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
1
作者 李星 隋莹莹 +5 位作者 辛智鸣 董雪 李星 张景波 孙静 尚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采用群落调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人工林进行植物群落踏查,根据Shannon指数、Levins指数和Pianka指数对梭梭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采用方差比... 采用群落调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人工林进行植物群落踏查,根据Shannon指数、Levins指数和Pianka指数对梭梭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采用方差比率、χ2检验、联结系数分析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内蒙古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有25种,草本层植物有25种,其中,灌木层主要植物16种,草本层主要植物14种。梭梭人工林林下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Pall.)Maxi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ov)、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inn.)、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M.Bieb.)C.A.Mey.〕、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Fisch.et C.A.Mey.)Freitag et G.Kadereit〕的生态位宽度优势明显。阿拉善梭梭人工林灌木层16个主要植物组成的120个种对中有116个种对的Pianka指数小于0.53,草本层14个主要植物组成的91个种对中有90个种对的Pianka指数小于0.77。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总体生态位重叠较低,总体联结性为显著负联结。χ2检验结果表明:灌木层中正联结种对24个,负联结种对96个;草本层中正联结种对25个,负联结种对66个。联结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灌木层正联结种对2个,无联结种对30个,负联结种对88个;草本层中正联结种对1个,无联结种对32个,负联结种对58个。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群落处于不稳定演替阶段,多数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低。生境差异可能是造成林下物种生态位重叠较低,物种间以负联结为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人工林 重要值 生态位 种间联结 阿拉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莫郡兰 胡辛志 +2 位作者 张卫 郑宇翔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了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79属143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1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38属7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8.10%和51.05%。姑婆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 研究了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79属143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1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38属7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8.10%和51.05%。姑婆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高,达66.43%,其次为广布种,占22.38%。研究结果为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 寄主 地理分布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七连屿绿海龟产卵场沙坑温度变化及蛋窝雌性化风险分析
3
作者 宋稼豪 王静 +5 位作者 刘云腾 赵林林 李育培 许庆 贾语嫣 刘敏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68,共9页
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性别比例取决于孵化温度,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其未来种群的生存状况。为评估气候变化对西沙群岛绿海龟产卵群体的潜在影响,并为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不干扰绿海龟蛋窝自然孵化为原则,于201... 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性别比例取决于孵化温度,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其未来种群的生存状况。为评估气候变化对西沙群岛绿海龟产卵群体的潜在影响,并为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不干扰绿海龟蛋窝自然孵化为原则,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温度记录仪监测西沙群岛七连屿绿海龟产卵场蛋窝附近的全年沙坑温度,再结合产卵时间、蛋窝孵化过程代谢热以及气温与沙坑温度拟合度等数据,估算2020年七连屿全年蛋窝的雌性化比例。结果表明,七连屿全年沙坑温度在22.3~34.1℃之间,7月最高,2月最低;全年沙坑温度日较差及其变化幅度均较小;气温与沙坑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8—11月,且沙坑温度月较差同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绿海龟产卵场核心岛——北岛的植被边缘区(VB)沙坑温度波动较裸露沙滩区(EB)小,呈现冬暖夏凉特点。2020年七连屿绿海龟产卵场共记录149窝蛋,除1、2月外几乎全年产卵且高峰期为5—9月。据推算,2020年完全“雌性化”蛋窝有119窝,集中在产于5—8月的蛋窝,雌性化蛋窝数占总蛋窝数的79.9%~92.6%。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未来我国最大的绿海龟产卵场——西沙群岛的孵化稚龟将以雌性为主,由此对我国绿海龟种群造成的影响应该引起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沙坑温度 蛋窝雌性比 气候变化 西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4
作者 莫郡兰 黄朝科 +2 位作者 张卫 陈建全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研究了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118属188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3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51属87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3.22%和46.28%。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 研究了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118属188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3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51属87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3.22%和46.28%。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高,达67.55%,其次为广布种,占22.34%。研究结果为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 寄主 地理分布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种地上生物量评估
