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基因枪将HMW谷蛋白亚基基因与除草剂Basta抗性基因导入小麦不同外植体获得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晓东
李冬梅
+3 位作者
徐文英
蒋有绎
胡道芬
韩立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10,共6页
本研究构建了来自美国优质面包小麦品种Cheyenne编码HMW谷蛋白亚基5与10的基因和编码除草剂Basta抗性的bar基因的亚克隆重组质粒,以当前北京地区推广的高产抗病优良小麦品种(京411,京冬6号等)为材料,用...
本研究构建了来自美国优质面包小麦品种Cheyenne编码HMW谷蛋白亚基5与10的基因和编码除草剂Basta抗性的bar基因的亚克隆重组质粒,以当前北京地区推广的高产抗病优良小麦品种(京411,京冬6号等)为材料,用基因枪将重组质粒导入小麦幼胚、幼穗和花药,获得了一批转基因小麦植株和后代结实种子(T0),经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小麦基因组,转基因植株一代(T1)经除草剂Basta抗性鉴定,能抗20~80mg/L的Basta,其中1株的抗性高达150mg/L。通过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基因枪转化小麦多种外植体的体系;获得小麦幼穗、花药的转基因植株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HMW谷蛋白亚基
除草剂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转化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梁鸿
王新望
+3 位作者
刘广田
张晓东
胡道芬
张文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7-440,共4页
以小麦的幼穗和幼胚作为转化受体,首次用抗除草剂草甘膦的EPSPs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通过基因枪法共转化,将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基因1Dx5和1Dy10转移到普通小麦京花1号中,获得33株再生植株,经PCR初步检测有12株同时扩增到了3个处...
以小麦的幼穗和幼胚作为转化受体,首次用抗除草剂草甘膦的EPSPs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通过基因枪法共转化,将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基因1Dx5和1Dy10转移到普通小麦京花1号中,获得33株再生植株,经PCR初步检测有12株同时扩增到了3个处在不同质粒上的外源基因EP-SPs、1Dx5和1Dy10的目标片段。将部分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化体进行Southern分析,发现其中有1株再生植株基因组中整合了3个外源基因,有2株的基因组中同时整合了EPSPs和1Dx5基因,1株的基因组中整合了EPSPs和1Dy10基因。此外,在转化过程中发现,幼穗是比幼胚更为合适的转化受体,并且转化受体具有合适的转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转化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因枪转化小麦不同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陈梁鸿
王新望
+2 位作者
张晓东
胡道芬
刘广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用基因枪进行gus基因转化,研究了小麦幼穗、幼胚愈伤组织不同诱导培养时间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幼穗以诱导培养16d的转化效果最佳,幼胚以诱导培养15d的转化效果最好。比较幼穗和胚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幼穗较幼胚更耐继代...
用基因枪进行gus基因转化,研究了小麦幼穗、幼胚愈伤组织不同诱导培养时间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幼穗以诱导培养16d的转化效果最佳,幼胚以诱导培养15d的转化效果最好。比较幼穗和胚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幼穗较幼胚更耐继代和形成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
小麦
转化
幼胚
幼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抗白粉病生化标记——过氧化物酶pI6.1酶带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2 位作者
康彤彤
徐民新
陈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7,共5页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现抗、感品种之间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I6.1酶带(位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在拔节期至白粉病发生期表现水平有很大差...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现抗、感品种之间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I6.1酶带(位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在拔节期至白粉病发生期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抗病品种中编码pI6.1酶带的基因终生正常表达,该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而该基因的表达在感病品种拔节之后受到抑制,酶带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才回升,再度表现为一、二级酶带。为了探索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比较了119株抗病品种与感品种杂交F2代和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BC1代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IEF酶谱,证明感病品种成株的pI6.1酶带活性下降是因另一隐性基因所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抗白粉病
生化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5
作者
王宏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94,共4页
小麦小孢子培养一直是国内外长期以来努力攻克的课题。值得高兴的是 ,近几年来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大 ,已成功地建立了小麦小孢子的培养体系 ,同时在克服基因型限制问题上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小孢子和未成熟...
小麦小孢子培养一直是国内外长期以来努力攻克的课题。值得高兴的是 ,近几年来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大 ,已成功地建立了小麦小孢子的培养体系 ,同时在克服基因型限制问题上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小孢子和未成熟子房共培养对胚胎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2 .通过对外植体进行胁迫处理 ,可以有效地诱导小孢子由配子体发育途径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转变 ;3.对分离的小孢子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方法进行分级分离 ,可以降低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限制作用。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培养
小麦
游离小孢子
胚胎发生
子房共培养
胁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椿的栽种技术
6
作者
覃兰英
林翔鹰
吕赋
《蔬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17,共3页
香椿是楝科,香椿属木本植物。我国常见的有4个种,其中香椿(Toona Sinensis)为我国特有。香椿目前尚无一定的品种,已知的有2种类型:一种叶片带红色,香味较浓郁。
关键词
香椿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番茄叶片外植体再生成苗技术
7
作者
蒋有绎
周枫
《蔬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6,共2页
烟草、马铃薯和番茄等茄科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只要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培养条件下,利用它们的叶片、茎段或花器作外植体,接入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和适量激素的培养基中,都能再生成一株完整的试管苗。80年代国外利用叶盘...
