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城乡交错区绿地和植物种类的构成与分布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冰飞 贾宝全 +1 位作者 冷平生 王文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256-6265,共10页
北京城市化过程中,沿着城-乡过渡带绿地类型与植物种类构成正发生着显著变化,认识这种变化对于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在北京市北部城乡交错区沿城-乡梯度设立由5个边长5 km的正方形(样窗1至样窗5... 北京城市化过程中,沿着城-乡过渡带绿地类型与植物种类构成正发生着显著变化,认识这种变化对于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在北京市北部城乡交错区沿城-乡梯度设立由5个边长5 km的正方形(样窗1至样窗5)组成的总面积为125 km^2的样带,采用Geo Eye-1高分辨率卫星全色影像,结合实地普查,对样带内的土地利用情况、绿地类型及植物种类构成与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样带内不透水面指数为42%,绿地率56.08%,水面面积占总面积的1.92%。沿城-乡梯度不透水面指数逐渐减少,绿地率逐渐增加,绿地类型从城市绿地转变为平原农田为主的生产型与防护型绿地,到山区以风景林为主的林地;(2)样带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98科313属481种,其中北京本地种75科216属330种,占总数的68.61%;国内引进种37科62属72种,占总数的14.97%,国外引进种32科70属79种,占总数的16.42%;(3)样带各样窗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包含全国全部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型是该区的最主要类型,占总属数的23.3%;之后依次是泛热带分布占17.3%、世界分布占14.1%和旧世界温带分布占10.9%,总的热带分布型植物达到31.6%,主要由一部分少种属和绝大多数单种属构成;(4)沿城-乡梯度植物种丰富度顺序为:样窗3>样窗2>样窗1>样窗4>样窗5,乡土种所占比例沿城-乡梯度升高,从样窗1的67.08%提高到样窗5的87.76%,除样窗3外,其余样窗中国外引进种的比例均高于国内引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区 卫星影像 绿地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园林的景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9个开放园林为例
2
作者 林栋东 焦阳 黄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将景观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到景观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中,使景观资源的利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对影响景观质量的不同因子用二歧式法赋值,并利用景观质量评价公式对北京地区故宫、北海等9个开放园林进行评估。【... 【目的】将景观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到景观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中,使景观资源的利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对影响景观质量的不同因子用二歧式法赋值,并利用景观质量评价公式对北京地区故宫、北海等9个开放园林进行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与北京市旅游管理部门公布的游客到访率基本一致,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结论】利用二歧式赋值法可以有效的对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质量评价中,此方法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保证在调查时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 景观质量 景观质量评价公式 二歧式赋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人口视角的北京郊区休闲供需压力研究
3
作者 王润 马亮 +1 位作者 赵志平 张凯锋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城市郊区的休闲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城市休闲职能的发挥。合理平衡的供给需求关系是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北京郊区休闲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GIS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的技术手段,探寻大城市郊区休闲供需的结构、类型和影响因... 城市郊区的休闲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城市休闲职能的发挥。合理平衡的供给需求关系是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北京郊区休闲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GIS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的技术手段,探寻大城市郊区休闲供需的结构、类型和影响因素。以距离衰减规律为设定,北京郊区休闲需求市场规模从380万到1000万之间;而北京休闲供给呈现组团式分布,与圈层式的休闲需求不匹配;通过供需压力指数的计算,北京郊区乡镇可划分为供大于需、供小于需、供需平衡三类;旅游吸引力、水体条件和与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影响供需压力水平的标志性特征;供需错位会带来出行距离增大、局部地区休闲质量下降、游憩公平不能保证等问题,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基础设施改善、分区管理等途径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旅游与休闲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压力 休闲供给 休闲需求 休闲游憩 北京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玉露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成飞 季陈 +1 位作者 崔金腾 张克中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0-14,共5页
为实现N1玉露的商业化、规模化生产,以N1玉露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分化的影响,建立N1玉露的组织培养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1)+NAA 0.1mg·L^(-1)... 为实现N1玉露的商业化、规模化生产,以N1玉露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分化的影响,建立N1玉露的组织培养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1)+NAA 0.1mg·L^(-1)+KT 1mg·L^(-1)+SUC 30g·L^(-1),最适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KT0.5mg·L^(-1)+6-BA 0.2 mg·L^(-1)+NAA 0.1 mg·L^(-1)+CM 20%V/V,诱导愈伤组织丛芽分化率最高达84.1%,壮苗培养基为1/2MS+20%CM。本研究通过椰乳的使用,降低外源激素的用量,对提高玉露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促进作用,使N1玉露高效率低成本的繁殖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露 组织培养 离体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誉涵 孙佳琦 +3 位作者 孙静双 崔建辉 冷平生 胡增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4-1374,共11页
