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lphi法构建全区域视角下以突发公共卫生战备医院为核心的传染病防控体系专家共识
1
作者 郭在强 刘悦欣 +2 位作者 纪颖 斳惠子 麻永怀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2期161-166,共6页
目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但针对战备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间信息及人员流转模式、战备医院启动原则等相关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等问题尚无统一的指导规范。该文以突发公共卫生战备医院为核心,参考国... 目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但针对战备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间信息及人员流转模式、战备医院启动原则等相关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等问题尚无统一的指导规范。该文以突发公共卫生战备医院为核心,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结合专家访谈,采用Delphi法对预定义的指标进行重要性评级,并进行定性评论,得到一致的专家共识,从知识储备、应对能力2个方面构建传染病防控体系,为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防控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备医院 传染病 Delphi 防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管理联合干预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付强 王梅 孙雪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3期224-226,231,共4页
目的探究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联用自主管理、干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40名设备管理人员,以及需要接受维修的医疗设备200台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节点分组,对照组2023年1—6月由科室自主管理,... 目的探究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联用自主管理、干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40名设备管理人员,以及需要接受维修的医疗设备200台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节点分组,对照组2023年1—6月由科室自主管理,纳入工作人员20名,研究组2023年7—12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医院设备专项管理,纳入工作人员20名,各纳入需要维修的医疗设备100台,分析不同管理模式医院设备维修时间、再次故障发生情况、维修成功率。结果研究组设备管理人员维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故障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维修成功率(92.00%)较对照组(79.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5,P<0.05)。结论联用科室自主管理、医院设备专项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设备再故障情况发生,提高设备维修成功率,缩短设备维修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 自主管理 干预管理 维修成功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实施预防性维护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付强 王梅 孙雪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5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究使用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人员30名,医疗设备100台参与研究。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维护模式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实施预防性维护模式为研... 目的探究使用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人员30名,医疗设备100台参与研究。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维护模式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实施预防性维护模式为研究组。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管理质量评分、质量管理效果、工作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质量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开展预防性维护效果显著,能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 预防性维护 质量管理 故障发生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伏邪致病”理论治疗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1例
4
作者 李茜 陈志刚 +2 位作者 薛静 高芳 任珊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本文分享1例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病例。近年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病例被临床所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其具有免疫性疾病共有的难治... 本文分享1例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病例。近年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病例被临床所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其具有免疫性疾病共有的难治性和易复发等特点。中医药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效果良好。该病例属中医“呃逆”范畴,具有“伏邪致病”特点。其病位深入,不易祛除,蛰伏体内,伺机而发,表现为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且发病时常有郁热之象。因正气不足,邪气藏匿蓄积,与体内痰饮、瘀血等实邪互结,形成毒邪,由于情志不舒或饮食劳倦等诱因引触发病,治疗时当重视风、痰、瘀、痹与毒邪的相互关系,该病病位在脾胃、脑络,病性本虚标实,在外表现为以呃逆不止为特点的胃气上逆,实则病机关键在于邪气内伏、瘀滞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极后区综合征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 “伏邪致病”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赵海滨教授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组方用药规律
5
作者 孙治琪 李东方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赵海滨教授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医案资料来源于赵教授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患者医案245份。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分析用药频次、性...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赵海滨教授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医案资料来源于赵教授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患者医案245份。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分析用药频次、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算法分析常用药物组合及潜在新方。结果共纳入处方245首,涉及中药187味,常用中药为茯苓、丹参、柴胡、郁金、黄芩、桂枝、石菖蒲、贯叶金丝桃、首乌藤、桃仁等,以活血化瘀类、清热类、补虚类为主;药性以寒为主,其次为温、平;药味以苦居多,其次为辛、甘;归经主要归心、肺、肝、脾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8味,处方核心组合3个。结论本研究分析赵教授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组方用药规律,提取核心处方,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合并抑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赵海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结合卡托普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BNP及Nexilin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亚珍 熊莹 邢晨 《安徽医学》 202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依普利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 目的分析依普利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同时给予依普利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脑钠肽(BNP)和Nexilin水平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13%,观察组为9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均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径(LVSEd)、左心室舒张末径(LVDEd)、心肌重量指数(LVMI)、BNP和Nexilin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E/A升幅高于对照组,LVSEd、LVDEd、LVMI、BNP和Nexilin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普利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优化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普利酮 卡托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中药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伟 赵春燕 王淑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5期22-23,共2页
