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遗传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翌 赵枫朝 +2 位作者 罗艳侠 吴立娟 郭秀花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与遗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北京市9个城郊区县的16 663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验光检测。使用SPSS 18.0软件和Falconer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数据完整的15 212名学生中,近视...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与遗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北京市9个城郊区县的16 663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验光检测。使用SPSS 18.0软件和Falconer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数据完整的15 212名学生中,近视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29.69%,正视和远视组一级亲属近视患病率为21.73%。中小学生的近视遗传度最后统计为28.9%。父母双方视力的状况不同,子女的屈光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0.278,P<0.01)。不同特征的学生屈光状态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父母近视的学生更容易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中小学生 遗传度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静波 武志远 +7 位作者 刘相佟 赵湛 邹德春 邹小平 牟永敏 刘峰 陈硕 郭秀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993-2996,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功能单位在职人员14 448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血脂异常发病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研究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功能单位在职人员14 448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血脂异常发病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结果共检出血脂异常者1 399人,血脂异常发生率为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的影响后,饮食口味偏甜[OR=0.783,95%CI(0.629,0.975)]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食用早餐<1次/周[OR=2.811,95%CI(1.649,2.884)]、食用早餐1~3次/周[OR=1.761,95%CI(1.404,2.209)]、食用早餐4~5次/周[OR=1.396,95%CI(1.142,1.707)]、进食速度较快[OR=1.777,95%CI(1.401,2.254)]、进食速度很快[OR=1.899,95%CI(1.386,2.602)]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对于血脂异常存在影响,其中不规律食用早餐和进食速度问题较为严重,应注意规律食用早餐、细嚼慢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饮食习惯 职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短期风险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龙 汤哲 +7 位作者 李霞 罗艳侠 郭晋 李海彬 刘相佟 陶丽新 闫傲霜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在考虑"竞争事件"的前提下,对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进行5年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年龄、糖尿病、吸烟、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血压(blood pressure,BP)、总胆固... 目的在考虑"竞争事件"的前提下,对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进行5年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年龄、糖尿病、吸烟、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血压(blood pressure,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构建竞争风险模型,计算未来5年心血管疾病的绝对风险,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依时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值来衡量模型的判别能力,采用校正图来衡量模型的校正度。经过Bootstrap重抽样技术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以减少过度拟合偏倚。结果 1992年基线检查无心血管疾病者共1 775人,其中男性886人(49.92%),女性889人(50.08%),至2012年末随访结束,共有47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693人死于非心血管疾病,609人存活或失访。男性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分总分分别为65分和62分,最佳切点分别为34分和30分。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与校正度。结论利用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借助竞争风险模型,构建了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短期风险评估工具,为有效筛查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竞争风险模型 风险评估 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八年变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玮 汤哲 +4 位作者 李霞 高琦 孙菲 刁丽君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在1992年和200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中在1992年和2000年均完成血生化检查的698人,提取其生化检查、膳食调查等相关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提取其在1992年时的膳食结构,...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在1992年和200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中在1992年和2000年均完成血生化检查的698人,提取其生化检查、膳食调查等相关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提取其在1992年时的膳食结构,根据膳食频率对膳食结构的类别进行命名。保持膳食结构分类不变对老年人在2000年的膳食特点进行描述,对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可将北京市老年人按照膳食结构分为三型:营养充足型(314人,45.0%),中间型(259人,37.1%)和主食肉类为主型(125人,17.9%)。以上研究对象除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外,各组生化指标在2000年的水平均高于其在1992年的相应指标。