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椎间失稳弹性内固定后软骨终板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昭 杨学军 +3 位作者 宋雄英 霍洪军 邢文华 刘春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4-8,173,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失稳环境下软骨终板蛋白多糖的变化。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50±0.15)kg,均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喂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只;两组兔均进行椎间手术失稳。实验组在手术失稳2个月后用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椎间失稳环境下软骨终板蛋白多糖的变化。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50±0.15)kg,均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喂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只;两组兔均进行椎间手术失稳。实验组在手术失稳2个月后用椎弓根螺丝钉和张力钢丝弹性内固定的方法进行L6/7的稳定性重建,对照组不进行稳定性重建。两组分别在内固定术后2、4、6个月取材对椎间盘软骨终板蛋白多糖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时间软骨终板蛋白多糖水平变化。结果 1组内比较,两组术后2、4、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及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4个月蛋白多糖灰度低于同组术后2个月,光密度值高于术后2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低于同组术后4个月,光密度值高于术后4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4个月蛋白多糖灰度高于同组术后2个月,光密度值低于术后2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高于同组术后4个月,光密度值低于术后4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实验组术后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高于对照组,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内固定能有效地阻止椎间盘软骨终板蛋白多糖的退变,而且有部分恢复的征象,它为进一步进行其他治疗创造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椎间盘 软骨终板 蛋白多糖 弹性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