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伊犁和塔城地区新疆野苹果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1
作者
秦爱丽
刘博
+2 位作者
陈强
郑祥坤
金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第三纪孑遗植物新疆野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也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国内仅分布在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近十几年来,其分布面积、种群和个体数量日益减少。为全面摸清新疆野苹果在国内整个分布区的生存现状、了解其群...
第三纪孑遗植物新疆野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也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国内仅分布在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近十几年来,其分布面积、种群和个体数量日益减少。为全面摸清新疆野苹果在国内整个分布区的生存现状、了解其群落物种组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对分布在伊犁和塔城不同分布点的新疆野苹果天然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理论编制新疆野苹果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分析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新疆野苹果主要生长在海拔870—1576 m的陡坡、沟谷、河漫滩和缓坡草场四种生境。河漫滩生境,物种丰富度和植被盖度最高,植被盖度高达70%—80%。该生境下新疆野苹果多与杏、黄果山楂、毛叶稠李、新疆忍冬等物种形成共优群落。其他三种生境,新疆野苹果多以纯林形式存在。2)伊犁种群病虫害严重,死亡率为7%,干枝、枯枝率达85%—90%;塔城种群几乎无病虫害,死亡率仅为2%,干枝、枯枝率仅为2%—5%。3)伊犁种群为衰退型,种群幼龄个体少,尤其是幼苗数量极少、种群多个生长发育阶段均呈现衰退的动态。严重的病虫害、过渡放牧和收割牧草是造成伊犁种群衰退的主要因素。塔城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幼龄个体多,幼苗数量足,但种群从幼苗过渡到幼树极困难。塔城不同分布点种群面临的问题不同。4)在未来2、3和4个龄级后,伊犁和塔城种群均呈现幼龄(幼树和小树)个体减少、老龄(大树和老树)个体增加的态势,种群衰退趋势明显。基于对新疆野苹果种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实地调查,提出如下建议:1)针对伊犁种群,应首先应用生物防治等技术严格控制住病虫害的继续蔓延和加重;其次考虑建立国家级或省级新疆野苹果自然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划分出优先最小保护单元,缓解一直存在的林牧矛盾。2)针对塔城种群,应根据不同分布点面临问题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对幼苗死亡率高的额敏种群,应首先减少或限定风景区游客数量,其次在风景区内划分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对托里种群,应首先加快建立高精度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其次减少放牧;对裕民种群,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优化生境,促进种群幼苗的萌发、各阶段的顺利过渡和种群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伊犁和塔城地区
年龄结构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容器与基质对崖柏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
53
2
作者
秦爱丽
简尊吉
+2 位作者
马凡强
郭泉水
郑祥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50,共11页
【目的】研究崖柏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扦插容器、扦插基质等对插穗生根率、不定根数量、根长及根系干质量的影响,探讨影响嫩枝扦插的内在因子和外在环境条件,为崖柏嫩枝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正交表L9(34)进行正...
【目的】研究崖柏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扦插容器、扦插基质等对插穗生根率、不定根数量、根长及根系干质量的影响,探讨影响嫩枝扦插的内在因子和外在环境条件,为崖柏嫩枝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崖柏嫩枝扦插后70天,调查不同处理及水平下的插穗生根率;扦插后260天,增加对不定根数量、根长及根系干质量的调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树年龄对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影响较大。母树年龄越小,插穗的生根率越高。一级不定根数量、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的变化与生根率随母树年龄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生长调节剂(IBA)对插穗生根率与根系发育也有较大影响。插后70天的插穗生根率及插后260天的一级不定根数量、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均是以IBA(2 000 mg·L-1)速蘸2 min处理的最优;扦插容器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影响极显著。优劣次序为:黑色软塑料营养杯>无纺布育苗袋>白色硬塑料营养杯;基质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随着扦插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对扦插后70天的插穗生根率影响不显著,对扦插后260天的插穗生根率影响极显著。用草炭土、珍珠岩、蛭石配制的混合基质优于纯草炭土;不同基质对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影响显著。【结论】崖柏嫩枝插穗生根率及生根后根系各种指标,不仅受到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扦插容器、扦插基质等因子的单独影响,而且还受各因子的综合作用。随着生根发育阶段的变化,对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起重要作用的因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崖柏嫩枝插穗生根率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从3年生母树上采集插穗、用GGR6速蘸处理、无纺布育苗袋、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2∶1)。对根系发育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从3年生母树上采集插穗、用IBA速蘸处理、黑色软塑料营养杯、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生根率达95%,从根系发育和生根率两方面考虑,该处理组合在崖柏嫩枝扦插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柏
嫩枝扦插
母树年龄
生长调节剂
扦插容器
基质
生根率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光照和水分对珍稀濒危树种崖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32
3
作者
秦爱丽
郭泉水
+2 位作者
马凡强
简尊吉
郑祥坤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0,共6页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物种
崖柏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浸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花楸属植物的分布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2
4
作者
秦爱丽
马凡强
+1 位作者
郑祥坤
史作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花楸属(Sorbus L.)植物冠形多态、花色秀美、果实缤纷、四季叶色各异,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但因属下种间杂交、多倍化和无融合生殖的存在,所以花楸属也是分类学上比较困难的一个类群。该研究通过细致整理和分析国家标本资源库和全球...
