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太赫兹光谱技术的山核桃内部虫害检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斌 WANG Ning +2 位作者 张伟立 赵春江 张保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6-1200,共5页
美洲山核桃是美国最重要的坚果之一,内部虫害是影响山核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美洲山核桃内部虫害的有效快速、无损检测,初步探索应用太赫兹光谱技术检测山核桃虫害研究。收集山核桃样本并制作核桃仁1,2,3mm均匀厚度的切片,... 美洲山核桃是美国最重要的坚果之一,内部虫害是影响山核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美洲山核桃内部虫害的有效快速、无损检测,初步探索应用太赫兹光谱技术检测山核桃虫害研究。收集山核桃样本并制作核桃仁1,2,3mm均匀厚度的切片,切片大小为2cm×1cm,按照同样的尺寸制作核桃壳和核桃仁中间夹层的切片;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设备采集不同切片0~2T Hz波段的太赫兹吸收光谱,并对比分析了所测切片的光谱特性;采集了活体烟草天蛾切片和干燥的山核桃虫害切片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由于活体害虫的较高含水量以及太赫兹光谱对水分等极性分子的强吸收特性,与山核桃切片对比发现,活体虫害呈现非常明显的光谱吸收特性;最后,对整个山核桃样本进行了无损透射试验。研究表明,太赫兹光谱技术在检测山核桃内部虫害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认识太赫兹光谱性质,掌握样品制备方法、实验测试方法和数据获取及光学参数计算方法,应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开展山核桃内部虫害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山核桃 无损检测 内部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果蔬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中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80
2
作者 张保华 李江波 +4 位作者 樊书祥 黄文倩 张驰 王庆艳 肖广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43-2751,共9页
水果和蔬菜的品质与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是一种费时费力的破坏性检测技术。随着成像和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光谱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快速无损检测中。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传统的成... 水果和蔬菜的品质与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是一种费时费力的破坏性检测技术。随着成像和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光谱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快速无损检测中。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传统的成像和光谱技术的优点,可以同时获取被检测物体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因此该技术既可以像检测物体的外部品质,又可以像光谱技术一样检测物体的内部品质和品质安全。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水果和蔬菜品质与安全的研究性论文发表,为了深入了解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检测原理并跟踪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水果和蔬菜外部品质、内部品质和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原理、发展和应用。另外,还简要介绍和讨论了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构成、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水果 蔬菜 品质 安全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和MNF检测苹果的轻微损伤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保华 黄文倩 +4 位作者 李江波 赵春江 刘成良 黄丹枫 贡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7-1372,共6页
苹果损伤是一种发生在水果采摘和产后处理阶段的不可避免的主要缺陷。为了快速有效地识别苹果的轻微损伤,以具有代表性的双色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以高光谱成像和最低噪声分离(MNF)变换的苹果轻微损伤识别检测方法。首... 苹果损伤是一种发生在水果采摘和产后处理阶段的不可避免的主要缺陷。为了快速有效地识别苹果的轻微损伤,以具有代表性的双色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以高光谱成像和最低噪声分离(MNF)变换的苹果轻微损伤识别检测方法。首先,使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苹果的可见-近红外波段(400~1000nm)的图像,对比发现全波段的最低噪声分离变换比主成分分析(PCA)变换可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其次,利用I-RELIEF算法对正常表皮和损伤区域的光谱进行分析得出权值系数图,依据该系数曲线挑选出了5个特征波段(560,660,720,820和960nm);最后,特征波段和最低噪声分离变换开发了损伤苹果的识别检测算法。利用该算法对80个正常苹果和含有不同时间阶段轻微损伤的苹果进行试验,损伤识别总体正确率为97.1%,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和选取的特征波段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苹果的早期轻微损伤,为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和最低噪声分离变换在线检测苹果轻微损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机器视觉 苹果损伤 MNF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球形水果表皮颜色变化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江波 黄文倩 +2 位作者 张保华 彭彦昆 赵春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6-230,共5页
针对类球形水果表面较大的曲率变化会引起表面亮度不均,从而导致水果颜色分级评价中存在误差大、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二维B样条水果表面亮度不均校正算法。利用该算法分别对原始RGB图像各单通道图像进行亮度校正,然后将校正后的RGB图... 针对类球形水果表面较大的曲率变化会引起表面亮度不均,从而导致水果颜色分级评价中存在误差大、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二维B样条水果表面亮度不均校正算法。利用该算法分别对原始RGB图像各单通道图像进行亮度校正,然后将校正后的RGB图像转换成HIS颜色空间图像,提取色调H和亮度I分量,通过对比校正前后H和I分量图像像素灰度标准差评价校正效果。对160幅橙图像处理结果表明,校正后的图像在色调和亮度上比原始图像更加均匀,色调H分量和亮度I分量的平均标准差分别仅为原始图像标准差的21.57%和33.94%,色调和亮度均匀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亮度校正 颜色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岩棉栽培水肥一体化装备及控制系统研发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凡 赵倩 +4 位作者 贾冬冬 聂铭君 田野 段丹丹 郭文忠 《农业工程》 2017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提高我国循环式岩棉栽培水肥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设计了循环式岩棉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系统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状态、需水需肥规律以及环境条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全自动地进行营养液的检测、配比和灌溉决策,并结合营养... 