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乳中糖蛋白种类、功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晓佳 张晓梅 +5 位作者 张明辉 李星 高子玥 赵军英 乔为仓 陈历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1-380,共10页
母乳中超过70%的蛋白质都会被糖基化,糖基化酶可以切割蛋白质连接聚糖的特定结构,但是人的消化系统并不分泌糖基化酶,所以糖基化蛋白比非糖基化蛋白更有可能在消化系统中完整存活并发挥功能。本文介绍母乳中糖蛋白的种类、组成及含量,... 母乳中超过70%的蛋白质都会被糖基化,糖基化酶可以切割蛋白质连接聚糖的特定结构,但是人的消化系统并不分泌糖基化酶,所以糖基化蛋白比非糖基化蛋白更有可能在消化系统中完整存活并发挥功能。本文介绍母乳中糖蛋白的种类、组成及含量,分析母乳中糖蛋白生物学功能的作用机制,综述糖蛋白组学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母乳中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糖蛋白 生物学功能 检测技术 蛋白质组学 糖基化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步行器的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思青 司晓夏 +3 位作者 胡聚峰 杜子沫 陈历俊 刘继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5-404,共10页
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结构和功能的DNA分子被用于构建具有动态行为的可编程纳米机器。其中,DNA步行器因其能够借助驱动力在预定轨道上自主、逐步移动以产生级联信号放大的优势,成为了生物传感、生物成像以及药物递送等领域日... 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结构和功能的DNA分子被用于构建具有动态行为的可编程纳米机器。其中,DNA步行器因其能够借助驱动力在预定轨道上自主、逐步移动以产生级联信号放大的优势,成为了生物传感、生物成像以及药物递送等领域日益增长的研究热点,在食品污染物快速超灵敏检测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DNA步行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阐述了提升DNA步行器行走效率的策略,然后总结了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DNA步行器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推动其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DNA 步行器 信号放大 核酸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发酵褐色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王婧宜 林莉 金越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基于近红外发射光谱的背散射光随时间的变化率得到的TSI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发酵时间、高甲氧基果胶添加量、均质压力对长时发酵褐色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96 h、高甲氧基果胶添加量为3.5 ... 以基于近红外发射光谱的背散射光随时间的变化率得到的TSI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发酵时间、高甲氧基果胶添加量、均质压力对长时发酵褐色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96 h、高甲氧基果胶添加量为3.5 g/L、均质压力为25 MPa的条件下,长时发酵褐色乳饮料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色乳酸菌饮料 稳定性 稳定性系数 发酵时间 高甲氧基果胶 均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母乳低聚糖标准品的研究
4
作者 杜孟婧 杨宝雨 +5 位作者 谢文东 乔为仓 张明辉 王浩伊 付冬梅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本研究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母乳中制备了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标准品。母乳首先通过固相萃取柱除去乳糖,再经过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进行中、酸性低聚糖分离,以分析型液相色谱考察色谱柱、流动相... 本研究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母乳中制备了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标准品。母乳首先通过固相萃取柱除去乳糖,再经过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进行中、酸性低聚糖分离,以分析型液相色谱考察色谱柱、流动相种类、流动相比例、柱温和进样量等参数对2'-FL分离度的影响,然后确定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最佳工艺条件,实现2'-FL低聚糖的分离及提取制备,之后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检测样品纯度为8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标准品 2'-岩藻糖基乳糖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谷物饮配方及生产工艺研制
5
作者 王婧宜 林莉 +1 位作者 金越 王晓成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5期89-95,共7页
本研究经过前期原料筛选后确定以酶解燕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葵花籽油、菊粉制作燕麦谷物饮配方,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燕麦谷物饮配方进行优化,优化配方为燕麦粉10%,葵花籽油1.2%,菊粉1.5%;产品在55℃以下水合1 h,均质压力为3... 本研究经过前期原料筛选后确定以酶解燕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葵花籽油、菊粉制作燕麦谷物饮配方,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燕麦谷物饮配方进行优化,优化配方为燕麦粉10%,葵花籽油1.2%,菊粉1.5%;产品在55℃以下水合1 h,均质压力为300 bar,采用超高温灭菌,灭菌条件为(141±2)℃/4s,同时对产品进行保质期试验及微生物检测后,确定产品保质期可常温保存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谷物饮 配方优化 工艺优化 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丹瑾 牟光庆 +4 位作者 姜铁民 刘继超 赵军英 李鹤丹 陈历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评价其营养质量的关键指标,选择出高效、灵敏、快捷的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在乳及乳制品的科研、生产、贸易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讨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然后比较乳...