。建议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走轻简化发展的道路,改传统南北向栽培为东西向栽培,采用小型起垄开沟机替代人工起垄,发展滴灌施肥、配套施用液体肥料等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推动城郊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老龄化 轻简化指数 东西向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中型沼气工程典型商业模式浅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慧智 时朝 +2 位作者 李红 李文超 史殿林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2,共5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已经成为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文章在全市沼气产业发展现状普查的基础之上,概括了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生产建设模式和商业化运营模式;并以北郎中沼气工程为例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大中型沼气工程已经成为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文章在全市沼气产业发展现状普查的基础之上,概括了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生产建设模式和商业化运营模式;并以北郎中沼气工程为例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北郎中气-肥联产、村级专业化团队管理的商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沼气工程 产业化 商业模式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酵素营养液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庞敏晖 左强 +3 位作者 宋大平 高利娟 刘东生 邹国元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5期60-64,共5页
植物酵素营养液是将红糖、植物材料(天然植物组织或经济作物残体,如叶片、花朵、果实等)与水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后,在设定条件下发酵数月后制备而成的酵素制剂,由于其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有机养分、天然植物激素及多种活性物质等,不仅... 植物酵素营养液是将红糖、植物材料(天然植物组织或经济作物残体,如叶片、花朵、果实等)与水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后,在设定条件下发酵数月后制备而成的酵素制剂,由于其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有机养分、天然植物激素及多种活性物质等,不仅能够改良土壤,建立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起到了良好的生态综合效应。文章介绍了植物酵素营养液的制备方法、特点以及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植物酵素营养液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酵素营养液 发酵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双键调控植物油基控释肥膜材性能的机制
15
作者 刘子瑞 张峰 +5 位作者 庞敏晖 何文天 李鸿雁 谷佳林 高利娟 李丽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2-993,共12页
[目的]植物油碳碳双键是形成羟基的前体,探究不同植物油中的碳碳双键对多元醇理化性质的影响,并通过表征测试以其合成的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包膜的结构和性能,来表征碳碳双键、多元醇理化性质和聚氨酯包膜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揭示碳碳... [目的]植物油碳碳双键是形成羟基的前体,探究不同植物油中的碳碳双键对多元醇理化性质的影响,并通过表征测试以其合成的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包膜的结构和性能,来表征碳碳双键、多元醇理化性质和聚氨酯包膜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揭示碳碳双键对于包膜性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供试原始材料为亚麻籽油(LO)、大豆油(SO)、橄榄油(OO)和棕榈油(PO),采用环氧开环法合成了4种植物油多元醇,依次标记为LOP、SOP、OOP、POP;在包衣机内将上述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在尿素颗粒表面进行原位固化成膜(分别记为LPU、SPU、OPU和PPU),制备了4种植物油基包膜尿素,分别标记为LPCU、SPCU、OPCU、PPCU。分析了植物油多元醇的羟值、酸值、黏度等指标,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了多元醇及膜材微观结构。采用水泡法和土培法测试了包膜尿素的氮素累积释放率。最后,采用LPCU进行了快菜盆栽试验。[结果]LO、SO、OO和PO的C=C数量分别为5.71、4.26、4.29和1.97,改性后,4个产物的FTIR均显示出3500 cm-1附近的羟基伸缩振动峰和1H NMR在3.60 ppm处与羟基相邻的亚甲基质子峰,表明成功合成了4种植物油多元醇。LOP、SOP、OOP、POP的羟值依次为194、137、141、132 KOH mg/g,官能度分别为4.4、3.6、3.8、2.6,黏度分别为1431、2016、2858、746 mPa·s。植物油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聚氨酯膜在1250~1000 cm^(-1)的C-O伸缩振动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LPU、SPU、OPU、PPU 4个膜中C-O拟合峰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8.15%、15.43%、11.03%和10.70%,而C=O拟合峰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20%、4.15%、3.53%和3.46%。以上4个膜材制备的包膜尿素LPCU、SPCU、OPCU和PPCU的初始释放率分别为1.7%、1.9%、1.0%和2.4%,均低于2.5%,表明包膜均匀完整,养分释放期依次为56、35、35、14天,只有PPCU控释性能未达到要求。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施3 g尿素,施植物油基包膜尿素LPCU 2.17 g(减氮30%)不减产。[结论]植物油中的碳碳双键含量和位置,影响着改性后植物油多元醇的理化性质以及形成的聚氨酯膜的结构和功能,共轭三烯烃、双烯烃碳碳双键含量高的植物油改性后的羟值高,接枝羟基后制备的控释膜材交联密度高,包膜尿素控释效果好。但是能够形成优质膜材的植物油碳碳双键数量的低限,以及不同位置碳碳双键的数量低限还需要研究。同时,提高改性植物油羟值的工艺也还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多元醇 碳碳双键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及水分对稳定型尿素硝酸铵溶液调控氮素的影响及其肥效研究
16
作者 张迪 杜连凤 +5 位作者 魏丹 金梁 丁建莉 王磊 董淑祺 肖强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3,共10页
为验证稳定型尿素硝酸铵溶液(YUAN,脲酶、硝化抑制剂用量均占UAN的0.06%)在夏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室内培养与田间试验,探究不同土壤[褐土(S1)和红壤(S2)]、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40%(W1)、60%(W2)和80%(W3)]以及夏玉米种植条件下[... 为验证稳定型尿素硝酸铵溶液(YUAN,脲酶、硝化抑制剂用量均占UAN的0.06%)在夏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室内培养与田间试验,探究不同土壤[褐土(S1)和红壤(S2)]、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40%(W1)、60%(W2)和80%(W3)]以及夏玉米种植条件下[不施氮(CK)、追施普通尿素(CN)、优化CN(CNU)、追施普通尿素硝酸铵溶液(UAN)、追施稳定型尿素硝酸铵溶液(UANa和UANb)],稳定型尿素硝酸铵溶液(YUAN)对其所含氮素的调控效果及肥效。结果表明,YUAN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含量平均上升和下降速率均慢于UAN处理,铵态氮含量在下降期内显著高于UAN处理。铵态氮含量在S1中的平均上升速率(41.63 mg·kg^(-1)·d^(-1))和下降速率(25.50 mg·kg^(-1)·d^(-1))均大于在S2中的平均上升速率(35.79 mg·kg^(-1)·d^(-1))和下降速率(16.74 mg·kg^(-1)·d^(-1)),0~56 d内二者铵态氮含量整体达到显著差异,说明YUAN的氮素在S2中转化的慢,其对氮素的调控效果更佳。在W1、W2和W3土壤田间持水量条件下,0~91 d内YUAN处理铵态氮含量整体显著高于UAN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7、91和21 d(分别为933.70、1128.80和1507.10 mg·kg^(-1)),说明W2田间持水量条件下YUAN调控氮素的效果较优。与CN相比,UANa处理玉米产量提升690 kg·hm^(-2),增产率为8.73%,氨挥发减少67.10%。与UAN相比,UANa处理玉米产量提升779 kg·hm^(-2),增产率为9.97%,氨挥发减少60.64%。在0~20 cm土层内,硝态氮含量以CN和UANa处理较高,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80~200 cm土层内,施肥处理中以UANa处理硝态氮含量最低,分别较CN、CNU、UAN和UANb处理降低46.60%、26.08%、40.59%和27.07%,其中UANa处理显著低于CN和UAN处理。本研究结果为稳定型尿素硝酸铵溶液氮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硝酸铵溶液 土壤酸碱 土壤水分 抑制剂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肖强 孙焱鑫 +4 位作者 王甲辰 左强 张琳 陈延华 刘宝存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5,共6页