为提高我国循环式岩棉栽培水肥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设计了循环式岩棉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系统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状态、需水需肥规律以及环境条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全自动地进行营养液的检测、配比和灌溉决策,并结合营养液回收消毒技术,实现营养液的重复利用。系统提供便于操作的硬件设备以及全自动智能运行的控制系统,可对岩棉栽培水肥实现全自动智能精准管理,节水节肥20%以上,实现农业生产的零排放。经过在不同园区的试验和应用,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适用性强。在宁夏园艺产业园番茄生产应用可达到45.4 kg/m^2的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棉栽培 水肥一体化装备 控制策略 精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污染物的激光拉曼光谱遥测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剑楠 叶松 +1 位作者 董大明 矫雷子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29,共5页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作为物质成份分析的重要手段,在农业污染物检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在面对难以直接接触的农业污染物时,传统的拉曼光谱近距离探测系统很难实现有效测量。采用OPO激光器、微型探测器、卡塞格林光学望远镜、光纤传输...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作为物质成份分析的重要手段,在农业污染物检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在面对难以直接接触的农业污染物时,传统的拉曼光谱近距离探测系统很难实现有效测量。采用OPO激光器、微型探测器、卡塞格林光学望远镜、光纤传输模块,对激光拉曼遥测系统的收集光路、激光光源触发和拉曼信号探测的时间同步进行设计和调试,并以小球藻和氧乐果农药的信号测量进行系统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远程探测小球藻荧光和氧乐果农药的拉曼信号,为激光拉曼遥测系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技术 农业污染物 远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ARS和SPA算法对草莓SSC含量NIR光谱预测模型中变量及样本筛选 被引量:48
7
作者 李江波 郭志明 +2 位作者 黄文倩 张保华 赵春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2-378,共7页
采用光谱技术对水果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如何获得一个简单、有效的校正模型对后续模型的应用和维护都非常关键。以草莓内部品质近红外光谱预测为例,从关键变量和特征样本优选两方面进行研究。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对光谱变量... 采用光谱技术对水果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如何获得一个简单、有效的校正模型对后续模型的应用和维护都非常关键。以草莓内部品质近红外光谱预测为例,从关键变量和特征样本优选两方面进行研究。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对光谱变量进行初次选择,随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校正集样本进行优选,获得98个特征样本,针对优选后的变量/样本子集利用SPA算法作二次关键变量提取,获得25个关键变量。为了验证CARS算法的性能,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MC-UVE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用于比较研究。CARS算法在消除无信息变量的同时可以对共线性信息进行去除。同样,为了评估SPA算法在特征样本选择中的性能,经典的Kennard-Stone算法也用于比较分析。SPA算法能够用于校正集特征样本的优选。针对最终优选后的变量/样本(25/98)子集建立PLS和MLR模型对草莓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含量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利用原始变量/样本的0.59%/65.33%的信息均能够获得比基于原始变量/样本所建模型更好的性能,且MLR模型比PLS模型性能略优,r2pre,RMSEP和RPD分别为0.909 7,0.348 4和3.327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筛选 样本筛选 近红外光谱 草莓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结合CARS算法对鸭梨SSC含量定量测定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江波 彭彦昆 +1 位作者 陈立平 黄文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4-1269,共6页
高光谱数据量大、维数高且原始光谱噪声明显、散射严重等特征导致光谱建模时关键波长变量提取困难。基于此,提出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对近红外高光谱数据进行关键变量选择。鸭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决定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 高光谱数据量大、维数高且原始光谱噪声明显、散射严重等特征导致光谱建模时关键波长变量提取困难。基于此,提出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对近红外高光谱数据进行关键变量选择。鸭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决定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验证集标准偏差和预测集标准偏差的比值RPD值进行模型性能评估。基于选择的关键变量建立PLS模型(CARS-PLS)与全光谱变量建立的PLS模型进行比较发现CARS-PLS模型仅仅使用原始变量中15.6%的信息获得了比全变量PLS模型更好的鸭梨SSC含量预测结果,r2pre,RMSEP和RPD分别为0.908 2,0.312 0和3.300 5。进一步与基于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MC-UVE和遗传算法(GA)获得的特征变量建立的PLS模型比较发现,CARS不仅可以去除原始光谱数据中的无信息变量,同时也能够对共线性的变量进行压缩去除,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高光谱数据变量的选择。结果表明,近红外高光谱技术结合CARS-PLS模型能够用于鸭梨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定量预测。从而为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技术预测水果内部品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高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 鸭梨 变量选择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亮度校正和AdaBoost的苹果缺陷在线识别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保华 黄文倩 +3 位作者 李江波 赵春江 刘成良 黄丹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1-22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亮度校正和AdaBoost的苹果缺陷与果梗-花萼在线识别方法。以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线采集苹果的RGB图像和NIR图像,并分割NIR图像获得苹果二值掩模;其次利用亮度校正算法对R分量图像进行亮度校正,并分割校正图像获得... 提出了一种基于亮度校正和AdaBoost的苹果缺陷与果梗-花萼在线识别方法。以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线采集苹果的RGB图像和NIR图像,并分割NIR图像获得苹果二值掩模;其次利用亮度校正算法对R分量图像进行亮度校正,并分割校正图像获得缺陷候选区(果梗、花萼和缺陷);然后以每个候选区域为掩模,随机提取其内部7个像素的信息分别代表所在候选区的特征,将7组特征送入AdaBoost分类器进行分类、投票,并以最终投票结果确定候选区的类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速度为3个/s,满足分选设备的实时性要求,且总体正确识别率达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缺陷 机器视觉 亮度校正 AdaBoost在线识别 果梗-花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光谱成像和PCA检测苹果的损伤和早期腐烂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保华 黄文倩 +3 位作者 李江波 赵春江 刘成良 黄丹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2期279-283,共5页
