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谐波小波包和BP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声发射故障模式识别技术 被引量:63
1
作者 赵元喜 胥永刚 +1 位作者 高立新 崔玲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由于滚动轴承声发射信号在各频段的能量分布与轴承的故障类型相关,可以利用谐波小波包将不同故障滚动轴承的声发射信号分解到不同频段,进而将各频段的能量组成特征向量输入BP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判别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利用神经网... 由于滚动轴承声发射信号在各频段的能量分布与轴承的故障类型相关,可以利用谐波小波包将不同故障滚动轴承的声发射信号分解到不同频段,进而将各频段的能量组成特征向量输入BP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判别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利用神经网络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识别时,对谐波小波包和Daubechies小波包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滚动轴承声发射信号的故障模式识别,将谐波小波包分解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声发射 谐波小波包 神经网络 故障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故障诊断中共振解调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高立新 王大鹏 +3 位作者 刘保华 丁庆新 丁芳 李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为解决机械设备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难于识别的问题,采用共振解调技术对此类故障对应的微冲击脉冲进行了提取研究.分别采用频谱分析、软件及硬件共振解调的方法对滚动轴承的外圈点蚀故障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振解调技术能提取早... 为解决机械设备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难于识别的问题,采用共振解调技术对此类故障对应的微冲击脉冲进行了提取研究.分别采用频谱分析、软件及硬件共振解调的方法对滚动轴承的外圈点蚀故障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振解调技术能提取早期故障的微冲击特征,相对软件共振解调,硬件共振解调谱图故障特征明显,能对轴承早期裂纹、点蚀等微冲击故障进行有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 解调 故障诊断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轧机振动信号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建宇 高立新 +2 位作者 崔玲丽 王双启 李向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3,103,共4页
由于轧机振动信号受到强烈的噪声干扰,给故障特征的有效识别和准确提取带来很大困难。直接采用频域分析方法诊断早期故障的收效甚微。利用小波分析的“带通滤波”特性,可以将信号按照特定的频段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单层重构可以将噪声与... 由于轧机振动信号受到强烈的噪声干扰,给故障特征的有效识别和准确提取带来很大困难。直接采用频域分析方法诊断早期故障的收效甚微。利用小波分析的“带通滤波”特性,可以将信号按照特定的频段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单层重构可以将噪声与可用信号进行成功分离;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对高频分解系数处理后进行全局重构同样可以达到消噪的目的。对于现场采集的轧机振动信号,多种方式的消噪结果表明,含有故障特征的低频信息被成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 频域分析 小波变换 分解-重构 阈值消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第二代小波的降噪技术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立新 汤文亮 +1 位作者 胥永刚 殷海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3-1237,共5页
构造了一种基于插值细分原理的冗余第二代小波变换.该方法在分解过程中不进行剖分,逼近信号和细节信号长度与原始信号长度相同,因此数据量是原信号的2倍.数据冗余性决定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效果.通过与传统小波变换、第二代小波变换... 构造了一种基于插值细分原理的冗余第二代小波变换.该方法在分解过程中不进行剖分,逼近信号和细节信号长度与原始信号长度相同,因此数据量是原信号的2倍.数据冗余性决定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效果.通过与传统小波变换、第二代小波变换对相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冗余第二代小波变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第二代小波 降噪 插值细分 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图和神经网络的印刷过程质量智能监控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初红艳 李鹏 蔡力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0-344,共5页
