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学生视角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若 赵学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从学生的视角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及了解学生在参加这类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后的体会和收获。课题组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统计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供有... 从学生的视角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及了解学生在参加这类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后的体会和收获。课题组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统计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供有关教学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 问卷调查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功效评价(Ⅻ)——皮肤生理学检测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马雪 宋艳青 +3 位作者 盘瑶 赵华 卢永波 范展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9,共6页
阐述了皮肤生理学检测的概念,介绍了皮肤形态组、脂质组、微生物组、功能组等生理学检测方法和指标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为化妆品进行人体功效评价时皮肤生理学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并对皮肤生理学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 阐述了皮肤生理学检测的概念,介绍了皮肤形态组、脂质组、微生物组、功能组等生理学检测方法和指标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为化妆品进行人体功效评价时皮肤生理学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并对皮肤生理学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检测 化妆品 功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发酵液的成分检测及美白与抗衰老功效评价 被引量:45
3
作者 赵丹 许丹妮 +3 位作者 王冬冬 张佳婵 李萌 王昌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6-230,242,共6页
为开发灵芝发酵液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使用葡萄酒酵母发酵灵芝并测定发酵液中所含有的多糖、多酚、黄酮和多肽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对灵芝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并测定其对成纤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评... 为开发灵芝发酵液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使用葡萄酒酵母发酵灵芝并测定发酵液中所含有的多糖、多酚、黄酮和多肽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对灵芝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并测定其对成纤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评估其可能在抗衰老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后通过体外酪氨酸酶实验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抑制实验对灵芝发酵液的美白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灵芝发酵液富含多糖,质量浓度为9.910 g/L,多酚、黄酮和多肽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54,0.045和2.931 g/L。体积分数分别为25.89%和42.18%的灵芝发酵液可清除50%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体积分数为0.05%-0.2%范围内的灵芝发酵液可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灵芝发酵液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高达73.22%,其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起到抑制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因此灵芝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美白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灵芝 发酵 抗氧化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的农作物快速分类方法 被引量:89
4
作者 田振坤 傅莺莺 +1 位作者 刘素红 刘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116,I0003,共9页
无人机以其高时效、高分辨率、低成本、低风险及可重复使用的优势,给遥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了提高无人机遥感中农田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精度,该文分析了无人机低空航飞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农作物遥感影像特征,以冬小... 无人机以其高时效、高分辨率、低成本、低风险及可重复使用的优势,给遥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了提高无人机遥感中农田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精度,该文分析了无人机低空航飞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农作物遥感影像特征,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作物波谱特征和NDVI变化阈值,提出了一种农作物快速分类提取方法,并与其他几种常用的遥感分类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其普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从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中提取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分类信息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普适性,兼具快速和低成本的特点,在海量农作物无人机航拍数据的信息提取上具有较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分类 无人机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及花渣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佳婵 谢娅霏 +3 位作者 虞旦 蒋晓燕 王昌涛 孙宝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6-230,共5页
以玫瑰花为对照,以提取精油后的玫瑰花渣为原料,对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乙醇提取,同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并对粗提物冻干粉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实验结果:玫瑰花和花渣中黄酮最优提取工艺均为乙醇浓度为... 以玫瑰花为对照,以提取精油后的玫瑰花渣为原料,对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乙醇提取,同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并对粗提物冻干粉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实验结果:玫瑰花和花渣中黄酮最优提取工艺均为乙醇浓度为45%、液料比(g/g)为60∶1、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min,提取率分别为(4.71±0.07)mg/g和(2.31±0.08)mg/g。将所得黄酮冻干粉分别进行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分析得到IC50,结果发现玫瑰花黄酮和玫瑰花渣黄酮冻干粉对三种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三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渣 玫瑰花 黄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色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巧娥 谢丹 +2 位作者 钱洁 任海毅 董银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0,172,共5页
