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的复兴与创新——赫哲族传统乐器制作人的口述实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艳双
《歌海》
202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赫哲族的传统乐器并不发达,从相关文献和实际生活中可知口弦琴和萨满神鼓是赫哲族仅有的两样常用传统乐器,且口弦琴也濒临消亡。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推动下,赫哲族传统乐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复兴态势。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人的努力...
赫哲族的传统乐器并不发达,从相关文献和实际生活中可知口弦琴和萨满神鼓是赫哲族仅有的两样常用传统乐器,且口弦琴也濒临消亡。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推动下,赫哲族传统乐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复兴态势。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人的努力,通过对赫哲族传统乐器制作人的口述实录及其所制作乐器形制的描述,窥见赫哲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在认同的驱动下对自己民族乐器的复兴与创新、执着与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传统乐器
口述实录
复兴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理市挖色镇挖色村音乐生活田野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李艳双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7期121-122,共2页
本文是笔者以2011年云南大理挖色镇挖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为蓝本,对当地田野工作内容进行的总结和分析。文中重点对当地音乐团体莲池会和洞经鼓乐队的音乐生活进行了记录和探讨,并总结了挖色村的音乐生活特征。
关键词
挖色村
音乐团体
田野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的复兴与创新——赫哲族传统乐器制作人的口述实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艳双
机构
中央民族
大学
音乐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艺术系
出处
《歌海》
202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文摘
赫哲族的传统乐器并不发达,从相关文献和实际生活中可知口弦琴和萨满神鼓是赫哲族仅有的两样常用传统乐器,且口弦琴也濒临消亡。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推动下,赫哲族传统乐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复兴态势。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人的努力,通过对赫哲族传统乐器制作人的口述实录及其所制作乐器形制的描述,窥见赫哲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在认同的驱动下对自己民族乐器的复兴与创新、执着与热爱。
关键词
赫哲族
传统乐器
口述实录
复兴与创新
分类号
TS953.0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理市挖色镇挖色村音乐生活田野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李艳双
机构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艺术系
出处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7期121-122,共2页
文摘
本文是笔者以2011年云南大理挖色镇挖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为蓝本,对当地田野工作内容进行的总结和分析。文中重点对当地音乐团体莲池会和洞经鼓乐队的音乐生活进行了记录和探讨,并总结了挖色村的音乐生活特征。
关键词
挖色村
音乐团体
田野调查
分析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的复兴与创新——赫哲族传统乐器制作人的口述实录
李艳双
《歌海》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理市挖色镇挖色村音乐生活田野调查与分析
李艳双
《黄河之声》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