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河道“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方法探讨——以北京市清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尤 邸苏闯 +4 位作者 朱永华 潘兴瑶 张博 徐袈檬 张宇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4,共5页
城市河道水文过程受人类活动严重干扰、河道岸线侵占严重加之水环境容量小而脆弱,使得水危机日趋严重。为了维持河道功能永续利用,本文以北京市清河流域为例,在系统分析河流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水资源、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水... 城市河道水文过程受人类活动严重干扰、河道岸线侵占严重加之水环境容量小而脆弱,使得水危机日趋严重。为了维持河道功能永续利用,本文以北京市清河流域为例,在系统分析河流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水资源、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和执法监管六大内容编制适合当地实际的"一河一策"方案,形成问题、目标、任务、项目及责任4大清单。同时对城市河道落实河长制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凝练总结,提出各部门统筹协调查清问题、切合实际制定目标、量化任务指标、明晰河长任务及构建方案编制支撑体系等解决措施,供北京市及其他地区"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参考,以期为扎实推进河长制、实现江河湖库永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河一策 河长制 编制方法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标化局势决策在灌区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建新 张运凤 +1 位作者 刘发 张泽中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介绍了单目标化局势最优决策模型,结合黄河下游某引黄灌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的实例,阐述了单目标化局势决策模型的具体应用步骤,其研究成果为灌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最终决策提供了较为客观的选择依据和理论基础,可供类似地区参考。
关键词 单目标化局势决策 上限测度 灌溉来水率 三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泽中 李娜 +2 位作者 刘发 齐青青 任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8,共6页
针对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产业与资源低效、灌溉水质恶化、生态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理论指导,从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出发,探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下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农业质量产量底线、生态与环境底线和... 针对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产业与资源低效、灌溉水质恶化、生态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理论指导,从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出发,探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下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农业质量产量底线、生态与环境底线和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三条红线,指出生态灌区应向粮食增产提质和其他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优美宜居、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方向发展,为实现生态灌区可持续型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灌区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三条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三条红线”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娜 刘发 +1 位作者 张泽中 齐青青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05,共5页
生态灌区是当前灌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优美、资源高效利用的主战场,新时代生态灌区建设将高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红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将生态灌区发展与“红线”有效衔接,为其绿色发展筑牢... 生态灌区是当前灌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优美、资源高效利用的主战场,新时代生态灌区建设将高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红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将生态灌区发展与“红线”有效衔接,为其绿色发展筑牢可持续的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提出新时代灌区主要矛盾为产业质量低、绿色环境压力大、资源利用效率低与灌区人民对高产量高品质农产品长链产业、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可持续绿色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对农业质量产量底线、生态与环境底线、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三条红线”进行分析,并从“三性四面”角度分析了与生态保护红线的联系与区别。“三条红线”的提出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新时代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是解决新时代灌区主要矛盾的有效抓手,是积极推进生态灌区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灌区 “三条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引黄供水方案综合评价与优选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建新 张泽中 +2 位作者 刘尊黎 温随群 刘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0-41,共2页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运筹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定性指标的量化和评价指标间权重的确定;利用灰色关联决策理论进行了城市引黄供水模式优选的计算,从而提出了城市引黄供水工程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引黄供水工程方案优选的最...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运筹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定性指标的量化和评价指标间权重的确定;利用灰色关联决策理论进行了城市引黄供水模式优选的计算,从而提出了城市引黄供水工程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引黄供水工程方案优选的最终决策提供了较为客观的选择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引黄供水 灰色关联决策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的地铁场站内涝积水防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建春 张岑 +4 位作者 李永坤 尤秋菊 刘佳伦 王磊 吴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8-655,共8页