将SPC方法和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印刷过程,研究了印刷过程质量智能监控技术.分析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设计印刷质量管理数据库;根据印刷过程特点,结合印刷质量的检测方法,确定控制图的绘图方案;通过实验,建立4个BP神经网络模型... 将SPC方法和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印刷过程,研究了印刷过程质量智能监控技术.分析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设计印刷质量管理数据库;根据印刷过程特点,结合印刷质量的检测方法,确定控制图的绘图方案;通过实验,建立4个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控制图模式智能识别及异常模式特征参数的估计,并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及诊断建议.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印刷过程质量智能监控系统,对提高印刷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C控制图 BP神经网络 数据库 印刷过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消噪技术的轧机轴承早期故障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建宇 高立新 +2 位作者 崔玲丽 王双启 王国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4-759,共6页
由于背景噪声的影响,滚动轴承的冲击故障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在频域中体现明显的倍频特征.因此,直接采用频谱分析无法实现早期故障的特征提取.利用小波变换的“带通滤波”特性,可以将信号按照特定的频段进行分解,分解信号的单... 由于背景噪声的影响,滚动轴承的冲击故障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在频域中体现明显的倍频特征.因此,直接采用频谱分析无法实现早期故障的特征提取.利用小波变换的“带通滤波”特性,可以将信号按照特定的频段进行分解,分解信号的单支重构可以将噪声与可用信号进行成功分离;采用预先设定的阈值对高频分解系数处理后进行全局重构同样可以达到消噪的目的.针对现场采集的轧机轴承振动信号,采用多种方式消嗓后的信号处理结果表明,含有故障特征的低频信息被成功提取,从消噪信号的频谱图中可以及早辨识故障轴承的特征频率,实现早期故障的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故障定位 特征提取 分解-重构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R和RBR混合推理的齿轮箱智能诊断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立新 张建宇 +2 位作者 胥永刚 彭世春 任志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74-1180,共7页
针对传统齿轮箱智能诊断系统获取知识的困难,提出了基于案例(case-based reasoning,CBR)和规则(rule-based reasoning,RBR)混合推理方式的智能诊断技术.在研究此2种推理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合理地将其应用到轧机齿轮箱故障诊... 针对传统齿轮箱智能诊断系统获取知识的困难,提出了基于案例(case-based reasoning,CBR)和规则(rule-based reasoning,RBR)混合推理方式的智能诊断技术.在研究此2种推理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合理地将其应用到轧机齿轮箱故障诊断工作中,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针对传统案例检索中相似度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案例检索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相似度算法检索案例不准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齿轮箱 智能诊断 案例推理 规则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线材轧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立新 张雪松 周凤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2-808,共7页
为了提高棒线材轧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采用共振解调技术对'矩阵判别筛选法'和'双特征分析法'机械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整合,在分析大量实验、实测数据以及所发现的21次故障隐患的基础上,归纳出棒线材厂轧机齿轮箱... 为了提高棒线材轧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采用共振解调技术对'矩阵判别筛选法'和'双特征分析法'机械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整合,在分析大量实验、实测数据以及所发现的21次故障隐患的基础上,归纳出棒线材厂轧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基本规则,并应用于现场实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 齿轮箱 共振解调 矩阵判别筛选法 双特征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0
9
作者 方新 费仁元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21,共4页
介绍实物逆向工程中的各种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分割技术、曲面重构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并探讨实物逆 向工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特征建模技术。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数据采集 数据分割 曲面重构 特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强化改善半钢材料耐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宇 高立新 +2 位作者 王会刚 杨久霞 崔玲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78,共2页
激光强化技术是有效改变金属材料耐磨性的一种手段,对于半钢材质来说,只要选择的加工工艺参数合理,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淬硬层组织。硬度测量结果表明:其耐磨性将大幅提高,这一点通过试样的磨损试验最终得以证实。