结论不同膳食结构的老年人八年后膳食习惯和代谢指标的变化量不同,但确认关联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入时间依从协变量的多因素分析以排除混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潜在类别分析 代谢异常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九种病毒性病原体监测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洪军 崔燕 +6 位作者 杨艳娜 黄芳 杜娟 王帅 卢庆彬 崔富强 刘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3-718,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使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使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九种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分析各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54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检测阳性者174例,阳性率为32.0%。其中鼻病毒和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9.4%和8.6%,高于其他病原体。各季节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病原体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体阳性患儿流涕发生率高于阴性患儿(P=0.01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高于肺炎患儿中的阳性率(43.9%vs 22.3%,P<0.001)。相比较肺炎,流感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和肠道病毒更易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检出。结论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鼻病毒和流感病毒两种呼吸道病原体所致,呼吸道病毒更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病毒 病原体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北京市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入院预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倩 章萌 +6 位作者 胡耀余 徐小林 陶丽新 张杰 罗艳侠 郭秀花 刘相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比较广义相加模型(GAM)和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RNN)对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入院频数的预测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气象因素和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数据,基于LSTM-RNN预测糖尿病... 目的:比较广义相加模型(GAM)和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RNN)对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入院频数的预测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气象因素和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数据,基于LSTM-RNN预测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入院频数并与GAM对比,模型评价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法。结果:与GAM相比,LSTM-RNN具有较低的预测误差[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1.21±3.30和46.13±7.60,P<0.01;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4.64±1.99和36.08±6.20,P<0.01]和较高的拟合优度(R^(2)值分别为0.79±0.06和0.57±0.12,P<0.01)。在性别分层中,预测女性入院频数时,LSTM-RNN三项指标均优于GAM(均P<0.05);预测男性入院频数时,两模型误差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季节分层中,预测温暖季节的入院频数时,LSTM-RNN的RMSE和MAE均低于GAM(均P<0.05),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寒冷季节入院频数时,两种模型的RMSE、MAE和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功能区分层中,预测首都功能核心区入院频数时,LSTM-RNN的RMSE、MAE和R2值均优于GAM(均P<0.05)。结论:LSTM-RNN预测误差较小,拟合程度优,可作为污染天气提前精准配置医疗资源的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 广义相加模型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日入院频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企事业单位人员饮食行为因素与患冠心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武志远 张静波 +2 位作者 张丽成 罗艳侠 郭秀花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企事业单位人员饮食行为特征和冠心病患病情况,探索饮食行为对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对2014-2015年参加体检的企事业单位人员13235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收集饮食习惯、饮食口味、进食速度、粗细粮搭配、食用早餐情况... 目的调查北京市企事业单位人员饮食行为特征和冠心病患病情况,探索饮食行为对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对2014-2015年参加体检的企事业单位人员13235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收集饮食习惯、饮食口味、进食速度、粗细粮搭配、食用早餐情况5种饮食行为及冠心病患病情况。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冠心病患病组与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5种饮食行为对冠心病患病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中,冠心病检出人数332例,患病率约为2.4%。男性患病率(3.7%)高于女性(1.3%),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倾向性评分1:1匹配病例组和对照组,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压力、睡眠、锻炼、冠心病家族史等因素的影响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早餐不规律(OR=2.424,95%CI:1.605~3.662)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饮食以甜食为主(OR=0.395,95%CI:0.201~0.777)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北京市企事业单位人员中早餐不规律可能是冠心病的饮食行为危险因素,口味偏甜可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行为 冠心病 企事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现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天啸 赵冬 齐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全球死亡的首位原因。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全球死亡的首位原因。