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酸奶与植物基酸奶加工工艺与品质对比分析
1
作者 张晓悦 何杉 +5 位作者 季国志 朱绪春 严超 李宁 母智深 刘红芝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0,共7页
酸奶按原料分类可分为传统酸奶和植物基酸奶,这2类酸奶在口味与营养上各有优势和不足。本文对传统酸奶,植物基酸奶的原料组成(包括主料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发酵剂、糖或甜味剂)以及原料成本核算,加工工艺,感官品质与风味物质组成、理... 酸奶按原料分类可分为传统酸奶和植物基酸奶,这2类酸奶在口味与营养上各有优势和不足。本文对传统酸奶,植物基酸奶的原料组成(包括主料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发酵剂、糖或甜味剂)以及原料成本核算,加工工艺,感官品质与风味物质组成、理化品质以及营养品质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述,提出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为制备口味与营养俱佳的新型酸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酸奶 植物基酸奶 加工工艺 感官品质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油品质与种质资源、产区以及成熟度关系的研究
2
作者 孟童 朱绪春 +7 位作者 刘玉红 李建科 仲斌 李勇杰 赵海云 姜成英 陈志国 刘红芝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本文主要是对云南和甘肃两个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不同采收期的表型等质量性状,以及脂肪酸和甾醇等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确定了采摘期,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为油橄榄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指导企业和种植户... 本文主要是对云南和甘肃两个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不同采收期的表型等质量性状,以及脂肪酸和甾醇等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确定了采摘期,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为油橄榄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指导企业和种植户选择种植品种,确定合理采收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结果表明:14种油橄榄种质资源的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53%~33.10%,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质量,为33.10%,主成分分析累积贡献率达到95.18%;果纵横径、果肉率、核纵横径和果肉质量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极显著(P<0.01)正相关;橄榄果的品质受品种和环境的双重影响,随着成熟度的变化,脂肪酸的组成也发生变化,不同产区的同一品种间脂肪酸组成也有区别,本研究中橄榄油的UFA/SFA的比例在2.62~6.65之间,MUFA/PUFA的比例在3.14~13.35之间;油橄榄的总甾醇含量在(678.52±79.74)~(1955.93±16.53)之间,均含岩藻甾醇、羊毛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5种,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甾醇的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亲本应选择大果品种,在成熟初期采摘更佳,同时可选择“贺吉”作为高甾醇橄榄油专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表型性状 甾醇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