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4
1
作者 张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许玉韵 李田昌 史旭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 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 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2 27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 025例(45.1%),女性1 249 例(54.9%),焦虑发生率38.5%, 抑郁发生率5.7%,其中男性的焦虑发生率为31.5%,抑郁发生率为3.7%,女性的焦虑发生率为42.7%,抑郁发生率为7.4%。高血压伴发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低年龄组、独身、高教育程度、无业、低收入、病程时间长、高血压分级水平高、有冠心病;高血压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独身、女性、病程时间长、低收入、低教育程度、冠心病、糖尿病。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高于抑郁。女性、独身、病程时间长、低收入及合并有冠心病是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此外,低龄、高教育程度、体力劳动者容易发生焦虑。高龄、低教育程度亦是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分析 发病率 相关 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人 教育程度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病程时间 发生率 高血压分级 体力劳动者 低收入 冠心病 抑郁状况 内科门诊 低年龄组 女性 心血管 北京市 糖尿病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与治疗(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2
2
作者 沈文彬 吴国富 +3 位作者 耿万德 孙迎宪 孙宇光 夏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 探讨乳癌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对 40例乳癌术后上肢肿胀患者 ,采用B超、CT、淋巴管造影、静脉造影、穿刺活检、腋窝探查等做进一步诊断 ,对于单纯淋巴水肿的患者行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LVA)。 结果 40例中 7例... 目的 探讨乳癌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对 40例乳癌术后上肢肿胀患者 ,采用B超、CT、淋巴管造影、静脉造影、穿刺活检、腋窝探查等做进一步诊断 ,对于单纯淋巴水肿的患者行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LVA)。 结果 40例中 7例发现癌转移 ,3例淋巴水肿合并静脉回流障碍 ,30例为单纯淋巴水肿行LVA ,近期均有效 ,远期有效率 83 3 %。 结论 乳癌术后肢体肿胀 ,部分与乳癌转移及静脉回流障碍有关。高频B超下穿刺活检可作为常规诊断癌转移的手段。少数病例 ,只有探查性手术才能确诊。LVA可作为乳癌手术放疗后淋巴水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术后并发症 上肢肿胀 诊断 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静脉回流障碍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的长期超声随访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龙方 姚克纯 +2 位作者 王晓红 郭蕾 吴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超声随访观察经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腹主动脉瘤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超声随访诊断明确、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按首次发现时瘤体大小分3组,定期测量并记录各组腹主动脉扩张最明显处横切面直径,... 目的超声随访观察经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腹主动脉瘤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超声随访诊断明确、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按首次发现时瘤体大小分3组,定期测量并记录各组腹主动脉扩张最明显处横切面直径,计算年增长量。结果37例腹主动脉瘤首次发现时瘤径大小平均为4.68cm,随访年限0.5~11年,平均6.1年,瘤径平均每年增长0.47cm。14例瘤径小于4.0cm,平均年增长0.23cm,15例瘤径小于6.0cm,平均年增长0.37cm,8例瘤径大于6.0cm,平均年增长0.67cm。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因动脉瘤破裂死亡2例,破裂前瘤径大小分别为8.35cm、8.91cm。7例随访期间因瘤径短期内明显增大而行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结论老年腹主动脉瘤瘤径小于6.0cm者随增龄增长缓慢,大于6.0cm者随增龄增长快,应进行积极的外科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超声检查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前导联ST段压低范围和幅度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学文 陈淑清 +7 位作者 陈纪林 姚康宝 杨跃进 乔树宾 姚民 刘海波 吴永健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 :评价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及探讨其可能发生机理。  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2年~ 1997年期间首次住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 183例。将患者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 ( 组 ,n=5 6 ) ;胸前导联... 目的 :评价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及探讨其可能发生机理。  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2年~ 1997年期间首次住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 183例。将患者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 ( 组 ,n=5 6 ) ;胸前导联 ST段 V1~ 3压低组 ( 组 ,n=31) ;胸前导联 ST段 V4~ 6 压低组 ( 组 ,n=2 3) ;胸前导联 ST段 V1~ 6 压低组 ( 组 ,n=73)。资料分析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结果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比无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存在较大梗塞范围 ,心肌梗塞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高。广泛 ST段压低时更显著 ,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45 .0 %、12 .3% (P<0 .0 5 )和 8.2 %(P<0 .0 1)。胸前导联 ST段广泛压低总和≥ 0 .8m V显示预后更差 ,住院病死率 9.4% ,同 ST段压低 <0 .2 m V比差异显著 (P<0 .0 5 )。 