为揭示北京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特征,选取北京农学院林场、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蒙古栎山区自然分布地,以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关村森林公园2个平原引种地为采样地,采集土壤和生... 为揭示北京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特征,选取北京农学院林场、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蒙古栎山区自然分布地,以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关村森林公园2个平原引种地为采样地,采集土壤和生有外生菌根的蒙古栎根部样品,检测其土壤理化及酶活性指标,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外生菌根真菌群落进行测定,初步分析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原采样地和山区采样地的土壤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山区分布地的全氮、速效磷含量以及磷酸酶活性较高,而平原引种地的pH、全磷含量较高。测序后经过OTU注释和α多样性分析,发现绒盖牛肝菌属(Xerocomellus)、丝膜菌属(Cortinarius)、红菇属(Russula)、块菌属(Tuber)为北京地区蒙古栎主要外生菌根真菌类群,但各采样地的优势菌各不相同,并且平原采样地蒙古栎根部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低于山区采样地。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碳氮比、磷酸酶活性、海拔、坡度等与真菌多样性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外生菌根真菌 真菌多样性 土壤理化指标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游憩用地管理与研究动态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润 黄凯 朱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94-101,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游憩用地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受制于游憩用地管理体制和规划实践滞后的局面,我国城市游憩用地研究还有待突破。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游憩用地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找到国内城市游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游憩用地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受制于游憩用地管理体制和规划实践滞后的局面,我国城市游憩用地研究还有待突破。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游憩用地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找到国内城市游憩用地研究的薄弱环节和可能的研究方向。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游憩用地管理的体制,归纳出了目前国内外城市游憩用地研究的5个内容:概念和内涵的探讨、理想模型的构建、城市游憩用地需求的研究、城市游憩用地指标的研究和城市游憩用地的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还有较大差距,尤其体现在理论构建、需求和指标研究方面。指出了国内游憩用地未来可能的4个研究方向——指标体系、游憩需求、布局规律和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游憩用地 旅游用地 城市游憩 游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沉默技术验证东方百合‘Justina’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功能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梦娜 梁晶 +1 位作者 张克中 崔金腾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调控东方百合叶色的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关键酶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功能。【方法】利用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构建烟草脆裂病毒与东方百合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采用切割侵染法侵染... 【目的】研究调控东方百合叶色的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关键酶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功能。【方法】利用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构建烟草脆裂病毒与东方百合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采用切割侵染法侵染东方百合‘Justina’植株叶片,分析对照组、烟草脆裂病毒空载体侵染组和携带有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重组烟草脆裂病毒载体侵染组这些组中东方百合叶片的各种色素含量和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对照组叶片和空载体侵染组叶片未有明显的白化或黄化现象,重组载体侵染组叶片在刀口边缘出现明显黄化现象,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表达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沉默导致东方百合‘Justina’叶片的黄化,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表明番茄红素β-环化酶在东方百合‘Justina’叶片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基因沉默技术 烟草脆裂病毒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双修”理论的河道景观优化策略——以白浮泉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何非凡 卢圣 《现代园艺》 2021年第9期85-87,共3页
现阶段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需求。在"城市双修"理论及相关工作开展的背景下,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科学的优化,完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解决... 现阶段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需求。在"城市双修"理论及相关工作开展的背景下,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科学的优化,完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解决城市河道生态问题,对弥补城市生态功能不足有着重要意义。以"城市双修"理论为背景,经实地调研和使用人群需求进行调查,结合ENVI、Arc GIS及e Cognition Develope对现状绿地进行分类分析,归纳白浮泉湿地公园存在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景观提升策略,力求恢复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的同时满足,居民实际使用需求,弥补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修复城市河道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河道生态 景观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清代初期明珠家族自怡园景点布局