对黑米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不同部分的抗氧化活性。首先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将黑米花色苷粗提取物依极性大小分成石油醚可溶部位、乙酸乙酯可溶部位、正丁醇可溶部位和水可溶部位,并对各部位清除2,2-二苯基-1-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 对黑米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不同部分的抗氧化活性。首先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将黑米花色苷粗提取物依极性大小分成石油醚可溶部位、乙酸乙酯可溶部位、正丁醇可溶部位和水可溶部位,并对各部位清除2,2-二苯基-1-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组分是水可溶部分。其次用大孔树脂柱层析的方法对水可溶部位进行了细分,得到C1、C2、C3、C4、C5五个组分,并对各组分清除DPPH·和·OH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组分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C2〉C3〉C4〉C1〉C5。研究发现,黑米花色苷水可溶部位中20%~40%乙醇洗脱的部分(C2、C3)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黑米 溶剂萃取 柱层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水提液及葛根发酵液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衰老功效评价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迪 刘平平 +3 位作者 李萌 王昌涛 赵丹 张佳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5-290,294,共7页
本实验以葛根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提取法及微生物发酵法得到葛根水提液(pueraria water extracts,PWE)及葛根发酵液(pueraria fermentation broth,PFB),对其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化学水平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测... 本实验以葛根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提取法及微生物发酵法得到葛根水提液(pueraria water extracts,PWE)及葛根发酵液(pueraria fermentation broth,PFB),对其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化学水平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以及细胞水平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活力、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酶活力和I型胶原(Collagen I,COL I)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葛根水提液、葛根发酵液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葛根水提液黄酮含量为(3.47±0.23) mg/mL,葛根发酵液黄酮含量为(4.80±0.32) mg/mL;二者均具有较为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葛根发酵液清除率DPPH自由基的IC50为2.98 mg/mL,葛根水提液清除率DPPH自由基的IC50为3.51 mg/mL,在质量浓度在2.67~4.44 mg/mL间,相同质量浓度下葛根发酵液清除DPPH的作用更为显著(p<0.05);葛根水提液、葛根发酵液在0.05~5.00 mg/mL范围内,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未表现出强烈的细胞毒性,细胞活力均在85%以上;两种样品刺激细胞后,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p<0.05)增高,其中葛根水提液比葛根发酵液作用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种样品刺激细胞后,均能降低细胞内MMP-1的含量,增加细胞中I型胶原的含量,而葛根发酵液相较于葛根水提液,降低MMP-1含量及增加I型胶原含量的作用更为显著(p<0.05)。综上,葛根发酵液的抗氧化性及抗衰老功效强于葛根水提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发酵 体外实验 抗氧化活性 抗衰老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叶总黄酮的体外抗炎功效评价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丹 苏宁 +3 位作者 杨丽 郑洪艳 霍彤 王昌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31-235,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对蓝莓叶总黄酮的抗炎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与蓝莓叶总黄酮的共培养体系,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在不同培养时间点(0、15、30、60、120 min)白细胞介素-6(in...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对蓝莓叶总黄酮的抗炎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与蓝莓叶总黄酮的共培养体系,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在不同培养时间点(0、15、30、60、120 mi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等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观察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蓝莓叶总黄酮在分子水平上的抗炎机理。结果: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能够提高抗炎因子IL-6、CXCR-2基因的表达量(P<0.05),降低促炎因子IL-8、IP-10基因的表达量(P<0.05),对CXCR-1基因的表达呈复杂型调节。结论:蓝莓叶总黄酮通过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量产生影响,从而减弱促炎症反应,增强抗炎症反应,最终发挥抗炎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总黄酮 炎症因子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皮肤成因解析及化妆品抗敏活性评价进展 被引量:37
9
作者 樊琳娜 贾焱 +3 位作者 蒋丽刚 毕永贤 董银卯 何聪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9-414,共6页
简要介绍了敏感皮肤的成因,并对其与皮肤刺激和过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针对敏感皮肤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重点分类综述了化妆品活性成分的屏障功能修护功效评价实验。
关键词 化妆品 敏感皮肤 抗敏活性 功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角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通路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丹 苏宁 +3 位作者 张佳婵 李萌 霍彤 王昌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4-338,共5页