花楸属(Sorbus L.)植物冠形多态、花色秀美、果实缤纷、四季叶色各异,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但因属下种间杂交、多倍化和无融合生殖的存在,所以花楸属也是分类学上比较困难的一个类群。该研究通过细致整理和分析国家标本资源库和全球数字化植物标本数据库中花楸属植物标本信息,了解中国花楸属物种采集位置和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构建中国花楸属植物标本数据库,为全国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提供参考;在明晰花楸属植物资源分布位置和生境的基础上,发现中国花楸属植物资源居世界之首且花楸属物种多分布在高海拔区域,尤其是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区,分布有一半以上的中国花楸属物种,在该区域花楸属物种多种倍性并存、杂交频繁发生。然而,这是否为该属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因素,把高海拔分布的花楸属物种引种到低海拔区域能否适应以及如何适应低海拔的夏季高温尚不清楚。基于此,作者就自己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检索了花楸属植物在形态分类与系统发育、适应性进化和保护遗传学、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梳理出花楸属植物目前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方向。建议未来的研究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在坚实的系统发育框架基础上,重点关注杂交物种形成问题;(2)在对中国花楸属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较高园艺观赏价值的种类,通过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其引种和驯化过程中面临的夏季高温难题,为高海拔物种的引种和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属
模式标本
种质资源
引种驯化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犁和塔城地区新疆野苹果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1
作者
秦爱丽
刘博
陈强
郑祥坤
金崑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塔城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基金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1xjkk1200,2021xjkk1203⁃09,2021xjkk1205)。
文摘
第三纪孑遗植物新疆野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也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国内仅分布在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近十几年来,其分布面积、种群和个体数量日益减少。为全面摸清新疆野苹果在国内整个分布区的生存现状、了解其群落物种组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对分布在伊犁和塔城不同分布点的新疆野苹果天然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理论编制新疆野苹果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分析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新疆野苹果主要生长在海拔870—1576 m的陡坡、沟谷、河漫滩和缓坡草场四种生境。河漫滩生境,物种丰富度和植被盖度最高,植被盖度高达70%—80%。该生境下新疆野苹果多与杏、黄果山楂、毛叶稠李、新疆忍冬等物种形成共优群落。其他三种生境,新疆野苹果多以纯林形式存在。2)伊犁种群病虫害严重,死亡率为7%,干枝、枯枝率达85%—90%;塔城种群几乎无病虫害,死亡率仅为2%,干枝、枯枝率仅为2%—5%。3)伊犁种群为衰退型,种群幼龄个体少,尤其是幼苗数量极少、种群多个生长发育阶段均呈现衰退的动态。严重的病虫害、过渡放牧和收割牧草是造成伊犁种群衰退的主要因素。塔城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幼龄个体多,幼苗数量足,但种群从幼苗过渡到幼树极困难。塔城不同分布点种群面临的问题不同。4)在未来2、3和4个龄级后,伊犁和塔城种群均呈现幼龄(幼树和小树)个体减少、老龄(大树和老树)个体增加的态势,种群衰退趋势明显。基于对新疆野苹果种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实地调查,提出如下建议:1)针对伊犁种群,应首先应用生物防治等技术严格控制住病虫害的继续蔓延和加重;其次考虑建立国家级或省级新疆野苹果自然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划分出优先最小保护单元,缓解一直存在的林牧矛盾。2)针对塔城种群,应根据不同分布点面临问题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对幼苗死亡率高的额敏种群,应首先减少或限定风景区游客数量,其次在风景区内划分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对托里种群,应首先加快建立高精度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其次减少放牧;对裕民种群,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优化生境,促进种群幼苗的萌发、各阶段的顺利过渡和种群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伊犁和塔城地区
年龄结构
种群动态
Keywords
Malus sieversii
Ili and Tacheng regions
age structure
population dynamic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容器与基质对崖柏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
53
2
作者
秦爱丽
简尊吉
马凡强
郭泉水
郑祥坤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5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474)
+1 种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RIFEEP201401)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专项(2018)
文摘