5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5 位作者 宋心强 付明霞 潘翰 程勇 周材权 杨彪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估算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对评估大熊猫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方法和收获法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各竹种的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初步估算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地上... 估算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对评估大熊猫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方法和收获法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各竹种的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初步估算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大熊猫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竹种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极显著,但大多表现出枝<叶<秆的规律;(2)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短锥玉山竹(Yushania brevipaniculata)、冷箭竹(Bashania faberi)和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的分布面积分别为20770.44 hm^(2)、31549.34 hm^(2)、30714.25 hm^(2)和23340.65 hm^(2),总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640543.67 t、177086.42 t、344601.63 t和152888.26 t,每平方米秆和叶分别可提供能量16246.17 kJ、3157.89 kJ、7786.47 kJ和2814.41 kJ;(3)从取食竹地上生物量角度来看,在特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该研究区域大熊猫食物资源暂不存在食源竹类供给不足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更好地制定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取食竹 生物量 栖息地 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模型
6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6 位作者 宋心强 付明霞 潘翰 程勇 薛飞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87-93,共7页
2023年4月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随机抽样,测量记录不同的大熊猫可食竹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通过回归的方法建立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除冷箭竹(Arundinaria faberi)叶外,以高度... 2023年4月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随机抽样,测量记录不同的大熊猫可食竹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通过回归的方法建立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除冷箭竹(Arundinaria faberi)叶外,以高度和基径为自变量的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短锥玉山竹(Yushania brevipaniculata)和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不同构件生物量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泥巴山筇竹秆生物量模型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对最佳。研究结果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调查、种群恢复与栖息地现状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可食竹 回归法 生物量模型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现状及推动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建议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光程 王静 +9 位作者 许方宏 杨袁筱月 范敏 黄山枫 王振阳 杨彪 聂曦 陈顺洋 张晶 陈彬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市场机制是实现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蓝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碳市场中蓝碳碳汇项目的发展机遇和项目开发的现状,并就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 市场机制是实现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蓝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碳市场中蓝碳碳汇项目的发展机遇和项目开发的现状,并就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推进蓝碳碳汇项目开发和市场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当前,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都已开发了蓝碳碳汇项目或可用于蓝碳碳汇项目的方法学,并开发了多个CDM、VCS和Plan Vivo Standard认证的红树林碳汇项目。我国已成功开发并交易了首个蓝碳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并且将继续推动蓝碳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市场的发展。但我国在碳汇项目开发上存在项目规模小、证明项目额外性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蓝碳资源管理机构作为碳减排量所有者和交易主体自主支配碳汇收益受到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此,建议可通过加强营造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或购买项目生产的效益,拓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资金渠道等措施,推进我国蓝碳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红树林 蓝碳 碳市场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环志水鸟迁徙连接——以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易春凤 张卫 蒋爱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的异地环志水鸟与其越冬地、繁殖地及其他停歇地的迁徙连接。结果表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北部湾沿海地...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的异地环志水鸟与其越冬地、繁殖地及其他停歇地的迁徙连接。结果表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俄罗斯楚科奇及中国江苏等11个地点环志的10种水鸟,共计38只,其中,记录到数量较多的种类有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铁嘴沙鸻(Charadrius leschenaultii)和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防城港是观察记录地中记录环志鸟种类和数量最高的地区,全球极危物种勺嘴鹬主要分布在北海西场,并与俄罗斯楚科奇存在60%的迁徙连接。在所有环志地点中,越冬地澳大利亚所观察环志鸟种类数和数量较高,其占比为40.0%和36.8%。通过这些数据,首次构建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迁徙鸟类连接,为掌握该区域的鸟类迁徙路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志水鸟 公民科学 迁徙连接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野外观测检验动物廊道选址模型的准确性——以白头叶猴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秋彤 刘骏杰 +3 位作者 覃子浏 明霜 姬翔 杜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20-9931,共12页
