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玛琳 陈俊红 +1 位作者 贾少格 田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6,共9页
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有形抓手。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最具代表性的设施蔬菜产业园为调研对象,在12个设施蔬菜主产区选取70个重点园区开展调研,从园区生产规模、设施利用管理、生... 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有形抓手。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最具代表性的设施蔬菜产业园为调研对象,在12个设施蔬菜主产区选取70个重点园区开展调研,从园区生产规模、设施利用管理、生产技术应用、采收及销售、成本效益、联农带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生产经营现状,针对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产业链延伸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引导、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拓展与优化四个方面提出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产业园区 机械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入村的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于金莹 孙利鑫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6-71,共6页
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是低收入村,该村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业,虽已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劳动力短缺、宣传不到位、客流不足、村民收入低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旅游+采摘相结合的休闲方式... 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是低收入村,该村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业,虽已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劳动力短缺、宣传不到位、客流不足、村民收入低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旅游+采摘相结合的休闲方式,以定点配送、订单农业、电商等销售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扩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等,成为破解该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全面发展,解决低收入问题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镇黄安坨村 低收入村 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姜 赵安平 +1 位作者 王晓东 张晓玲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通过分析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比较优势,找出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短板,挖掘优势潜能,以促进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运用钻石模型对影响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对比研究了北... 通过分析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比较优势,找出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短板,挖掘优势潜能,以促进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运用钻石模型对影响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对比研究了北京市食用菌与其他蔬菜的生产成本收益率,并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测定北京市各区食用菌的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结果表明,与北京市其他农作物相比,北京市食用菌产业整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具有明显的综合比较优势,其中房山区食用菌产业的综合比较优势最明显。但总体而言,北京市食用菌产业虽具有一定的竞争比较优势,仍存在产业链较短、缺少地方特色品种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从而实现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食用菌产业 竞争力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果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瑞 界春晓 +3 位作者 朱启酒 陈浩 高冲 周锋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3,共4页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相继涌现出浙江永嘉、南京江宁、苏州树山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成功案例,为北京市发...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相继涌现出浙江永嘉、南京江宁、苏州树山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成功案例,为北京市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示范。北京市的果树生产占农业生产的比重较大,且产业基础及技术实力雄厚,它既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兴产业,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于一身,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果树产业的生态、社会、文化功能遭轻视,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脱节,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政策支撑不充分等短板,提出了强化对果树产业价值功能的再认识,完善果树产业必要的支持政策,推动北京市郊区“果园综合体”建设,培育果树产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等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果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使首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果树产业 美丽乡村 融合 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市一季度蔬菜市场行情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倩 王明 +2 位作者 胡雁翔 王一罡 谭雅蓉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65,共6页
对北京市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利用2017—2019年北京市一季度蔬菜市场价格数据拟合历年春节前后蔬菜市场行情整体走势曲线,与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间北京市的蔬菜市场实际行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疫情阶段对蔬菜行情的... 对北京市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利用2017—2019年北京市一季度蔬菜市场价格数据拟合历年春节前后蔬菜市场行情整体走势曲线,与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间北京市的蔬菜市场实际行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疫情阶段对蔬菜行情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叶菜类、瓜果类、块根类和葱蒜类蔬菜在疫情前后市场行情的变化特征,可知抗风险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块根类、瓜果类、叶菜类和葱蒜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市场行情 新冠肺炎 疫情 蔬菜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中型沼气工程典型商业模式浅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慧智 时朝 +2 位作者 李红 李文超 史殿林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2,共5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已经成为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文章在全市沼气产业发展现状普查的基础之上,概括了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生产建设模式和商业化运营模式;并以北郎中沼气工程为例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大中型沼气工程已经成为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文章在全市沼气产业发展现状普查的基础之上,概括了北京市沼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生产建设模式和商业化运营模式;并以北郎中沼气工程为例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北郎中气-肥联产、村级专业化团队管理的商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沼气工程 产业化 商业模式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民远程学习障碍——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敏 郭建鑫 张峻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5-330,共6页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开展实证研究,旨在对构成农民远程学习障碍的潜在决定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出严重影响农民远程学习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农民普遍存在着学习障碍,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时间管理障碍、支持服务障碍、...