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评价其营养质量的关键指标,选择出高效、灵敏、快捷的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在乳及乳制品的科研、生产、贸易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讨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然后比较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检测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免疫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伏安溶出法、酶抑制法等方法,最后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矿物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乳制品中生物胺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继超 陈历俊 +3 位作者 刘硕 乔为仓 史润鸽 姜铁民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45,48,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不同乳制品中色胺(TR)、β-苯乙胺(PHE)、腐胺(PUT)、尸胺(CAD)、组胺(HIS)、酪胺(TYR)、亚精胺(SPD)和精胺(SP)8种生物胺的种类及含量分布情况,显示不同乳制品中均含有不同含量的生物胺,并且所有乳制品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不同乳制品中色胺(TR)、β-苯乙胺(PHE)、腐胺(PUT)、尸胺(CAD)、组胺(HIS)、酪胺(TYR)、亚精胺(SPD)和精胺(SP)8种生物胺的种类及含量分布情况,显示不同乳制品中均含有不同含量的生物胺,并且所有乳制品样品中均检测到酪胺。不同工艺、不同发酵菌种、不同菌种添加量以及不同保存天数所生产的乳制品中生物胺种类及生物胺总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乳制品中生物胺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该研究检测的乳制品样品中生物胺总量范围为10.30~34.00 mg/kg,不存在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生物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和不同婴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消化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学艳 姜铁民 +4 位作者 刘继超 乔为仓 何欣 张明辉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32,共5页
以母乳为对照,模拟婴儿胃肠消化环境对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和一种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蛋白质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肠以及胃肠总消化率和消化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体外胃消化率、肠消化率及胃肠总消化率... 以母乳为对照,模拟婴儿胃肠消化环境对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和一种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蛋白质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肠以及胃肠总消化率和消化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体外胃消化率、肠消化率及胃肠总消化率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母乳>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婴儿配方乳粉B>婴儿配方乳粉A,且母乳中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均显著高于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和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p<0.05)。此外,在体外胃肠总消化液中,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母乳和婴儿配方乳粉A、B(p<0.05),母乳和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婴儿配方乳粉A、B(p<0.05)。与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相比,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能更好的被机体消化利用,营养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婴儿配方乳粉 蛋白质 体外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快速检测母乳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董学艳 姜铁民 +1 位作者 刘继超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8-310,共3页
分别利用Lowry、BCA和Bradford三种方法对母乳中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以凯氏定氮法为标准,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owry和Bradford法适用于母乳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Lowry法适于母乳中乳清蛋... 分别利用Lowry、BCA和Bradford三种方法对母乳中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以凯氏定氮法为标准,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owry和Bradford法适用于母乳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Lowry法适于母乳中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Lowry、BCA和Bradford三种方法均适用于母乳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上述方法,只需要4 m L母乳样本,1.5 h内即可完成母乳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微量、高通量快速测定。上述方法适用于较大量母婴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可为母乳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制以及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总蛋白 乳清蛋白 酪蛋白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母乳组学队列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10