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有可能解决肥料利用率、作物增产与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纳米技术在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土壤环境、抗菌及肥料方面... 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有可能解决肥料利用率、作物增产与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纳米技术在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土壤环境、抗菌及肥料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方法和机理,指出了优点和不足,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纳米技术在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领域上的应用有一个总体认识,也为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应用 土壤 植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有机肥施用后玉米氮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钦平 李吉进 +3 位作者 邹国元 向成材 罗一鸣 刘本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47-2450,共4页
目前常规的应用于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方法需要大量的破坏性取样,并需要较长时间的室内测定,时效性和便捷性存在不足。该文设置了施用不同类型和用量的有机肥玉米盆栽试验,利用数码相机获取玉米十叶期冠层的数字图像,试图研究利用数码相... 目前常规的应用于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方法需要大量的破坏性取样,并需要较长时间的室内测定,时效性和便捷性存在不足。该文设置了施用不同类型和用量的有机肥玉米盆栽试验,利用数码相机获取玉米十叶期冠层的数字图像,试图研究利用数码相机的可见光光谱进行施用有机肥后玉米氮营养诊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绿光值、红光值都与玉米叶片的SPAD值、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吸氮量都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蓝光值则与上述玉米营养指标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其中,绿光值与玉米叶片的SPAD值、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吸氮量的相关系数在0.40~0.45之间;而红光值与玉米上述指标的相关系数则达到了0.45~0.53之间,高于绿光值与相应指标的相关系数。综合比较,利用可见光光谱形成的数字图像可以用来对施用有机肥后的玉米氮营养进行诊断,图像的红光值是较好的进行营养诊断的数字图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红光值 玉米 氮营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谢伟 郝志鹏 +4 位作者 郭兰萍 张莘 张淑彬 王幼珊 陈保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63,共15页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及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某些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丛枝菌根(AM)真菌是一类能够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土壤真菌,其在促进植物生长及调节植物次生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对于提高植物...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及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某些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丛枝菌根(AM)真菌是一类能够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土壤真菌,其在促进植物生长及调节植物次生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对于提高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萜类活性成分含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收集整理了2000年-2019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提取了宿主植物种类、萜类化合物种类、萜类化合物积累部位、AM真菌种类、试验条件及试验处理类型等数据,综合分析了AM真菌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的研究进展。从AM真菌调节萜类化合物合成的营养和非营养机制,以及转运和积累等方面阐述了AM真菌影响萜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机制,并讨论了试验条件、接种方式及环境因子对AM真菌调节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萜类 次生代谢 接种 非营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养殖鸡舍发酵床废弃垫料资源化利用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娟 石绪根 +6 位作者 邹国元 刘春生 孙钦平 许俊香 刘本生 高利娟 李吉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99,共4页
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通过对不同养殖场发酵床废弃垫料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判断其是否能够直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土壤中。结果表明,废弃垫料中富含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营养... 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通过对不同养殖场发酵床废弃垫料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判断其是否能够直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土壤中。结果表明,废弃垫料中富含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营养元素。其中有机质43.19%-53.95%,全氮2.28%-2.66%,全磷(P2O5)2.36%-2.70%,全钾(K2O)2.80%-3.62%,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但废弃垫料中p H值为8.03-8.93,EC为3 679-4 310μS/cm,大肠杆菌数量在48.00×10^4-52.00×10^4cfu/g之间,沙门氏菌数量在18.33×10^2-38.33×10^2cfu/g之间,种子发芽率指数为15.88%-31.52%。在废弃垫料资源化利用方面,发酵床废弃垫料虽具有有机肥料的基本性质,但是其p H值偏碱性,盐分含量偏高,存在使我国北方土壤碱化、土壤盐渍化风险;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具有生物安全隐患;种子发芽率指数低,说明废弃垫料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毒素。因此施用前必须对养殖发酵床废弃垫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废弃垫料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