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开展实证研究,旨在对构成农民远程学习障碍的潜在决定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出严重影响农民远程学习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农民普遍存在着学习障碍,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时间管理障碍、支持服务障碍、支持条件障碍、学习技能障碍、教学资源障碍、学习心理障碍。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农民远程学习障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远程学习障碍 因子分析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斌 姜鹏 程长林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8-152,共5页
农产品流通效率是影响农产品供需关系的重点,流通要素的空间格局与配置有效性是流通效率性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北京市2002~2018年农产品流通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ESDA-SFA模型对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要素的空... 农产品流通效率是影响农产品供需关系的重点,流通要素的空间格局与配置有效性是流通效率性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北京市2002~2018年农产品流通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ESDA-SFA模型对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要素的空间相关性为切入点,引入影响因素变量,系统分析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8年间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空间相关性除部分年份存在小幅下降外,总体上呈收敛性增长趋势,且与农产品流通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文章从优化投入方向、投入结构、空间规划等方面提出加快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A模型 农产品流通效率 空间相关性 北京 投入-产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涵养区农村产业兴旺发展路径探析——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红 陈俊红 赵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4-18,共5页
实施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北京市延庆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挖掘农村乡土文化、打造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村产业兴旺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生态涵养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涵养区 产业兴旺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特派员需求与发展策略分析——基于北京市调研数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朝 郝心宁 +1 位作者 龚晶 赵姜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余年来,中国对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围绕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求,引导地方政府和社...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余年来,中国对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围绕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求,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量,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开展科技特派员现实需求与发展策略方面的研究尤为必要。以北京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明确了当前北京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业和科技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需求,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需求调研 制度建设 创新创业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补偿对北京市延庆区农村就业及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宝印 杜洪燕 赵姜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2期81-86,共6页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采用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生态补偿在农户层面的作用机制模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生态补偿的生态效应和生计效应,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生态补偿在现实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借助Baron...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采用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生态补偿在农户层面的作用机制模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生态补偿的生态效应和生计效应,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生态补偿在现实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借助Baron的实证检验方法,研究生态补偿、非农就业与农药投入之间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户以较多的农药代替劳动力投入,目前的生态管护项目通过抑制非农就业,间接减少农药投入;2)平原造林项目通过改变项目地块的种植结构,直接减少原有地块的农药投入;3)退耕还林项目对非农就业和农药投入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列出了根据已有研究结论得到的三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非农就业 农药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互联网应用采纳决策及应用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郊区712名农民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建鑫 赵清华 赵继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56-62,共7页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并没有缩小城乡互联网应用差距,研究影响农民互联网应用采纳的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农村"互联网+"推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郊区712名农民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t模型和泊松模型,对农民使用...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并没有缩小城乡互联网应用差距,研究影响农民互联网应用采纳的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农村"互联网+"推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郊区712名农民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t模型和泊松模型,对农民使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意愿和采纳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转移就业状况、对互联网应用的认知感受对农民采纳决策和采纳强度有显著正向作用;非农就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对采纳强度影响显著,但对采纳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以往的信息化推广措施对农民采纳决策和采纳强度作用有限。为此,应针对农民需求开发实用、易用的互联网应用,加强使用技能培训,让农民从"互联网+农业"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应用 农民 采纳决策 采纳强度 计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治理视角:现代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于深圳实践与政企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植 张慧智 黄宝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1,共9页