基层医院的中药管理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与管理,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中药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中药信息化管理落后、饮片采购验收把关不严、养护不到位、人员管理有待... 基层医院的中药管理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与管理,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中药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中药信息化管理落后、饮片采购验收把关不严、养护不到位、人员管理有待加强、中药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医院中药监督管理有空缺。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依据这些问题来研究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管理 基层医院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北京某村镇中年农民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艳 张昭 +3 位作者 冯桂兰 张颖 王斐 李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153-156,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北京某村镇中年农民人群中应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和经美国心脏协会修订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的两种诊断标准,调查632例中年农民MS... 目的比较两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北京某村镇中年农民人群中应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和经美国心脏协会修订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的两种诊断标准,调查632例中年农民MS的患病情况,并比较两种标准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应用CDS及AIPⅢ诊断标准,结果显示,MS患病率分别为17.0%(108/632)、20.7%(131/63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DS与ATPⅢ诊断标准的诊断符合率为88.4%(Kappa=0.887,P<0.01)。结论两种标准在MS的诊断结果上虽存在差异,但CDS与ATPⅢ诊断符合率的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1063例的中医证候要素、伴随症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敖与天 郭艳琴 +5 位作者 郭蓉娟 王文博 杨丽旋 董凯强 代宝安 李景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50-2256,共7页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及临床症状分布特征,探索其相关性,分析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的抑郁症患者病历资料,比较患者的抑郁症筛查量表、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辨证...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及临床症状分布特征,探索其相关性,分析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的抑郁症患者病历资料,比较患者的抑郁症筛查量表、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辨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阿森斯失眠自评量表、疲劳量表-14,观察不同抑郁程度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及临床伴随症状的分布特征,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中医证候要素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占比最多,其次是气滞、血虚、阳虚、阴虚等;(2)80.06%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症状,66.60%伴有失眠,70.56%伴有疲劳;(3)中医证候要素与临床伴随症状整体呈现随着抑郁程度加重,在人群中占比增多,且量化评分亦随之增高的趋势;(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的抑郁、焦虑、失眠、疲劳程度与中医证候要素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失眠、疲劳、气虚、痰湿为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气血阴阳亏虚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基础,七情应激导致的气滞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诱因,治疗上在解郁的同时应当重视补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临床症状 证候要素 频次统计 单因素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 相关性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10
作者 张智伟 周雨 张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5-68,共4页
文章基于“五味”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通过叙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范畴、病因病机和“酸、苦、甘、辛、咸”等经典方剂、配伍特点,全方位展示“五味”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独到之处。另外,通过总结发现,与溃疡性结肠炎有... 文章基于“五味”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通过叙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范畴、病因病机和“酸、苦、甘、辛、咸”等经典方剂、配伍特点,全方位展示“五味”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独到之处。另外,通过总结发现,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的四合方剂主要具有清热化湿、调气和血、益气健脾、疏肝理气等功能。现代医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多样,但发时治标、缓时治本的治疗原则基本一致,而“五味”理论源于临床,并可指导溃疡性结肠炎各个阶段的用药,故基于“五味”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理论 溃疡性结肠炎 治法 四合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在老年疾病中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旭 屈正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20-24,共5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疾病也日益增多,成为不可忽视的医学、社会问题,老年医学也成为研究的重点。老年人往往具有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病情复杂等特点,需要更有针对性、便利舒适的有效治疗方式。氢气无色无味、密度小,且常...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疾病也日益增多,成为不可忽视的医学、社会问题,老年医学也成为研究的重点。老年人往往具有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病情复杂等特点,需要更有针对性、便利舒适的有效治疗方式。氢气无色无味、密度小,且常温下性质较稳定,常应用于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不断的研究发现,氢气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效应,进而逐渐被应用于医学研究中。已有临床研究显示氢气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故本文综述氢气的作用机制及在老年疾病中的应用,旨在为其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老年疾病 作用机制 老年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乳汤联合维生素E对产后泌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娟 马丽灵 +6 位作者 付蕊红 刘海艳 王晋萍 韩艳 李占辉 马宏霞 王辉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催乳汤联合维生素E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产后24小时内开始服用催乳汤及维生素E,连服5天;对照组则不给予干预。观察2组产后72小时泌乳情况及42天哺乳情况等指标。结果:产... 目的:观察催乳汤联合维生素E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产后24小时内开始服用催乳汤及维生素E,连服5天;对照组则不给予干预。观察2组产后72小时泌乳情况及42天哺乳情况等指标。结果:产后72小时泌乳量4分以上者观察组占57.3%,对照组占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小时乳房饱满度4分以上者观察组占62.0%,对照组占3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小时,宫底下降高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小时,血红蛋白值、血清泌乳素值、新生儿黄疸指数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为59.2%,对照组为3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对产后泌乳有良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泌乳 催乳汤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蓉娟教授“心身并调”在失眠治疗中的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洪坦 孟宪慧 +6 位作者 贺立娟 王嘉麟 邢佳 赵振武 史华伟 李令康 韩刚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387-1389,共3页
郭蓉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于运用"形神一体""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郭蓉娟教授运用"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失眠,是基... 郭蓉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于运用"形神一体""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郭蓉娟教授运用"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失眠,是基于中医"形神一体"理论,主要体现在生理上形具神生、神为形主和病理上形变及神、神变及形。郭蓉娟教授临证问诊时,常常同时重视失眠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即兼顾患者心身症状;临床治疗失眠常常身心并调,包括注重疏肝泻肝、佐以养血和血,并且调理脏腑功能、重视言语疏导。本文主要介绍郭蓉娟教授运用"心身并调"理论治疗失眠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蓉娟 心身并调 失眠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东方 黄乐曦 +2 位作者 侯季秋 李艳 赵海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2期13-19,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2001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文献,构建组方数据库,运用中...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2001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文献,构建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处方的用药规律,进一步应用BATMAN-TCM中药分析软件对核心药物配伍进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揭示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共纳入处方70首,涉及中药108味,用药频次前六位的是柴胡、白芍、川芎、丹参、茯苓、酸枣仁。药物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苦、辛、甘居多,归经主要属于肝心脾。