组和 组存在左前降支病变或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高于 组 ,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分布范围和压低幅度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可能提示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或同时存在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ST段压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16SrRNA基因PCR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吕治 彭国丽 苏建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确定阴道主要角色菌的分离率与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关系,建立BV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采用临床Amsel标准筛选91例BV患者、82例健康对照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PCR... 目的确定阴道主要角色菌的分离率与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关系,建立BV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采用临床Amsel标准筛选91例BV患者、82例健康对照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PCR检测标本中的卷曲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人型支原体等11种角色菌。比较上述细菌分离率与BV发生的关系。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最佳的用于BV诊断细菌检测组合。结果与BV密切相关的阴道细菌有纤毛菌属、阴道阿托波菌属、巨球菌属、羞怯动弯杆菌属、普雷沃菌属。上述细菌的分离率在2组样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联合检测阴道阿托波菌属、纤毛菌属、普雷沃菌属作为BV的判断标准时,敏感性为93.41%,特异性为78.05%。结论 BV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性疾病,通过PCR方法检测主要致病菌或致病菌组合,可以有效地对BV进行快速分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菌群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障碍与交通安全 被引量:3
6
作者 肖高辉 黄席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流行病学 汽车司机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树燕 王久成 +3 位作者 郭志军 林景辉 朱玫 袁颖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74-276,280,共4页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正常人和79例各种心肌疾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退行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用静态平面201铊心肌显像,观察其在心肌内分布情况。结果: ̄(201)铊心...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正常人和79例各种心肌疾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退行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用静态平面201铊心肌显像,观察其在心肌内分布情况。结果: ̄(201)铊心肌显像异常的总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2%,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6.8%和100%,均明显高于其他二种心脏病(P<0.001)。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对临床上疑似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可作为一个有较高价值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成像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室造影对冠心病心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树燕 王久成 林景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病人的心脏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方法:用核素心室造影的方法测定90例冠心病病人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结果:心绞痛病人心脏的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异常。心肌梗死病人心脏的早期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受损,后期... 目的:评价冠心病病人的心脏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方法:用核素心室造影的方法测定90例冠心病病人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结果:心绞痛病人心脏的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异常。心肌梗死病人心脏的早期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受损,后期均有所改善。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心脏收缩功能完全恢复,舒张功能仍低于正常。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恢复得均较慢。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心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心脏舒张功能受损先于收缩功能而其恢复则迟于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成像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象皮肿的外科治疗(附2O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耿万德 吴国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4-5,65,共3页
1991年2月至1997年2月对20例22条下肢象皮肿施行了病变组织切除,原位全层皮片游离移植术,其中6条肢体合并施行大腿部分病变组织切除真皮埋入术。经2~6年随访,22条肢体臃肿消失,19条肢体丹毒未再发作,皮肤逐渐变软,活动正常。3条肢体足... 1991年2月至1997年2月对20例22条下肢象皮肿施行了病变组织切除,原位全层皮片游离移植术,其中6条肢体合并施行大腿部分病变组织切除真皮埋入术。经2~6年随访,22条肢体臃肿消失,19条肢体丹毒未再发作,皮肤逐渐变软,活动正常。3条肢体足背有少量淋巴液渗出,丹毒仍有发作,但比术前次数减少。予防复发的关键是切除病变要彻底,原位全层皮片游离移植为佳,术后要长期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避免站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皮肿 下肢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庆华 王李理 +1 位作者 云波 施玉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9-220,共2页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分析北京市公安医院眼科董庆华河南省获嘉中医院眼科王李理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云波,施玉英白内障当今的治疗方法是强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手术.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眼内炎是其...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分析北京市公安医院眼科董庆华河南省获嘉中医院眼科王李理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云波,施玉英白内障当今的治疗方法是强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手术.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眼内炎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视力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冠状动脉供血类型及其各支发病情况