【目的】研究崖柏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扦插容器、扦插基质等对插穗生根率、不定根数量、根长及根系干质量的影响,探讨影响嫩枝扦插的内在因子和外在环境条件,为崖柏嫩枝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崖柏嫩枝扦插后70天,调查不同处理及水平下的插穗生根率;扦插后260天,增加对不定根数量、根长及根系干质量的调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树年龄对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影响较大。母树年龄越小,插穗的生根率越高。一级不定根数量、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的变化与生根率随母树年龄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生长调节剂(IBA)对插穗生根率与根系发育也有较大影响。插后70天的插穗生根率及插后260天的一级不定根数量、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均是以IBA(2 000 mg·L-1)速蘸2 min处理的最优;扦插容器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影响极显著。优劣次序为:黑色软塑料营养杯>无纺布育苗袋>白色硬塑料营养杯;基质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随着扦插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对扦插后70天的插穗生根率影响不显著,对扦插后260天的插穗生根率影响极显著。用草炭土、珍珠岩、蛭石配制的混合基质优于纯草炭土;不同基质对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影响显著。【结论】崖柏嫩枝插穗生根率及生根后根系各种指标,不仅受到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扦插容器、扦插基质等因子的单独影响,而且还受各因子的综合作用。随着生根发育阶段的变化,对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起重要作用的因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崖柏嫩枝插穗生根率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从3年生母树上采集插穗、用GGR6速蘸处理、无纺布育苗袋、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2∶1)。对根系发育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从3年生母树上采集插穗、用IBA速蘸处理、黑色软塑料营养杯、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生根率达95%,从根系发育和生根率两方面考虑,该处理组合在崖柏嫩枝扦插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崖柏
嫩枝扦插
母树年龄
生长调节剂
扦插容器
基质
生根率
根系发育
Keywords
Thuja sutchuenensis
softwood cutting propagation
the age of mother tree
the growth regulator
containers
substrate
the rooting rate
the root development
分类号
S723.13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光照和水分对珍稀濒危树种崖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32
3
作者
秦爱丽
郭泉水
马凡强
简尊吉
郑祥坤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74)
文摘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
濒危物种
崖柏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浸种时间
Keywords
endangered species
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seed germination
temperature
light
soaking time
分类号
S791.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花楸属植物的分布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2
4
作者
秦爱丽
马凡强
郑祥坤
史作民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8ZA003,CAFYBB2019ZE002)。
文摘
花楸属(Sorbus L.)植物冠形多态、花色秀美、果实缤纷、四季叶色各异,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但因属下种间杂交、多倍化和无融合生殖的存在,所以花楸属也是分类学上比较困难的一个类群。该研究通过细致整理和分析国家标本资源库和全球数字化植物标本数据库中花楸属植物标本信息,了解中国花楸属物种采集位置和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构建中国花楸属植物标本数据库,为全国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提供参考;在明晰花楸属植物资源分布位置和生境的基础上,发现中国花楸属植物资源居世界之首且花楸属物种多分布在高海拔区域,尤其是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区,分布有一半以上的中国花楸属物种,在该区域花楸属物种多种倍性并存、杂交频繁发生。然而,这是否为该属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因素,把高海拔分布的花楸属物种引种到低海拔区域能否适应以及如何适应低海拔的夏季高温尚不清楚。基于此,作者就自己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检索了花楸属植物在形态分类与系统发育、适应性进化和保护遗传学、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梳理出花楸属植物目前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方向。建议未来的研究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在坚实的系统发育框架基础上,重点关注杂交物种形成问题;(2)在对中国花楸属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较高园艺观赏价值的种类,通过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其引种和驯化过程中面临的夏季高温难题,为高海拔物种的引种和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楸属
模式标本
种质资源
引种驯化
开发利用
Keywords
Sorbus
type specimen
germplasm resources
introduc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Q94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伊犁和塔城地区新疆野苹果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秦爱丽
刘博
陈强
郑祥坤
金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容器与基质对崖柏嫩枝扦插的影响
秦爱丽
简尊吉
马凡强
郭泉水
郑祥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温度、光照和水分对珍稀濒危树种崖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秦爱丽
郭泉水
马凡强
简尊吉
郑祥坤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花楸属植物的分布及研究现状
秦爱丽
马凡强
郑祥坤
史作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