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初步评价疏利分消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IMN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疏利分消法治疗,自然分成中医组与非中医组(西医组),通过分别随访12~24月,分析两组的疗效指标、...目的:初步评价疏利分消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IMN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疏利分消法治疗,自然分成中医组与非中医组(西医组),通过分别随访12~24月,分析两组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共纳入164例IMN患者,其中中医组91例,西医组73例,两组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蛋白(24 h UTP)均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Alb)均明显提升,其中中医组在减少24 h UTP、提升Alb方面优于西医组(P<0.05)。(3)中医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但两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中医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明显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显著上升,而西医组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中医组和西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9%和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利分消法可显著降低IMN患者的尿蛋白,提升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免疫抑制方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展开更多
IgA肾病(IgAN)又称“Berger”病,196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和Hinglais最先报道,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09年IgA肾病国际协作组织(international IgA nephropathy network)与肾脏病理协会(renal pathology society...IgA肾病(IgAN)又称“Berger”病,196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和Hinglais最先报道,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09年IgA肾病国际协作组织(international IgA nephropathy network)与肾脏病理协会(renal pathology society)联合建立的国际协作组织提出了一项新型IgAN病理分型,即牛津分型[1](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 of IgA nephropathy),该分型方法应用了四个能独立影响疾病预后的病理指标:系膜细胞增多(评分M0及M1)、节段性硬化或黏连(评分S0及S1)、内皮细胞增生(评分E0及E1)、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评分T0、T1及T2),并详细制定了评分标准。2017年修定后的牛津分型,增加了细胞/纤维细胞性新月体评分(C0、C1、C2)[2]。展开更多
目的:前瞻性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并对比两者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淀区3个透析中心治疗3月以上的MHD患者2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受...目的:前瞻性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并对比两者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淀区3个透析中心治疗3月以上的MHD患者2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受试者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随访随后1 000 d ACS发生情况;比较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意义。结果:随访期间29例患者发生ACS,发病率约为13.2%(29例/1 000病人年)。220例患者中TnT阳性率15.91%(35/220),TnI阳性率11.4%(25/220),ROC曲线分析显示TnT≥0.09,TnI≥0.05时诊断ACS效能最高,特异度分别为77.7%,67.6%,敏感性分别为82.8%,96.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44,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结论:北京市海淀区MHD患者ACS发生率为13.2%,TnT阳性率高于TnI,两者均可用于预测ACS诊断,诊断效能相当。MHD患者常规开展肌钙蛋白检测有助于发现ACS高危人群。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初步评价疏利分消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IMN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疏利分消法治疗,自然分成中医组与非中医组(西医组),通过分别随访12~24月,分析两组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共纳入164例IMN患者,其中中医组91例,西医组73例,两组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蛋白(24 h UTP)均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Alb)均明显提升,其中中医组在减少24 h UTP、提升Alb方面优于西医组(P<0.05)。(3)中医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但两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中医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明显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显著上升,而西医组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中医组和西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9%和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利分消法可显著降低IMN患者的尿蛋白,提升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免疫抑制方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文摘IgA肾病(IgAN)又称“Berger”病,196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和Hinglais最先报道,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09年IgA肾病国际协作组织(international IgA nephropathy network)与肾脏病理协会(renal pathology society)联合建立的国际协作组织提出了一项新型IgAN病理分型,即牛津分型[1](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 of IgA nephropathy),该分型方法应用了四个能独立影响疾病预后的病理指标:系膜细胞增多(评分M0及M1)、节段性硬化或黏连(评分S0及S1)、内皮细胞增生(评分E0及E1)、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评分T0、T1及T2),并详细制定了评分标准。2017年修定后的牛津分型,增加了细胞/纤维细胞性新月体评分(C0、C1、C2)[2]。
文摘目的:前瞻性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并对比两者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淀区3个透析中心治疗3月以上的MHD患者2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受试者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随访随后1 000 d ACS发生情况;比较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意义。结果:随访期间29例患者发生ACS,发病率约为13.2%(29例/1 000病人年)。220例患者中TnT阳性率15.91%(35/220),TnI阳性率11.4%(25/220),ROC曲线分析显示TnT≥0.09,TnI≥0.05时诊断ACS效能最高,特异度分别为77.7%,67.6%,敏感性分别为82.8%,96.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44,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结论:北京市海淀区MHD患者ACS发生率为13.2%,TnT阳性率高于TnI,两者均可用于预测ACS诊断,诊断效能相当。MHD患者常规开展肌钙蛋白检测有助于发现ACS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