9
作者 王建文 焦晋林 付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山东南侧的清代初期明珠家族建造的著名园林——自怡园提供复建依据。【方法】查阅文献,结合实地调查,研究自怡园周围环境和景点。【结果】在对这座园林的21个景点进行复原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景点布局... 【目的】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山东南侧的清代初期明珠家族建造的著名园林——自怡园提供复建依据。【方法】查阅文献,结合实地调查,研究自怡园周围环境和景点。【结果】在对这座园林的21个景点进行复原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景点布局的平面图。【结论】为今后北京古代园林复建提供了基础,为世人初步展示了一座具有浓郁江南园林特色的清初北方私家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点 布局 明珠家族 万寿山 自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兰性德渌水亭和西园位置的研究
10
作者 王建文 杨玲 +1 位作者 陈原 付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渌水亭和西园的位置。【方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论证,查找更多的文献,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对渌水亭和西园的位置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论证。【结论】渌水亭位于什刹海,西园位于明珠住宅西侧...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渌水亭和西园的位置。【方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论证,查找更多的文献,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对渌水亭和西园的位置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论证。【结论】渌水亭位于什刹海,西园位于明珠住宅西侧,渌水亭位于西园南侧大门外,乾隆六十年(1795),渌水亭被圈入成亲王府花园内部,准确位置在今天宋庆龄同志故居内部恩波亭的位置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 西园 渌水亭 什刹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萜烯合成相关基因LiGGPPS大小亚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旭平 王浩楠 +2 位作者 张茜 冷平生 胡增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0,共8页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GPPS)是调节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为了研究GGPPS基因在百合萜类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本试验以‘西伯利亚’百合(Lilium‘Siberia’)为试材,克隆了GGPPS大亚基(LiGGPPS.LSU)和小亚基(LiGGPPS.SSU)基因,并分...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GPPS)是调节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为了研究GGPPS基因在百合萜类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本试验以‘西伯利亚’百合(Lilium‘Siberia’)为试材,克隆了GGPPS大亚基(LiGGPPS.LSU)和小亚基(LiGGPPS.SSU)基因,并分析其表达和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相对表达量分析、荧光定量PCR、亚细胞定位、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预测并验证其特征及功能,揭示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LiGGPPS.LSU和LiGGPPS.SSU分别为1 100 bp和1 040 bp, LiGGPPS.LSU和LiGGPPS.SSU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GGPPS.LSU和GGPPS.SSU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们分别与薯蓣(Dioscorea cayenensis subsp.rotundata)和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亲缘关系最近。LiGGPPS.LSU和LiGGPPS.SSU基因均定位在叶绿体中,表达量随百合的生长发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iGGPPS.LSU在花被片中高量表达,LiGGPPS.SSU在花药中显著高量表达。VIGS试验显示芳樟醇、罗勒烯、月桂烯释放量下降。LiGGPPS.LSU和LiGGPPS.SSU基因对百合花香单萜类物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百合GGPPS以及相关代谢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GGPPS 萜烯化合物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处理对槲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啸 张伟浩 +2 位作者 蒋萌 冷平生 胡增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为了探明槲树(Quercus dentata)苗期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为其在城市森林建设应用中提供参考。【方法】以槲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CK)、75%全光照、50%全光照、25%全光照4个光照梯度,处理60 d后,测定生长指标、叶解剖结... 【目的】为了探明槲树(Quercus dentata)苗期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为其在城市森林建设应用中提供参考。【方法】以槲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CK)、75%全光照、50%全光照、25%全光照4个光照梯度,处理60 d后,测定生长指标、叶解剖结构、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结果】75%全光照下槲树幼苗生长状况最佳,有利于生长。随着遮阴程度增加,槲树幼苗的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主脉、上表皮和下表皮的厚度均减小,栅海比减小,而细胞疏松度增加。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与丙二醛的含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遮阴处理消除了槲树幼苗的光合午休现象,并且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减少了暗呼吸消耗,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结论】槲树幼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75%全光照是适宜槲树苗期生长的光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树 遮阴 生长指标 叶片解剖结构 生理指标 光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马丁香不同种源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杨晓霞 冷平生 +4 位作者 郑健 胡增辉 刘学娅 杨晓红 窦德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1 0个种 源( 包括6 个野生种源和4 个栽培种源)的种子和幼苗为实验材料, 对种子长和宽、 种翅长和宽、 百粒质量、 发芽率、 叶长和宽、 叶长与叶宽的比值、 叶柄长、 株高和地径1 2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方差分析、 变异系 数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暴马丁香不同种源间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 差异(P = 0 . 