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来源细菌内毒素光谱特征及其对单核细胞免疫效应的影响
1
作者 张灿 张传福 +4 位作者 白宇超 桂萍 谭朝洪 白淼 张明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258-265,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细菌内毒素的光谱特征以及对单核细胞的免疫效应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识别5种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中非内毒素成分如赋形剂(聚乙二醇8000和α-乳糖)和生物杂质(蛋白质和核酸),结合HL-60细胞Toll样受体(...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细菌内毒素的光谱特征以及对单核细胞的免疫效应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识别5种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中非内毒素成分如赋形剂(聚乙二醇8000和α-乳糖)和生物杂质(蛋白质和核酸),结合HL-60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测试进一步对生物杂质成分进行识别,通过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比较5种内毒素诱导HL-60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情况。结果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紫外吸收光谱中出现与赋形剂相关的吸收峰,三维荧光光谱中出现与赋形剂和蛋白质相关的荧光峰。HL-60细胞TLRs测试结果表明内毒素中蛋白质污染相较于核酸污染更明显。5种内毒素均引起HL-60细胞IL-6和IL-1β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蛋白质量浓度升高,TNF-α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量浓度未升高,结果表明相同或不同菌种来源的内毒素在同一效价条件下的炎症效应差异明显。结论光谱检测识别内毒素的赋形剂和蛋白质污染,HL-60细胞TLRs测试对生物污染成分进一步确认。内毒素分子结构差异以及非内毒素成分的蛋白质污染,导致相同或不同菌种来源内毒素诱导炎症因子释放能力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鲎试验 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 免疫效应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BaF2-纳米TiO2”辐照催化体系降解金橙Ⅱ
2
作者 祁光霞 张希 +5 位作者 张思梦 李磊 王邦达 任连海 王毅 王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15,共8页
为实现含偶氮染料废水妥善处理,采用三步式制备工艺合成硅基负载"BaF_2-纳米TiO_2"复合材料,实现了含金橙II染料废水的脱色与降解矿化。研究发现,辐照时间和溶液p H值为确保低剂量辐照催化降解效果的重要条件参数,BaF_2与TiO_... 为实现含偶氮染料废水妥善处理,采用三步式制备工艺合成硅基负载"BaF_2-纳米TiO_2"复合材料,实现了含金橙II染料废水的脱色与降解矿化。研究发现,辐照时间和溶液p H值为确保低剂量辐照催化降解效果的重要条件参数,BaF_2与TiO_2存在最适掺杂比例(mBaF_2:mTiO_2=1:1),N2气氛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羟基自由基降解金橙II。"γ射线-BaF_2-纳米TiO_2"辐照催化体系对金橙II、活性黑5和活性蓝222的脱色率可分别达到96.8%、95.3%和99.9%,TOC去除率分别为92.5%、40.2%和98.6%。研究结果说明,该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含混合偶氮染料分子的印染废水处理,扩展了TiO_2光催化技术的环境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辐照催化 闪烁体 复合材料 偶氮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膦酸改性硅胶吸附分离铂和钯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辉 祁光霞 +6 位作者 孙应龙 王煜 韩小元 梁威 雷雪飞 张瑞荣 王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9-1165,共7页
采用化学接枝法合成了氨基膦酸改性硅胶吸附剂,考察了其对溶液中铂(Pt)和钯(Pd)的吸附分离性能,测试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和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并考察了改性硅胶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改性硅胶吸附剂对Pt... 采用化学接枝法合成了氨基膦酸改性硅胶吸附剂,考察了其对溶液中铂(Pt)和钯(Pd)的吸附分离性能,测试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和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并考察了改性硅胶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改性硅胶吸附剂对Pt和Pd的吸附主要受溶液pH值影响,而离子强度和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改性硅胶吸附剂180min时,pH=2时对Pt的平衡吸附容量为18.5mg/g,pH=6时对Pd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9.9mg/g,利用改性硅胶吸附剂不同pH值条件下的吸附行为差异可分离回收溶液中的Pt和Pd。用5mL0.1mol/L HNO3为基质的6%硫脲溶液可实现Pt和Pd的解吸,解吸率分别为99.3%和99.2%。所合成的氨基膦酸硅胶吸附材料可回收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氨基膦酸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软木塞中愈创木酚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淼 张灿 +4 位作者 甘雨然 张明露 安代志 王强 孙如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4-1197,共4页
取磨碎的软木塞样品0.500 0g,用水超声提取30min,取提取液9mL置于萃取瓶中,加入1.8g Na2SO4,于55℃进行固相微萃取35min后,于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解吸7min,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愈创木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愈创木酚在25.00~2 000μg... 取磨碎的软木塞样品0.500 0g,用水超声提取30min,取提取液9mL置于萃取瓶中,加入1.8g Na2SO4,于55℃进行固相微萃取35min后,于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解吸7min,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愈创木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愈创木酚在25.00~2 000μ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22μ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9.8%~11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6.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微萃取 愈创木酚 软木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显色法鲎试验用于果汁细菌内毒素活性检测及干扰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白淼 张灿 +4 位作者 张明露 徐梦瑶 史云 王莉莉 董德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3192-319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果汁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方法,准确评估果汁潜在的内毒素污染风险。方法采用动态显色法东方鲎(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TAL)试验对常见的4种果汁(橙汁、桃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细菌内毒素活性进行检测,对果汁样...