11
作者 王久成 刘亚莉 +1 位作者 李旭 李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23-223,共1页
心肌各部位的供血来源与冠状动脉分布类型密切相关,所以冠状动脉分布类型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冠状动脉分布有三、四、六型等多种分类法,所采用的手段如解剖法、连续切片法、透明法、X照射法等各有不同,所以结论也不一致〔1... 心肌各部位的供血来源与冠状动脉分布类型密切相关,所以冠状动脉分布类型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冠状动脉分布有三、四、六型等多种分类法,所采用的手段如解剖法、连续切片法、透明法、X照射法等各有不同,所以结论也不一致〔1、2〕。目前多采用右冠状动脉优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病理 预后 供血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延髓出血1例
12
作者 彭玉华 庞善军 史美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PMH 原发性延髓出血 病情 临床 MRI 手术 预后 文献 一般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晚电位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10年回顾
13
作者 沈毅 梁金锐 +5 位作者 李虹伟 顾复生 沈潞华 刘佩琛 赵淑艳 李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L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因AMI入院连续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梗死血管开通情况、无创心脏检查结果和预后资料等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L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因AMI入院连续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梗死血管开通情况、无创心脏检查结果和预后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3例患者男180例(74.1%),年龄37~79岁,平均(62±11.4)岁,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146例(60%)。分成LP阳性83例(34%)和LP阴性160例(66%)两组。主要联合终点事件为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死亡,次要联合终点事件为联合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在平均随访(10±0.83)年期间,LP阳性与LP刚性两组比较主要终点事件累计发生率[18.1%比11.9%,相对风险比(HR)4.19,95%可信区间(CI)2.50~7.02,P<0.0001]和次要终点事件累计发生率(7.0%比2.1%,HR7.64,95% CI2.02~20.75,P<0.0001)均明显增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无主要终点事件累计生存率LP阳性较LP阴性组明显减低,分别为47.0%和81.9%(P<0.0001)。LP阳性组的生存曲线随时间延续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01)。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判影响主要终点事件的各因素预测能力,LP阳性的风险度明显强于其他已知风险预测变量,其相对危险性依次为LP阳性(HR 3.57,95% CI 1.87~6.81,P<0.0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HR 2.75,95% CI 1.32~5.71,P=0.007)、左心室射血分数<40%(HR 2.44,95%CI1.25~5.71,P=0.009)、未开通梗死血管(HR 1.95,95% CI 1.05~3.59,P=0.033)、年龄(HR 1.04,95% CI 1.00~1.07,P=0.034)。结论 LP阳性是AMI后不良事件和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技术定量测定二尖瓣位人工瓣跨瓣压差及瓣口面积的准确性研究
14
作者 樊朝美 彭世蓉 +5 位作者 刘汉英 吴信 许建屏 胡宝琏 朱晓东 陶寿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8期466-468,共3页
为观察多普勒超声测定二尖瓣位人工瓣跨瓣压差和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1例Sorin型侧倾碟瓣的跨瓣压差及MVA进行测定,并与心导管检查进行比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由多普勒测定的人工瓣跨瓣压差... 为观察多普勒超声测定二尖瓣位人工瓣跨瓣压差和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1例Sorin型侧倾碟瓣的跨瓣压差及MVA进行测定,并与心导管检查进行比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由多普勒测定的人工瓣跨瓣压差及MVA与心导管测量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由多普勒超声测量的跨瓣压差、MVA均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 心导管 超声波诊断 二尖瓣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老年脑血管疾病伴发情感障碍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绍燕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3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脑血管病 情感障碍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单一活性成分B2对高糖作用下人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丽萍 李莉 +1 位作者 姚计文 李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0-1188,共9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单一活性成分B2(PC-B2)对高糖环境下人内皮祖细胞(EPCs)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诱导培养人EPCs,并进行鉴定。将EPCs分为control组(PBS处理)、高渗对照组(25 mmol/L甘露醇处理)、高浓度30 m...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单一活性成分B2(PC-B2)对高糖环境下人内皮祖细胞(EPCs)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诱导培养人EPCs,并进行鉴定。将EPCs分为control组(PBS处理)、高渗对照组(25 mmol/L甘露醇处理)、高浓度30 mmol/L葡萄糖作用组以及不同浓度(2、10和50 mg/L)PC-B2与30 mmol/L葡萄糖共处理组。