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对脂肪酶催化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付薇薇 滕超 +3 位作者 周明春 周亚迪 邱学宇 孙启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研究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SSOS)对脂肪酶Novozym51032催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光谱学信息探讨了两者间相互作用对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SSOS)对脂肪酶Novozym51032催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光谱学信息探讨了两者间相互作用对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SOS质量浓度为6.0 mg/mL时,脂肪酶相对酶活力可显著提高164.99%。酶动力学分析显示,SSOS在较低质量浓度(1 mg/mL)时,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_(m))从4.12μmol/L降低到3.46μmol/L;较高质量浓度(6 mg/mL)条件下,K_(m)增大到58.82μmol/L,而最大初始反应速率(Vmax)增至333.00μmol/(L·min)。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脂肪酶荧光强度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削弱,而酶二级结构则发生由α-螺旋、β-转角向β-折叠的转变,这说明SSOS对脂肪酶催化特性的影响与其结构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催化活性 动力学 光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技术不同超声处理时间的奶酪滋味区分 被引量:21
2
作者 丛艳君 易红 郑福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18,共5页
为探讨奶酪智能化品质评价的可行性,研究了电子舌专一选择型传感器检测5种传统奶酪和2种进口奶酪过程中的响应信号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奶酪进行分类鉴别,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偏最小二乘... 为探讨奶酪智能化品质评价的可行性,研究了电子舌专一选择型传感器检测5种传统奶酪和2种进口奶酪过程中的响应信号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奶酪进行分类鉴别,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偏最小二乘法将感官评定值与响应值做相关性分析,并探讨了超声处理奶酪对电子舌响应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PCA能够大体反映各类样品的分类信息,PCA降维后的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原始数据信息。奶酪的前处理时间不同电子舌传感器的响应值也不同,本实验超声处理条件下对PCA辨别结果影响不大,UMS、GPS和SPS三根传感器与苦、咸味,以PC1为轴呈显著负相关,SWS与甜味以PC2为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奶酪 滋味 模式识别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小麦酱挥发性香气成分的GC-MS与GC-O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玉玉 田红玉 +2 位作者 黄明泉 孙宝国 陈海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8-142,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传统小麦酱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质联用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传统小麦酱中的活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化合物,占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72.835%,在传统小麦酱中的含量为102.845μg/g,包...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传统小麦酱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质联用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传统小麦酱中的活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化合物,占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72.835%,在传统小麦酱中的含量为102.845μg/g,包括醛类6种、酯类10种、酸类6种、烃类8种、醇类1种、杂环类化合物7种、酮类1种,其他化合物3种。用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离出25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稀释因子较高的有乙酸、异戊醛、糠醛、3-甲硫基丙醛、二甲基三硫醚、1-辛烯-3-醇和四甲基吡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小麦酱 香气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