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北京紫竹桥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卫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9-41,共3页
介绍北京紫竹桥体外预应力索的结构、材料及其布置 ,简述体外预应力索的张拉及钢梁施工工序 。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索 施工 结构特点 张拉 北京紫竹桥 桥梁工程 钢梁 缆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薄壁构件准静态径向压缩下的吸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唐治 李建民 朱小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0-595,共6页
为探讨薄壁吸能构件径向压缩下的吸能防冲特性,以圆形薄壁构件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方法,对构件径向压缩下的吸能防冲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构件压缩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变形破坏模式和较为恒定的承载力。内径... 为探讨薄壁吸能构件径向压缩下的吸能防冲特性,以圆形薄壁构件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方法,对构件径向压缩下的吸能防冲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构件压缩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变形破坏模式和较为恒定的承载力。内径对载荷波动系数、冲程效率和总吸能影响较小,压溃峰值载荷、平均压溃载荷随内径增加而降低。构件压溃峰值载荷、平均压溃载荷和总吸能均随壁厚增加而增大,载荷波动系数和冲程效率随壁厚增加而降低。长度对载荷波动系数和冲程效率影响较小,构件压溃峰值载荷、平均压溃载荷和总吸能均随长度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为圆形构件尺寸选取提供理论依据,为其它类型薄壁构件径向压缩吸能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薄壁构件 准静态 径向压缩 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
作者 赵巍 付裕 《林业科技情报》 2008年第1期48-49,共2页
论述了造成混凝土裂缝的诸多原因及设计中应控制裂缝的措施;并提出了几种处理裂缝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量预测和GIS的装配式PC构件厂选址优化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光权 程婷 +2 位作者 刘勇 何正亚 蔡梦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89-4399,共11页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的市场需求,需要科学布局PC构件厂使其形成规模化效应,为此提出一种PC构件厂的选址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市场供求理论,通过...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的市场需求,需要科学布局PC构件厂使其形成规模化效应,为此提出一种PC构件厂的选址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市场供求理论,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和二次指数平滑法构建PC构件需求量综合预测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对未来6 a构件需求量进行预测,避免造成PC构件产能过剩,预测结果显示江西省未来3 a内对PC构件的需求量将会急剧上升,亟需增设新的PC构件厂。其次,调研现阶段PC构件厂布局等情况,并利用Python获取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网络、水网、学校、医院、旅游景点、政府机关、高密度居民区等地理信息数据,在PC构件厂选址原则的约束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对所获取的空间信息数据等进行叠置分析和擦除分析,得到初步选址点。最后,建立最优运输成本模型,基于模型假设和约束条件进行求解,确定PC构件厂的选址位置。结果表明:采用选址优化模型,能够将624个初步选址点优化为80个最佳选址点,验证了选址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形成了PC构件厂的优化布局方案。研究结果可为PC构件厂选址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灰色系统理论 综合预测模型 GIS 优化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驾驶疲劳唤醒段设置长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岳振 马森 +3 位作者 刘力力 贺大朋 胡江碧 于建游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4-1021,共8页
为解决驾驶员在隧道中间段因驾驶疲劳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对隧道驾驶疲劳唤醒段设置长度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疲劳唤醒段的刺激量与其产生疲劳唤醒后对驾驶员的唤醒程度以及唤醒维持时间的相互关系;然后,进行蓝、紫、青3种色彩,3种亮度及... 为解决驾驶员在隧道中间段因驾驶疲劳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对隧道驾驶疲劳唤醒段设置长度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疲劳唤醒段的刺激量与其产生疲劳唤醒后对驾驶员的唤醒程度以及唤醒维持时间的相互关系;然后,进行蓝、紫、青3种色彩,3种亮度及5种刺激持续时间共45种不同刺激量组合下疲劳唤醒段的静态唤醒试验,研究隧道疲劳唤醒段不同刺激量对被试驾驶员唤醒程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刺激量与唤醒程度的相关关系模型,得到疲劳唤醒段刺激量应不低于8.84 cd·s/m^(2);最后,分析不同刺激量的疲劳唤醒段对驾驶员唤醒的维持时间,建立不同运行速度条件下疲劳唤醒段刺激量与唤醒维持时间的相关关系模型,根据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疲劳唤醒段侧壁可设置的最高亮度,得到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疲劳唤醒段应设置的长度。当设计速度为60、80、100 km/h时,第x(x∈[1,N-1])处疲劳唤醒段的设置长度分别为160、200、220 m,第N处疲劳唤醒段的设置长度应保证剩余路段驾驶员的正常驾驶,且不低于65、80、9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隧道 驾驶疲劳 隧道中间段 唤醒程度 疲劳唤醒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钢塔合龙精确配切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石磊 柯在田 +2 位作者 高岩 李永生 杨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8-367,共10页
提出了考虑已成合龙口架设偏差的空间扭曲型合龙段精确配切量计算方法。以合龙口特征点至合龙段端口棱线距离构造目标函数,以合龙段满足架设偏差为约束条件,基于内点罚函数法驱动优化模型,精确计算合龙段各棱线配切量。通过连续72 h温... 提出了考虑已成合龙口架设偏差的空间扭曲型合龙段精确配切量计算方法。以合龙口特征点至合龙段端口棱线距离构造目标函数,以合龙段满足架设偏差为约束条件,基于内点罚函数法驱动优化模型,精确计算合龙段各棱线配切量。通过连续72 h温度场与变形的关联分析,确定合龙时机;基于环境温度与温度场关联分析及天气预报,考虑温度影响,对配切量进行修正。最后,通过合龙口及合龙段多特征点坐标采集,计算合龙段配切量,实现了钢塔零附加应力精确自然合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钢塔 合龙 配切量 姿态优化 温度场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交叉裂隙花岗岩变形与能量演化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武旭 张丽媛 +2 位作者 孙景来 魏炜 郭宇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3,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交叉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对不同主次裂隙夹角的花岗岩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交叉裂隙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变形与强度特性以及能量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叉裂隙试件... 为了更好地了解交叉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对不同主次裂隙夹角的花岗岩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交叉裂隙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变形与强度特性以及能量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叉裂隙试件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与主、次裂隙的夹角密切相关,裂隙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比完整试件更早进入裂纹萌生和扩展阶段,峰值应力前应力-应变曲线会出现一定的应力波动现象;裂隙试件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降低,弹性模量随交叉裂隙夹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但峰值强度受夹角的影响不大;裂隙试件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相较于完整试件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节理岩体 交叉裂隙 单轴压缩 能量演化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箱形梁的顶推法施工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羿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6,共3页
秦皇岛市的某梁式桥,跨越六车道西环路及双线电气化京秦铁路,跨铁路部分采用顶推法架梁。文章介绍顶推装置、临时墩架与导梁的构造、顶推时梁体的导向与纠偏、起落梁时的高差限位等。
关键词 跨线桥 混凝土梁 架梁施工 顶推法架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