作者 赵军英 张明辉 +9 位作者 刘彦品 杨宝雨 刘言 刘妍 李先平 刘斌 王亚玲 张珍珍 乔为仓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2-513,共12页
母乳为婴儿提供个性化、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以及免疫保护,是0~6月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是婴儿食物的金标准。母乳组学队列研究是全面解析中国母乳组成特征、建立中国婴儿食品规范与标准、制定婴儿营养指南、创制婴儿食品的必要前提。... 母乳为婴儿提供个性化、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以及免疫保护,是0~6月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是婴儿食物的金标准。母乳组学队列研究是全面解析中国母乳组成特征、建立中国婴儿食品规范与标准、制定婴儿营养指南、创制婴儿食品的必要前提。本文介绍了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中国母婴营养健康出生队列研究(China maternal and infant nutrition health birth cohort study,MINC)的母乳脂质组学、糖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微生物组等组学检测技术、组成特征、与牛乳的差异及其在婴儿食品中的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母乳组学队列研究、模拟与产业化应用提供科技支撑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组学 出生队列研究 牛乳 婴幼儿配方粉 功效评价 产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SPE-GC/MS技术分析马克思克鲁维酵母对发酵乳中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11
作者 李路 刘敬兰 +3 位作者 姜铁民 闵伟红 刘继超 陈历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利用固相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olid-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SPEGC/MS)技术,分析以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和乳酸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Lactobacillus bul... 利用固相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olid-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SPEGC/MS)技术,分析以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和乳酸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为混合发酵剂的发酵乳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并对整个发酵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结果发现:使用SPE-GC/MS共检测出12种游离脂肪酸,其中短链及中链脂肪酸(C4-C12)有5种,长链饱和脂肪酸(C14-C18)7种,不饱和脂肪酸2种。2种发酵乳中主要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油酸,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混菌发酵乳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双菌发酵乳(P〈0.001)。在发酵1-6 h范围内,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的添加显著增加了双菌发酵乳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发酵乳 固相萃取 游离脂肪酸 马克思克鲁维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低聚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轶涵 乔为仓 +5 位作者 张明辉 姜铁民 李莹 胡聚峰 余晓雯 陈历俊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52,共6页
介绍了母乳低聚糖的结构,对其含量的影响因素,功能和检测方法等。目前检测母乳低聚糖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等。通过这些检测技术,可以对母乳... 介绍了母乳低聚糖的结构,对其含量的影响因素,功能和检测方法等。目前检测母乳低聚糖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等。通过这些检测技术,可以对母乳样本进行检测,找寻母乳低聚糖种类含量的变化规律。但目前检测大量样品及多种HMO的高通量检测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 结构 功能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缓解高尿酸血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佳豪 李先平 +3 位作者 赵军英 乔为仓 刘璐 陈历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2-292,共11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人体内尿酸(uric acid,UA)的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引起的疾病,持续性的HUA会导致痛风。无症状的HUA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联,如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益生菌干预治疗改善HUA是一种潜...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人体内尿酸(uric acid,UA)的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引起的疾病,持续性的HUA会导致痛风。