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名录 被引量:13
1
作者 郝德旺 张艺扉 +4 位作者 杨光辉 王守现 宋渊 王贺祥 刘庆洪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5,共2页
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在保护区内共采集标本212号,鉴定出47种,隶属于2个门、7个目、20个科、47个种。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种类 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草菇-双孢菇高架棚栽技术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守现 宗海明 +2 位作者 陈青君 刘宇 赵景虎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3期20-21,共2页
利用高架棚进行草菇-双孢菇循环栽培是一项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从品种选择、时间安排、培养料配方、覆土及出菇管理、效益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关键词 草菇 双孢菇 高架棚 栽培技术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六) 北京市万寿菊黑斑病考察纪实
3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9期46-47,共2页
2010年9月26日,本人应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花卉和重要经济植物研究室的黄博士的邀请,到北京市延庆县四海镇进行了一次万寿菊病害考察。据黄博士介绍,在四海镇发展万寿菊,是他们研究室和当地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今年... 2010年9月26日,本人应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花卉和重要经济植物研究室的黄博士的邀请,到北京市延庆县四海镇进行了一次万寿菊病害考察。据黄博士介绍,在四海镇发展万寿菊,是他们研究室和当地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今年是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万寿菊 黑斑病 经济植物 合作项目 研究室 延庆县 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8个白金针菇主栽菌株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守现 刘宇 +3 位作者 耿小丽 余知和 魏民 孟莉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9-222,共4页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将8个菌株分为五类:金白1号、白15、147、玉山Fy 4个菌株各为一类,金针菇(合肥)、金针菇(分P)、金针菇(A2)、金针菇(天)属于第五类。因此认...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将8个菌株分为五类:金白1号、白15、147、玉山Fy 4个菌株各为一类,金针菇(合肥)、金针菇(分P)、金针菇(A2)、金针菇(天)属于第五类。因此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RAPD方法从分子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鉴别技术,进而通过系统的综合分析,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拮抗试验 RAPD 菌株鉴别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纹瓢虫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的耐热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树兰 张帆 庞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6-382,共7页
本文以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的广东和北京两地区种群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在不同温度(26℃.36℃)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种群性比、产卵量的试验观察及对蛹重、幼虫致死高温、亚致死高温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 本文以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的广东和北京两地区种群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在不同温度(26℃.36℃)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种群性比、产卵量的试验观察及对蛹重、幼虫致死高温、亚致死高温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结果显示:(1)34℃以上温度对两种群龟纹瓢虫的各世代历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广东种群,34℃下的4龄幼虫、成虫产卵前期和世代历期开始延长,在36℃时除1龄幼虫和蛹外,其它虫态的发育历期均比34℃时的显著延长;北京种群,在36℃时,2龄和4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开始表现为显著延长。雄性比例,在26℃~36℃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至36℃时,两种群成虫均为雄性。从产卵量看,两种群在34℃下急剧下降。(2)在供试条件下,两种群各龄期的存活率,在36℃下开始明显下降,其中对低龄幼虫和卵期影响最大。广东种群卵的孵化率从26℃时的64.3%下降到34℃时的42.3%,36℃下的则降为20.7%,下降了67.8%;北京种群卵的孵化率从26℃处理的58.0%,下降到34℃处理的44%,36℃处理仅为12.3%,下降了78.8%。(3)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各龄幼虫致死温度相同,分别为1、2龄幼虫44℃、3龄幼虫45℃、4龄幼虫46℃。经39℃亚致死高温预处理150min后,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4龄幼虫在46℃下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72%和43.5%。(4)在26℃~34℃之间,随着温度的上升,成虫和4龄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上升。