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智能体系统的时变约束一致性
1
作者 杨通清 莫立坡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7-1025,共9页
针对一阶离散时间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本文研究了其时变约束下的一致性问题.利用投影算子,建立了多智能体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于时变约束集存在交集的情形,通过估计智能体的状态与交集中固定点的距离,证明了闭环系统可以实现一致性.对于... 针对一阶离散时间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本文研究了其时变约束下的一致性问题.利用投影算子,建立了多智能体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于时变约束集存在交集的情形,通过估计智能体的状态与交集中固定点的距离,证明了闭环系统可以实现一致性.对于约束集存在极限集的情形,利用约束集的几何性质,证明了闭环系统可以实现一致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一致性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多智能体系统 时变约束 一致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设计电加热滚塑工艺的传热计算方法
2
作者 吕墨宇 刘学军 孟春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首先针对一个空模具以及生产4种不同厚度的氢气瓶内胆的电加热滚塑工艺,通过实验分别测量了模具表面和模内的温度、加热时间和耗电量,并据此计算了在这5种情形下的加热效率和放大系数。然后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电加热滚塑工艺的计算方法... 首先针对一个空模具以及生产4种不同厚度的氢气瓶内胆的电加热滚塑工艺,通过实验分别测量了模具表面和模内的温度、加热时间和耗电量,并据此计算了在这5种情形下的加热效率和放大系数。然后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电加热滚塑工艺的计算方法。即在模具的材料和质量、模内粉料的物性和质量、工艺参数确定后,先计算出有效热能,接着根据放大系数初步估算出在加热阶段电热丝需发出的热能,并由此得出满负荷的加热功率和电热丝的长度。然后利用static bed模型通过FLUENT软件仿真计算出加热时间和电热丝实际需发出的热能。以一个中空立方形的塑料制品的电加热滚塑工艺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步骤,并研究了满负荷的加热功率和模具材料对加热效率、加热时间和电热丝实际需发出的热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效率随氢气瓶内胆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加热时间随着满负荷功率的增大而减少的速率变得越来越慢。采用钢制模具的加热时间比采用铝制模具更长,电热丝也需发出更多的热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模具 滚塑工艺 加热效率 加热时间 加热功率 传热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约束下的数字标牌优化选址——以北京市六环路以内区域为例
3
作者 毛珩懿 王雨雪 +1 位作者 张珣 张鑫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针对数字标牌优化选址研究欠缺考虑人文地理环境、布设成本和用户需求等约束,将数字标牌影响因子数据多尺度空间化,统一多源数据的空间基准,构造数字标牌优化选址的多源影响因子和多尺度建模因子序列.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标牌多重约束最... 针对数字标牌优化选址研究欠缺考虑人文地理环境、布设成本和用户需求等约束,将数字标牌影响因子数据多尺度空间化,统一多源数据的空间基准,构造数字标牌优化选址的多源影响因子和多尺度建模因子序列.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标牌多重约束最大覆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提出优化选址方案.以北京市六环路以内区域为例,对选址结果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与总结.以覆盖情况和运行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由所提方法得到的最大受众覆盖率约为0.93、最大覆盖受众数量为185 051.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耦合多源异构数据优化选址,算法效果在多个指标下优于传统遗传算法和Gurobi软件,有效提升了数字标牌投放的精准性及效率,为实际公共基础设施布局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标牌 广告投放 最大覆盖模型 优化选址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向无环图的通风管道消声设计算法
4
作者 徐彦喆 刘斌 +2 位作者 李楠 苏想 王祉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429-10438,共10页
传统的暖通空调(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系统声学设计多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重复性工作多,自动化水平低。为实现智能化设计,应用有向无环图、带权有向邻接矩阵、科学计算可视化等方法将通风管道消声系统的... 传统的暖通空调(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系统声学设计多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重复性工作多,自动化水平低。为实现智能化设计,应用有向无环图、带权有向邻接矩阵、科学计算可视化等方法将通风管道消声系统的声学设计过程系统化。提出一种能够自动计算管道内任意处噪音及特定的房间内噪声值的算法,包括三维模型构建,噪声衰减图生成,声学路径确定,声学单元解算,声学结果可视化等关键环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鲁棒性强,计算结果准确,响应快速。所提算法结果与设计人员利用传统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误差不超过±2%,计算时长均小于0.2 s,常见的中小规模的通风系统计算时间则在0.1 s以内。基于此算法计算得出的噪声值结果能够与三维模型结合,直观展示噪声分布情况,在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管道 声学设计算法 有向无环图 算法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部联合网络的属性缺失图学习方法
