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植物园的3种中国新记录蚜虫记述(半翅目,蚜科) 被引量:2
1
作者 虞国跃 周达康 王合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1-606,共6页
记述了采自北京市植物园的3种中国新记录蚜虫:杉松上的杉松长足大蚜Cinara longipennis(Matsumura,1917)、欧洲荚蒾和鸡树条上的荚蒾蚜Viburnaphis viburnicola(Sorin,1983)和多歧沙参上的轮叶沙参指管蚜Uroleucon triphyllae(Miyazaki,... 记述了采自北京市植物园的3种中国新记录蚜虫:杉松上的杉松长足大蚜Cinara longipennis(Matsumura,1917)、欧洲荚蒾和鸡树条上的荚蒾蚜Viburnaphis viburnicola(Sorin,1983)和多歧沙参上的轮叶沙参指管蚜Uroleucon triphyllae(Miyazaki,1966),描述了鉴别特征,并提供了生态照片。并记录了荚蒾蚜的4种天敌昆虫:捕食性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1773)、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De Geer,1776)、垂边食蚜蝇Epistrophe sp.和寄生性的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Nees,1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松长足大蚜 荚蒾蚜 轮叶沙参指管蚜 形态学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21世纪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芝利 《蔬菜》 2000年第6期4-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桃果实病害调查和防治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欣甫 梁泊 陈策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3,共3页
2005—2008年,在北京市平谷区进行了桃果实病害调查和防治试验以及防治技术示范推广。本文报道了平谷桃区桃果实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提出了桃细菌性黑斑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根霉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关键词 果实病害 桃细菌性黑斑病 桃疮痂病 桃炭疽病 桃褐腐病 桃根霉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申智慧 杨洪 +1 位作者 袁瑞 张帆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完成交配时间为110.89 min,雌雄虫生殖器结合39 min后雄虫的身体开始晃动,完成一次交配雄虫晃动的总时间为75.11min,雄虫晃动的回合数为129.57个,每个... 通过室内试验,对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完成交配时间为110.89 min,雌雄虫生殖器结合39 min后雄虫的身体开始晃动,完成一次交配雄虫晃动的总时间为75.11min,雄虫晃动的回合数为129.57个,每个晃动回合包括几个至十几个身体左右晃动的单元,晃动持续直至交配结束。交配结束后,雌雄生殖器分离,雄虫对雌虫继续抱对,持续时间为9.37 min,占交配时间的比例为1/12,推测其为异色瓢虫的配后保护行为。同种干扰的雌雄虫均不会影响交配各阶段时间,但在有雄虫存在的情况下,交配雄虫延长了配后保护时间。交配雌雄虫中有过交配经历的交配组合相对于处女虫交配组合,雄虫晃动前交配等待时间延长,平均晃动回合时间变长,晃动回合数减少;有无交配经历不会影响配后保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交配行为 配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桃园苹小卷叶蛾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梁泊 唐欣甫 +3 位作者 韩新明 杨海清 刘明 张承胤 《北方果树》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ierstamm)属鳞翅目卷蛾科。又名小黄卷叶蛾、棉褐带卷叶蛾,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樱桃、杏等多种果树。由于幼虫吐丝缀连叶片,潜居其中危害,形成果实后将叶片缀贴在桃果上,啃食果皮... 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ierstamm)属鳞翅目卷蛾科。又名小黄卷叶蛾、棉褐带卷叶蛾,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樱桃、杏等多种果树。由于幼虫吐丝缀连叶片,潜居其中危害,形成果实后将叶片缀贴在桃果上,啃食果皮和果肉,致使药耕难以发挥药效,常造成大量虫伤果,严重降低桃果实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卷叶蛾 综合防治 发生规律 桃园 平谷区 北京市 桃果实 商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草菇-双孢菇高架棚栽技术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守现 宗海明 +2 位作者 陈青君 刘宇 赵景虎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3期20-21,共2页
利用高架棚进行草菇-双孢菇循环栽培是一项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从品种选择、时间安排、培养料配方、覆土及出菇管理、效益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关键词 草菇 双孢菇 高架棚 栽培技术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桃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7
作者 梁泊 唐欣甫 陈策 《烟台果树》 2016年第1期34-35,共2页
1桃疮痂病的发生情况桃疮痂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使果实出现疏密不等的近黑色斑点,甚至出现裂纹,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销售等级,该病也发生于枝梢和叶。2005年7月11日,在14号桃上见典型病果。当年金海湖周边桃园,病果率达40%~50... 1桃疮痂病的发生情况桃疮痂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使果实出现疏密不等的近黑色斑点,甚至出现裂纹,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销售等级,该病也发生于枝梢和叶。2005年7月11日,在14号桃上见典型病果。当年金海湖周边桃园,病果率达40%~50%。晚熟油桃、黄桃发病较多。2症状2.1果实桃果长到半大时开始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痂病 发生与防治 桃树 平谷区 北京市 果实外观 常见病害 发生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六) 北京市万寿菊黑斑病考察纪实
8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9期46-47,共2页
