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匡时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9,共8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规模一直并将继续扩大;并由城区、近郊区向远郊区县扩散;来京流动人口表现出较强烈的留京愿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统计方法和在京流动人口社会政策建构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在京流动...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规模一直并将继续扩大;并由城区、近郊区向远郊区县扩散;来京流动人口表现出较强烈的留京愿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统计方法和在京流动人口社会政策建构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在京流动人口需求的调查,着重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难题,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促进在京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农民工 外来人口 暂住人口 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小红 侯亚非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年第2期46-49,62,共5页
根据北京市 2 0 0 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 0 2 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 0 5 0年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大都市的“新三步走”战略 ,采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 ,利用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以 ... 根据北京市 2 0 0 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 0 2 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 0 5 0年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大都市的“新三步走”战略 ,采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 ,利用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以 2 0 0 0年为预测基年 ,分 2 0 0 1— 2 0 0 8年、2 0 0 9— 2 0 2 0年和2 0 2 1— 2 0 5 0年三个阶段 ,设计低、中、高三个方案 ,对未来 5 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 ,进而针对首都人口老化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人口变动 发展趋势 人口普查 户籍制度 外来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人口疏解的风险预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萍 尹德挺 薛伟玲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5,共7页
人口疏解政策的存在和调整会带来风险,而且其风险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需要漫长的过程来解决和调整,所以前瞻性的人口疏解风险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从人口疏解的事前风险、事中风险和事后风险进行识别,能够发现规律认识风险、规划协同风... 人口疏解政策的存在和调整会带来风险,而且其风险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需要漫长的过程来解决和调整,所以前瞻性的人口疏解风险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从人口疏解的事前风险、事中风险和事后风险进行识别,能够发现规律认识风险、规划协同风险、法律环境风险、服务管理风险、资源环境风险、人口结构风险、家庭发展风险、治安稳定风险等八大风险,这可以为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口疏解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疏解 风险预警 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工作的模式与困境 被引量:6
4
作者 嘎日达 黄匡时 王雪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3,共4页
综观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工作模式,从管理主体来看,可分为网格包干型、三级联管型、村企联管型和依托协会型四种;从出租房屋主来看,可分为契约自治型、双向关联型和旅店式管理型三种;从流动人口居住和从业特点来看,可分为企业集... 综观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工作模式,从管理主体来看,可分为网格包干型、三级联管型、村企联管型和依托协会型四种;从出租房屋主来看,可分为契约自治型、双向关联型和旅店式管理型三种;从流动人口居住和从业特点来看,可分为企业集中管理型、产业升级过滤型、大院委托管理型和居干楼长协助型四种。当然,不管哪种工作模式,其实施均会遇到来自管理主体的人员-资金-设施困境、"执法权"缺乏困境、管理员本地化困境和来自管理客体的流动人口融合困境、流动人口不配合困境、流动人口流动性困境、出租房屋主搭便车困境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同的城乡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启示——基于北京市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小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5,79,共7页
对北京市2006年和2008年的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作了调查。在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地区,城乡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无论在生育数量还是在子女性别偏好和生育时间上都存在趋同的现象。对目前各省市在生育政策调整时城市和农村依然采取不同... 对北京市2006年和2008年的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作了调查。在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地区,城乡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无论在生育数量还是在子女性别偏好和生育时间上都存在趋同的现象。对目前各省市在生育政策调整时城市和农村依然采取不同政策的做法提出看法。在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市,可以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生育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政策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建设制度框架建构——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社会组织的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尹志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11,共11页
依据对社会组织的实证调查资料,描述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障碍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和组织自身的问题;探索了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机制,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社区建设和社会领域党建的关系,并尝试建构整合社会组... 依据对社会组织的实证调查资料,描述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障碍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和组织自身的问题;探索了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机制,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社区建设和社会领域党建的关系,并尝试建构整合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社区建设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建设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建设 制度框架发展障碍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侯亚非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62-67,111,共7页
本研究结合 2 0 0 2年“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问卷调查” ,推算目前我市累计出生的独生子女总量与结构 ,描述独生子女生育观念变化的现状 ,分析形成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探讨他们在生育子女数量、性别偏好、婚育时间上的选择倾向 ... 本研究结合 2 0 0 2年“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问卷调查” ,推算目前我市累计出生的独生子女总量与结构 ,描述独生子女生育观念变化的现状 ,分析形成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探讨他们在生育子女数量、性别偏好、婚育时间上的选择倾向 ,以及将对北京市人口发展规模所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独生子女 生育意愿 调查研究 生育政策 性别偏好 婚育时间 问卷调查 生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 被引量:41
8
作者 马小红 侯亚非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8,6,共5页
