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医护团队组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晓蕾 陈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5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医护团队组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医护团队组合管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医护团队组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医护团队组合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医护团队组合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增强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护团队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不便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偏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兴振 李晨阳 +1 位作者 景丽伟 郑慧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25,共4页
行动不便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迫切,但其对居家护理服务利用率不高。利用行动不便老年人的服务偏好优化居家护理服务是提高服务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行动不便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偏好的研究方法、服务特征偏好及偏好相关因素等方面进... 行动不便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迫切,但其对居家护理服务利用率不高。利用行动不便老年人的服务偏好优化居家护理服务是提高服务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行动不便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偏好的研究方法、服务特征偏好及偏好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行动不便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利用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行动不便 居家护理 偏好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苏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手足麻木、肢体末端疼痛、气短懒言、肌肤甲错、神疲乏力、自汗畏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手足麻木、肢体末端疼痛、气短懒言、肌肤甲错、神疲乏力、自汗畏风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SCV、MCV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DPN的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下肢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 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管理和常规管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苏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管理和常规管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管理和常规管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血糖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以及管理依从性。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总依从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管理应用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中更优于应用常规管理,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水平,且在管理中患者的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糖尿病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 中医特色管理 常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6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情况和不良...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社区高血压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在社区慢病管理体系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瑛 张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1期185-186,共2页
目的:对社区CDM体系中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方法将164例糖尿病患者分成管理组、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管理组给予综合化的管理模式。结果:在实施社区CDM后,管理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 目的:对社区CDM体系中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方法将164例糖尿病患者分成管理组、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管理组给予综合化的管理模式。结果:在实施社区CDM后,管理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膳食管理、运动管理、分类管理及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慢病管理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医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波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2期99-99,101,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医辨证治疗。两组均随访调查1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控制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时的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同时收缩压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医辨证联合西医降压药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对于保持患者血压稳定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社区 老年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郑慧娴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社区老年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的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80例具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社区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给予社区老年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的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80例具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社区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认知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定向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回忆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认知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社区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提高其认知能力和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 焦虑 抑郁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苏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治疗前,两组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物质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物质情况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30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艳 辛随成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百乐眠治疗;观察组采用揿针疗法治疗,主要穴位为神门、三阴交、百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百乐眠治疗;观察组采用揿针疗法治疗,主要穴位为神门、三阴交、百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60 d时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缩短患者入睡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皮内针 阴虚火旺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叩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 辛随成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叩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叩刺放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 目的:观察叩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叩刺放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QOL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DQOL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叩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间隔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叩刺放血疗法 带状疱疹 急性期 泛昔洛韦 甲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