烟草、马铃薯和番茄等茄科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只要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培养条件下,利用它们的叶片、茎段或花器作外植体,接入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和适量激素的培养基中,都能再生成一株完整的试管苗。80年代国外利用叶盘法把改造过的农杆菌质粒转移到烟草再生植株中去,使它获得了新的性状,这种方法成功地使基因转化技术变得比较简单容易了。最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通过组织或细胞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片
外植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基因枪将HMW谷蛋白亚基基因与除草剂Basta抗性基因导入小麦不同外植体获得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晓东
李冬梅
徐文英
蒋有绎
胡道芬
韩立新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10,共6页
文摘
本研究构建了来自美国优质面包小麦品种Cheyenne编码HMW谷蛋白亚基5与10的基因和编码除草剂Basta抗性的bar基因的亚克隆重组质粒,以当前北京地区推广的高产抗病优良小麦品种(京411,京冬6号等)为材料,用基因枪将重组质粒导入小麦幼胚、幼穗和花药,获得了一批转基因小麦植株和后代结实种子(T0),经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小麦基因组,转基因植株一代(T1)经除草剂Basta抗性鉴定,能抗20~80mg/L的Basta,其中1株的抗性高达150mg/L。通过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基因枪转化小麦多种外植体的体系;获得小麦幼穗、花药的转基因植株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小麦
HMW谷蛋白亚基
除草剂
转基因植株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转化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梁鸿
王新望
刘广田
张晓东
胡道芬
张文俊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
遗传育种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中国
科学院
遗传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7-440,共4页
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02-03-02"
文摘
以小麦的幼穗和幼胚作为转化受体,首次用抗除草剂草甘膦的EPSPs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通过基因枪法共转化,将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基因1Dx5和1Dy10转移到普通小麦京花1号中,获得33株再生植株,经PCR初步检测有12株同时扩增到了3个处在不同质粒上的外源基因EP-SPs、1Dx5和1Dy10的目标片段。将部分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化体进行Southern分析,发现其中有1株再生植株基因组中整合了3个外源基因,有2株的基因组中同时整合了EPSPs和1Dx5基因,1株的基因组中整合了EPSPs和1Dy10基因。此外,在转化过程中发现,幼穗是比幼胚更为合适的转化受体,并且转化受体具有合适的转化时期。
关键词
小麦
基因转化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Keywords
Common wheat
Gene transformation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G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因枪转化小麦不同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陈梁鸿
王新望
张晓东
胡道芬
刘广田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
遗传育种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用基因枪进行gus基因转化,研究了小麦幼穗、幼胚愈伤组织不同诱导培养时间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幼穗以诱导培养16d的转化效果最佳,幼胚以诱导培养15d的转化效果最好。比较幼穗和胚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幼穗较幼胚更耐继代和形成再生植株。
关键词
基因枪
小麦
转化
幼胚
幼穗
Keywords
Wheat
Particle bombardment transfer
Immature spike
Immature embryo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Q78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抗白粉病生化标记——过氧化物酶pI6.1酶带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康彤彤
徐民新
陈哲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7,共5页
文摘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现抗、感品种之间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I6.1酶带(位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在拔节期至白粉病发生期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抗病品种中编码pI6.1酶带的基因终生正常表达,该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而该基因的表达在感病品种拔节之后受到抑制,酶带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才回升,再度表现为一、二级酶带。为了探索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比较了119株抗病品种与感品种杂交F2代和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BC1代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IEF酶谱,证明感病品种成株的pI6.1酶带活性下降是因另一隐性基因所至。
关键词
小麦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抗白粉病
生化标记
Keywords
Wheat
Peroxidase isozyme
Biochemical marker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5
作者
王宏芝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94,共4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冬小麦小孢子培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5 992 0 0 8)
文摘
小麦小孢子培养一直是国内外长期以来努力攻克的课题。值得高兴的是 ,近几年来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大 ,已成功地建立了小麦小孢子的培养体系 ,同时在克服基因型限制问题上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小孢子和未成熟子房共培养对胚胎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2 .通过对外植体进行胁迫处理 ,可以有效地诱导小孢子由配子体发育途径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转变 ;3.对分离的小孢子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方法进行分级分离 ,可以降低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限制作用。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小孢子培养
小麦
游离小孢子
胚胎发生
子房共培养
胁迫处理
Keywords
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Ovary co culture
Stress treatmen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椿的栽种技术
6
作者
覃兰英
林翔鹰
吕赋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出处
《蔬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17,共3页
文摘
香椿是楝科,香椿属木本植物。我国常见的有4个种,其中香椿(Toona Sinensis)为我国特有。香椿目前尚无一定的品种,已知的有2种类型:一种叶片带红色,香味较浓郁。
关键词
香椿
栽培
分类号
S644.4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番茄叶片外植体再生成苗技术
7
作者
蒋有绎
周枫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出处
《蔬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6,共2页
文摘
烟草、马铃薯和番茄等茄科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只要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培养条件下,利用它们的叶片、茎段或花器作外植体,接入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和适量激素的培养基中,都能再生成一株完整的试管苗。80年代国外利用叶盘法把改造过的农杆菌质粒转移到烟草再生植株中去,使它获得了新的性状,这种方法成功地使基因转化技术变得比较简单容易了。最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通过组织或细胞培养途径。
关键词
番茄
叶片
外植体再生
分类号
S641.203.5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基因枪将HMW谷蛋白亚基基因与除草剂Basta抗性基因导入小麦不同外植体获得转基因植株
张晓东
李冬梅
徐文英
蒋有绎
胡道芬
韩立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转化
陈梁鸿
王新望
刘广田
张晓东
胡道芬
张文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因枪转化小麦不同受体的研究
陈梁鸿
王新望
张晓东
胡道芬
刘广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麦抗白粉病生化标记——过氧化物酶pI6.1酶带
王立新
苏青
康彤彤
徐民新
陈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王宏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香椿的栽种技术
覃兰英
林翔鹰
吕赋
《蔬菜》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番茄叶片外植体再生成苗技术
蒋有绎
周枫
《蔬菜》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