无症状的HUA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联,如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益生菌干预治疗改善HUA是一种潜在的安全、经济、高效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益生菌降低UA水平的机制,包括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吸收和降解肠道中嘌呤类物质、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恢复肠道屏障。此外,益生菌通过促进尿酸盐排泄转运蛋白的表达和抑制尿酸盐重吸收蛋白的表达促进UA的排泄从而降低UA水平。益生菌在缓解HUA方面极具应用前景,本文对益生菌缓解HUA机制进行了探讨,期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益生菌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彦品 董学艳 +2 位作者 姜铁民 李贞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8期70-74,共5页
目的了解母乳乳铁蛋白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母分娩后0~5 d、12~14 d、1 m、3 m、4 m)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分娩方式、BMI、婴儿性别、乳母年龄和孕期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0~5 d、12~14 d、1 m、3 m、... 目的了解母乳乳铁蛋白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母分娩后0~5 d、12~14 d、1 m、3 m、4 m)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分娩方式、BMI、婴儿性别、乳母年龄和孕期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0~5 d、12~14 d、1 m、3 m、4 m时的母乳乳铁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0~5 d到3 m乳铁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由2.45 mg/mL逐渐降低至2.20 mg/mL,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到4 m时显著降低至1.02 mg/mL(P<0.05)。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组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在0~5 d、1 m、3 m和4 m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12-14 d时剖宫产组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孕前、产前和产后不同BMI(≤18,18~25和≥25),不同婴儿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孕期健康状况的乳母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母乳乳铁蛋白在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中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泌乳阶段和分娩方式影响乳铁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泌乳阶段 分娩方式 BMI 婴儿性别 产妇年龄 孕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起山 赵军英 +3 位作者 魏鑫越 刘彦品 杨宝雨 陈历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5-258,共14页
骨质疏松症困扰着全球2亿患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发病率将不断增加,预防骨质疏松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乳制品基质、矿物质、维生素、乳蛋白、乳脂和乳糖调节肠道菌群对钙吸收和骨骼健康的作用机... 骨质疏松症困扰着全球2亿患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发病率将不断增加,预防骨质疏松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乳制品基质、矿物质、维生素、乳蛋白、乳脂和乳糖调节肠道菌群对钙吸收和骨骼健康的作用机制,综述了强化添加VD、益生元和益生菌的乳制品对不同人群的干预效果及降低骨质疏松风险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乳制品与植物基替代品的干预功效,为乳制品精准干预改善骨骼健康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乳蛋白 乳脂球膜 维生素D 肠道菌群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胆固醇降解能力的人源乳酸菌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奕莛 刘璐 +5 位作者 赵军英 乔为仓 陈君 刘彦品 侯俊财 陈历俊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36,共5页
研究旨在筛选出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人源乳酸菌,为开发良好的乳酸菌产品提供依据。对公司自建菌库中的28株人源乳酸菌中进行胆固醇降解率的初步测定,筛选出3株降解能力较高的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的特性试验,最终确定一株具有胆固醇降解... 研究旨在筛选出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人源乳酸菌,为开发良好的乳酸菌产品提供依据。对公司自建菌库中的28株人源乳酸菌中进行胆固醇降解率的初步测定,筛选出3株降解能力较高的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的特性试验,最终确定一株具有胆固醇降解能力及特性良好的人源乳酸菌。结果表明,28株人源乳酸菌中讲解率较高的6株乳酸菌分别为来自婴儿粪便源的格氏乳杆菌F020、F024和来源于母乳源格氏乳杆菌B1-26、B1-29以及母乳源罗伊氏乳杆菌B1-27、B1-28。对这6株乳酸菌进行体外胆固醇降解试验得到F024对胆固醇的同化量最高达到25.92%,F020的沉淀量最高达到了10.49%;B1-28的胆盐水解酶活性最高。将格氏乳杆菌F020、F024以及罗伊氏乳杆菌B1-28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pH 1.5时,3株乳酸菌均不耐受,pH 2.0和pH 3.03 h时,格氏乳杆菌F020的存活率超过100%;在0.3%的胆盐培养基中,格氏乳杆菌F0203 h存活率达到102.94%。本实验最终选出胆固醇降解率高并且特性良好的格氏乳杆菌F020,为进一步开发乳酸菌产品提供良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乳酸菌 胆固醇降解 胆盐水解酶 耐酸 耐胆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1-油酰基-2-棕榈酰基-3-亚油酰基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晓雯 刘茜 +5 位作者 刘妍 赵军英 胡聚峰 李莹 杨轶涵 陈历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2,34,共8页