利用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刺激后的角质细胞总RNA进行检测,研究SDS刺激对角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通路,并对可能引发的疾病进行预测。SDS刺激引起角质细胞中60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368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通过... 利用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刺激后的角质细胞总RNA进行检测,研究SDS刺激对角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通路,并对可能引发的疾病进行预测。SDS刺激引起角质细胞中60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368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进行信号传导,经分析筛选出10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包括IL-6,TNF,CCL5,CCL20,CXCL8,CXCL3,CSF2,CSF1,TNFAIP3和NLRC4,以上基因表达异常会促进炎症的发展并激活免疫系统。SDS刺激可能引发特应性皮炎并对过敏与自身免疫疾病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角质细胞 刺激 基因芯片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发酵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炎功效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平平 李萌 +3 位作者 王昌涛 谢娅霏 赵丹 张佳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16-221,共6页
本文分别采用乳酸菌与酵母菌发酵提取仙人掌多糖,并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抗炎功效。在三个单因素液料比、时间、pH方面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到三因素最适组合,乳酸菌发酵最适提取工艺为发酵时间7 h、液料比25∶1 (mL/g)、pH为5,此工... 本文分别采用乳酸菌与酵母菌发酵提取仙人掌多糖,并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抗炎功效。在三个单因素液料比、时间、pH方面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到三因素最适组合,乳酸菌发酵最适提取工艺为发酵时间7 h、液料比25∶1 (mL/g)、pH为5,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0.26%。黄酒酵母发酵最适提取工艺为发酵时间48 h、液料比25∶1 (mL/g)、pH为3,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0.5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仙人掌多糖对IL-6、IL-8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得知仙人掌多糖通过抑制IL-8的表达,促进IL-6的表达来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多糖 微生物提取技术 乳酸菌 酵母菌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美白功效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程华 刘月恒 +3 位作者 刘晓英 刘光荣 何聪芬 李丽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通过采用水提醇沉、三氯乙酸脱蛋白、分级醇沉等方法对松茸多糖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获得9个组分。用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度激光散射联用系统和酪氨酸酶抑制法对9个组分的分子质量、多糖纯度和美白活性进行测定。通过纯度和美白功效... 通过采用水提醇沉、三氯乙酸脱蛋白、分级醇沉等方法对松茸多糖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获得9个组分。用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度激光散射联用系统和酪氨酸酶抑制法对9个组分的分子质量、多糖纯度和美白活性进行测定。通过纯度和美白功效选择最优的组分通过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松茸多糖中分离得到TMSP-6Ⅱ,重均分子质量Mw=7.251×103D,纯度不小于95%,其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IC50值为136.4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松茸 多糖 分离纯化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皮素与两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作用及性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姝静 周自若 +2 位作者 周威 王心蕊 袁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6,共6页
采用相溶解度法定量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e-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与根皮素的包合作用,通过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包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粉末X... 采用相溶解度法定量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e-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与根皮素的包合作用,通过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包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分析根皮素及其包合物的结构。此外,通过测定还原能力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根皮素及其包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并探究其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根皮素与Me-β-CD、HP-β-CD物质的量比1∶1的包合物,包合作用显著提升了根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及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其加工成为水基化保健食品剂型。此外,根皮素及其包合物对酪氨酸酶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天然、高效、环保的食品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素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合物 溶解性 抑制酪氨酸酶能力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相色谱法对蓝莓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丹 苏宁 +3 位作者 郑洪艳 杨丽 霍彤 王昌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91-95,共5页
目的:利用微乳液相色谱分离并测定蓝莓叶中儿茶素、芦丁、山柰酚、槲皮素和杨梅酮5种黄酮成分。方法: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p H值、有机相4个方面对微乳液相色谱分离蓝莓叶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分离蓝莓叶黄酮的最优条件为... 目的:利用微乳液相色谱分离并测定蓝莓叶中儿茶素、芦丁、山柰酚、槲皮素和杨梅酮5种黄酮成分。方法: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p H值、有机相4个方面对微乳液相色谱分离蓝莓叶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分离蓝莓叶黄酮的最优条件为:使用2.5%聚氧乙烯(23)月桂醚作为表面活性剂,8%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0.8%乙酸乙酯为有机相,0.5%乙酸调节体系p H值为3.2,在以上条件下蓝莓叶黄酮在20 min内能够得到有效分离。结论:蓝莓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含有儿茶素9.76 mg/g、芦丁13.12 mg/g、山柰酚31.04 mg/g、槲皮素26.42 mg/g、杨梅酮20.3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 黄酮类化合物 微乳液相色谱 分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发酵液多糖抗衰老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平平 虞旦 +3 位作者 王昌涛 杨帆 李萌 张佳婵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9-376,387,共9页