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城市的治理水平成为直接影响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构建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以深圳为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围绕“打造... 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城市的治理水平成为直接影响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构建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以深圳为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围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目标,突出绿色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垂直座谈和219家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深圳还面临着缺乏系统协同的发展战略、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针对现代城市治理的共性问题,从有效治理的角度,通过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经济政策、促进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等几个方面,探讨现代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治理路径。为探索符合现代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城市治理模式、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北京“菜篮子”外埠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香玉 陈俊红 张慧智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9-124,共6页
北京农业资源有限、总量不足,蔬菜自给率不足10%,生猪自给率不到5%,加强"菜篮子"区域间合作是确保首都"菜篮子"市场供应稳定的必行之路,而在环京地区建立外埠基地仍然是现阶段北京市农业企业的首选。通过实地调研... 北京农业资源有限、总量不足,蔬菜自给率不足10%,生猪自给率不到5%,加强"菜篮子"区域间合作是确保首都"菜篮子"市场供应稳定的必行之路,而在环京地区建立外埠基地仍然是现阶段北京市农业企业的首选。通过实地调研数据信息对津冀地区的北京"菜篮子"基地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优化津冀地区的北京"菜篮子"基地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篮子 京津冀协同发展 外埠基地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北京油鸡标准化散养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明 平阳 +1 位作者 刘新 郭建鑫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20,共5页
针对多数北京油鸡养殖场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足、信息技术欠缺,且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支撑的现状,通过分析北京油鸡生产管理的知识体系,充分梳理北京油鸡养殖标准及规范,形成标准生产知识库,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北京油鸡标准化散养平台... 针对多数北京油鸡养殖场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足、信息技术欠缺,且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支撑的现状,通过分析北京油鸡生产管理的知识体系,充分梳理北京油鸡养殖标准及规范,形成标准生产知识库,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北京油鸡标准化散养平台。通过构建油鸡标准化生产流程来自动生成各阶段性任务,并以完善的任务管理机制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生产,形成一整套集数据采集、生长监控、任务管理、预警控制和专家服务于一体的养殖解决方案。经过北京油鸡顺义养殖基地的示范应用,证实该平台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知识库 生产流程 任务管理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雅蓉 于金莹 +1 位作者 刘新 张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97-103,共7页
蔬菜在居民膳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蔬菜供给能够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蔬菜充足的供给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限定了农业的非主导产业地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协调北京蔬菜产业发展方向与政策导向之... 蔬菜在居民膳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蔬菜供给能够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蔬菜充足的供给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限定了农业的非主导产业地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协调北京蔬菜产业发展方向与政策导向之间的关系,是保持北京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结合了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北京蔬菜产业发展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比分析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的蔬菜产业基础及潜在竞争力,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提升北京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参考依据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成分分析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大白菜养分专家系统构建及验证
17
作者 刘梦娇 杨秉庚 +4 位作者 徐新朋 丁文成 串丽敏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目的】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面积种植,我们构建了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大白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智能系统,为不同土壤和气候环境条件的大白菜生产提供简便可靠的施肥方案。【方法】数据来源于2... 【目的】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面积种植,我们构建了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大白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智能系统,为不同土壤和气候环境条件的大白菜生产提供简便可靠的施肥方案。【方法】数据来源于2000—2023年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目部和研究团队在大白菜主产区开展的田间肥效试验,以及此期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关键词“大白菜”、“大白菜+产量”、“大白菜+养分吸收”、“大白菜+肥料利用率”检索到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一步以田间肥料试验和露地大白菜为条件,筛选出大白菜产量数据2809条,大白菜氮、磷和钾养分吸收数据分别为667、505和514条,大白菜氮、磷和钾产量反应数据分别为153、113和264条。采用QUEFTS模型模拟分析了大白菜不同目标产量的最佳养分需求特征,结合计算机技术,构建大白菜养分专家系统。于2023年在山东和河北大白菜主产区开展了6组田间试验,每组田间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基于大白菜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土壤测试施肥(ST),以及基于NE的不施氮、不施磷或不施钾处理,分析了大白菜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率。