5
作者 韩忠明 张舒群 +2 位作者 刘燕 胡启文 杨伟杰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针对图数据中普遍存在的节点属性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属性缺失图学习框架。该框架通过重构二部联合网络,将节点属性映射为边信息,使属性补全与图节点分类任务能够在统一框架下协同进行,灵活处理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缺失。并基... 针对图数据中普遍存在的节点属性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属性缺失图学习框架。该框架通过重构二部联合网络,将节点属性映射为边信息,使属性补全与图节点分类任务能够在统一框架下协同进行,灵活处理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缺失。并基于属性图的属性同质性和结构同质性,提出一种基于二部联合网络的属性缺失表示学习方法,引入边嵌入和注意力机制捕获二部联合网络中属性-属性与结构-属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升缺失属性学习。在4个基准图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属性补全任务和后续节点分类任务中均优于基线方法,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属性补全 节点分类 二部图 网络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模块的语义分割网络
6
作者 连晓峰 康毛毛 +1 位作者 谭励 王艳莉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9,共14页
融合深度学习的语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为处理动态场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仍面临计算资源消耗大和模型复杂度高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lendMask改进的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首先,设计了一种轻量的GDS-ECA卷积(Ghost-depth... 融合深度学习的语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为处理动态场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仍面临计算资源消耗大和模型复杂度高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lendMask改进的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首先,设计了一种轻量的GDS-ECA卷积(Ghost-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 with 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模块,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Ghost卷积中的少量卷积操作,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并添加注意力机制提升特征表达能力。其次,提出了特征提取网络BGTNet(bottleneck GDS-ECA attention transformer network),将GDS-ECA卷积应用于颈部模块的卷积层以提升网络的提取精度;此外,将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中的传统卷积替换为GDS-ECA卷积,构建轻量化特征金字塔网络,并结合BGTNet形成语义分割网络的主干网。最后在数据集COCO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改进后的模型处理图像时间缩短了7.3 ms,平均精度提升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特征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聚酯材料的气调保鲜技术在果蔬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孙颖 白林 +1 位作者 王蓉 翁云宣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9,共9页
果蔬自身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果蔬采后由于其自身还会继续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还会面临机械损伤和微生物污染的威胁,这些使得果蔬不易保存,极易腐烂变质,这造成了果蔬的极大浪... 果蔬自身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果蔬采后由于其自身还会继续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还会面临机械损伤和微生物污染的威胁,这些使得果蔬不易保存,极易腐烂变质,这造成了果蔬的极大浪费。果蔬保鲜便成了延长果蔬货架期、解决果蔬浪费的关键策略。在“双碳”目标及“限塑令”的大背景下,生物降解材料作为食品包装基材,实现食品保鲜的同时,还可缓解环境压力,因此成为了研究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气调保鲜技术的原理,其次综述了可生物降解基材的分类以及它们所制备的包装形式与气调保鲜技术结合对果蔬保鲜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果蔬保鲜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蔬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保鲜 生物降解 活性包装 果蔬质量 食品安全 果蔬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加载条件下青贮PE膜的机械特性研究
8