选择郭公庄和宋家庄地铁场站为研究对象,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软件构建洪涝模型并开展内涝积水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00a一遇长历时(24h)暴雨情景下郭公庄地铁场站最大积水深度为0.922m,宋家庄为0.607m;在重现期达50a一遇时宋家庄所... 选择郭公庄和宋家庄地铁场站为研究对象,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软件构建洪涝模型并开展内涝积水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00a一遇长历时(24h)暴雨情景下郭公庄地铁场站最大积水深度为0.922m,宋家庄为0.607m;在重现期达50a一遇时宋家庄所有管网即达到满流状态.分析结果表明:郭公庄内涝积水主要是由于下游水位顶托;而宋家庄主要是由于管网排水能力不足.本研究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了内涝积水防控措施,经海绵城市改造措施后,10a一遇短历时(1h)暴雨情景下宋家庄地铁场站出水口洪峰相对未改造情景削减了22.2%;经管网改造后,1a一遇长历时(24h)暴雨情景下宋家庄内涝积水削减率为100.0%;郭公庄3台排水泵全运行状态下,郭公庄总积水量相对无泵情景削减了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场站 InfoWorks ICM 内涝积水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湖引黄河道供水与管涵供水效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泽中 徐建新 +2 位作者 李彦宾 刘尊黎 刘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2-33,40,共3页
通过对龙湖引黄河道供水方案与管涵供水方案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可知,河道引水方案比管涵引水方案节省投资4 155.10万元、年运行费可节省178.97万元、引水的成本价低0.065元/m3。在社会效益方面,河道供水方案具有使城市土地增值和增加旅... 通过对龙湖引黄河道供水方案与管涵供水方案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可知,河道引水方案比管涵引水方案节省投资4 155.10万元、年运行费可节省178.97万元、引水的成本价低0.065元/m3。在社会效益方面,河道供水方案具有使城市土地增值和增加旅游景点的效益。因而,河道供水方案更加符合郑州市“水域靓城”的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协调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供水 河道供水 管涵供水 效益对比 郑州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防汛特征水位划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邸苏闯 李尤 +3 位作者 潘兴瑶 朱永华 张岑 卢丽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41,共10页
河道防汛特征水位是洪水预警和科学调度的基础,但是城市河道受人类干扰大,功能复杂,防洪隐患多样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城市河道防汛特征水位划定方面没有统一的划定原则和方法。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北京市清河为例,开展城市河道防汛特征水位... 河道防汛特征水位是洪水预警和科学调度的基础,但是城市河道受人类干扰大,功能复杂,防洪隐患多样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城市河道防汛特征水位划定方面没有统一的划定原则和方法。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北京市清河为例,开展城市河道防汛特征水位划定研究,统筹考虑河道功能、洪水预警、防汛预案、防护对象等要素,提出了防汛特征水位划定原则,还建立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和数理统计技术的划定方法,并对清河沿线9个代表断面进行防汛特征水位划定。结果表明警戒水位为45.14~24.98 m,保证水位为45.47~26.39 m,两者之差为0.33~1.41 m,平均值为0.75 m。计算结果与“2012-07-21”和“2016-07-20”典型场次暴雨洪水测量最高水位数据一致性较好,表明成果能直观快速地揭示清河的汛情和险情。本成果可为河道汛期预警、水位站网完善和防汛应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特征水位 警戒水位 保证水位 城市河道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措施防洪排涝影响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尤 潘兴瑶 +5 位作者 邸苏闯 朱永华 刘佳伦 张书函 李永坤 程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了量化海绵措施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影响,以典型城市区域万泉河流域为例,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综合洪涝模型,参考北京市地方标准,开展海绵措施规划与流域现状下垫面下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多情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绵措施能提高雨水管... 为了量化海绵措施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影响,以典型城市区域万泉河流域为例,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综合洪涝模型,参考北京市地方标准,开展海绵措施规划与流域现状下垫面下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多情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绵措施能提高雨水管网排水能力,使得高于10 a一遇标准的管长增加7.59%,管段数增加8.98%;同时增强河道行洪能力,在10 a一遇至50 a一遇暴雨重现期下,峰值流量削减19.72%~39.36%,径流总量削减26.45%~37.88%,沿线入清河口最高水位平均下降0.35 m;还能缓解流域内涝积水,在5 a一遇至50 a一遇设计暴雨情景下,最大积水深度减小0.04~0.29 m,积水总面积减少14.89~45.13 hm^2,积水总量减少30 399.97~110 114.24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排涝 雨水管网 河道行洪 内涝积水 海绵措施 InfoWorks 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