为了实现苹果表面损伤和早期腐烂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高光谱成像和主成分分析变换挑选了检测损伤和早期腐烂的特征波段,并开发了基于特征波段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苹果可见-近红外(400~1000 nm)波段的图像;其次,基... 为了实现苹果表面损伤和早期腐烂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高光谱成像和主成分分析变换挑选了检测损伤和早期腐烂的特征波段,并开发了基于特征波段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苹果可见-近红外(400~1000 nm)波段的图像;其次,基于全波段图像的主成分分析变换,挑选出6个特征波段(560、640、675、720、810和970 nm);再次,对特征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变换,挑选出第3主成分(PC3)作为检测苹果表面损伤和早期腐烂的图像。利用该算法对正常果和带有损伤和早期腐烂的苹果样本共计120个进行检测,检测正确率达到95.8%。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波段的主成分分析变换可以有效检测苹果表面的损伤和早期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主成分分析 苹果 损伤 早期腐烂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四新 季海峰 +4 位作者 刘辉 张董燕 王晶 王雅民 董大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5-1220,共6页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160头保育猪,日龄为(30±2)d,体重为(7.85±0.68)kg,随机分成4组,每...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160头保育猪,日龄为(30±2)d,体重为(7.85±0.68)kg,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制剂,试验期35d。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对保育猪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效果,其中,0.2%发酵乳酸杆菌组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日增重提高8.70%(P<0.05),料重比降低4.62%(P<0.05),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IgG含量提高了8.39%(P<0.05)。因此,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猪源发酵乳酸杆菌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长性能,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酸杆菌 保育猪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粪便微生物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信号与收割机谷物产量数据转换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安晓飞 付兴兰 +2 位作者 孟志军 尹彦鑫 李立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36-41,共6页
为了准确获取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的谷物产量信息,自主研发了基于光电漫反射原理的联合收割机谷物产量计量系统。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GPS模块和谷物产量计量显示终端组成。在研究了联合收割机田间工作状态和籽粒升运... 为了准确获取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的谷物产量信息,自主研发了基于光电漫反射原理的联合收割机谷物产量计量系统。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GPS模块和谷物产量计量显示终端组成。在研究了联合收割机田间工作状态和籽粒升运器刮板谷堆近似模拟形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段式光电信号与收割机谷物产量数据转换模型。同时为了进一步消除收割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奇异点数据,提出了基于籽粒升运器转速的双阈值动态均值滤波的数据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剔除奇异点数据,提高产量数据整体平滑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升运器转速条件下,该研究提出的分段式谷物产量数据转换模型动态验证误差小于3.50%,满足联合收割机谷物产量计量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光电装置 传感器 联合收割机 双阈值滤波 产量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谷物产量快速计量系统研发(英文) 被引量:8
13
作者 安晓飞 孟志军 +2 位作者 武广伟 李立伟 魏学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2-266,共5页
It depended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and grain yield to implement precision agriculture.Grain yield monitoring on combine harvester was a cornerstone of precision fertilization.The intelligent gra... It depended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and grain yield to implement precision agriculture.Grain yield monitoring on combine harvester was a cornerstone of precision fertilization.The intelligent grain yield monitoring system with the sensors and 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which was loaded on the combine harvester,could get the different blocks’yield and produce the yield map.In this study,a new grain yield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CAN bus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The system consisted of sensor unit,data acquisition unit,GPS module and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terminal.The grain y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by the grain flow sensor,and processed by the signal condition circuit.And then the grain yield data and GPS signal were transmitted to the control unit by CAN bus.With the algorithm of grain yield conversion,all the collected data including real-time grain yield,harvest area and average grain yield were displayed on the LCD terminal.Flow sensor unit included grain yield flow sensor,force impact plate and mounting bracket.The sensor frame was mounted at the top of clean grain elevator of combine harvester.When the elevator