甘油三酯(TAG)为母乳中含量最高的脂质,1,3二油酰基-2-棕榈酰基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和1-油酰基-2-棕榈酰基-3-亚油酰基甘油三酯(1-oleoyl-2-palmitoyl-3-linoleoylglycerol,OPL)为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两种TAG... 甘油三酯(TAG)为母乳中含量最高的脂质,1,3二油酰基-2-棕榈酰基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和1-油酰基-2-棕榈酰基-3-亚油酰基甘油三酯(1-oleoyl-2-palmitoyl-3-linoleoylglycerol,OPL)为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两种TAG,与欧美国家母乳中OPO含量高于OPL含量不同,中国母乳中OPL含量高于OPO,但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多是通过添加OPO来模拟母乳脂质,这与中国母乳TAG组成不完全相同。为进一步研究OPL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从脂肪酸和TAG结构上分析了OPL的功能,比较了国内外以及中国多地母乳中OPL的含量,介绍有关OPL异构体的检测方法,主要为银离子色谱和带有手性色谱柱的液相色谱结合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进行分离鉴定。通过总结OPL功能、含量和现有的检测技术,旨在为开发符合中国母乳特征的人乳替代脂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L 功能 含量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叶酸菌株的筛选及合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亚栋 王琦 +2 位作者 乔为仓 赵军英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8-266,共9页
叶酸对于人体营养摄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天然叶酸的摄入。天然叶酸的主要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叶子、动物肝脏、蛋黄、大豆、小麦和以产叶酸菌株发酵产生的谷物类食品,但食物来源的天然叶酸难以满足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求(>400μg/d)... 叶酸对于人体营养摄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天然叶酸的摄入。天然叶酸的主要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叶子、动物肝脏、蛋黄、大豆、小麦和以产叶酸菌株发酵产生的谷物类食品,但食物来源的天然叶酸难以满足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求(>400μg/d),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提高天然叶酸的产量。许多酵母菌株(酿酒酵母和发酵酵母)发酵均可产生叶酸,但是要获得安全有效的产叶酸菌株还需要进一步的筛选与鉴定。本文通过对产叶酸菌株的筛选、叶酸代谢途径以及叶酸在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系统化提高叶酸产量做出了总结,以为产叶酸菌株的筛选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叶酸菌株 筛选 机理 天然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乙型肝炎孕妇肠道微生态调节研究进展
19
作者 魏鑫越 王起山 +2 位作者 赵军英 刘彦品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1,共8页
中国是乙肝大国,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病理、疾病进展与肠道微生态健康密切相关。“肠-肝轴”假说认为肠道菌群是肠道和肝脏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能够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本综述就乙肝对肠道菌群、... 中国是乙肝大国,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病理、疾病进展与肠道微生态健康密切相关。“肠-肝轴”假说认为肠道菌群是肠道和肝脏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能够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本综述就乙肝对肠道菌群、妊娠并发症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干预功效进行综述,为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乙肝孕妇健康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益生元 肠道微生物 乙肝病毒 孕妇 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乳对乙肝孕妇孕期常规健康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鑫越 赵军英 +4 位作者 王起山 易为 刘彦品 张春枝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影响母婴健康。探讨摄入益生菌发酵乳对乙肝孕妇孕期便秘、血生化及血、尿常规的影响。纳入24-38岁之间,孕8-12周的志愿者,慢性乙肝孕妇11例为乙肝实验组,健康孕妇10例为健康实验组,1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进行队列... 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影响母婴健康。探讨摄入益生菌发酵乳对乙肝孕妇孕期便秘、血生化及血、尿常规的影响。纳入24-38岁之间,孕8-12周的志愿者,慢性乙肝孕妇11例为乙肝实验组,健康孕妇10例为健康实验组,1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进行队列跟踪研究。乙肝实验组和健康实验组志愿者每日摄入一瓶200 mL益生菌发酵乳,对照组志愿者每日摄入一瓶200 mL普通酸奶(不含有益生菌),均持续饮用16周。干预后乙肝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水平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计数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孕妇孕期补充益生菌发酵乳影响常规生化及健康指标,具有改善肝功能的潜在可能,可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乳 乙肝孕妇 血生化 便秘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