作者 高东明 魏丹丹 万其号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针对青贮聚乙烯(PE)膜在实际工况条件下处于动态拉伸,现有相关标准基于静态加载测得机械特性难以更好表征青贮PE膜实际工况条件下的相关特性。文章对PE膜的纵向(MD)、横向(TD)方向试样进行了不同拉伸速率下的单轴拉伸试验(应变范围控制... 针对青贮聚乙烯(PE)膜在实际工况条件下处于动态拉伸,现有相关标准基于静态加载测得机械特性难以更好表征青贮PE膜实际工况条件下的相关特性。文章对PE膜的纵向(MD)、横向(TD)方向试样进行了不同拉伸速率下的单轴拉伸试验(应变范围控制在200%以内),以及不同初始延伸率下的应力松弛试验。结果表明,PE膜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呈现显著的速度依赖性和方向依赖性。拉伸过程中PE膜MD、TD方向均经历了二次屈服,随着拉伸速率增加,第二屈服伸长率减小。MD方向的第一、第二屈服强度与拉伸速率的对数(ln v)呈良好线性映射关系。拉伸速率增加可以提高PE膜的屈服强度,以实现对青贮草捆的紧密包裹,但是达到一定速率后,屈服强度变化将不再明显,而且还会降低PE膜的韧性。室温下,在较低(10%)到较高的固定初始延伸率(70%)范围内,MD、TD方向PE膜均出现了应力先快速后缓慢降低现象。广义七元件Maxwell模型能较好的描述PE膜应力松弛行为,可用于预测其长期应力松弛特性。随着延伸率增加,应力松弛量降低,应力衰减率降低,松弛模量降低,应力缓慢下降阶段模量更稳定。为实现对青贮的有效密封,要求PE膜兼具刚度和一定抗松弛能力,青贮裹包时PE膜延伸率控制在50%~70%之间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PE膜 机械特性 拉伸速率 屈服伸长率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CM与黎曼空间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研究
9
作者 廉小亲 刘春权 +2 位作者 高超 邓子谦 吴叶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3,共10页
近年来,运动想象(MI)在辅助医疗和人机交互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经典的共空间模式(CSP)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基于时域信号计算协方差矩阵(CM),易受噪声和伪迹干扰,且无法充分利用脑电信号(EEG)的频谱信息,导致分类精度与稳定性不足。为了解... 近年来,运动想象(MI)在辅助医疗和人机交互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经典的共空间模式(CSP)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基于时域信号计算协方差矩阵(CM),易受噪声和伪迹干扰,且无法充分利用脑电信号(EEG)的频谱信息,导致分类精度与稳定性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频谱协方差矩阵(RSCM)与黎曼空间的MI-EEG分类算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EEG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频谱协方差矩阵,并进行岭正则化;然后,将正则化矩阵映射到切空间中进行平滑滤波,并将结果映射回黎曼空间以提取CSP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完成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在BCI竞赛IV数据集1和2a上,本研究方法的二分类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6.95%和81.48%,较传统CSP分别提升了7.44%和9.57%;在BCI竞赛IV数据集2a上,本研究方法的四分类平均准确率达到了74.23%,较传统CSP方法提升了14.10%。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在MI-EEG分类中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 频谱协方差矩阵 黎曼空间 共空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下的医学图像分割综述
10
作者 邢素霞 李珂娴 +2 位作者 方俊泽 郭正 赵士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1,共17页
针对医学图像的高维性、复杂性和高精度要求等特性,深度学习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对复杂模式的学习能力,能够自适应地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提取多层次特征,展现出高精度、高鲁棒性和可扩展性强等优势。通过端... 针对医学图像的高维性、复杂性和高精度要求等特性,深度学习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对复杂模式的学习能力,能够自适应地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提取多层次特征,展现出高精度、高鲁棒性和可扩展性强等优势。通过端到端地提取感兴趣的器官、组织或病变区域,为医生在疾病诊断、制定治疗策略和临床研究等领域提供有力帮助。重点综述了U-Net、Transformer、Mamba、分割一切模型(segment anythingmodel,SAM)及其各自变体模型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脉络,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对开展医学影像研究、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决策,以及医疗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医学图像分割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U-Net TRANSFORMER Mamba 分割一切模型(S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诊断中的实效性评估
11
作者 方俊泽 高怀婷 +1 位作者 邢素霞 王瑜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1期3948-3953,共6页