【结果】2000—2023年,我国露地大白菜试验的平均产量为86.0 t/hm^(2),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78.5、40.1和225.4 kg/hm^(2)。根据QUEFTS模型分析结果,生产1 t大白菜所需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64、0.33和2.21 kg。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 (氮)、0.753 (磷)、0.806 (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E处理N、P2O5和K2O用量分别较FP处理减少8.4%、39.3%和6.1%,与ST处理用量相当。NE处理大白菜产量较ST和FP处理分别增加2.0%和7.8%,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6%和13.4%,氮肥回收率分别提高34.9%和28.6%,钾素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3.8%和21.7%;NE处理氮和磷素偏生产力与ST处理相当,但高于FP处理,NE处理氮和磷素偏生产力较FP处理分别提高了16.1%和94.4%。【结论】与常规测土施肥技术相比,采用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为基础构建的大白菜养分专家系统,针对不同生产条件推荐的施肥方案不仅优化了肥料用量,还提高了大白菜产量、经济效益以及肥料利用效率,充分证明大白菜养分专家系统是适用于我国不同地区和规模的大白菜种植的智能推荐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养分专家系统 产量反应 肥料利用率 经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玛琳 陈俊红 龚晶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108,共7页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业体系的构建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设施农业发展为例,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业体系的构建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设施农业发展为例,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分析北京设施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现状,针对播种面积缩减、设施陈旧老化、产业融合不深、生产经营小而散后继乏人等因素导致的蔬菜自给率偏低、设施利用率不高、高质量发展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不紧等突出问题,从集群式发展、设施升级、科技创新、产业链延伸、服务主体培育等环节切入,提出加快构建高效设施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产业体系 体系构建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小麦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新朋 串丽敏 +1 位作者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0-1201,共12页
【目的】为更准确地优化小麦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我们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分别建立了适用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的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E),并采用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方法】收集汇总来自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 【目的】为更准确地优化小麦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我们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分别建立了适用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的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E),并采用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方法】收集汇总来自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目部、团队研究以及公开发表的多年多点小麦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产量和养分吸收数据库,采用QUEFTS模型分析不同种植区域小麦养分吸收特征,分析小麦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和相对产量参数及其内在联系,构建施肥模型,开发小麦养分专家系统。于2011—2020年,在小麦主产区11省份开展了467个田间试验对系统进行校正和改进。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土壤测试施肥(ST)以及基于NE的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处理。调查了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回收率和肥料农学效率。【结果】1)将数据分为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两部分,经QUEFTS模型模拟小麦养分吸收结果显示,每生产1 t小麦籽粒地上部所需氮、磷和钾养分北方地区为25.6、4.6和20.1 kg,长江流域为20.6、3.9和16.1 kg;小麦对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北方地区为1.69、0.85和0.69 t/hm^(2),长江流域为2.60、0.99和0.72 t/hm^(2);小麦氮、磷和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北方地区为8.7、8.9和7.0 kg/kg,长江流域为12.6、12.2和8.4 kg/kg;小麦氮、磷和钾养分的平均相对产量北方地区为0.76、0.88和0.90,长江流域为0.59、0.83和0.87。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FP处理相比,我国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NE处理氮和磷肥用量平均分别减少了37.4%和26.1%,钾肥用量增加了39.2%;与ST处理相比,氮、磷肥用量分别减少了18.2%、14.1%,而钾肥用量相当。NE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FP处理分别增加了0.22 t/hm^(2)和998元/hm^(2),与ST处理产量相同,但经济效益增加了260元/hm^(2)。NE处理氮肥回收率较FP和ST处理分别增加了12.9和4.6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4.0和1.5 kg/kg;磷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5.7和1.1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2.9和0.6 kg/kg;钾肥回收率较FP处理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与ST处理相当。【结论】我国北方生产1 t小麦所需的氮、钾养分量高于长江流域,两个区域磷养分需求量差异较小。长江流域小麦产量对氮肥的反应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北方,两个区域磷肥和钾肥的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差异较小。经多年多点田间试验证实,分区域建立的小麦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施肥推荐,可保证小麦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解决我国小麦种植区小农户推荐施肥难题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 QUEFTS模型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中利益联结机制的差别化构建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慈 龚晶 周中仁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89,共3页
农村产业融合中不同融合领域利益联结的核心点不同,涉及的利益主体以及主体间的组织模式不一,利益分配和利益调节也不尽相同。要素融合领域利益联结的核心点是产权,利益参与主体涉及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存在资源价值的多变性、... 农村产业融合中不同融合领域利益联结的核心点不同,涉及的利益主体以及主体间的组织模式不一,利益分配和利益调节也不尽相同。要素融合领域利益联结的核心点是产权,利益参与主体涉及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存在资源价值的多变性、参与主体多元等问题,需要强化政府对增值收益的引导作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产品融合领域利益联结的核心点是产业链地位,利益参与主体主要为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分配由双方拥有要素的稀缺性、资产投入等市场化因素决定,需要重点保障小农户利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服务融合领域利益联结的核心点是服务方式,利益参与主体涉及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小农户等,部分农业农村服务产品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外部溢出效应,有必要对服务供给主体给予合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