通过2006年北京城市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生育意愿问卷调查,比较2002年同项研究,进一步证明,北京城市独生子女意愿生育水平偏低,调查对象半数希望生育1孩,"双独"家庭2孩生育意愿并不强烈。不过,调查统计显示,随着独生子女年龄的增... 通过2006年北京城市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生育意愿问卷调查,比较2002年同项研究,进一步证明,北京城市独生子女意愿生育水平偏低,调查对象半数希望生育1孩,"双独"家庭2孩生育意愿并不强烈。不过,调查统计显示,随着独生子女年龄的增长,实际婚育的发生,独生子女的意愿生育水平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独生子女 “双独”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尹志刚 焦永刚 +3 位作者 马小红 王雪梅 李宁 曹颖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2年第4期36-44,共9页
基于实地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北京市贫困家庭的人口状况及造成家庭贫困的主要人口原因。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贫困 贫困家庭 人口状况 致贫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侯亚非 马小红 黄匡时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1期47-53,98,共8页
利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两次独生子女问卷调查所获第一手资料,对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婚育群体进行考察。在生育意愿方面,女性调查对象的意愿生育水平呈现偏低发展走向,但二孩生育意愿出现明显上升,不过对于生育"政策二孩"的选... 利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两次独生子女问卷调查所获第一手资料,对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婚育群体进行考察。在生育意愿方面,女性调查对象的意愿生育水平呈现偏低发展走向,但二孩生育意愿出现明显上升,不过对于生育"政策二孩"的选择呈现明显的矛盾心理和不确定性;在实际婚育状况方面,初婚初育时间在后移,婚后离开父母单独居住开始增多,孩子以双方父母照料为主。政府应积极鼓励双独夫妻生育两个孩子,发挥"政策二孩"生育对于缓解人口结构快速老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政策二孩生育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卫星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嘉岩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3-45,共3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北京市来说,加快京郊卫星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为此,北京...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北京市来说,加快京郊卫星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为此,北京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城镇体系布局,是建立市区、卫星城、中心镇和建制镇的四级城镇体系。本文对北京卫星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发展卫星城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卫星城 产业结构 城市功能 人口聚集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理念内涵、影响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北上广深”流动青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萍 陈知知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1,共12页
流动青年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本文运用社会互构论讨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理论内涵,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年的数据,选取“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的流动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居意愿透视青... 流动青年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本文运用社会互构论讨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理论内涵,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年的数据,选取“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的流动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居意愿透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分析就业融入、住房融入、行为适应以及心理认同对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脆弱对流动青年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事第三产业、任职于管理和技术岗位、收入高、居住产权住房或公租房、风俗习惯适应良好、认同自己是本地人的流动青年的定居意愿更强;婚姻、性别、户籍、教育水平和流动年限也是影响流动青年定居城市的因素。最后,从互构互融理念、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和包容性城市发展理念三个层面提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发展型城市 超大城市流动青年 社会融入 定居意愿 就业脆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人口空间聚集与传统产业升级 被引量:8
13
作者 尹德挺 于倩 史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9,共11页
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群人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口演变对城市群产业转型的质量也具有反向作用。基于1950年以来美国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借助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指标,采用空间自相关、区位熵等方法,从城市群、都市区、... 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群人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口演变对城市群产业转型的质量也具有反向作用。基于1950年以来美国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借助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指标,采用空间自相关、区位熵等方法,从城市群、都市区、中心城市三个层面对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分布和产业演进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以传统产业制造业为优势产业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人口演变具有滞后性、收缩性、波动性、空间分异性、内聚性五大特征,既表现出人口发展的内在惯性,也反映出人口与经济的动态交互过程。城市群人口空间演变后发于产业空间演变,人口集中度下降但长期高于经济集中度;不同都市区人口收缩与扩张并存,人口吸引力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大集中、小分散”、多核心集聚、星系状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由都市区近郊转向远郊;部分中心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口回流。从人口演变与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空间重塑的关系看,去工业化和产业专业化是影响城市群人口演变过程的重要因素,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去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群人口的“郊区化”过程,产业专业化和“梯次”格局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群人口的“去中心化”趋势,这也为我国正经历“去工业化“”产业专业化”过程的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启示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产业变迁 都市区(圈) 中心城市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 被引量:48
14
作者 黄匡时 嘎日达 《西部论坛》 2010年第5期27-36,共10页