背景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放射科医生配备不足且无法保证全天候在岗,而全科医生对胸部影像的解读能力有限,影响了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应用效果,重点评估其在... 背景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放射科医生配备不足且无法保证全天候在岗,而全科医生对胸部影像的解读能力有限,影响了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应用效果,重点评估其在提升全科医生诊断效率、准确性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于2024年4月,在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16名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全科+AI组8名、对照组8名,同时纳入两组医生接诊的共100例需X光影像检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每组各50例,全科+AI组采用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ADSC)识别X光影像,辅助全科医生做出疾病诊断,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诊治,记录两组医生所用时间并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X光影像上传区域影像中心进行阅片审核,评估两组医生诊断准确性;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两组医生进行ADSC使用体验评价。结果两组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AI组诊断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92.47±24.52)s比(249.31±56.46)s,P<0.001],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6%比72%,P=0.0027),全科+AI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比84%,P=0.036),两组医生ADSC使用体验评价,≥80%的全科医生认为其在使用便捷性(81.25%)、诊断决策(93.75%)、专业知识助益(87.50%)、应用可行性(87.50%)方面具有意义,93.75%的全科医生对系统使用感到满意,并愿意继续使用该系统。结论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诊断效率、准确性和患者满意度,且大多数医生对ADSC的使用持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疾病 人工智能 全科医生 放射摄影术 X光影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融合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歌 肖洪兵 +2 位作者 闫善武 王瑜 孙梅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在视频异常事件检测的问题上,现有的研究方法未充分考虑场景中的背景信息干扰和目标尺度变化,导致检测精度普遍较低。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时空信息的异常事件检测方法。首先,应用一种坐标注意力的方法,使模型更多地关注... 在视频异常事件检测的问题上,现有的研究方法未充分考虑场景中的背景信息干扰和目标尺度变化,导致检测精度普遍较低。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时空信息的异常事件检测方法。首先,应用一种坐标注意力的方法,使模型更多地关注异常事件发生的区域。其次,为了提取到各层次丰富的时空信息,采用空洞卷积网络构建一种多分支多尺度的特征融合模块。最后,考虑到正常事件的多样性,提出一种规则分数,以便在测试阶段进一步更新记忆增强模块中的记忆项,提高对异常事件的检测精度。在CUHK Avenue和ShanghaiTech数据集的相关实验中,提出方法的帧级AUC分别达到了88.7%和77.5%,且满足视频检测的实时性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异常检测 无监督学习 空洞卷积 多尺度时空特征融合 记忆增强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车轮扁疤曲面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雨鑫 刘斌 +2 位作者 李楠 赵光伟 苏想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扁疤是常见的车轮踏面缺陷,准确构建车轮扁疤三维形态对研究车辆轮轨动力学响应特性至关重要。根据车轮实测不圆度数据,采用小波降噪结合曲线斜率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通过斜率极值确定扁疤形位不圆度数据区域,提供后续构建扁疤... 扁疤是常见的车轮踏面缺陷,准确构建车轮扁疤三维形态对研究车辆轮轨动力学响应特性至关重要。根据车轮实测不圆度数据,采用小波降噪结合曲线斜率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通过斜率极值确定扁疤形位不圆度数据区域,提供后续构建扁疤三维形态的数据基础;引入形位数据的丢失率和冗余率评价指标对扁疤三维形态建模的准确度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比较;利用提取的扁疤形位数据进行扁疤三维曲面重构,对轮轨滚动接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数据提取方法丢失率平均降低68%、冗余率平均降低63%,仿真结果能准确表达扁疤所引起的异常冲击振动特性,验证了重建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扁疤几何形态建模 车轮不圆度 轮轨接触仿真 曲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图像的语义分割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晨 杜晨曦 +1 位作者 刘瑞军 齐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9,共20页
