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丽娜 杨亚兵 +9 位作者 常苹 贾玉和 程敏 陈良川 马岩 田俊萍 刘俊 李晓枫 方丕华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 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造影,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三维模型,并指导穿刺房间隔和消融导管在心脏内的操作。结果:15例患者顺利完成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平均手术时间(96.0±14.3)min,透视时间(6.1±1.2)min,X线透视剂量(115.8±49.3)mGy,未发生心脏压塞、脑栓塞、左心房-食道瘘、肺静脉狭窄及动脉瘤等并发症及死亡。1年随访结果显示,9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7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结论:对于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心腔内三维超声可以替代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避免左心房造影及增强CT检查;心腔内三维超声不延长手术时间,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可避免穿刺房间隔的并发症,提高穿刺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腔内三维超声 造影剂 三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150万U+0.5%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30~45min内滴完...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150万U+0.5%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30~45min内滴完,口服阿司匹林起始剂量300mg/d,第二天减至100mg/d,低分子肝素钠7 500~1 000IU/次,2次/d皮下注射,7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丹参酮ⅡA 60mg+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7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7d进行评价;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观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F升高,LVESD、LVEDD、IVST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有效改善AMI患者溶栓后的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炎性因子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