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和富含三酰甘油脂蛋白携带的残余胆固醇升高,是世界范围内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AS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流行特征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企事业单位人员饮食行为因素与患脑血管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成 武志远 +12 位作者 安吉 陶丽新 刘佳 赵湛 邹德春 邹小平 牟永敏 张静波 刘峰 陈硕 焦鹏程 郭秀花 罗艳侠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饮食行为特征并分析其对脑血管病患病情况的影响,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抽取6家企事业单位17196名18~60岁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 目的调查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饮食行为特征并分析其对脑血管病患病情况的影响,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抽取6家企事业单位17196名18~60岁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饮食行为对脑血管病患病率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脑血管病患病率为0.74%。饮食行为方面,荤素搭配以荤素各半者为主(71.24%),粗细粮搭配以细粮为主(66.67%),吃饭速度以较快为主(51.16%),吃早餐频率以每天都吃为主(81.81%)。在校正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吃早餐的人群相比,每天都吃早餐是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OR=0.29,95%CI:0.15~0.59)。结论良好早餐习惯可降低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脑血管病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行为 脑血管病 职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北京市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关系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城北 李海彬 +5 位作者 汤哲 陶丽新 郑德强 方向华 吉训明 郭秀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的风险。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集的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共2 101名,年龄≥55岁。排除基线患有卒中121名、信息不完整92名,最终1 88... 目的探讨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的风险。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集的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共2 101名,年龄≥55岁。排除基线患有卒中121名、信息不完整92名,最终1 888名基线无脑血管病的老年人纳入分析。健康自评的判定是调查对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良好、一般、差"中选择符合自身当前状态的项目。调查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评价健康自评状态与卒中发生的风险,将非卒中死亡,包括癌症、车祸等作为竞争事件处理。结果纳入的1 888名研究对象中,健康自评良好者946名(50.1%)、一般者616名(32.6%)、差者326名(17.3%);发生卒中438名(23.2%),非卒中死亡751名(37.8%),右删失数据699名(37.0%)。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体质量指数,健康自评差者发生卒中是良好者的1.44倍(95%CI:1.11~1.87,P<0.01)。结论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中,考虑竞争风险后,健康自评差者增加了卒中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自评 卒中 竞争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2-ⅡA亚型基因rs11677 C/T多态位点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艳春 魏文强 +3 位作者 何燕 李新庆 王嵬 刘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A2-ⅡA亚型(PLA2G2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677 C/T多态位点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首次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食... 目的探讨磷脂酶A2-ⅡA亚型(PLA2G2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677 C/T多态位点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首次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食管ESCC患者260例,血液标本采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检测PLA2G2A基因rs11677 C/T位点基因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SP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PLA2G2A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食管ESCC患者PLA2G2A基因rs11677 C/T阳性率及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不同rs11677 C/T基因型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260例食管ESCC患者中PLA2G2A基因rs11677 C/T多态位点CC型66.2%(172/260)、CT+TT型33.8%(88/260)。携带CC基因型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56.4%,97/172)与携带CT+TT基因型者(55.7%,49/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食管ESCC患者PLA2G2A基因rs11677 C/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s11677C/T基因型食管ESCC患者PLA2G2A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9,P=0.928)。结论未发现PLA2G2A基因rs11677 C/T多态位点基因突变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PLA2G2A蛋白表达与食管ESCC浸润深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Ⅱ型磷脂酶A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相关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焦丹阳 刘昊天 +3 位作者 王金麒 邬斌强 李伟铭 郭秀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0-1112,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一种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2019年发表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新增960万例IS患者[1]。我国IS呈现出发病率缓慢上涨、患病率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的趋...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一种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2019年发表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新增960万例IS患者[1]。我国IS呈现出发病率缓慢上涨、患病率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的趋势[2]。因此,实现IS的有效治疗与控制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重点探讨了IS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以及最新研究要点,旨在为临床管理与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肌酐比值累积暴露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3