语义分割技术致力于精确识别并分割图像中的各个物体或场景.基于RGB图像的方法在信息利用上存在局限,导致性能受限,随着深度传感器技术的普及,深度图的引入为语义分割网络注入了丰富的几何信息,显著地提升了分割精度.文中介绍了近几年基... 语义分割技术致力于精确识别并分割图像中的各个物体或场景.基于RGB图像的方法在信息利用上存在局限,导致性能受限,随着深度传感器技术的普及,深度图的引入为语义分割网络注入了丰富的几何信息,显著地提升了分割精度.文中介绍了近几年基于RGB-D图像的语义分割方面的显著进展和相关方法,根据对多模态融合特征处理方式的差异,将基于RGB-D图像的语义分割方法归纳为单分支、双分支、三分支网络架构3大类.其中,单分支网络在同一分支同时处理RGB和深度特征,实现特征的有机结合;双分支网络利用RGB和深度特征之间的互补性,优化多模态特征的校正与融合;三分支网络在保留原始的RGB和深度特征的同时,深入挖掘融合特征,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同时,总结注意力、模型优化等关键技术,并归纳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各种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性能,最后总结当前RGB-D图像语义分割在多模态数据交互与处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语义分割技术在跨领域数据融合方向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D图像 语义分割 多模态特征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材料中总氟含量间接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艺翰 冯涛 +4 位作者 王冰 曹博为 王晶 李字义 黄志刚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0,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各类氟含量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重点从检测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现状3个维度,综合描述了国内外关于食品包装材料中总氟含量间接检测技术,按照样品前处理和氟含量测定两个环节,梳理了现有的检测方法,并对其技术参数和应用... 综述了近年来各类氟含量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重点从检测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现状3个维度,综合描述了国内外关于食品包装材料中总氟含量间接检测技术,按照样品前处理和氟含量测定两个环节,梳理了现有的检测方法,并对其技术参数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估了氟含量检测技术的准确度、精确度、稳定性、检测时间和成本效益等关键参数,对该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总氟含量 氟危害 预处理方法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RGB-D数据的特征线提取和表示算法
16
作者 刘鑫 李洋 +1 位作者 冯胜杰 吴晓群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0,共9页
为了提高特征线提取结果的精度和质量,针对现有算法在颜色和几何边界难以区分,直线段表示的特征线不连续、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RGB-D数据的特征线提取与表示算法。同时,充分利用RGB图像与深度图像之间紧密耦合且互为补充的特性... 为了提高特征线提取结果的精度和质量,针对现有算法在颜色和几何边界难以区分,直线段表示的特征线不连续、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RGB-D数据的特征线提取与表示算法。同时,充分利用RGB图像与深度图像之间紧密耦合且互为补充的特性,结合颜色和几何信息,提出一种融合颜色和几何的边界提取和表示算法。首先基于RGB-D数据中的颜色、深度、法向和曲率等几何信息,以及对应的平面几何特征,提取稠密的几何边界特征点集;接着,通过稀疏处理优化特征点集,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角点信息,以增强特征线的表示能力;最后,采用3次B样条曲线紧致、连续、光滑地表示特征线,且在曲线拟合过程中通过重节点设置确保曲线能够经过关键角点,以此较好地表示恢复特征线的准确走势。以自采和公开的RGB-D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其他几种特征线提取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NYU v2数据集上的提取精度达到了0.82,召回率达到了0.59,交并比达到了0.54,可以从包含深度噪声的低质量RGB-D输入中有效提取连续、光滑的几何特征线,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D 特征线提取 特征线表示 稠密与稀疏处理 B样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的农产品供应链跨域风险信息检测研究
17
作者 张新 肖柳君 +3 位作者 许继平 于家斌 谭学泽 赵峙尧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6,89,共12页
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事关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但其多环节、多主体结构使得风险信息共享在隐私保护与精准检测之间面临重大挑战。融合区块链与联邦学习技术,构建面向农产品供应链的跨域风险信息可信共享与检测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布... 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事关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但其多环节、多主体结构使得风险信息共享在隐私保护与精准检测之间面临重大挑战。融合区块链与联邦学习技术,构建面向农产品供应链的跨域风险信息可信共享与检测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的跨域风险信息交互框架,实现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信息可信流转,然后,构建基于孤立森林异常数据检测算法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信息多级检测模式,最后,设计风险贡献和信用值评估模型以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参与方拥有持续共享核心风险数据的动力,同时动态评估和管理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的贡献度和可信度。各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显著提升跨域风险信息共享效率与预测准确性,为农产品安全领域提供一种兼顾风险信息隐私保护和高效处理的可信共享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风险信息检测 食品安全 分布式联邦学习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含量