采用食品级黄酒酵母发酵三七,得三七发酵液后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三七多糖。通过生化水平以及细胞水平的实验评价三七发酵液多糖的抗衰老功效。结果显示:三七发酵液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 采用食品级黄酒酵母发酵三七,得三七发酵液后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三七多糖。通过生化水平以及细胞水平的实验评价三七发酵液多糖的抗衰老功效。结果显示:三七发酵液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28,0.798和0.216g/L,发酵三七多糖可以显著降低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MMP-1含量;显著提高细胞I型胶原蛋白含量,在发酵三七多糖对成纤维细胞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检测10个与衰老相关的因子的表达量变化,只有col-Iα(I型胶原α)表达量下调,其他因子表达量均上调,其中促血管形成因子Ang-1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说明三七发酵液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酵母 三七多糖 自由基 抗衰老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化妆品的美白功效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楠 吴金昊 +3 位作者 李昂 周兆清 尹月煊 赵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9-283,共5页
对以松茸为主要功效成分的化妆品进行人体美白功效评价。选择30名20~45岁女性,按要求在曲臂内侧使用化妆品8周后,测试使用前后皮肤MI值,L*值和ITA°值,实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uncan多重比较表明,松茸化妆品的美白功... 对以松茸为主要功效成分的化妆品进行人体美白功效评价。选择30名20~45岁女性,按要求在曲臂内侧使用化妆品8周后,测试使用前后皮肤MI值,L*值和ITA°值,实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uncan多重比较表明,松茸化妆品的美白功效与抗坏血酸乙基醚化妆品相当,且显著大于配方基质。实验通过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可直观反映化妆品中活性添加剂的美白效果,适用于添加活性物质的化妆品的美白功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松茸 美白 人体功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脂质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琪 刘向慧 +3 位作者 贾小凡 宋丽雅 贾焱 何聪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6-230,共5页
综述了皮肤脂质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成分,并对这些成分赋予皮肤的重要功能,如皮肤屏障、保湿等做了简要描述。概述了几种分析鉴定皮肤脂质组成成分的方法,提出了目前皮肤表面脂质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开发针对皮肤脂质分泌过剩或不足所引... 综述了皮肤脂质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成分,并对这些成分赋予皮肤的重要功能,如皮肤屏障、保湿等做了简要描述。概述了几种分析鉴定皮肤脂质组成成分的方法,提出了目前皮肤表面脂质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开发针对皮肤脂质分泌过剩或不足所引起皮肤问题的护肤用品和头发护理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脂质 分析方法 屏障 保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嵇天浩 孙妹 韩鹏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综述半导体/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评述了它们在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先进储能装置、光催化或传感器等领域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它们在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降低材料制备成本、深入理解复合材... 综述半导体/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评述了它们在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先进储能装置、光催化或传感器等领域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它们在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降低材料制备成本、深入理解复合材料间相互作用机理及材料结构和组成与性能间的关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半导体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多糖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活性及途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琪 王领 +3 位作者 何聪芬 刘晓英 刘光荣 李富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松茸多糖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作用机理。采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细胞水平黑色素测定实验来综合评价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功效;选定MITF、POMC和TYR三个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进一步阐明TMSP-5亚组分... 本文初步研究了松茸多糖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作用机理。采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细胞水平黑色素测定实验来综合评价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功效;选定MITF、POMC和TYR三个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进一步阐明TMSP-5亚组分Ⅱ的美白作用靶点。结果显示,TMSP-5亚组分Ⅱ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5μg/m L时酪氨酸酶抑制率为56.5%;不同浓度(3、30、300μg/m L)的TMSP-5亚组分Ⅱ样品能成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B16细胞内黑色素水平,当浓度为300μg/m L时,TMSP-5亚组分Ⅱ样品能够减少黑色素的含量,且优于熊果苷;TMSP-5亚组分Ⅱ对MITF、POMC、TYR的表达水平均起下调作用,从而影响了黑素的形成。结果表明,TMSP-5亚组分Ⅱ样品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TMSP-5亚组分Ⅱ样品对酪氨酸酶生成的重要基因和主要影响因子的基因水平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少酪氨酸酶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SP-5亚组分Ⅱ 美白 黑色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化妆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昕悦 张秀军 +2 位作者 何聪芬 李萌 高路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7-270,共4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基因ETA设计引物,确定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染菌化妆品样品进行增菌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显示,仅在含有...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基因ETA设计引物,确定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染菌化妆品样品进行增菌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显示,仅在含有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的样品中得到条带;对染菌样品的扩增结果显示,可以在原样品的活菌浓度为6 cfu.mL-1时通过增菌12 h后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聚合酶链式反应 铜绿假单胞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