作者 金瑞 王金麒 +3 位作者 许宗锴 刘玥叡静 赵小雨 陶丽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8,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至2013年(体检2)、2014-2015年(体检3)3次体检的SUA/Scr值计算累积暴露量、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随访中通过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而后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平均年龄(48.89±10.22)岁,其中男性5846(63.35%)例,将其按SUA/Scr累积暴露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Q1~Q4组。矫正协变量后,与Q1相比,Q2、Q3、Q4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比值比分别为1.221(95%CI:1.066~1.400)、1.255(95%CI:1.095~1.439)、1.478(95%CI:1.287~1.697)。累积暴露负担大于0(OR=1.223,95%CI:1.109~1.349)和高暴露时间为6年(OR=1.332,95%CI:1.171~1.515)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增加相关。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结论SUA/Scr累积暴露、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均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增加存在关联。颈动脉斑块的一级预防不仅要关注单一时点的SUA/Scr值,而且要对SUA/Scr值展开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肌酐比值 累积暴露 颈动脉斑块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韩书婧 魏文强 +5 位作者 张澍田 陈萍 刘叶舟 张华兴 何燕 刘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45-374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筛查正常者625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吸烟、饮酒情况,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烫热食品、霉变食品摄入情况及食管癌家族史等。对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病例组平均年龄为(59.6±8.0)岁,对照组为(50.8±7.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23,P<0.001);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两组研究对象饮酒资料数据缺失较多而未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吸烟率,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经常食用率及家族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油炸食品、烫热食品及霉变食品经常食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7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是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的1.5倍,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2.5倍;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及葱蒜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校正年龄因素后发现,吸烟,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腌晒食品及家族史是食管癌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经常食用腌晒食品与年龄有交互作用〔OR=1.0,95%CI(1.00,1.01),P=0.006〕。结论食管癌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应积极推进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食管癌危险因素知识及防治方法,大力宣传戒烟,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相应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昆 陶丽新 +4 位作者 曹凯 刘相佟 李海彬 闫傲霜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3所医院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追踪记录男女人群血常规指标及Met S各组分的检出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代谢综合...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3所医院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追踪记录男女人群血常规指标及Met S各组分的检出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2007至2012年间参加3次以上体检并符合研究要求的对象共7 489人,共有378人发生Met S。与Met S发生相关联的血常规指标,以最低的四分位数作参照,对男性而言,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的第四分位发生Met S的RR值分别为1.861 3(95%CI:1.325 6~2.613 5)和2.598 4(95%CI:1.805 5~3.739 5);对女性而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WBC和淋巴细胞的第四分位发生Met S的RR值分别为3.146 3(95%CI:1.836 3~5.391 0)、1.897 1(95%CI:1.089 9~3.302 2)和2.200 8(95%CI:1.221 9~3.964 0)。结论北京市成年人群体检中HCT、WBC、RBC和淋巴细胞等血常规指标与Met S的发生具有关联性,可作为Met S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常规指标 广义估计方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的小波纹理特征识别肺良恶性结节CT图像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圆 韩鸿毅 +2 位作者 孙燕北 梁志刚 郭秀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2-276,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的小波纹理特征在识别肺良恶性结节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肺结节患者的CT图像中分别提取基于NSDTCT和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小波纹理参数,对高维纹理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等... 目的观察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的小波纹理特征在识别肺良恶性结节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肺结节患者的CT图像中分别提取基于NSDTCT和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小波纹理参数,对高维纹理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等方法进行降维。对降维后的纹理参数分别构建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支持向量机分类诊断模型,绘制ROC曲线,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采用NSDTCT方法,基于经Lasso降维且自变量数目较少的纹理参数构建的诊断模型分类效果最好,判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98.37%,AUC为1.00;采用Contourlet变换方法,基于全部提取纹理参数构建的模型分类效果最好,诊断准确率为56.05%,AUC为0.73;2个模型的ROC曲线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30,P<0.001)。