paddles rotated around the sprocket,grain was propelled towards a flat impact plate.As grain momentum was lost in the subsequent collision with the impact plate,an effective force was measured by the impact parallel-beam load cell.Along with the calib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sured force and mass flow rate,the output of the impact parallel-beam load cell could indicate the flow rate of grain yield.Data acquisition unit include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sensor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circuit and CAN communication circuit.It could fulfill data acquisition function,CAN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interrupt handling function.LCD terminal had the function of sensor detection,the function of GPS information collection,parameter calibration,data display and storage.It could display the real-time grain yield,total yield,average yield and harvest area.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rain yield monitoring system,3 experiments which included static performance experiment of grain yield flow sensor,platform test experiment of grain yield monitoring system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experiment on combine harvester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 of platform tes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ystem error between predicted yield and measured yield was less than 3%and the system could avoid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from the platform effectively.Field dynamic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ystem error was less than 5%.Bo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ain yield monitoring system could satisfy the need of practical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E CROPS YIELD YIELD flow sensor CAN B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变量优选在苹果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便携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樊书祥 黄文倩 +2 位作者 李江波 郭志明 赵春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07-2712,共6页
为实现苹果可溶性固形物(SSC)的便携式快速检测,利用环形光纤探头和微型光谱仪搭建便携式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光谱采集系统,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UVE)、遗传算法(G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CARS)算法筛选基于偏最小二乘(PLS)的苹果可溶性固形... 为实现苹果可溶性固形物(SSC)的便携式快速检测,利用环形光纤探头和微型光谱仪搭建便携式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光谱采集系统,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UVE)、遗传算法(G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CARS)算法筛选基于偏最小二乘(PLS)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另外,采用反向区间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iLS-SVM)和GA算法优选基于LS-SVM的特征波长变量,分别建立所选特征波长和全波段的PLS模型和LS-SVM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GA-CARS算法从全波段1 512个波长中筛选出的50个特征波长建立的PLS模型效果最好,其预测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62和0.403°Brix。利用该检测装置结合GA-CARS筛选的特征波长,可有效简化苹果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便携式检测模型并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为进一步构建便携式苹果可溶性固形物检测设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特征变量筛选 可溶性固形物 便携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樊书祥 黄文倩 +2 位作者 张保华 郭志明 赵春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219-224,共6页
为快速、便捷地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苹果糖度,设计了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以微型光谱仪和自制果托作为光谱检测装置、以Win CE为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以80个苹果样品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平滑、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 为快速、便捷地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苹果糖度,设计了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以微型光谱仪和自制果托作为光谱检测装置、以Win CE为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以80个苹果样品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平滑、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等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和连续投影算法进行有效波长的筛选,建立基于所选特征波长和全波段的苹果糖度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结合原始光谱信息建模效果最好,其预测相关系数Rp=0.853,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534。该检测仪能较好地满足苹果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该研究为快速、便携的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度 苹果 近红外光谱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SVM的梨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的特征波长筛选 被引量:10
16
作者 樊书祥 黄文倩 +2 位作者 李江波 赵春江 张保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89-2093,共5页