2010年9月26日,本人应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花卉和重要经济植物研究室的黄博士的邀请,到北京市延庆县四海镇进行了一次万寿菊病害考察。据黄博士介绍,在四海镇发展万寿菊,是他们研究室和当地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今年... 2010年9月26日,本人应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花卉和重要经济植物研究室的黄博士的邀请,到北京市延庆县四海镇进行了一次万寿菊病害考察。据黄博士介绍,在四海镇发展万寿菊,是他们研究室和当地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今年是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万寿菊 黑斑病 经济植物 合作项目 研究室 延庆县 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桃 被引量:82
9
作者 俞明亮 王力荣 +3 位作者 王志强 彭福田 张帆 叶正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3-1291,共9页
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 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肥、花果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采后贮藏加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延长鲜果供应期、丰富果实类型、提升桃果品质提供了保障,支撑了我国桃产业的发展。今后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关键基因的挖掘定位、育种技术的创新、以及抗性、低需冷量、省工省力、适应机械操作品种等方面展开。通过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栽培技术以及采后技术的研发,为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8个白金针菇主栽菌株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守现 刘宇 +3 位作者 耿小丽 余知和 魏民 孟莉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9-222,共4页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将8个菌株分为五类:金白1号、白15、147、玉山Fy 4个菌株各为一类,金针菇(合肥)、金针菇(分P)、金针菇(A2)、金针菇(天)属于第五类。因此认...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将8个菌株分为五类:金白1号、白15、147、玉山Fy 4个菌株各为一类,金针菇(合肥)、金针菇(分P)、金针菇(A2)、金针菇(天)属于第五类。因此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RAPD方法从分子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鉴别技术,进而通过系统的综合分析,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拮抗试验 RAPD 菌株鉴别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桃蚜种群时空动态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顶成 张润志 +2 位作者 王斌 郭晓军 张帆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3,共6页
连续两年调查北京地区保护地蟠桃和油桃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春季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保护地桃蚜源于上一年保护地内的越冬种群;(2)种群时间动态可分为发展、剧增、大发生和衰退4个阶段;(3)种群空间动态呈现出由保护地南侧向... 连续两年调查北京地区保护地蟠桃和油桃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春季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保护地桃蚜源于上一年保护地内的越冬种群;(2)种群时间动态可分为发展、剧增、大发生和衰退4个阶段;(3)种群空间动态呈现出由保护地南侧向北侧、从树冠上层往中下层逐渐转移的发生趋势;(4)桃蚜发生量在保护地南侧多于北侧,树冠上层多于下层;(5)有翅蚜在种群剧增和衰退阶段大量出现。据此建议:(1)夏、冬季节不宜套种十字花科蔬菜等寄主植物;(2)冬季剪枝、清园,降低越冬蚜虫数量,在向阳处设置草垛诱集和保护越冬天敌,提高保护地内越冬天敌数量;(3)3月重点防治保护地南侧和树冠上层等温度回升快的方位;(4)5月下旬有翅蚜大量出现后,种群将迅速衰退,无需化学防治;(5)研究有翅蚜在防治中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桃 油桃 保护地 桃蚜 种群动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香草木樨等植物对黑绒金龟甲诱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韩德元 李咏伟 +4 位作者 张芝利 冯玉珠 刘孟英 阎忠澄 王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100,共6页
桑园点播种植白香草木樨早春诱集黑绒金龟甲等害虫、再集中药杀的技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本项研究对白香草木樨、几种作物和田间杂草对黑绒金龟甲的引诱作用进行了比较,并试图找到白香草木樨引诱黑绒金龟甲的化学物质基础。应用嗅觉... 桑园点播种植白香草木樨早春诱集黑绒金龟甲等害虫、再集中药杀的技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本项研究对白香草木樨、几种作物和田间杂草对黑绒金龟甲的引诱作用进行了比较,并试图找到白香草木樨引诱黑绒金龟甲的化学物质基础。应用嗅觉计、触角电位、田间罩笼试验及室内行为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白香草木樨对黑绒金龟甲的引诱作用,分析测定表明了白香草木樨茎叶提取物主要成分香豆素对引诱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香草木樨对黑绒金龟甲的引诱作用大于玉米苗、小麦苗、大豆苗、马铃薯片、狗尾草、桃叶和杨叶;大豆苗、狗尾草喷上香豆素溶液后对黑绒金龟甲的诱集作用有所提高。黑绒金龟甲对白香草木樨、巴天酸模、藜及香豆素溶液的触角电位反应测定结果中以藜和白香草木樨引起的电位反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绒金龟甲 白香草木樨 嗅觉 触角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链霉菌Yn168发酵产物抗植物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1 位作者 刘霆 董丹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9-572,共4页