01 ), 差异较大的表型性状为发芽率、 百粒质量、 种翅长和种翅宽.种源内和种源间各表型性状的变异 系数(CV)均差异较大, 种源内CV值为1 . 3 9 % -4 5 . 5 6 %, 种源间CV值为6 . 4 5 % -4 2 .7 6% ;其中, 种源内种翅长和 种翅宽的CV平均值较大, 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 V平均值均较小, 而种源间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V值则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暴马丁香表型性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种子长、 种子宽和叶长, 其次为株高、 发芽率、 地径、 叶宽和种翅宽.根据聚类分析结果, 供试的1 0个种源被划分为4 类, 其中, 来源于北京和内蒙古及3 个来源于河北的 种源聚为I 类, 来源于黑龙江哈尔滨的2 个种源聚为Ⅱ类, 来源于山西的2 个种源聚为Ⅲ类, 来源于青海的1 个种 源单独聚为Ⅳ类, 聚类结果与各种源的地理分布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及表型性状与地理- 气候因子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 其中, 种子发芽率与种子的其他5 个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经度和纬度与各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 而海拔、 年均温和无霜期则是影响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暴马丁香各种源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遗传分化, 地理隔离和生态因子的大幅变化导致其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 根据研究结果, 对暴马丁香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表型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根际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田田 丁榕 +2 位作者 蔡建超 赵和文 崔金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63-70,共8页
迎红杜鹃和照白杜鹃是北京仅有的两种野生杜鹃花,为了解海拔和种源对杜鹃根际菌落组成的影响,采样不同海拔、不同种源的杜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进行菌种纯化和分子鉴定,同时提取土壤DNA,进行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结合采样地自然条件,分析不... 迎红杜鹃和照白杜鹃是北京仅有的两种野生杜鹃花,为了解海拔和种源对杜鹃根际菌落组成的影响,采样不同海拔、不同种源的杜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进行菌种纯化和分子鉴定,同时提取土壤DNA,进行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结合采样地自然条件,分析不同因素对根际菌落组成及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杜鹃根际土壤得到了来源于5个属的11种细菌单菌落和来源于7个属的9种真菌单菌落;低海拔迎红杜鹃和高海拔迎红杜鹃的根际土壤中,分别具有5个和3个优势菌属;低海拔和高海拔的非根际土壤中,分别具有8个和9个优势菌属;杜鹃根际土壤中的菌种组成较非根际稳定,并且根际优势菌有一定的定向性;迎红杜鹃的根际细菌多样性大于照白杜鹃,但照白杜鹃根际优势菌属要多于迎红杜鹃;低海拔迎红杜鹃的根际细菌多样性和优势菌属都要大于高海拔迎红杜鹃。结论是海拔与种源对于杜鹃根际菌落组成与丰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杜鹃根际细菌的多样性与植物的物候期有关系,不同种源的杜鹃由于其根系分泌物的不同也导致了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差异。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比,本研究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种类明显较少,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根际微生物 鉴定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与区位条件分析的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润 马亮 马晓燕 《风景园林》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热的背后还缺乏对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以宏观的视角,借助GIS空间分析的手段,从遗产资源到旅游产品转化的能力、可进入条件、基础客源市场条件和遗产城市依托条件4个角度来衡量... 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热的背后还缺乏对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以宏观的视角,借助GIS空间分析的手段,从遗产资源到旅游产品转化的能力、可进入条件、基础客源市场条件和遗产城市依托条件4个角度来衡量和评价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存在问题和开发潜力。4个指标得分都高的遗产地还需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优化;存在一个短板的景区中,资源转化能力弱的遗产地需要加强保护;覆盖人口少的遗产地应创新营销;可进入条件差和设施依托弱的景区应做好设施配套。当有多个指标存在局限时,遗产地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从资源保护、市场营销、区域合作、设施建设、产品创新多个角度选择旅游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世界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资源管理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稠李叶片对低温环境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建超 覃银朴 +2 位作者 马赫 崔金腾 赵和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对紫叶稠李进行低温处理,检测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积累的变化,以及相关酶活性响应规律。【方法】用低温处理紫叶稠李,测定并分析叶色参数、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 【目的】对紫叶稠李进行低温处理,检测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积累的变化,以及相关酶活性响应规律。【方法】用低温处理紫叶稠李,测定并分析叶色参数、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低温环境下紫叶稠李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表明紫叶稠李在低温胁迫下通过提高色素积累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自身的耐寒性。【结论】紫叶稠李在初夏叶片变色期受低温处理时,低温并没有影响它的叶片变色规律和观赏性,本研究为今后提高紫叶稠李的引种适用性和观赏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稠李 低温 花色素苷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S-RNase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17