在常温下生长的4龄幼虫和成虫经39℃、4l℃和43℃热激1h后,4龄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成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却下降。广东种群4龄幼虫和成虫经39℃热激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北京种群经43℃热激后含量最高。本文结果初步明确了龟纹瓢虫对较高温度的忍耐性,发现在36℃下龟纹瓢虫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受到严重阻碍,对其发育历期、性比、产卵量、存活率等均有不良影响;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在31℃下3龄幼虫的发育历期、36℃下世代存活率、经过亚致死高温预处理后的耐热性、热激后虫体内蛋白含量等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广东种群 北京种群 温度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一株葡萄酸腐病相关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红 张夏兰 +5 位作者 李兴红 蔡建波 胡盼 王超男 赵晓燕 魏艳敏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
近年来葡萄酸腐病在中国葡萄主要产区发生普遍而严重,已成为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该病害的病原不明确且存在争议。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北京地区采集的葡萄酸腐病病果上分离纯化出一株酵母菌sf-19,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Biolog微... 近年来葡萄酸腐病在中国葡萄主要产区发生普遍而严重,已成为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该病害的病原不明确且存在争议。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北京地区采集的葡萄酸腐病病果上分离纯化出一株酵母菌sf-19,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菌株sf-19鉴定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致病性测定发现,酵母菌sf-19菌株可引起葡萄果实腐烂,且从接种腐烂的果实中又分离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结果表明: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是引起中国葡萄酸腐病的相关酵母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酸腐病 酵母菌 鉴定 BIOLOG 26SrDNA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番茄溃疡病的发生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明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8-19,I0003,共3页
北京地区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psp-Michiganensis(Smith)Davis et al.]最早发现于1980年6月14日。当时正在开展“北京蔬菜病害调查”工作,北京市朝阳区植物保护站的同志带领笔者到太阳宫公社八队去看了番茄上出... 北京地区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psp-Michiganensis(Smith)Davis et al.]最早发现于1980年6月14日。当时正在开展“北京蔬菜病害调查”工作,北京市朝阳区植物保护站的同志带领笔者到太阳宫公社八队去看了番茄上出现的这种新病害。病株外表正常,茎外皮完好,但茎变成中空,褐色,严重的外皮开裂,露出变褐的髓部,此外,有的植株叶柄枯死。当时仅局部地区发生,病株率为13.8%,由于发生的不多,没有能见到果实发病的情况。1981年7月,在同一地区又发现此病,发病面积扩大为0.2hm^2。但当时受条件所限,没有能确认是什么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溃疡病 番茄 病害调查 植物保护 病株率 朝阳区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发现球茎茴香白粉病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远 李光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球茎茴香 白粉病 症状 病原菌中国 新纪录 独活白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发现茴香霜霉病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明远 赵春山 余永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1-51,共1页
北京发现茴香霜霉病李明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100081)赵春山余永年(北京丰台植保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1996年2月中旬,作者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新宫大队茴香上发现一种新病害,经鉴定由轴霜霉引起。这种... 北京发现茴香霜霉病李明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100081)赵春山余永年(北京丰台植保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1996年2月中旬,作者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新宫大队茴香上发现一种新病害,经鉴定由轴霜霉引起。这种霜霉病目前分布尚不普遍,但一旦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 霜霉病 新病害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小油菜褐腐病日趋严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0-51,共2页
白菜褐腐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常见,北方较少,但近些年在北京逐渐加重,除为害大白菜外,主要为害小油菜(菜用油菜),近年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蔬菜销售看好,保扩地小油菜大量发展。随着小油菜面积的扩大,茬口的增加,白菜褐腐病发生越... 白菜褐腐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常见,北方较少,但近些年在北京逐渐加重,除为害大白菜外,主要为害小油菜(菜用油菜),近年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蔬菜销售看好,保扩地小油菜大量发展。随着小油菜面积的扩大,茬口的增加,白菜褐腐病发生越来越重。 据1993年2月在北京近郊菜区调查,凡在保护地种植小油菜的田块,多数均有褐腐病发生,轻的植株叶柄生斑,品质下降;重的烂根,引起死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油菜 菜用油菜 褐腐病 症状 立本丝板菌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四) 北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7期56-57,共2页