本文对1株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 Yn168发酵滤液的抗植物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滤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经枯斑试验测定,发酵滤液对TMV的... 本文对1株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 Yn168发酵滤液的抗植物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滤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经枯斑试验测定,发酵滤液对TMV的钝化、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4.2%、68.7%和52.3%;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发现,发酵滤液对CMV和PVY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6.0%和46.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产物对TMV引起的青椒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5.30%和4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链霉菌 发酵产物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控早熟禾、高羊茅生长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漫琳 夏福利 +1 位作者 贾春虹 南淳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熟禾、高羊茅的生长速度进行促控研究表明:返青初期,叶面喷施30~42.5mg/L赤霉素,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促进生长,提早返青;叶面喷施300~600mg/L多效唑或200~400mg/kg烯效唑,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控制生长,从而...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熟禾、高羊茅的生长速度进行促控研究表明:返青初期,叶面喷施30~42.5mg/L赤霉素,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促进生长,提早返青;叶面喷施300~600mg/L多效唑或200~400mg/kg烯效唑,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控制生长,从而减少刈剪次数,喷施1次,药效可持续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早熟禾 高羊茅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木耳多糖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爽 荣成博 +2 位作者 张淑曼 刘宇 陈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采用乙醇诱导正常人肝细胞L02形成乙醇性肝损伤的体外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活性氧(ROS)含量、胞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等指标,评价毛木耳多糖提取物对乙醇性肝损伤的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毛木耳... 采用乙醇诱导正常人肝细胞L02形成乙醇性肝损伤的体外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活性氧(ROS)含量、胞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等指标,评价毛木耳多糖提取物对乙醇性肝损伤的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毛木耳多糖提取物的最佳作用浓度为40μg/m L时,与模型组相比较,细胞的存活率提高了26.84百分点,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下降,胞外转氨酶ALT和AST的活性降低。这一结果说明毛木耳多糖提取物能够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乙醇引发的肝内脂肪堆积,减少细胞凋亡,同时游离活性氧的检测结果显示毛木耳多糖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从而可推断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途径发挥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多糖 乙醇性肝损伤 活性氧 胞外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纹瓢虫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的耐热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程树兰 张帆 庞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6-382,共7页
本文以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的广东和北京两地区种群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在不同温度(26℃.36℃)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种群性比、产卵量的试验观察及对蛹重、幼虫致死高温、亚致死高温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 本文以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的广东和北京两地区种群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在不同温度(26℃.36℃)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种群性比、产卵量的试验观察及对蛹重、幼虫致死高温、亚致死高温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结果显示:(1)34℃以上温度对两种群龟纹瓢虫的各世代历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广东种群,34℃下的4龄幼虫、成虫产卵前期和世代历期开始延长,在36℃时除1龄幼虫和蛹外,其它虫态的发育历期均比34℃时的显著延长;北京种群,在36℃时,2龄和4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开始表现为显著延长。雄性比例,在26℃~36℃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至36℃时,两种群成虫均为雄性。从产卵量看,两种群在34℃下急剧下降。(2)在供试条件下,两种群各龄期的存活率,在36℃下开始明显下降,其中对低龄幼虫和卵期影响最大。广东种群卵的孵化率从26℃时的64.3%下降到34℃时的42.3%,36℃下的则降为20.7%,下降了67.8%;北京种群卵的孵化率从26℃处理的58.0%,下降到34℃处理的44%,36℃处理仅为12.3%,下降了78.8%。(3)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各龄幼虫致死温度相同,分别为1、2龄幼虫44℃、3龄幼虫45℃、4龄幼虫46℃。经39℃亚致死高温预处理150min后,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4龄幼虫在46℃下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72%和43.5%。