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别嘌呤醇对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协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郑平
刘学文
+1 位作者
祁哲
丛祥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协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一定浓度的Hcy、LDL及Allo共同培养24小时,分为Hcy(H)组、Hcy+Allo(H+A)组、LDL(L)组、Allo...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协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一定浓度的Hcy、LDL及Allo共同培养24小时,分为Hcy(H)组、Hcy+Allo(H+A)组、LDL(L)组、Allo(A)组、LDL+Allo(L+A)组、Hcy+LDL(H+L)组、Hcy+LDL+Allo(H+L+A组,其中Allo在MTT试验中的浓度分别为0.1、0.2、0.3mmol/l)及正常对照组(各n=6孔),应用MTT试验观察Allo是否对其有保护作用。②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分别观察内皮细胞损伤、脂质过氧化程度及血管舒张因子产生情况(H+L+A组中Allo为0.2mmol/L)。③同时,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转录水平,以观察Allo是否影响其的转录。结果:H+L组、H+A组、H组、H+L+A组(Allo0.1~0.3mmol/L)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减小,分泌一氧化氮减少,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H+L+A组(Allo0.1mmol/L)外,其余各组细胞吸光度较H+L组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L+A组(Allo0.1~0.3mmol/L)细胞吸光度随着Allo浓度增加而增加。除H组外,余各组与H+L组比较一氧化氮生成量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H+L组比较,其余各组细胞损伤、脂质过氧化程度均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各组间的产物电泳带无显著差异。结论:Allo对Hcy和LDL协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提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同型半胱氨酸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促炎因子介导的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2
作者
孟丽
吉瑞瑞
+1 位作者
徐丽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无致凋亡作用。 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分别以浓度 2 0 μg/ml单独或二者共同与平...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无致凋亡作用。 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分别以浓度 2 0 μg/ml单独或二者共同与平滑肌细胞培养 3 6h ,实验分 4组 :TNF α组 (T组 )、IL 1β组 (I组 )、TNF α+IL 1β组 (TI组 )及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 结果 :①细胞凋亡分析显示 :TI组两种因子的联合作用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二者单独作用未能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②细胞周期分析发现TI组在TNF α +IL 1β刺激下 ,细胞增殖能力与其他组比有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生长逐渐停滞 ,而二者单独作用对细胞增殖有轻微刺激作用 ,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促炎因子TNF α和IL 1β的相互作用 ,可以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炎因子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体外培养
免疫组化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染物质与冠心病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兰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感染物质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别嘌呤醇对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协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郑平
刘学文
祁哲
丛祥凤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
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
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生化
研究室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协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一定浓度的Hcy、LDL及Allo共同培养24小时,分为Hcy(H)组、Hcy+Allo(H+A)组、LDL(L)组、Allo(A)组、LDL+Allo(L+A)组、Hcy+LDL(H+L)组、Hcy+LDL+Allo(H+L+A组,其中Allo在MTT试验中的浓度分别为0.1、0.2、0.3mmol/l)及正常对照组(各n=6孔),应用MTT试验观察Allo是否对其有保护作用。②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分别观察内皮细胞损伤、脂质过氧化程度及血管舒张因子产生情况(H+L+A组中Allo为0.2mmol/L)。③同时,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转录水平,以观察Allo是否影响其的转录。结果:H+L组、H+A组、H组、H+L+A组(Allo0.1~0.3mmol/L)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减小,分泌一氧化氮减少,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H+L+A组(Allo0.1mmol/L)外,其余各组细胞吸光度较H+L组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L+A组(Allo0.1~0.3mmol/L)细胞吸光度随着Allo浓度增加而增加。除H组外,余各组与H+L组比较一氧化氮生成量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H+L组比较,其余各组细胞损伤、脂质过氧化程度均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各组间的产物电泳带无显著差异。结论:Allo对Hcy和LDL协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提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关键词
别嘌呤醇
同型半胱氨酸
低密度脂蛋白
Keywords
Allopurinol
Homocystein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促炎因子介导的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2
作者
孟丽
吉瑞瑞
徐丽
陈纪林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
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疗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
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生化
研究室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无致凋亡作用。 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分别以浓度 2 0 μg/ml单独或二者共同与平滑肌细胞培养 3 6h ,实验分 4组 :TNF α组 (T组 )、IL 1β组 (I组 )、TNF α+IL 1β组 (TI组 )及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 结果 :①细胞凋亡分析显示 :TI组两种因子的联合作用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二者单独作用未能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②细胞周期分析发现TI组在TNF α +IL 1β刺激下 ,细胞增殖能力与其他组比有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生长逐渐停滞 ,而二者单独作用对细胞增殖有轻微刺激作用 ,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促炎因子TNF α和IL 1β的相互作用 ,可以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
关键词
促炎因子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体外培养
免疫组化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Α
Keyword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Flow cytometer
Apoptosis
Huma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染物质与冠心病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兰英
机构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生化研究室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感染物质
述评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别嘌呤醇对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协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郑平
刘学文
祁哲
丛祥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促炎因子介导的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孟丽
吉瑞瑞
徐丽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感染物质与冠心病
陈兰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