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磊 林文轩 +3 位作者 迟茜 王成涛 徐美利 连运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68-172,共5页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甜叶菊絮凝废渣经酸性丙酮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等测定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讨热处理、紫外光、p H和金属离子对甜叶菊废...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甜叶菊絮凝废渣经酸性丙酮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等测定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讨热处理、紫外光、p H和金属离子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或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3.13(6.25)、12.5(25)和12.5(12.5)mg/m L,但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无抑菌作用。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经100℃处理20 min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紫外线处理使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降低,p H>7.0时对蜡样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Na+、K+和Ca2+能够增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Fe2+和Fe3+使其抑菌活性丧失或降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作为天然防腐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废渣 抑菌 食源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与四种乳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鑫 赵磊 +3 位作者 郝帅 刘国荣 王成涛 朱金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15,共9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3G对上述四种乳蛋白都产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在溶液中C3... 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3G对上述四种乳蛋白都产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在溶液中C3G与乳蛋白相互结合摩尔比约为1∶1,且由热力学参数判定C3G与α-酪蛋白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与范德华力,而与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结合主要靠静电引力。通过比较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率(84%、74%、77%、75%);温度分别为298、318、338 K时的结合常数(423.448、362.994、28.655×10~4L/mol;9.524、8.056、8.308×10~4L/mol;9.262、6.940、7.889×10~4L/mol;30.440、11.830、17.262×10~4L/mol);结合距离(2.17、2.66、2.18、2.19 nm),由此得出α-酪蛋白与C3G结合最紧密。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显示,C3G的加入使得α-酪蛋白的α-螺旋增加,β-折叠和转角降低;β-酪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增加;乳清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无明显变化;β-乳球蛋白的α-螺旋降低,β-折叠和转角增加。C3G对四种乳蛋白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以使其构象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 乳蛋白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磊 王鑫 +3 位作者 姜飞 王成涛 徐宝财 王文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研究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保留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阿卡波糖,200 mg/kg mb)、植... 目的:研究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保留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阿卡波糖,200 mg/kg mb)、植物提取物复方低、高剂量组(12、36 g/kg mb,以原料干质量计)。连续灌胃给药4周,研究植物提取物复方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及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糖化血清蛋白(glu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浓度、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植物提取物复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南瓜多糖、山药多糖和葛根素,含量分别为(0.93±0.04)、(1.01±0.06)、(0.28±0.01)g/100 g(以原料干质量计)。干预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植物提取物复方组小鼠体质量、肝糖原含量显著增加,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浓度、GSP浓度和GHb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且高剂量效果优于低剂量。植物提取物复方组较模型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表现出改善小鼠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能够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浓度,有效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 提取物复方 四氧嘧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对羊奶干酪成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华 郑喆 +3 位作者 张曼 王艺会 张敏 杨贞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4,共11页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制备的羊奶干酪(干酪B)成熟特性的变化,以采用商业凝乳酶和同批次羊奶制作的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酪在60d成熟期主要组分、质构特性、微生物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干酪得率相...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制备的羊奶干酪(干酪B)成熟特性的变化,以采用商业凝乳酶和同批次羊奶制作的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酪在60d成熟期主要组分、质构特性、微生物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干酪得率相差不大。成熟期间干酪的水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干酪B始终高于干酪A;干酪游离氨基酸总量在成熟期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干酪B中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丝氨酸含量高于干酪A。成熟前期干酪B质构特性优于干酪A。干酪A成熟后乳酸乳球菌数量增加了(5.22±0.02)%,干酪B无显著变化(P>0.05)。成熟期内,两组干酪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增加,但干酪B中的壬酸、辛醇、2-庚酮、2-壬酮、二甲基砜使羊奶干酪风味独特、浓郁。因此,GSBa-1凝乳酶具备替代商业凝乳酶用于羊奶干酪生产的潜力,可对干酪风味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 凝乳酶 羊奶干酪 成熟过程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口腔加工对馒头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任欣 王林萱 +2 位作者 张敏 方圆 张晨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口腔加工方法对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以青稞馒头和小麦馒头为实验材料,研究了5种模拟口腔加工方法(切块、切块加涡旋、切块加研磨、切块加涡旋并与人工唾液混合、切块加研磨并与人工唾液混合)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并以体... 为探究不同口腔加工方法对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以青稞馒头和小麦馒头为实验材料,研究了5种模拟口腔加工方法(切块、切块加涡旋、切块加研磨、切块加涡旋并与人工唾液混合、切块加研磨并与人工唾液混合)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并以体内口腔加工为对照,以期优化馒头类产品的体外模拟淀粉消化方法。结果表明:体外模拟口腔加工后的食团粒径(155~350μm)和含水量(62%~64%)均高于体内口腔咀嚼(110~300μm、57%~59%);而模拟口腔加工的食团硬度(0.73~3.77 N)低于体内口腔咀嚼(2.44~4.39 N)。与未添加人工唾液组相比,添加人工唾液后得到的模拟口腔加工食团在物理特性和消化特性方面均更接近于体内口腔咀嚼。所有的体外方法中,切块加涡旋并与人工唾液混合的方法最能够模拟体内咀嚼,可作为馒头类制品体外模拟淀粉消化过程中的前处理方法。机械破坏的方式和水平以及固体颗粒与唾液混合的方式都会影响团块的形成,进而影响馒头的消化动力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馒头类制品在消化后期的最终水解率与粒径呈显著负相关(r=-0.93494,P<0.05)。考量各指标,切块加涡旋并与人工唾液混合的体外模拟口腔处理方式最适合馒头类制品的体外模拟淀粉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馒头 体外消化 淀粉 口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