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游浩 杨全中 +2 位作者 吴卫国 王飞 赵亮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椎间孔镜下应用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5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用椎间孔镜BEIS技...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椎间孔镜下应用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5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用椎间孔镜BEIS技术进行治疗(微创手术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3、6个月的VAS、ODI、JOA评分,评定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伤口均愈合良好,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均得到明显改善。57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65±3.38)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节段、BMI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3、6个月的VAS及OD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在术后早中期对整体疼痛症状的改善及对腰部疼痛的改善优于开放手术组。而术后1周,1、3、6个月两组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两组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结论: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常规开放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它能更好的减轻术后早中期局部腰痛,早中期的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小刚 吴卫国 +2 位作者 朱云龙 刘鹏凯 牟明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9期18-20,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关节置换组(42例)和内固定组(38例)。关节置换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关节置换组(42例)和内固定组(38例)。关节置换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和手术输血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为(95.37±21.18)h,明显长于内固定组的(68.28±16.51)h;手术输血量为(560.48±43.53)ml,明显多于内固定组的(100.73±17.84)ml;术后卧床时间为(3.87±0.27)d,明显短于内固定组的(42.45±5.23)d;住院费用为(35758.89±7692.98)元,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的(13276.23±2007.7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关节置换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的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客观具体情况以及主观需求进而采用不同的术式,同时完善围手术期全面评估及治疗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