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会泽地区草莓多年一栽制生产模式下产量下降原因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双桃 孙瑞 +13 位作者 万红 隗永青 吴瑞双 董静 常琳琳 魏灵芝 陶磅 熊融 钟传飞 高用顺 张宏力 张运涛 王桂霞 孙健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90,共15页
【目的】云南会泽地区为我国四季草莓主产区,主要采取多年一栽模式,即一次定植连续多年收获,后期产量逐年下降,多年生产后重新定植连作障碍问题十分严重。解析草莓多年一栽生产模式下的产量下降原因,能够为该模式提质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目的】云南会泽地区为我国四季草莓主产区,主要采取多年一栽模式,即一次定植连续多年收获,后期产量逐年下降,多年生产后重新定植连作障碍问题十分严重。解析草莓多年一栽生产模式下的产量下降原因,能够为该模式提质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盛果期对不同生产年份土壤取样,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pH、电导率以及主要矿质养分含量并比较分析;提取土壤微生物DNA,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并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多年一栽模式下,土壤p H平均每年下降0.87,土壤电导率(EC)每年上升60.40%,第四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超过59%。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逐年降低,第4年土壤微生物Chao1指数下降41.8%,真菌多样性下降52.5%;N循环相关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大多数C循环与N循环细菌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EC呈负相关。同时,随着收获年限增加,FUNGuild分析显示病原菌和腐生菌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其中镰孢菌属为最主要病原菌,同时有益菌如共生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结论】会泽地区特殊的栽培模式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有机质亏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从而导致土壤退化和草莓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多年一栽模式 产量下降 土壤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