18
作者 王艺翰 冯涛 +1 位作者 张丽萍 王晶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7,共5页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化物迁移导致的膳食暴露风险及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开发高效可靠的总氟含量测定方法,明确影响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氟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高温燃烧水解前处理技术,自主研发高温水解反应装置,结...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化物迁移导致的膳食暴露风险及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开发高效可靠的总氟含量测定方法,明确影响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氟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高温燃烧水解前处理技术,自主研发高温水解反应装置,结合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其氟含量,考察水解温度(600~1200℃)、水解时间(35~60 min)、总氧气流量(100~600 mL/min)等参数对测定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1100℃、水解时间为45 min、总氧气流量为500 mL/min、通入雾化罐氧气流量为400 mL/min。在此条件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3,相对标准偏差为3%~9%,回收率范围为95%~103%。本研究氟含量测试技术,显著提升了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为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对推进食品包装材料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高温燃烧水解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19
作者 李建儒 龚堰珏 赵罘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1,共8页
为实现对矿用刮板的激光熔覆修复,针对保持激光熔覆机器人作业过程高效稳定的问题,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研究了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方法,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该方法基于粒子群算法,通过构造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动态学习因子,... 为实现对矿用刮板的激光熔覆修复,针对保持激光熔覆机器人作业过程高效稳定的问题,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研究了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方法,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该方法基于粒子群算法,通过构造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动态学习因子,引入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行为,使用3-5-3多项式插值法将轨迹拟合到机器人的关节空间中。将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混沌粒子群算法和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获得最优插值时间后,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仿真,各个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保持在理想的连续性区间内,实现了关节空间中的时间最优运动规划,最优时间由标准粒子群算法的5.0580 s减小到4.6330 s,机械臂轨迹规划时间缩短了8.4%,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激光熔覆机器人修复矿用刮板的轨迹规划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刮板 时间最优 轨迹规划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双螺杆不同螺杆接触状态对聚乳酸挤出过程的影响
20
作者 吴运涛 孙晨昊 +1 位作者 王熙霖 黄志刚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4,109,共9页
研究同向双螺杆不同螺杆接触状态对聚乳酸(PLA)挤出过程的影响。根据理论端面曲线方程,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3种不同接触状态的螺杆元件及其对应流道的几何模型(YT1为全啮合接触状态,YT2为部分啮合接触状态,YT3为非啮合接触状态),并在... 研究同向双螺杆不同螺杆接触状态对聚乳酸(PLA)挤出过程的影响。根据理论端面曲线方程,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3种不同接触状态的螺杆元件及其对应流道的几何模型(YT1为全啮合接触状态,YT2为部分啮合接触状态,YT3为非啮合接触状态),并在Gambit软件中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借助Polyflow仿真软件及FieldView后处理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使用示踪粒子轨迹追踪法对停留时间分布(RTD)、分布指数及分离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结构参数相同情况下,改变螺杆接触状态使PLA所受剪切和混合程度出现差异。在PLA的挤出过程中,YT1具有更好的建压能力,输送能力强,但自清洁能力较差;YT2剪切作用更强,分布均匀性好,分布混合能力强;YT3混合历程久。故PLA在YT2挤出过程中的剪切效果和混合效果最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双螺杆 螺杆接触状态 聚乳酸 仿真分析 分布均匀性 分布混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