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边医生APP签约联合中医健康管理在社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余欢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身边医生APP签约联合中医健康管理在社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80例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身边医生APP签约联合中医健康管理在社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80例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电脑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身边医生APP签约联合中医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40)。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两组收缩压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低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身边医生APP签约联合中医健康管理在社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收缩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期高血压 身边医生APP 中医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病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宏 王景泉 +2 位作者 马菁蔓 林文志 张国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病机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NAFLD中医四诊临床观察表,对患者资料进行采集。采用因子分析、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四诊表现的内在因子特征,比较各种分析方法的...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病机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NAFLD中医四诊临床观察表,对患者资料进行采集。采用因子分析、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四诊表现的内在因子特征,比较各种分析方法的差别。结果因子分析采用了α因子解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映像因子法,其中α因子解析法结果为最佳,前3个因子对数据解释率最高,分别为脾湿因子、肾虚因子和气虚因子,三者构成了NAFLD的基本病机因素;奇异值分解法得到的前3个奇异值分别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同样突出了脾肾两虚在NAFLD病机中的作用。结论脾肾两虚在NAFLD病机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虚论治NAFL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病机 因子分析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宝成 林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144-149,共6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DM)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4例2型DM(T2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8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1年,至少每月检测空腹血糖(FBG)、餐...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DM)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4例2型DM(T2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8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1年,至少每月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各1次,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1次,并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患者对DM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FBG、PBG和HbAlc的差异,以及DM知识认知程度和心理健康程度,分析健康教育对DM患者的影响。结果治疗后12个月,在DM知识认知程度方面,试验组由治疗前的(24.321±0.244)分,上升到(55.643±0.184)分(P<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4.202±0.253)分上升到(47.536±0.807)分(P<0.0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焦虑程度方面,试验组由治疗前的(43.369±0.678)分下降到(33.476±0.611)分(P<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42.738±0.653)分下降到(41.236±0.807)分(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抑郁程度方面,试验组由治疗前的(42.702±0.650)分下降到(31.107±0.486)分(P<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41.917±0.626)分下降到(40.028±0.719)分(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FBG方面,试验组由治疗前的(9.424±0.052)mmol/L下降到(7.010±0.051)mmol/L(P<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9.281±0.083)mmol/L下降到(8.865±0.082)mmol/L(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PBG方面,试验组由治疗前的(12.748±0.107)mmol/L下降到(8.919±0.033)mmol/L(P<0.05);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2.840±0.109)mmol/L下降到(11.957±0.084)mmol/L(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HbAlc水平方面,试验组由治疗前的(8.604±0.072)%下降到(5.573±0.041)%(P<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8.521±0.066)%下降到(8.264±0.058)%(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务人员应认识到DM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采取综合性、多样性、长期性、针对性、全程的教育方式,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糖尿病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7月于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对照组70例,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7月于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对照组70例,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50例,应用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代谢指标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尿酸、体重指数指标均较前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尿酸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相较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好,还可以改善代谢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达格列净 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庆 田凌 +3 位作者 张国荣 王懿 徐文静 邓文静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我中心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和双侧颈总动脉内膜检测,...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我中心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和双侧颈总动脉内膜检测,按照血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分成A组(血尿酸组)52例、B组(尿微量白蛋白组)49例、c组(正常组)49例、D组(混合组)50例,分析比较4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结果:A组、B组和D组内膜增厚和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显著(P〈0.05);D组内膜增厚和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且差异显著(P〈0.05);A组、B组内膜增厚和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变化和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指标,临床治疗中在降血压的同时要注意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尿微量白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堃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0期64-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中医体质辨识干预,比较两组疾病知识认知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血糖水平、体重指数、腰臀比、合并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认知及SD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认知及SD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干预,能够提升其认知水平与自我管理行为,并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健康风险以及较好地控制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体质辨识干预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对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
7
作者 焦志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5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0例失眠(肝郁痰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0例失眠(肝郁痰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丹栀逍遥散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丹栀逍遥散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黄连温胆汤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