作者 丁榕 王杰 +2 位作者 赵和文 张克中 崔金腾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9期649-655,共7页
[目的]克隆百合S-RNase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表达信息分析,为百合不亲和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东方百合(Lilium oriental)品种‘Justina’为材料,通过RACE技术克隆百合S-RNas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百合... [目的]克隆百合S-RNase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表达信息分析,为百合不亲和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东方百合(Lilium oriental)品种‘Justina’为材料,通过RACE技术克隆百合S-RNas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百合同一时期不同器官的S-RNase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NCBI在线工具以及ProtParam、SignalP、MEGA5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基因全长为766bp,开放阅读框为672bp,推导编码223个氨基酸;其半定量分析显示表达量由高到低的器官依次为花瓣、叶、茎、大量分泌液时的花柱、无分泌液时的花柱、鳞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为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存在信号肽序列,属于分泌型蛋白。具有典型的RNase T2家族蛋白保守结构域特征,二级结构富含环形结构。在已知的S-RNase基因中,与野茶树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获得百合S-RNase基因cDNA全长序列及在同一时期不同器官的S-RNase基因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S-RNASE基因 克隆 半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紫叶稠李花色素苷合成调控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赫 蔡建超 +1 位作者 张克中 崔金腾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2期28-36,共9页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紫叶稠李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及转录因子的影响,对紫叶稠李进行80%遮光处理,通过无参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基因表达量、功能及富集通路情况。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对花色素苷合成途...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紫叶稠李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及转录因子的影响,对紫叶稠李进行80%遮光处理,通过无参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基因表达量、功能及富集通路情况。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对花色素苷合成途径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相对全光照条件下,遮光处理下PAL、CHS、CHI、F3H、F3’H、DFR、ANS、UFGT基因表达量下调,MYB6、MYB10转录因子表达量相对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稠李 光照强度 转录组测序 花色素苷合成通路 MYB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灵水村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丽红 钱威 +1 位作者 苟天来 毕宇珠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推进京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为创建村落地域特色及科学性保护提供方法。【方法】查阅文献和实地探勘,利用规划制图软件绘制图纸分析灵水村的院落格局及建筑形制。【结果】归纳村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绘制单体建筑立面图及... 【目的】推进京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为创建村落地域特色及科学性保护提供方法。【方法】查阅文献和实地探勘,利用规划制图软件绘制图纸分析灵水村的院落格局及建筑形制。【结果】归纳村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绘制单体建筑立面图及典型院落空间构成的平面图,对院落格局、建筑等进行形态和形制分析。【结论】从文保档案的建立、院落形态的保护以及科学性的修缮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此同时结合周边的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院落 建筑 京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LoNHX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
作者 王安琪 薛晓霞 +2 位作者 左杨 张克中 崔金腾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为了解决百合在北方盐碱地区百合种球生长和产量的问题。【方法】以OT型百合‘Robina’为材料,克隆了百合液泡膜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oNHX2),并使用前期试验得出的半致死浓度200 mM NaCl对百合种球进行处理,通过荧光定量分析... 【目的】为了解决百合在北方盐碱地区百合种球生长和产量的问题。【方法】以OT型百合‘Robina’为材料,克隆了百合液泡膜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oNHX2),并使用前期试验得出的半致死浓度200 mM NaCl对百合种球进行处理,通过荧光定量分析百合LoNHX2基因在盐处理后不同时间及不同部位的表达状况。【结果】结果表明:(1)百合LoNHX2基因全长为160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2)百合LoNHX2蛋白性质稳定,由20种氨基酸组成,为脂溶性蛋白;(3)200 mM NaCl对百合种球根系进行盐胁迫处理后,LoNHX2基因在百合根部的表达量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4)对百合盛花期不同部位中LoNHX2基因表达量分析,LoNHX2基因在花瓣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片、茎、根,表达量最低的是鳞茎。【结论】发现百合LoNHX2基因在盐胁迫中有重要作用,可通过降低细胞质中Na^(+)的浓度,从而降低高盐胁迫对植物细胞的伤害。为百合种球耐盐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百合在北方产业化发展及园林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盐胁迫 LoNHX2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