廊道构建是减少栖息地破碎化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已经有许多模型用于动物廊道的选址,而"选址模型是否能准确预测动物迁移的实际发生位置"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最为关注的问题。最小成本路径模型(LCP)和条件最小成本廊... 廊道构建是减少栖息地破碎化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已经有许多模型用于动物廊道的选址,而"选址模型是否能准确预测动物迁移的实际发生位置"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最为关注的问题。最小成本路径模型(LCP)和条件最小成本廊道模型(CMTC)是两种较为常用的廊道选址模型。以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为目标物种,分别运用LCP和CMTC模拟生成白头叶猴迁移廊道,将模拟结果与野外观测廊道进行对比,检验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野外观测实际廊道相比,LCP模型模拟结果的完全准确率为46.7%,部分准确率为20%,完全不准确率为33.3%;CMTC模型模拟结果的完全准确率为26.7%,其余73.3%为部分准确,无完全不准确的结果;总体上看,CMTC廊道的准确率较LCP高,因而CMTC模型模拟白头叶猴实际迁移廊道位置的准确性优于LCP模型。输入"源"要素类型、阻力面栅格尺度设定、栖息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以及动物迁移行为复杂性4个因素是影响该模拟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成本路径模型 条件最小成本廊道模型 迁移廊道 白头叶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的红树林典型外来物种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苇 王静 《桉树科技》 2023年第3期42-48,共7页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不断革新为自然保护地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研究和总结了2020—2022年以来利用无人遥感技术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资源变化特征和外来物种入侵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不断革新为自然保护地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研究和总结了2020—2022年以来利用无人遥感技术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资源变化特征和外来物种入侵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外来物种无瓣海桑和互花米草近三年的数据对比都有扩散的趋势,其中保护区内无瓣海桑增加167.9hm^(2),变化较大的区域集中在雷州半岛东海岸。互花米在保护区专项项目支持下进行了清理,2021较2020年面积下降,但2022年其面积较2020年增加了45.6%,在保护区全域扩散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无人机 遥感 空间分布 外来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八月竹关系研究
11
作者 秦炜锐 宋心强 +6 位作者 潘翰 程勇 付明霞 刘景怡 张远彬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郁闭度对八月竹发笋量和一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活竹株数、一年生竹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八月竹发笋量、活竹株数、死竹株数、一年生竹基径和多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2)八月竹发笋量随乔木层郁闭度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八月竹死竹株数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八月竹平均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均随乔木株数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八月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栖息地恢复 林冠乔木层 八月竹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泥巴山筇竹关系研究
12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6 位作者 宋心强 潘翰 程勇 付明霞 张远彬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7-14,共8页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郁闭度对一年生、多年生泥巴山筇竹笋的基径,以及泥巴山筇竹活竹株数、死竹株数和笋高度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泥巴山筇竹发笋量、死竹株数和活竹株数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泥巴山筇竹发笋量、一年生和多年生泥巴山筇竹的高度及基径的影响差异均显著。(2)泥巴山筇竹发笋量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和死竹株数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和乔木株数增加而减少;一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高度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一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和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多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高度和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泥巴山筇竹笋高度随乔木层郁闭度增加而增加;多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基径和笋基径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增加而减少。本研究能为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栖息地恢复 林冠乔木层 泥巴山筇竹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补录)
13
作者 韦建松 凌婧 +2 位作者 张卫 黎祖源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3年第3期10-21,共12页
对广西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进行了补充报道,共补录广西蝴蝶10科110属184种。其中,凤蝶科5属7种、粉蝶科5属5种、斑蝶科2属2种、环蝶科5属6种、眼蝶科11属29种、蛱蝶科19属41种、珍蝶科1属1种、灰蝶科27属34种、蚬蝶科3属6种、弄... 对广西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进行了补充报道,共补录广西蝴蝶10科110属184种。其中,凤蝶科5属7种、粉蝶科5属5种、斑蝶科2属2种、环蝶科5属6种、眼蝶科11属29种、蛱蝶科19属41种、珍蝶科1属1种、灰蝶科27属34种、蚬蝶科3属6种、弄蝶科32属5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生物多样性 寄主 地理分布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