最终演化得到新处方8个。BATMAN-TCM分析显示,柴胡、白芍、川芎、茯苓、酸枣仁配伍作用靶点数≥4富集的疾病共有33种,生物学通路共有37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钙信号通路及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结论联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和网络药理学,对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组方规律和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数据挖掘,可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参麦冬汤对肺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帆 李海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肺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80例气阴两虚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沙参麦冬汤,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肺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80例气阴两虚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沙参麦冬汤,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R)、最大通气量(MVV)]、血清炎症指标[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7%,131/140)高于对照组(80.00%,112/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FVC、PEFR及MV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uPAR、sTREM-1、CD8^(+)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CD4^(+)表达水平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沙参麦冬汤联合西药治疗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主要症状及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 肺炎 肺功能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水沟、风府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血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乃好 吴生兵 +3 位作者 杨帆 李曌 史晓丽 汪洋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水沟-风府穴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沟-风府组(针刺大鼠水沟、风府穴)、非经非穴组(针刺大鼠臀部两处非经非穴点),每组10只。采用阻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永久性脑缺血模型。72... 目的探讨针刺水沟-风府穴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沟-风府组(针刺大鼠水沟、风府穴)、非经非穴组(针刺大鼠臀部两处非经非穴点),每组10只。采用阻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永久性脑缺血模型。72h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水沟-风府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非经非穴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经非穴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水沟-风府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水沟-风府穴组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中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水沟 风府 脑缺血 一氧化氮 肉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玺应用毫火针联合电针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珂 柳杨 黄石玺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2期36-38,共3页
甲状腺结节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搏结于颈部。毫火针具有温通经脉、活血散寒、消肿散结之效,电针可增强普通针刺通经活络、调畅气机之效。黄石玺指出二者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作用。该文阐述了黄石玺应用毫火... 甲状腺结节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搏结于颈部。毫火针具有温通经脉、活血散寒、消肿散结之效,电针可增强普通针刺通经活络、调畅气机之效。黄石玺指出二者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作用。该文阐述了黄石玺应用毫火针联合电针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体会,并附验案分析,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甲状腺结节 瘿病 毫火针 电针 黄石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颖 龚正 +2 位作者 刘航 王美燕 秦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5期142-146,共5页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收治的PHC患者88例(观察组)、肝硬化患者88...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收治的PHC患者88例(观察组)、肝硬化患者88例(对照组)、健康体检对象88例(空白组),经血清检测三组患者AFP、CEA、CA125、CA199水平差异,比较上述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PHC患者的诊断价值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AFP、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CA199检测结果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AFP、CEA、CA125、CA199检测结果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敏感度(96.59%)、阴性预测值(80.00%)显著高于任意一项指标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特异度(80.00%)、阳性预测值(96.59%)与任意一项指标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CEA联合CA125、CA199检测,对提高PHC患者的诊断效能具有积极作用,可显著提高PHC患者诊断的敏感度,亦可用于PHC患者疗效评估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联合检测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游浩 杨全中 +2 位作者 吴卫国 王飞 赵亮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椎间孔镜下应用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5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用椎间孔镜BEIS技...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椎间孔镜下应用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5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用椎间孔镜BEIS技术进行治疗(微创手术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3、6个月的VAS、ODI、JOA评分,评定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伤口均愈合良好,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均得到明显改善。57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65±3.38)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节段、BMI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3、6个月的VAS及OD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在术后早中期对整体疼痛症状的改善及对腰部疼痛的改善优于开放手术组。而术后1周,1、3、6个月两组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两组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结论: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常规开放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它能更好的减轻术后早中期局部腰痛,早中期的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并肺动脉高压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乔树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联合组53例和西地那非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西地那非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西地那非50 mg/次,2次/d;...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联合组53例和西地那非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西地那非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西地那非50 mg/次,2次/d;联合组此基础上口服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检测FEV1、FEV1/FVC,动脉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p O2),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右心室收缩末径(RVESD)、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PR)。观察两组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时,联合组、西地那非组FEV1/FVC分别为(72.1±7.0)%、(69.4±6.2)%,Sp O2分别为(90.6±5.9)%、(87.5±6.2)%,Pa O2分别为(78.9±6.3)、(75.4±6.1)mm Hg,m PAP分别为(29.7±4.6)、(33.2±4.9)mm Hg,RVESD分别为(27.7±4.2)、(29.4±4.4)mm,RVEF分别为(57.3±4.5)%、(55.0±4.8)%,TNF-α分别为(75.8±20.4)、(92.2±17.8)pg/m L,hs-CRP分别为(4.3±0.7)、(5.1±0.9)mg/L,两组比较P均<0.05。联合组、西地那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4%、22.0%(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的效果优于单用西地那非,且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肺动脉高压 阿托伐他汀 西地那非 心功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