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果汁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方法,准确评估果汁潜在的内毒素污染风险。方法采用动态显色法东方鲎(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TAL)试验对常见的4种果汁(橙汁、桃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细菌内毒素活性进行检测,对果汁样品中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排除,最后使用抗增液排除β-葡聚糖等类似物质带来的假阳性结果。结果市售果汁(n=36)的细菌内毒素活性范围为<0.2~209.5 EU/mL,自榨果汁(n=12)的细菌内毒素活性范围为<0.4~4.2EU/mL,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50%~200%之间,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动态显色法TAL试验适用于常见的4种果汁(橙汁、桃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检测,为果汁的健康风险评价和卫生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 内毒素活性 动态显色法 鲎试验 微生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花的简易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芸 田媛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28-29,共2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Zn O纳米花,采用XRD,SEM对制备的样品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紫外灯为光源降解环丙沙星废水,考察氧化锌对降解环丙沙星废水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适量Na OH的加入有利于纳米花的形成,在汞灯光照下反应120 min后废水中环... 通过水热法制备Zn O纳米花,采用XRD,SEM对制备的样品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紫外灯为光源降解环丙沙星废水,考察氧化锌对降解环丙沙星废水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适量Na OH的加入有利于纳米花的形成,在汞灯光照下反应120 min后废水中环丙沙星的降解率为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花 光催化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鲎试验在乳品内毒素活性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灿 白淼 +3 位作者 张明露 章雷 史云 王莉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7996-8003,共8页
目的比较3种内毒素活性定量检测方法在乳品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2种传统东方鲎(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TAL)试验(动态浊度法/动态显色法)和1种便携式内毒素检测仪(portabletest system, PTS)对牛奶、酸奶和奶粉产品内毒素活性... 目的比较3种内毒素活性定量检测方法在乳品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2种传统东方鲎(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TAL)试验(动态浊度法/动态显色法)和1种便携式内毒素检测仪(portabletest system, PTS)对牛奶、酸奶和奶粉产品内毒素活性进行检测,评估3种方法在乳品内毒素活性检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3种方法用于乳品内毒素活性检测的加标回收率为50%~200%,符合药典要求。对比动态浊度法,动态显色法检测乳品内毒素活性的加标回收率范围更加接近100%。PTS方法的内毒素活性检测值分别与2种传统TAL试验的检测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3种方法均适用于乳品内毒素活性的检测,但动态显色法更加适合乳品内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 内毒素活性 鲎试验 动态浊度法 动态显色法 便携式内毒素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酸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代谢影响及紫外线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淼 王玥 +5 位作者 江海溶 徐绍峰 张灿 张明露 张传福 董德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4-1300,共7页
目的 分析香草酸对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生长过程中嗅味代谢物释放的影响,评估中压紫外线(medium pressure ultraviolet, MP-UV)及其与过硫酸钾(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PS)联用工艺对细菌与愈创木酚的控制效果。... 目的 分析香草酸对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生长过程中嗅味代谢物释放的影响,评估中压紫外线(medium pressure ultraviolet, MP-UV)及其与过硫酸钾(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PS)联用工艺对细菌与愈创木酚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脂环酸芽孢杆菌分离菌株HY接种到含有不同质量浓度(0、20、40、50和100mg/L)香草酸的培养基中,检测细菌数以及愈创木酚和2,6-二溴苯酚的释放情况。采用MP-UV和MP-UV/PS工艺分别对菌株HY及其嗅味代谢物愈创木酚进行照射,评估控制效果。结果 菌株HY在香草酸中能够释放愈创木酚,最高质量浓度为64.76μg/L;未检出2,6-二溴苯酚。MP-UV/PS (10 mg/L)工艺在照射剂量为20 mJ/cm^(2)时,菌株HY灭活率为3.01 log,愈创木酚降解率为42.69%。结论 菌株HY能够利用香草酸代谢释放愈创木酚;MP-UV/PS工艺可以有效控制水中脂环酸芽孢杆菌及其嗅味代谢物愈创木酚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酸芽孢杆菌 嗅味代谢物 愈创木酚 香草酸 中压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和果汁种类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白淼 张灿 +3 位作者 张明露 史云 王莉莉 戚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5,167,共5页
脂环酸芽孢杆菌是造成巴氏灭菌果汁腐败的重要细菌之一。鉴于目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尚未统一且污染特征不明确,本研究考察了p H、7种培养基和9种果汁对其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GC)-质谱(MS)技术检测了... 脂环酸芽孢杆菌是造成巴氏灭菌果汁腐败的重要细菌之一。鉴于目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尚未统一且污染特征不明确,本研究考察了p H、7种培养基和9种果汁对其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GC)-质谱(MS)技术检测了该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愈创木酚和2,6-二溴苯酚在果汁中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脂环酸芽孢杆菌在p H4.0时生长情况最好,p H2.5时生长较差,p H6.0~7.0时最差。AAM培养基和BAT培养基较其他5种培养基(YSG培养基、K氏培养基、SK培养基、PDB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更适合用来培养脂环酸芽孢杆菌。脂环酸芽孢杆菌接种到9种果汁中后生长差异明显,在葡萄汁和橙汁中生长情况最好,细菌数量分别为1.5×104CFU/m L和8.5×103CFU/m L;在菠萝汁和西柚汁中生长缓慢,细菌数量分别为4.4×102CFU/m L和1.9×102CFU/m L。此外,9种果汁接种脂环酸芽孢杆菌后均未检测出2,6-二溴苯酚;但是,除葡萄汁外的8种果汁均检测出愈创木酚,浓度在8.6~23.9μ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酸芽孢杆菌 培养基 果汁 生长特性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