关键词 激光强化 半钢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微幅振动的微操作机器人实验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剑锋 费仁元 +3 位作者 刘德忠 吴光中 管长乐 杨小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研制出一种基于高频微幅振动的微操作机器人原型,其微动机构为3-RUU纯移动并联机构.并在动平台设置有高频微幅振动单元,联接于微振动单元的操作针能随动平台做较大范围的空间运动,同时操作针在微振动单元的激励下实现往复穿刺运动,通过... 研制出一种基于高频微幅振动的微操作机器人原型,其微动机构为3-RUU纯移动并联机构.并在动平台设置有高频微幅振动单元,联接于微振动单元的操作针能随动平台做较大范围的空间运动,同时操作针在微振动单元的激励下实现往复穿刺运动,通过复合完成微切剖作业.设计、制作了微操作机器人并以其为基本单元组建了微操作实验系统,结合牛卵细胞的初步操作对微操作实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微操作实验系统能成功地完成预期的操作任务,而且微体对象的弹性变形及物理损伤均较小,该系统可作为显微操作实验研究的物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操作机器人 高频微幅振动 实验系统 微操作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力作用下平板变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初红艳 费仁元 +1 位作者 陆辛 杨鲁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729-1732,共4页
通过平板件的电磁无底凹模成形、有底凹模成形的实验研究 ,发现不同形式的压边圈可以导致不同的工件变形高度。有底凹模成形时 ,在设备能量足以使工件变形达到凹模底部的情况下 ,工件的最大变形高度小于凹模深度 ,并且电压越大 ,工件的... 通过平板件的电磁无底凹模成形、有底凹模成形的实验研究 ,发现不同形式的压边圈可以导致不同的工件变形高度。有底凹模成形时 ,在设备能量足以使工件变形达到凹模底部的情况下 ,工件的最大变形高度小于凹模深度 ,并且电压越大 ,工件的变形高度越小 ,而且在较大电压的情况下 ,工件底部还会出现反向变形。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不同形式的压边圈 ,板料所受径向拉深力不同 ,导致不同的工件变形高度 ;板料受撞击产生的反向运动是导致工件最大变形高度小于凹模深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变形高度 径向拉深力 反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2000下实时中断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玲丽 高立新 +2 位作者 肖志权 丁庆新 张建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7,20,共3页
实时中断技术的关键是保证定时器的精确定时和中断处理的实时性。Win2000作为以NT为主要构架的一种非实时操作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中断技术并非易事。以研华PCL-818L数据采集板作为实例,借助Windriver开发工具实现了Win2000下的... 实时中断技术的关键是保证定时器的精确定时和中断处理的实时性。Win2000作为以NT为主要构架的一种非实时操作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中断技术并非易事。以研华PCL-818L数据采集板作为实例,借助Windriver开发工具实现了Win2000下的定时中断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柔性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精确定时 实时中断技术 WIND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JDF文档实现油墨预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跃明 谢建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3,共5页
目的实现CIP4油墨预置功能。方法通过Visual C++6.0平台,提取JDF文档中根结点下资源池结点"ResourcePool"中的墨区设置框架"InkZoneProfile"所包含的油墨预置信息。根据JDF文档的结构特点,采用定位关键信息、忽略... 目的实现CIP4油墨预置功能。方法通过Visual C++6.0平台,提取JDF文档中根结点下资源池结点"ResourcePool"中的墨区设置框架"InkZoneProfile"所包含的油墨预置信息。根据JDF文档的结构特点,采用定位关键信息、忽略次要信息的解析思路,通过实验得到网点面积率和墨键开度的关系,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拟合曲线。最后运用插值法将解析JDF文档获得的网点面积率转换为墨键开度值。结果实验证明该技术得到的墨区墨键值,只需要操作工人做微小的调整,即可得到满意的印刷成品。结论此项技术对于印刷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C++ JDF 网点面积率 最小二乘法 油墨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重载设备声发射技术检测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聂志军 高立新 +2 位作者 胥永刚 罗辉 宫能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0-222,共3页
介绍当前振动检测在低速重载设备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声发射检测技术在低速重载设备中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和以后的发展前景,并简要介绍一种低速重载设备声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小波分析法。
关键词 低速重载 声发射 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机械设备早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慧 高立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67,共3页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Metal Magnetic Memory Testing)是一种利用金属磁记忆效应来检测部件应力集中部位的无损检测方法。它能够对铁磁金属构件内部的应力集中区,即微观缺陷、早期失效和损伤等进行诊断,防止突发性的疲劳损伤。金属磁记...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Metal Magnetic Memory Testing)是一种利用金属磁记忆效应来检测部件应力集中部位的无损检测方法。它能够对铁磁金属构件内部的应力集中区,即微观缺陷、早期失效和损伤等进行诊断,防止突发性的疲劳损伤。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迄今为止对金属部件进行早期诊断唯一行之有效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方法。选择适当的特征值对磁记忆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可靠地探测出被测对象上以应力集中区为特征的危险部位。介绍了金属磁记忆技术理论,并总结了用于机械设备早期故障诊断的特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早期故障诊断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微型客车白车身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阮晓亮 李彦生 何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6-198,共3页
