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种血常规项目联合应用推断死亡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玮
马原
+5 位作者
唐晖
李伟静
李常兰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6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通过多个血常规项目简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分装后保存于25℃的恒温箱中,以4 h间隔取血样,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等6种血常规项目,同时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红细胞ATP含量,...
目的 探讨通过多个血常规项目简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分装后保存于25℃的恒温箱中,以4 h间隔取血样,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等6种血常规项目,同时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红细胞ATP含量,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线性回归方程,同时6种项目合并推导联合方程,然后计算各回归方程和联合方程在各时间点的偏离时间。结果 6种血常规项目其r2为0.7-0.8,明显低于ATP指标的0.9126和联合方程的0.9663;6种血常规项目的平均偏离时间均在2.5 h以上,远高于ATP项目的1.86 h和联合方程的1.35 h。结论 6种血常规项目联合使用可以简便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提示多指标联合应用是研究死亡时间推断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联合方程
血常规项目
红细胞ATP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离体红细胞ATP含量与死亡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玮
于明鑫
+5 位作者
唐晖
李常兰
贺敏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5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红细胞ATP含量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适用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mL,分装后分别保存于15、20、25、30℃的恒温箱中,以4h间隔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线性...
目的研究通过红细胞ATP含量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适用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mL,分装后分别保存于15、20、25、30℃的恒温箱中,以4h间隔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各时间点的偏离时间。结果4组平均偏离时间差距较大,15、20、25、30℃组平均偏离时间分别为4.80、2.04、1.77、5.71h,而30℃组随着统计时间段的缩短平均偏离时间从5.71h缩短至1.67h。结论红细胞ATP含量这一参数最佳适用温度范围为20.30℃,有效评估时间20℃为64h.25℃为40h.30℃为2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红细胞ATP含量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
3
作者
韩玮
张嘉川
+5 位作者
唐晖
张敏
李常兰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4期27-29,37,共4页
目的评估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保存于可调式水温箱中,初始温度为37℃,此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1℃,10 h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0.5℃,24 h水浴温度降至20℃后不再调节。分别在...
目的评估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保存于可调式水温箱中,初始温度为37℃,此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1℃,10 h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0.5℃,24 h水浴温度降至20℃后不再调节。分别在0、2、4、6、8、10、12、16、20、24、28、32、36、40、44、48 h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将实验过程划分成3个时间段(全程、降温段、恒温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3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其决定系数(r^2)差距较大,分别为0.898、0.940和0.982,说明全程回归方程的精确度低于分段计算的回归方程;全程计算的平均偏离时间(6.86 h)明显高于分段计算(3.47 h),说明全程计算误差高于分段计算。结论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有明显影响,应对这一阶段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降温
死亡时间推断
红细胞ATP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种血常规项目联合应用推断死亡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玮
马原
唐晖
李伟静
李常兰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机构
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物证鉴定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北京市公安局
朝阳
分局
物证
鉴定所
北京市公安局
法医检验
鉴定
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6期28-31,共4页
基金
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2009YYCXBJSJ002)
文摘
目的 探讨通过多个血常规项目简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分装后保存于25℃的恒温箱中,以4 h间隔取血样,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等6种血常规项目,同时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红细胞ATP含量,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线性回归方程,同时6种项目合并推导联合方程,然后计算各回归方程和联合方程在各时间点的偏离时间。结果 6种血常规项目其r2为0.7-0.8,明显低于ATP指标的0.9126和联合方程的0.9663;6种血常规项目的平均偏离时间均在2.5 h以上,远高于ATP项目的1.86 h和联合方程的1.35 h。结论 6种血常规项目联合使用可以简便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提示多指标联合应用是研究死亡时间推断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死亡时间
联合方程
血常规项目
红细胞ATP含量
Keywords
Postmortem interval
Combining equa-tion
Routine blood projects
ATP content in RBCs
分类号
R919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离体红细胞ATP含量与死亡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玮
于明鑫
唐晖
李常兰
贺敏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机构
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物证鉴定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北京
十一学校
北京市公安局
法医检验
鉴定
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5期8-11,共4页
基金
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2009YYCXBJSJ002)
文摘
目的研究通过红细胞ATP含量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适用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mL,分装后分别保存于15、20、25、30℃的恒温箱中,以4h间隔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各时间点的偏离时间。结果4组平均偏离时间差距较大,15、20、25、30℃组平均偏离时间分别为4.80、2.04、1.77、5.71h,而30℃组随着统计时间段的缩短平均偏离时间从5.71h缩短至1.67h。结论红细胞ATP含量这一参数最佳适用温度范围为20.30℃,有效评估时间20℃为64h.25℃为40h.30℃为28h。
关键词
死亡时间
红细胞ATP含量
环境温度
Keywords
Postmortem intervals
ATP content in RBCs
Temperature of surroundings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
3
作者
韩玮
张嘉川
唐晖
张敏
李常兰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机构
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物证鉴定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北京市公安局
法医检验
鉴定
中心
北京市公安局
东城
分局
物证
鉴定所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4期27-29,37,共4页
基金
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2009YYCXBJSJ002)
文摘
目的评估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保存于可调式水温箱中,初始温度为37℃,此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1℃,10 h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0.5℃,24 h水浴温度降至20℃后不再调节。分别在0、2、4、6、8、10、12、16、20、24、28、32、36、40、44、48 h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将实验过程划分成3个时间段(全程、降温段、恒温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3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其决定系数(r^2)差距较大,分别为0.898、0.940和0.982,说明全程回归方程的精确度低于分段计算的回归方程;全程计算的平均偏离时间(6.86 h)明显高于分段计算(3.47 h),说明全程计算误差高于分段计算。结论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有明显影响,应对这一阶段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尸体降温
死亡时间推断
红细胞ATP含量
Keywords
Cools imbalanced of corpse temperature
Estimation of the time since death
ATP content in RBCs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种血常规项目联合应用推断死亡时间的实验研究
韩玮
马原
唐晖
李伟静
李常兰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离体红细胞ATP含量与死亡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韩玮
于明鑫
唐晖
李常兰
贺敏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模拟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
韩玮
张嘉川
唐晖
张敏
李常兰
任素萍
焦章平
于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