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并非仅指农民工单方面融入城市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相互接纳和认同的过程。农民工城市融合度的测量应该从城市层面和个体层面两个层次进行。其中,城市层面的城市融合包括政... 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并非仅指农民工单方面融入城市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相互接纳和认同的过程。农民工城市融合度的测量应该从城市层面和个体层面两个层次进行。其中,城市层面的城市融合包括政策融合和总体融合两个方面:政策融合是从城市与农民工相关的政策角度去测量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总体融合是从整个城市农民工总体来评价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而个体层面,既要考察农民工主观融合感受和评价,又要观察农民工客观融合状态。因此,"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农民工城市融合政策指数"、"农民工城市融合总体指数"和"农民工城市融合个体指数"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合 城市融合指数 政策融合 总体融合 个体融合 欧盟社会融合指标 欧盟移民整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陷阱和社会保障的流动陷阱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匡时 嘎日达 《西部论坛》 2011年第6期1-8,共8页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没有摆脱社会保障的制度陷阱、不公平陷阱和低水平陷阱,反而又延伸出了社会保障的流动陷阱和踢皮球陷阱。这些陷阱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和社会保障的流动造成的,而是社会保障的模...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没有摆脱社会保障的制度陷阱、不公平陷阱和低水平陷阱,反而又延伸出了社会保障的流动陷阱和踢皮球陷阱。这些陷阱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和社会保障的流动造成的,而是社会保障的模式、现行财政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联合导致的。要摆脱这些陷阱,实现人口和社会保障的自由流动,我们需要以建立健全全国社会保障模式弹性统一为主线,以加强社会保障网络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为重点,以衔接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均等化服务转移支付政策体系为支撑,最终实现"全民覆盖、弹性统一、服务均衡、流转自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农民工 社会保障制度陷阱 社会保障流动陷阱 社会保障模式衔接 社会保障统筹层次 社会保障均等化 社会保障网络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人口学的本土特色——基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7
16
作者 尹德挺 营立成 +1 位作者 郑澜 董亭月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5,共9页
如何认识学科的本土特质,并把握其发展过程中的本土逻辑,是建设中国特色人口学的基础性问题。着眼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维度,基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科重要文献的综合考察,将中国人口学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本土特色及其内... 如何认识学科的本土特质,并把握其发展过程中的本土逻辑,是建设中国特色人口学的基础性问题。着眼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维度,基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科重要文献的综合考察,将中国人口学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本土特色及其内在逻辑进行提炼总结,可以发现:中国人口学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特色人口理论为核心,以人口方法和人口应用为“两翼”的学科体系;开创了基于本土“文化—制度”情景、推进人口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学术体系;构建了强调“家国一体”、突出情感共鸣的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学 本土特色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消费场景研究:基于青年需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军 郑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2,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由增量扩张进入存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提升社区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从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治理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讨论的社区消费场景为破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路径。社区... 随着我国城市由增量扩张进入存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提升社区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从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治理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讨论的社区消费场景为破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路径。社区消费场景是场景理论在社区消费领域的实践与运用。自2017年起,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不断地把场景运用到城市与社区发展治理实践当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分析较少,理论成果比较薄弱。文章以青年社区消费需求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在26类舒适物集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社区消费场景的4个维度:公共设施、生活服务、社区零售、文化娱乐;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形成4种社区消费场景的理想类型:"低需求—无侧重""中需求—侧重社区零售""中需求—侧重公共设施""高需求—侧重生活文娱";并通过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OVERALS)等方法,了解不同社区消费场景对应的重点青年群体特质,为满足青年群体需求与社区消费供给的精准对接提供理论参考。文章认为,对青年社区消费需求的关注和满足,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社区服务体验和城市生活品质,而且还有利于增进青年群体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消费场景 青年 舒适物 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轨迹与动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德挺 董亭月 +1 位作者 郑澜 营立成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学学科发展轨迹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研究热词由"计划生育""农村人口""劳动力"逐步向"流动人口""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等多维纵深转移,学科发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学学科发展轨迹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研究热词由"计划生育""农村人口""劳动力"逐步向"流动人口""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等多维纵深转移,学科发育由注重学科理论基础建设到学科政策功能彰显、学科独创性强化、学科细化与分化速度加快以及学科交叉与综合日益复杂的转变,显示出中国人口学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我国人口理论与方法研究热度不高,生育研究是"绝对焦点",迁移研究"后来居上",人口结构、亚人口、人口与经济、婚姻与家庭等人口学其他分支陆续发展;第三,现实需求、理论反思、学科交融、数据积累和政策导向形成了中国人口学学科的发展动力。鉴于国内人口学理论与方法创新力度不够、对繁杂人口现象规律性解释的深度不足、与国际人口学研究对话不充分等客观事实,我国人口学未来应进一步立足理论原创与方法创新,着力夯实人口学基础,坚守问题意识与学术自觉,坚持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持续增强学科话语解释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学 阶段性特征 结构性特质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纵向动态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尹德挺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32,共6页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1998年、2000年、2002年的跟踪数据分析中国高龄老人ADL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个体增长模型结果显示,高龄老人ADL状况随年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ADL个体差异十分显著。个体之间的差...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1998年、2000年、2002年的跟踪数据分析中国高龄老人ADL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个体增长模型结果显示,高龄老人ADL状况随年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ADL个体差异十分显著。个体之间的差异解释了ADL总差异的31.13%。经历三次追踪调查的高龄老人ADL均值较高,状况较好,下降速度较慢;基期具有3-4项残障的高龄老人,未来ADL下降最为迅速;基期ADL水平高的高龄老人,ADL下降较慢。从ADL的个体影响因素来看,对于基期ADL水平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年龄"、"疾病状况"以及"居住安排"等,而对观测期ADL变动速度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年龄"以及"过去是否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文化教育素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侯亚非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1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最基本的核心指标 ,对我国人口文化教育素质、人力资源分布质量、人力资本存量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估 。
关键词 文化教育素质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开发 中国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