2006年到云南参加设施园艺会的时候,我首次见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简称:番茄TY病毒,以下同)的照片。从那以后我就十分关注这个病害在北京的发生。
关键词 黄化曲叶病毒 番茄 北京 设施园艺 Y病毒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四) 在北京发生的蔬菜菌核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0年第7期44-46,48,共4页
1980年5月4日,四季青公社的老霍又邀请我们参加公社的生产检查。当我们来到彰化二队的一座塑料大棚时,看到室内有一些植株枯死。二队的队长对我们说:"
关键词 蔬菜菌核病 北京 生产检查 塑料大棚 四季青 枯死 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及其应对
13
作者 李明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概述了1949-2009年60年来北京地区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和应对情况。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同时从减灾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农作物 有害生物灾害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蔬菜科技示范园的植保工作
14
作者 李明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科技示范园 蔬菜 植保工作 无公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发生冬瓜枯萎病
15
作者 李兴红 李明远 《蔬菜》 1998年第5期21-21,共1页
保护地冬瓜是北京经济效益较好的一个品种,这几年在大兴县发展较快。但是自1996年开始,长子营一些农民反映这茬冬瓜常发生“死秧”。每年进入5月,冬瓜进入结瓜期,就开始死,而且越来越重;一般田死亡20%~30%,严重田6... 保护地冬瓜是北京经济效益较好的一个品种,这几年在大兴县发展较快。但是自1996年开始,长子营一些农民反映这茬冬瓜常发生“死秧”。每年进入5月,冬瓜进入结瓜期,就开始死,而且越来越重;一般田死亡20%~30%,严重田60%~70%。眼看着快到手的冬瓜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枯萎病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五) 北京的十字花科根肿病
16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8期56-58,共3页
2010年8月的一天,我在北京12396服务热线值班,接到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一个咨询电话,说他们家种的白菜有一些植株不知是什么原因总打蔫,问是什么病?
关键词 北京市 十字花科 根肿病 十五 咨询电话 顺义区 植株 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二十) 北京发现韭菜及小葱灰霉病
17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在我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北面,有个面积1000多亩(66.67公顷)的韭菜菜地,是由天津请来的高师傅指导种植的。一直长得不错。1981年2月我们听到北京四季青公社的技术员反映,这个基地的韭菜上发生了一种新病,即叶子上先起白点,接... 在我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北面,有个面积1000多亩(66.67公顷)的韭菜菜地,是由天津请来的高师傅指导种植的。一直长得不错。1981年2月我们听到北京四季青公社的技术员反映,这个基地的韭菜上发生了一种新病,即叶子上先起白点,接着就腐烂。不知是什么病害,要我们去看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韭菜 灰霉病 小葱 技术员 四季青 菜地 公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八) 北京的蔬菜根结线虫病
18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1980年,我和我们课题组的小孔和老魏到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公社樊家村大队进行蔬菜病害调查。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樊家村科技站。管生产的技术员知道我们是农科院专门研究病害的。就对我们说,他们新育的一批黄瓜苗,有些不大爱长,希... 1980年,我和我们课题组的小孔和老魏到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公社樊家村大队进行蔬菜病害调查。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樊家村科技站。管生产的技术员知道我们是农科院专门研究病害的。就对我们说,他们新育的一批黄瓜苗,有些不大爱长,希望我们给看看是什么毛病。我们进入他们的育苗房,看到这里育了6个畦的黄瓜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根结线虫病 北京市 病害调查 黄瓜苗 课题组 农科院 技术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六) 在北京发现的番茄溃疡病
19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0年第10期50-52,共3页
1980年6月18日,我和北京市朝阳区植保站的姜站长一同到该区调查番茄晚疫病。结果发现发生番茄晚疫病的地方不多,倒见到一种新的番茄病害:番茄溃疡病。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 北京市 番茄晚疫病 番茄病害 植保站 朝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三) 八十年代北京郊区发生的蔬菜灰霉病
20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0年第6期56-58,共3页
20世纪的80年代,我们和四季青公社联系较多。他们生产检查时,有时会通知我们参加,帮助他们及时地解决一些生产上的问题。1980年3月18日,我们又在公社生产组老霍的陪同下,从彰化村开始进行生产检查。
关键词 蔬菜灰霉病 北京郊区 年代 生产检查 四季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