使用CCK-8法检测各组中EPCs活力的变化;同时检测各组EPCs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ELISA方法检测各组EPCs上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EPCs活性氧簇(ROS)生成和凋亡率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高糖作用组中人EPCs的活力显著下降(P<0.05);LDH漏出量以及MDA、ET-1、ICAM-1和VCAM-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SOD和GSH活性以及NO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ROS含量和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EPCs中VEGF和VEGFR-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高糖作用组相比,不同浓度PC-B2作用组EPCs活力均明显回升(P<0.05);LDH漏出量以及MDA、ET-1、ICAM-1和VCAM-1含量均逐渐下降(P<0.05);SOD和GSH活性以及NO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细胞中ROS生成和凋亡率逐渐下降(P<0.05);而EPCs中VEGF和VEGFR-2表达量也随之逐渐上升,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PC-B2能够提升高糖作用下人EPCs活力,减少高糖引起的氧化损伤,恢复EPCs正常功能,降低高糖诱导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凋亡,从而对人EPCs发挥保护作用,并可通过诱导VEGFR-2和VEGF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皮祖细胞 高糖 原花青素B2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0例指骨骨密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九津 苏蘅 +1 位作者 王恩普 严宇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评价采用X线放射吸收法测定指骨骨密度(BMD)的结果及在适用人群普查的可行性。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随机对2200例各年龄段男、女性进行BMD测定。结果人体40岁以后骨中BMD(患者3根手指相对BMD的平均值)逐渐减少;男性50岁以后... 目的评价采用X线放射吸收法测定指骨骨密度(BMD)的结果及在适用人群普查的可行性。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随机对2200例各年龄段男、女性进行BMD测定。结果人体40岁以后骨中BMD(患者3根手指相对BMD的平均值)逐渐减少;男性50岁以后有20.40%的人为骨量减少,22.25%的人为骨质疏松;女性50岁以后有28.99%为骨量减少,29.97%的人为骨质疏松。结论采用指骨BMD所获的测定结果符合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的发病率,可以对4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普查,针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质减少 指骨骨密度 测定分析 骨质疏松症 骨量减少 人群普查 放射吸收法 BMD 各年龄段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9
18
作者 展懿 徐芬 方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分别从(26.37±3.86)×10~9/L、(255.36±38.69)mg/L、(75.39±7.43)ng/L、(87.49±6.27)ng/L下降到(15.38±4.27)×10~9/L、(27.38±5.55)mg/L、(35.17±4.29)ng/L、(45.52±7.28)ng/L。观察组的WBC、血清CRP浓度、IL-6浓度和TNF-α浓度分别从(26.84±4.01)×10~9/L、(263.84±39.58)mg/L、(76.28±6.47)ng/L、(88.06±5.94)ng/L,下降到(11.08±3.66)×10~9/L、(9.38±2.39)mg/L、(25.16±5.12)ng/L、(27.25±3.64)ng/L。各项数据的下降幅度均为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5,18.603,9.359,14.018,P<0.05),观察组的腹痛消失时间[(5.53±1.02)d VS(3.25±0.81)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08±2.12)d VS(4.68±1.21)d]、腹胀恢复正常时间[(5.21±0.98)d VS(3.02±1.08)d]、恶心呕吐恢复正常时间[(4.82±1.32)d VS(3.38±0.81)d]、上腹部压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36±1.82)d VS(4.41±1.51)d],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32,6.140,9.378,5.807,7.790,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90,P<0.05),观察组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肾衰竭、休克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6.500,6.155,P<0.05),两组的多脏器衰竭,败血症的发生比例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0.214,P>0.05)。结论: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乌司他丁 胰腺炎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及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皓虹 马骥良 杨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免疫印迹及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①北京公安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06作者简介:李皓虹,女,42岁,主管技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实验研究;马骥良,男,57岁,主任医师,副教授,《风湿病学杂志》编委李皓虹马骥... 免疫印迹及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①北京公安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06作者简介:李皓虹,女,42岁,主管技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实验研究;马骥良,男,57岁,主任医师,副教授,《风湿病学杂志》编委李皓虹马骥良杨丽华①(北京友谊医院风湿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抗体 免疫印迹 免疫双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妊娠合并肺结核临床及影像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莉 贺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697-700,I0001,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24例明确诊断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中毒症状明显,X线及CT主要特点:(1)病变多数为两侧多叶分布;(2)病变形态以斑片状、片状实变、空洞及结节为主要表现,且...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24例明确诊断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中毒症状明显,X线及CT主要特点:(1)病变多数为两侧多叶分布;(2)病变形态以斑片状、片状实变、空洞及结节为主要表现,且多种病变同时出现。急性、亚急性血行播散肺结核占20.8%,痰菌阳性率42.1%,延误诊断率54.1%。结论妊娠加重了肺结核,应提高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