为缩短新车开发周期、节约样车制造费用,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下对某微型客车白车身进行了疲劳寿命预估。根据国家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及相关法规,基于整车虚拟样机技术模拟了该车型在D级路面条件下的随机动载荷历程,通过对计算模型施加... 为缩短新车开发周期、节约样车制造费用,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下对某微型客车白车身进行了疲劳寿命预估。根据国家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及相关法规,基于整车虚拟样机技术模拟了该车型在D级路面条件下的随机动载荷历程,通过对计算模型施加单位载荷得到白车身的结构应力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曲线和疲劳损伤理论,找出较为薄弱的部件。所研究的内容为车辆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流程和方法,并进一步为车辆性能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客车 虚拟样机 疲劳寿命 白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PF文件实现油墨预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逸民 张跃明 张乃龙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77-81,共5页
为实现CIP3油墨预置功能,通过Visual C++6.0平台提取PPF文件中预览图像的数据信息。根据PPF文件结构特点,采用了忽略次要信息、定位关键信息的解析思路。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技术得到的墨区墨键值,在经过印刷机操作人员微调后便得到了满... 为实现CIP3油墨预置功能,通过Visual C++6.0平台提取PPF文件中预览图像的数据信息。根据PPF文件结构特点,采用了忽略次要信息、定位关键信息的解析思路。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技术得到的墨区墨键值,在经过印刷机操作人员微调后便得到了满意的印刷成品,明显提高了印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F VISUAL C++ 图像数据提取 油墨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义耳赝复体设计
19
作者 唐斯扬 李彦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共2页
逆向工程作为一种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人体头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图形处理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出人体头部外形的三维几何模型。再把模型导入到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9.0中进行处理,重建高精度... 逆向工程作为一种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人体头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图形处理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出人体头部外形的三维几何模型。再把模型导入到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9.0中进行处理,重建高精度的耳廓三维数字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义耳设计 数字化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模态稀疏字典的压缩感知故障诊断方法
20
作者 张建宇 王国峰 张随征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493,617,618,共10页
针对压缩感知的算法流程中,传统的稀疏表示字典存在体量庞大、占用内存严重、构造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一模态Laplace小波字典的压缩感知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截取长信号中的特征片段,采用滑动频谱有效值识别信号的共振频带及... 针对压缩感知的算法流程中,传统的稀疏表示字典存在体量庞大、占用内存严重、构造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一模态Laplace小波字典的压缩感知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截取长信号中的特征片段,采用滑动频谱有效值识别信号的共振频带及中心频率,确定Laplace小波的模态频率;其次,根据滑动峭度指标的分布曲线,提取包含单一冲击的片段信号,通过相关滤波法提取Laplace小波的模态阻尼;然后,通过补零插值建立特定长度的冲击原子,并基于循环移位策略,扩张成单一模态的Laplace小波稀疏字典;最后,结合高斯随机测量矩阵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实现原始信号的压缩重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单一模态的小波字典具有更高的构造效率,占用内存更低,能够实现数据的有效压缩和特征重构,确保了噪声环境下的故障特征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单一模态 循环移位 Laplace字典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