结论基于NSDTCT的纹理分析方法对判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 肺肿瘤 支持向量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检测PET/CT图像肺结节良恶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圆 王风 +5 位作者 韩勇 张凤 梁志刚 黄健 杨志 郭秀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深度信念网络(DBN)方法识别PET/CT图像良恶性肺结节的效果。方法收集216例肺结节患者的PET/CT图像,共339个肺结节,其中良性190个、恶性149个;共截取2055张ROI图像,良性1069张,恶性986张。对ROI图像进行灰度、大小归一化处理后,... 目的观察深度信念网络(DBN)方法识别PET/CT图像良恶性肺结节的效果。方法收集216例肺结节患者的PET/CT图像,共339个肺结节,其中良性190个、恶性149个;共截取2055张ROI图像,良性1069张,恶性986张。对ROI图像进行灰度、大小归一化处理后,采用DBN方法进行分类诊断。通过实验方法确定网络结构及训练参数,并以混淆矩阵、总体精度、Kappa系数等指标评价分类结果。提取同一批图像数据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的小波纹理参数,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SVM),对比分析其与DBN的检测结果。结果DBN和SVM方法测试集检测结果分别为总体精度0.94和0.72、灵敏度0.96和0.66、特异度0.92和0.96及Kappa系数0.87和0.42。结论DBN识别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高于SV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人工智能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居民PM_(2.5)暴露水平下降的健康效益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魏彤 李政蕾 +4 位作者 陈昱 赵秀阁 王丹璐 侯雅宣 刘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11-3219,共9页
为评估长三角地区居民PM_(2.5)降低的健康经济效益,基于时间加权PM_(2.5)暴露水平,通过综合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和支付意愿法等,分析了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居民PM_(2.5)暴露水平下降趋势及其健康和经济协同效益.结果表明:2011~2019年间,... 为评估长三角地区居民PM_(2.5)降低的健康经济效益,基于时间加权PM_(2.5)暴露水平,通过综合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和支付意愿法等,分析了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居民PM_(2.5)暴露水平下降趋势及其健康和经济协同效益.结果表明:2011~2019年间,长三角地区的PM_(2.5)暴露浓度从45.06μg/m^(3)下降至37.39μg/m^(3),降幅为17.03%;同时归因于PM_(2.5)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从139962(95%CI:87306~192619)人下降至105461(95%CI:66306~14416)人,降幅为24.65%.从敏感性分析的年际变化看,归因于PM_(2.5)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在2012年政策实施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各项PM_(2.5)控制政策卓有成效.产生的累积协同效益为40.55亿美元;2018年开始PM_(2.5)减排健康协同经济效益有所降低.因此在降碳的同时还需继续加强减污协同控制,以减少可归因死亡和健康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减排 暴露加权 健康效益 经济效益 过早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PET/CT图像构建良恶性肺结节稀疏编码分类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伟铭 李强 +10 位作者 武志远 韩勇 刘昊天 焦丹阳 梁志刚 高艳 王风 陶丽新 张凤 张静波 郭秀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多模态PET/CT图像肺部良恶性肺结节影像学差异特征,构建稀疏编码分类诊断模型。方法基于肺结节PET/CT图像应用稀疏编码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联合构建良恶性诊断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本研究通过分析326名患者3254张肺结节... 目的分析基于多模态PET/CT图像肺部良恶性肺结节影像学差异特征,构建稀疏编码分类诊断模型。方法基于肺结节PET/CT图像应用稀疏编码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联合构建良恶性诊断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本研究通过分析326名患者3254张肺结节图像,肺部良恶性结节在肺结节直径、最大标准摄取值、分叶征和毛刺征等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稀疏编码模型在训练集中准确率可以达到90.6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71%、88.56%。结论基于多模态PET/CT图像构建良恶性肺结节稀疏编码分类模型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编码 卷积神经网络 肺部肿瘤 机器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我国皮肤癌住院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丽成 田雪 +3 位作者 安吉 缪之文 罗艳侠 薛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35,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皮肤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关联度和结构变动的趋势,为相关卫生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国2015—2017年皮肤癌住院患者的费用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各分项住院费用与总费用的关联程度,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皮肤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关联度和结构变动的趋势,为相关卫生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国2015—2017年皮肤癌住院患者的费用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各分项住院费用与总费用的关联程度,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各项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及其对总费用变动的贡献情况。结果皮肤癌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药费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最大,血液和血液制品费的关联度最小。关联度的顺位依次是药费、治疗费、诊断费、综合医疗服务费、耗材费、其他费用、血液和血液制品费。药费以及其他费用的结构变动值呈负向变动,而综合医疗服务费、诊断费、治疗费、血液和血液制品费与耗材费的结构变动值则呈正向变动。药费、诊断费和综合医疗服务费结构变动贡献率较高,3项累积贡献率达70.97%。结论皮肤癌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且逐年增长,药品费和诊疗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住院费用结构不合理,药费、治疗费和诊断费比重较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技术价值的综合医疗服务费虽有上升,但占比仍然较低,费用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 住院费用 灰色关联度法 结构变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