为提高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以160个梨样品为实验对象,分别对原始光谱、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处理后的光谱,经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挑选后,再结合遗... 为提高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以160个梨样品为实验对象,分别对原始光谱、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处理后的光谱,经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挑选后,再结合遗传算法(GA)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梨可溶性固形物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将筛选后的波长作为输入变量建立梨可溶性固形物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结果表明经过SNV-UVE-GA-SPA从全波段3112个波长中筛选出的30个特征波长建立的梨可溶性固形物LS-SVM模型效果最好,该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56和0.271。该模型简单可靠,预测效果好,能满足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快速检测,为在线检测和便携式设备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特征波长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化密植果园多臂采摘机器人任务规划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李涛 邱权 +1 位作者 赵春江 谢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提高矮化密植果园多机械臂采摘机器人的协同作业效率,该研究对存在重叠访问域的多臂协同采摘机器人任务规划进行分析,将多臂协同任务规划问题归纳为异步重叠访问域的多旅行商问题,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 为提高矮化密植果园多机械臂采摘机器人的协同作业效率,该研究对存在重叠访问域的多臂协同采摘机器人任务规划进行分析,将多臂协同任务规划问题归纳为异步重叠访问域的多旅行商问题,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所提任务规划算法在求解4个机械臂采摘43和90颗果实的任务规划问题时,分别在500和2000次迭代后收敛,相比于随机遍历算法,作业遍历时长可缩短40.97%和54.98%;采摘90颗果实,单机械臂的遍历时长约为该方法的4.28倍;采摘3种不同分布条件下的28颗果实,相比于顺序规划法和随机遍历法,该方法的作业遍历时长分别缩短10.69%和27.18%、20.45%和23.33%以及12.94%和21.69%。综上,基于遗传算法的任务规划方法能够协调规划多臂采摘机器人系统的作业任务,确保各个机械臂避免发生冲突,以较短时间遍历所有目标果实,提升作业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多机械臂采摘机器人任务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控制 收获 任务规划 协同作业 旅行商问题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短程番茄栽培模式差异化比较及效益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开 王利春 +3 位作者 郭文忠 范凤翠 陈晓丽 崔金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54-161,共8页
为了比较不同模式短程栽培番茄生产表现,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简易设施结构下番茄高效生产的短程栽培模式,以番茄丰收74-560 RZ F1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处理,即土壤栽培(S)、岩棉栽培(R)和水培(H),分析短程栽培3种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 为了比较不同模式短程栽培番茄生产表现,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简易设施结构下番茄高效生产的短程栽培模式,以番茄丰收74-560 RZ F1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处理,即土壤栽培(S)、岩棉栽培(R)和水培(H),分析短程栽培3种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短程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R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片数,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S、H处理相比显著提高86.12%、42.45%。水培可以改善番茄的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R处理显著高出40.18%、29.37%,比S处理显著高出22.19%、27.40%,水分利用效率比R、S处理显著高出5.53%、22.78%。在试验中,R、H处理与S处理相比单株产量均表现为增产,通过产量和成本计算利润,H处理单位面积利润最高,分别是R、S处理的7.70、1.53倍,净利润为38.692元/m2。进一步对番茄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H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通过综合得分发现短程水培番茄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栽培模式 短程栽培 品质 效益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地表植被生物量反演波段优选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浪 张瑞瑞 +2 位作者 陈立平 文瑶 伊铜川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9期87-90,共4页
针对高光谱数据冗余信息多,在实际应用存在诸多不便的特点,开展了无人机高光谱的波段优选研究。通过采集地面作物的生物量与构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构建波段二维分布图来可视化优选的波段。结果表明,在使用NDVI... 针对高光谱数据冗余信息多,在实际应用存在诸多不便的特点,开展了无人机高光谱的波段优选研究。通过采集地面作物的生物量与构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构建波段二维分布图来可视化优选的波段。结果表明,在使用NDVI反演生物量时(决断系数大于0.8),最佳波段主要位于820nm和725-750nm。此外,使用的高光谱相机在波长为890nm附近信噪比较低,拟合的决断系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农情参数 波段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中肥料养分含量的在线高通量测量方法——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珂 赵春江 董大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238-240,共3页
肥料养分含量在线测量是肥料生产的发展方向,融合化学计量学的近红外光谱学方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具有快速无损和在线监测的明显优势,适合生产线肥料含量的定点实时监测。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法,获取国内四大厂商提供的肥料样品的近红外... 肥料养分含量在线测量是肥料生产的发展方向,融合化学计量学的近红外光谱学方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具有快速无损和在线监测的明显优势,适合生产线肥料含量的定点实时监测。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法,获取国内四大厂商提供的肥料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针对不同厂家肥料样品养分差别较大的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四大厂家肥料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能够完成不同厂家肥料的区分。基于Norris求导和偏最小二乘,完成芭田肥料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和氮、磷、钾元素含量回归模型的建立,回归模型r2大于0. 83。本研究结果为生产线肥料养分含量的实时定量分析及便携式肥料快速检测设备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近红外光谱 Norris求导 主成分分析 在线测量 化学计量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