(4)在26℃~34℃之间,随着温度的上升,成虫和4龄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上升。在常温下生长的4龄幼虫和成虫经39℃、4l℃和43℃热激1h后,4龄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成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却下降。广东种群4龄幼虫和成虫经39℃热激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北京种群经43℃热激后含量最高。本文结果初步明确了龟纹瓢虫对较高温度的忍耐性,发现在36℃下龟纹瓢虫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受到严重阻碍,对其发育历期、性比、产卵量、存活率等均有不良影响;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在31℃下3龄幼虫的发育历期、36℃下世代存活率、经过亚致死高温预处理后的耐热性、热激后虫体内蛋白含量等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广东种群 北京种群 温度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菜田粉虱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帆 罗晨 +1 位作者 张君明 王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7,共3页
我国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不断增加,由于保护地和露地蔬菜生产之间衔接紧密、交错进行,致使一些发生世代多、发育速率快、繁殖能力强的小型害虫,如蓟马、粉虱、斑潜蝇等得到充分有利的发育条件,有猖獗为害的趋势:特别是有利于粉虱的... 我国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不断增加,由于保护地和露地蔬菜生产之间衔接紧密、交错进行,致使一些发生世代多、发育速率快、繁殖能力强的小型害虫,如蓟马、粉虱、斑潜蝇等得到充分有利的发育条件,有猖獗为害的趋势:特别是有利于粉虱的越冬和增殖,其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菜田 生物防治 粉虱 保护地蔬菜生产 栽培面积 发生世代 发育速率 繁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及其抗病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于银霞 张飞云 +1 位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8,共5页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内吸活性强、安全高效的优点。目前从微生物资源中筛选并获得抗植物病毒物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微生物抗病毒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来源于不同种...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内吸活性强、安全高效的优点。目前从微生物资源中筛选并获得抗植物病毒物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微生物抗病毒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以及抗病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代谢物 植物病毒 抗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科植物S.L多糖抗病毒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兆丰 裘季燕 +3 位作者 刘伟成 李永丹 魏荣 曾燕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对从藜科植物中提取的、具有诱导抗病毒作用的S.L多糖的作用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将S.L多糖抽提液喷施烟草,探究S.L多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产生抗性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用S.L多糖诱导植株产生的抗性在5 d左右达到最大,5 ... 对从藜科植物中提取的、具有诱导抗病毒作用的S.L多糖的作用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将S.L多糖抽提液喷施烟草,探究S.L多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产生抗性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用S.L多糖诱导植株产生的抗性在5 d左右达到最大,5 d之后抗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在接种病毒前用S.L多糖对烟草幼苗进行喷施,然后于接种当天及接种后不同时间对各处理的同位等量叶片测定在总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图谱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各处理的总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且高于对照,并都于接种后的第9 d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接种病毒初期均高于对照,但5 d后对照的酶活性超过处理,高峰较处理提前到来,且峰值略大于处理。在同工酶谱上,病毒接种后5 d,处理的酶带比对照浓且多了1条。5 d之后,二者的酶谱变得基本相同。到接种后10 d测定,结果相反,对照比处理的酶带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多糖 TMV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草坪早熟禾叶斑(枯)病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春虹 江国铿 武菊英 《草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8-43,共6页
北京地区早熟禾叶斑(枯)病病原菌为早熟禾德斯霉,病原生物学研究表明:孢子萌芽的适宜温度为16~32℃,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2℃。早熟禾榨出液对孢子萌芽有显著促进作用。24℃下病菌产孢量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S... 北京地区早熟禾叶斑(枯)病病原菌为早熟禾德斯霉,病原生物学研究表明:孢子萌芽的适宜温度为16~32℃,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2℃。早熟禾榨出液对孢子萌芽有显著促进作用。24℃下病菌产孢量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S2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20℃和25℃下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杀菌剂试验表明:70%代森锰锌、80%大生和50%扑海因对该病有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早熟禾叶斑病 防治 早熟禾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